世家婦 正文 可恨可憐
    趙家一邊,潘家一行,相對無言沒人說話,風吹起靈堂裡的孝帳,靈前的香煙霧繚繞,誠遠伯夫人看著靈位,那淚又流了下來。

    見她傷心,楚夫人長歎了一聲,這該圓的總要圓過來,潘大奶奶起身到楚夫人面前行禮:「親家太太,方才是侄媳婦心裡著急,衝撞了您老人家,望您老人家莫怪。」楚夫人看著潘大奶奶,又轉頭去看自己親家,艱難地吐出幾個字:「親家,你失了女兒,我沒了的也是長媳。」

    誠遠伯夫人看著楚夫人鬢邊的白花,身上穿著的銀灰色外衫,腰間繫著的白色孝帶,這是楚夫人給潘氏戴的孝。誠遠伯夫人想起方才自己舉動,雖是為了自己外孫迫趙家把庶子趕出,可潘大奶奶說的那句話也不無道理,誰生的孩子都是楚夫人的孫兒,不由抽泣起來:「親家,怪只怪我女兒命苦,討不得姑爺的喜歡,才連累了幾個孩子。」

    秦氏已經把潘大奶奶攙了起來,聽到誠遠伯夫人這話,婉潞上前一步緩緩開口:「親家太太,侄媳婦是晚輩,這樣時候本不該開口的,可是親家太太這話未免太過偏頗,大嫂久病,趙家請醫尋藥,人參靈芝從沒斷過,侄子侄女們的婚事,全力操辦,並無一點懈怠,煊侄兒和筠侄女的衣食是按了例,月月撥的,服侍下人從沒少過,親家太太這連累之話從何說起?」

    潘大奶奶不由心裡暗怪自己婆婆失口,見婉潞說完話自己婆婆啞口無言的樣子,忙開口道:「六奶奶,曉得你是這家裡當家人,自然不肯說自家的不是,只是衣食雖照管,下人們平日定對那幾個小外甥有些不恭敬,不然十歲的娃娃哪會曉得這些?況且瞧邵氏的模樣,平日對妹妹也定有不敬之舉,不然小外甥怎會相信?」

    秦氏雖低著頭,但那眼裡已經帶上了冷笑,潘氏房裡的下人,該歸潘氏自己管束,姨娘丫頭,自然也是潘氏彈壓,難道還要別人幫著管束彈壓不成?用這個來怪罪,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婉潞沒有說話,只是輕咳一聲,楚夫人抬起一支說,看著誠遠伯夫人:「親家,你女兒靈去不遠,這些是非也不要講了,講多了,也不過就是亡人不安,我是個守信的人,既答應了你家要把邵氏母子逐出,就一定會做到,終邵氏一生,他們母子不得重返趙家,那個孩子也從族譜上除名。」

    對世家子弟來說,沒有比從族裡逐出這個懲罰更嚴重了,楚夫人說完話就緊緊抿住唇,並沒有去看潘家婆媳,算起來,這事也是自己兒子的罪過,若不是他寵妾太過,又不會約束屋裡的人,哪會鬧成這樣?但如果兒子不是這樣性子,能支撐的起侯府,哪又會讓事情變成一團糟?

    楚夫人又歎一聲氣,她歎氣之後靈堂裡重新陷入寂靜,靜的連孩子都不敢出聲,潘大奶奶瞧著楚夫人身邊偎依著的那兩個孩子,也微微歎氣,照理來說,逼迫趙家把庶子趕出,確是有些太過,可是哪有自己家的人已經死了,害她的人還能安安穩穩地活的道理?

    過了些時潘大奶奶才又開口:「親家太太,方纔的話做侄媳的確是說的重了些,可是您有愛子之心,婆婆她也有愛女之情。」楚夫人搖頭:「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趙潘兩家本就是正經親戚,況且為了大奶奶泉下能安,我做什麼都成。」

    誠遠伯夫人突然笑了一下,開口道:「當日趙潘兩家聯姻,我女兒嫁的本是未來的寧安侯,哪似今日,靈位之上只能寫一個潘氏孺人。」趙門潘氏孺人之位,八個墨字看在誠遠伯夫人眼裡,此時突然十分刺目。

    侯府世子易位,已經過了數年,沒想到此時又被翻了出來,楚夫人唇邊露出苦笑:「親家,獨有這件事是不成的。」誠遠伯夫人也笑了,笑容同樣苦澀:「親家,我曉得。」說完誠遠伯夫人就看向婉潞:「六奶奶,你是侯府主母,我兩個小外孫如何,就全看你了。」

    繞來繞去,這話又繞到自己身上,婉潞抬頭直視著誠遠伯夫人:「親家太太,趙府定會守信。」這事彷彿就此落定,潘家後來也沒再找什麼別的麻煩,可是秦氏知道,潘家雖沒明說,但背地裡更多了幾雙眼睛盯著婉潞,只看婉潞是真心還是假意。

    因為此,婉潞怎敢去偷著歇一會?婉潞歎了口氣:「說來,我還極羨慕三嫂,等日後三伯回來,孩子們成了家,那叫一個稱心如意。」趙三爺去邊關已經有大半年了,雖有消息過來,但邊關不平靜,消息來的也不多。秦氏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趙三爺畢竟不是下面小兵,有個什麼家裡也能知道消息。

    沒消息過來,就證明一切平安,聽到自己丈夫被提起,秦氏不由有些憂心:「哎,我也不望著他給我掙哥什麼誥命,只要全胳膊全腿回來就好。」妯娌倆正在說話,丫鬟們就來報小大奶奶來了。傅氏逕自掀起簾子進來,見她們倆坐在這,上前笑著道:「六嬸嬸本該偷空歇一歇的,說來是侄媳婆婆的事,倒累了兩位嬸嬸。」

    傅氏會說話,人雖長的不十分出挑但看起來也是端莊大方,秦氏更喜歡她些,起身拉了她的手坐下:「你還是新新的媳婦,有些事哪捨得讓你操勞?我們和大嫂十多年的妯娌,這些事不也是應當的。」

    婉潞瞧著傅氏眼下的那圈烏青,這些日子家裡個個都忙,還閒著沒事的就是趙大爺了。那日潘家來鬧了一場,讓楚夫人應下等喪事一完,就把邵姨娘母子逐出趙府。

    趙大爺知道後牛性發作,跑去楚夫人面前說這事做不得,還要求情把關在那裡的邵姨娘放出來,說她被關在那沒吃沒喝十分可憐。楚夫人此時深恨兒子,怎麼可能再聽?喝叫婆子們把趙大爺拉回房裡不許他出房門半步,對外只說趙大爺哀傷妻子去世,已經躺在床上不起。

    雖說潘家對趙府提的要求有些逼迫,可看了趙大爺的所為,嫁女兒不著就是這樣,婉潞倒有幾分明白潘家人的心情,不能把趙大爺趕出趙府,那只有拿著他心尖上的人來作伐了。

    傅氏和秦氏說了兩句,見婉潞出神,不由笑問道:「六嬸嬸又在想什麼?」婉潞歎氣:「你幾個妹妹都該說親了,真是嫁什麼樣的人家我都擔心啊。」婉潞話裡有所指,傅氏不由微微低了頭,秦氏拍一下婉潞:「瞎想什麼呢?就照了那幾個侄女的性子,嫁什麼人家都不吃虧。」

    但願如此,世上做娘的,只要兒子娶了好媳婦,女兒嫁了好人家,那就一輩子的事都了了,可不能像潘氏一樣,嫁了趙大爺,誤盡一世。

    潘氏喪事辦完,已到了九月中旬,楚夫人果然讓侯爺開了祠堂,把翰哥兒從趙家族譜除名,當年老侯爺雖說逐出趙三老爺,但並沒有開祠堂從族譜除名,而這次,翰哥兒就徹底不是趙家人了。

    邵姨娘知道自己兒子被從族譜除名,哭叫不止,要到楚夫人面前磕頭,寧願撞柱殉了大奶奶,也不能讓兒子被除名。但楚夫人派來的婆子日夜看守,哪能讓她得一空閒尋短見。

    等翰哥兒被除名,邵姨娘也見到了許久沒見到的兒子,小孩子還不知道被除名意味著什麼,還在那裡把荷包裡的東西翻給邵姨娘看,這是祖母賞的,那是姐姐送的,這個,是大哥給的。

    邵姨娘看著懵懂不知的兒子,只覺得心灰意冷,抱起兒子大哭起來。把翰哥兒送來的婆子勸她:「春姑娘啊,你也別哭了。雖說哥兒被除了名,可太太也吩咐了,給你五百兩銀子,一座一百畝地的莊子,你哥哥全家也被賞給你做了下人,你帶著他們好好去過日子吧。以後上面沒了奶奶,這日子,多少人盼還盼不來呢?」

    這話聽在邵姨娘耳裡只覺得無比諷刺,雖說從沒想過被扶正,也有過等兒子長大,做了官把自己接出去,到了任上做老太太享福的想法。可是現在,一個被家族除名的人,親舅舅又是奴僕,要謀個出身,那比登天還難。

    她抱住兒子滿面淚痕:「求媽媽去通融通融,讓我見見大爺,也好訴訴……」不等她說完,這婆子就打斷她的話:「春兒啊,我說你是傻還是呆呢?到現在還以為大爺會幫得了你,大爺自身都難保了。」說著婆子往旁邊瞧瞧,見不到有人才又小聲地道:「要是大爺能成器,這侯府能落到六奶奶手裡嗎?你也別想了,趕緊收拾收拾,快些走吧。」

    邵姨娘瞧著被自己抱在懷裡一臉不解的翰哥兒,也只有如此,把翰哥兒央及婆子看著,一邊哭一邊收拾東西,收拾的差不多時候邵大媳婦知道信也過來接妹妹。

    見妹妹屋裡孤零零沒有下人,邵大媳婦唉聲歎氣,抱著翰哥兒,拿了包袱走了。翰哥兒被除名,和自己的娘去了莊裡獨自過日子,不過是個小小浪花,沒幾天就被人忘了。

    喪事辦完不久,傅氏就感到噁心嘔吐,請來太醫一診,說是有了身子,算算日子是在潘氏臨去前七八天懷上的。楚夫人喜歡的拉著傅氏的手就嗔怪婉潞她們沒看出來,還讓傅氏帶著身子在那裡操勞,也不曉得對孩子有沒有妨礙。

    剛有了孕氣的胎外人怎麼能看的出來?秦氏和婉潞又覺好笑又好氣,不過這是楚夫人的第一個重孫,人人都要來叫恭喜。傅氏本說幫著辦完潘氏的喪事就搬回去,這一診出有了身孕,這話自然不好提了,楚夫人又怎會放他們回去?

    傅氏也就安心在這邊養胎,新宅那邊就幾房下人在那裡看守,等生完孩子養好身子再搬過去。雖說沒了女兒,但外孫媳婦有了身孕也算扯平,誠遠伯夫人知道消息後也讓人帶了東西來瞧外孫媳婦。

    潘府派來的是兩個年老的婆子,到楚夫人跟前磕頭的時候面上總有些尷尬,那日的事雖被明令不許往外傳,可這世上本沒有不透風的牆,再加上趙府的確逐出了一個庶子,這說什麼的都有。倆婆子也不曉得楚夫人會不會發作到自己頭上,只是按了規矩行事。

    楚夫人怎會把這些人放在心上,讓她們自去見傅氏,兩個婆子這才安心,等去見了傅氏,把東西和囑托都說過,也就拿了賞錢出門。兩人一路往外走,見這附近只有自己的人就開始閒話起來。這個道:「果然親家太太比起我們太太要精明些。」那個就說:「你還不知道,這府裡的六奶奶才更精明能幹,不然這爵位怎會落到六爺頭上。」

    初說話的那個就笑了:「這六奶奶確實精明,不過我聽說啊。這人太過精明了是會折福的,折不到自家身上就折到親戚頭上。」親戚頭上?那個雙眼放光也顧不得許多就問:「不是說六奶奶的弟弟是狀元嗎?怎麼會折福呢?」

    這婆子又看一看,確定周圍沒人才道:「你還不知道吧,六奶奶的弟媳婦的妹妹王家二姑娘不是定親了嗎?現在被那家鬧著退親呢。」另一個婆子嘴一撇:「胡說,怎麼退親我們都不曉得風聲。」這婆子笑了:「就說你是個呆,我家有個表妹在寧家伺候,曉得一鬧出來這親只怕退不了,這才要悄悄做事,等退完了再說。」

    另一個婆子點頭:「果然是折福哦,我瞧啊,這小姨子和姐夫住一起,誰知道會有什麼事?」先頭說話的那個撲哧一聲笑了,又想起這不是在自家,忙拉一把同伴就往後門走。

    她們走後拐角處轉出一個孩童,她皺著眉頭望著那兩個婆子的背影,別的聽不懂,這退親是能聽懂的,鸞姨要被退親嗎?一個丫鬟匆匆跑過來,瞧見她長舒了一口氣:「瑾姐兒你在這呢,奶奶吩咐我過來尋你。」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