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婦 正文 盤算
    四太太抽抽噎噎,傷心無比,楚夫人等她說完才道:「四嬸嬸,六奶奶也來和我說過這事,說我趙家歷來對下人都是寬厚的,再役使年老之人,未免讓人看見太過不像,這才斟酌著換了一批管事。」四太太還是抽噎著,丫鬟已經道:「六奶奶來了。」

    婉潞進來一眼看見四太太面上神色,曉得她是來告狀的,上前行禮畢才道:「婆婆,這是昨兒換的那些管事的名字,都是不到四十的壯年。」

    楚夫人沒說話,四太太已經拍著桌子怒道:「六奶奶,你是世子夫人,掌家也是你的職責,怎麼此時你要立威,就拿著我的人做筏?」婉潞恭敬對四太太開口:「四嬸嬸這罪名做侄媳的不敢領,昨兒撤換的那些管事已經年老體衰,這才撤換了他們,況且換上的也都是各房的人。就拿綢緞莊來說,換上的黎管事也是九叔叔的奶公。」

    當日選黎大,就是拿來堵四太太的嘴的。四太太被婉潞噎住,難道要逼著說出實話不成?楚夫人已經開口:「六奶奶,方纔你四嬸嬸說了,說綢緞莊原來的管事雖過六十,老當益壯,正能給主人家做事,此時就讓他歸家榮養,雖是主人家的恩典,在做下人的眼裡,未免有些心寒。這話也是有道理的,綢緞莊那既已定了,你瞧著哪裡還有事情就讓他管一管。」

    婉潞看一眼四太太,四太太那一臉的咬牙切齒表現無疑,微微一笑道:「要說事還真的有一件,雍山莊子那裡的莊頭已經老了,本來說讓他兒子頂上,前兒他媳婦進來求媳婦,說在趙家一輩子,主人家的恩典受了很多,不好再坐食,求個恩典把全家都放出去。」

    雍山莊子那有五百畝良田,是月太君的一份嫁妝,管莊的當然也是月太君的人,月太君既已去世,她生前的使喚人求個恩典放出去也是常事。只是雍山莊子哪有綢緞莊利息大?四太太的手放在桌上,恨不得拍了桌子跳起來罵婉潞不應該,但在楚夫人面前也只有忍了。

    這事昨兒楚夫人已經聽到婉潞提過,今兒不過是再聽一聽,已經對四太太道:「四嬸嬸,你瞧也只有雍山莊子有空缺,你看?」四太太的屁股在椅子上挪動一下沒有出聲。

    婉潞笑了:「既如此,媳婦就讓人先把這事辦了。」四太太見木已成舟,心頭又打起另一個主意,面上露出對楚夫人十分親熱的神色:「大嫂,我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丫鬟已經端上了早飯,楚夫人招呼四太太:「四嬸嬸,你今兒來的早,只怕沒吃早飯,先吃完早飯再說。」

    婉潞用絲帕墊著手給她們倆一人打好一碗粥,又把各色小菜撿到碟裡一些,這才退到一邊聽候吩咐。楚夫人喝了半碗粥,又撿了幾根小菜嚼了。眼方看向點心,婉潞已經上前夾了個包子放到她碟裡:「婆婆,這豆腐皮包子是新來的廚子做的,媳婦昨兒嘗著味兒還中吃,這才讓他們做了上來。」

    說著婉潞已經給四太太也夾了一個,四太太哪裡嘗的出什麼滋味,一心只打著自己的主意,又礙於寢不語食不言,只得用完這頓早飯。

    用完早飯,婉潞陪著說了兩句話就退出去理家。四太太這才對楚夫人道:「大嫂,我這句話已經放在心裡許久了,雖說大家子一家子聚在一起看起來熱熱鬧鬧,只是人太多,難免有些人多嘴雜,況且大嫂您是婆婆,受兒媳的供養也是正經,我畢竟是嬸嬸,在侄媳婦當家的家裡過日子,總覺得心裡有些不妥。」

    這是要分家了,楚夫人的手還是放在膝上,四太太說完等了等得不到楚夫人的回答,老侯爺去世沒滿一年,這時提分家本來不妥當的,但是沒了這個機會以後再開口就難了。再說婉潞當家,誰曉得她會把家裡的錢財都怎麼搬到平家去,到三年後,這家裡還剩下多少錢都不曉得。

    倒不如這時分家,自家還能多分一些。四太太看著楚夫人剛想開口,楚夫人已經輕聲歎息:「四嬸嬸,公公去世不過剛剛一個多月。」四太太忙道:「大嫂,我也在心裡想了很久呢,不如先把產業分開,各人還在這府裡住著,等三年滿後再搬出去。」

    產業?楚夫人看著四太太那一臉期盼,心中已經轉過好幾個念頭,這家遲早要分,只是孝都沒滿就急吼吼分家,看在旁人眼裡不像意。但要是不分,等三年後,如四太太所說這家裡人多嘴雜,婉潞對二太太和四太太來說,都是侄媳婦,在當家侄媳婦手底和在兒媳那裡,這也是兩回事。

    四太太已經從滿臉期盼變成焦急:「大嫂,你不同意此時分家,難道是想藉著六奶奶當家的關口,把那些產業都改到你們這房?」楚夫人的手動了,臉上帶出慍色:「胡說,我豈是這樣的人?」四太太接上一句:「大嫂不是這樣的人那最好,為證明清白,此時分家就是最恰好的。」

    楚夫人見四太太一臉相逼之態,眉頭皺的更緊些,用手撐一下額頭:「這是大事,不是我們婦人能做主的,你回去和四叔叔商量下,我和你大伯說說,還有二嬸嬸那裡,也不能撇開。」四太太這才有些高興,聽到還要和葉氏說,嘴一撇就道:「二伯不過是庶出,況且兩次外任,那宦囊也是滿的,難道也要和我們這種窮京官來平分產業嗎?」

    宦囊陪嫁這些,都是各家的私產,楚夫人不由微怒道:「四嬸嬸你說什麼呢?二叔叔也是公公的兒子,分家哪能少得了他們?不說二叔叔,三叔叔那裡也要通聲氣才是。」

    聽到連三老爺那邊都要參加分產,四太太不由心疼起來,趙家看起來家大業大,祭田和侯府這些公產都是不能分的,是要傳給侯府繼承人的。真正能分的就只有老侯爺名下的產業,這些產業算起來不過就是三四千畝良田,十多間店舖和七八處宅子。

    四家均分的話,每家分到手的就少很多。楚夫人見四太太面上懊惱,心裡歎一口氣,她也是為她子女,想一想道:「四叔叔是幼子,歷來都任京官,真到分家時候就你們先挑,偏向你們些也是我們這些做哥嫂的心意。」四太太聽到楚夫人這話,心裡已經在計算分家時候該要哪些出息好的店舖和田莊了,宅子也要挑地段好的,寬敞的。都忙的顧不上謝謝楚夫人就起身道:「這樣的話,我就先回去和四老爺說說。」

    說著就走了,楚夫人眼裡閃過一絲悲涼,當日的熱鬧都還在耳邊,現在就要走向分家這條路,等自己百年之後,是不是自己的三個兒子也要聚在一起討論分家?

    最近要把產業各自分開的消息傳來,趙府頓時熱鬧的多。有在盤算要跟哪家去的,最大的好處當然是留在侯府,侯府繼承人已定,婉潞就是未來的當家人,討好了她那好處可不是一般二般的。

    一時婉潞門前極其熱鬧,沒事也要往她面前問安說句話,還有管家娘子拉著春燕認姐妹的。婉潞先還奇怪,接著就聽到侯府近來可能要把產業先分開的消息,心裡明白,對那些無事來自己跟前獻慇勤的管家娘子暗暗記下,總要瞧瞧哪些當用,哪些不當用。

    春燕笑著道:「姑娘,奴婢跟著您進了趙家要十年,真是越來越風光了,不光是奴婢,奴婢聽說,連哥兒姐兒們的奶媽媽們,也常被人拉去呢。」婉潞勾起一絲笑:「趨炎附勢本是人之常情,你要對院裡的丫鬟婆子們說好了,別吃了人的嘴軟,到時給我闖出貨來。」

    春燕連連應道:「姑娘,這點小見識奴婢還是有的,只是奇怪的很,二太太院裡和四奶奶房裡也是極熱鬧,反倒是四太太那裡,連日來十分冷落。」二老爺兩次外放,宦囊裡不會少了銀子,跟著二老爺被分出去那日子也不會差。

    水氏是二房長媳,日後分了家就是二房的當家人,當然也要多多討好。至於四太太那裡,婉潞嘲諷一笑,四老爺做了二十來年的京官,到現在都只是個六品官員,不過是混日子罷了,跟了他家出去,那日子可沒有留在府裡或者跟著二房的好。

    當日月太君在時,下人們見月太君對四太太有些偏疼,當然要去討好四太太了,現在月太君已經不在,郡主那裡有她自己帶來的下人,八爺沒娶,九爺懦弱,怎麼看怎麼跟著四太太沒什麼好日子。

    婉潞歎了口氣,四太太總認為自己有個王妃女兒就如何,別說思聰現在沒有當家,就算以後當了家,依附王府和靠自己那是兩回事,下人們難道還算不清這個帳?

    春燕也想明白這點,歎氣道:「四太太總以為那些下人都是和自己一條心的,到了此時,也該明白過來了吧?」但願如此。

    也不知道楚夫人私下是怎麼和侯爺二太太他們商量的,到了三月時候,趙家要先行分開產業的消息就不是傳言而是迫在眉睫的事實了。侯爺已經去二老太爺府裡談過幾次,雖然侯爺是族長,這種事還是要做長輩的二老太爺出面才是。

    二老太太也難得來到侯府,楚夫人妯娌們迎了出去,恭敬請她到楚夫人上房坐下,葉氏親自倒茶,楚夫人捧到她面前:「為了一點點小事,還勞動二嬸嬸,真讓我們這些做小輩的不安。」

    二老太太的年紀比起楚夫人也大不了幾歲,接過茶看著眼前這些侄媳婦侄孫媳婦們,見楚夫人還恭敬站著,忙招呼她:「你們妯娌都坐下,我今日來,不過是你們二叔有些話不好說,讓我代傳而已。」

    這句話一說出來,誰還敢坐著,都站了起來,二老太太忙做手勢:「你們二叔就怕你們拘禮,這才不請你們出去,怎麼又站起來,快些坐下,不然我不說了。」

    水氏上前攙起葉氏坐下,笑著道:「大伯母和婆婆還請快些坐下,不然二嬸婆動了氣不肯說,二叔公生氣,那就得不償失了。」婉潞也上前扶楚夫人坐下。四太太沒人理會,狠狠地剜九奶奶一眼,自顧自地坐下,臉上神色鐵青,這些日子見別家都熱鬧,就自己家門前冷清,四太太那股氣都不曉得該發到誰身上,九奶奶已經被她指桑罵槐罵過幾次,連帶九爺也受了牽連。

    此時九奶奶見四太太狠狠瞪自己,肩膀不由一縮。上面的二老太太已經笑了:「難怪都說四奶奶一張巧嘴無人能比,今兒見了才曉得,敢拿我們上人開玩笑的,不光是巧嘴了。」

    水氏抿著唇:「二嬸婆這是誇孫媳婦還是罵孫媳婦呢?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就該說說笑笑的,哪能每日悶聲不語呢?」逗的滿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二老太太笑的更開心了。

    笑過了二老太太才道:「雖說世人都覺得的大家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好,但你們二叔說了,樹大分枝,人大分家也是常事,現在只是把產業各自分開,還是先住在這侯府裡,等你們公公的孝滿了再搬出去。」楚夫人忙又站起恭敬應是。

    二老太太伸手示意楚夫人坐下:「你們二叔還有一句話,雖然產業各自分開去過各家的日子,但你們要記得總是親兄弟,也要約束著家裡的下人,切不可對兄弟們有不恭敬,若是你們二叔聽到什麼風聲,就把這家當家的找去狠狠訓一頓。」

    楚夫人笑了:「二叔果然想的極是,侄媳們記住了。」四太太已經酸不溜丟開口:「這還沒分家呢,就有人對我不恭敬了,真分了家,只怕有人的下人就要眼睛望天了。」

    作者有話要說:啦啦啦,終於寫到分家了,啦啦啦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