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 正文 第44章
    「我們和官面上一直處得不錯,再說官面人也犯不著派人刺殺我們,而我們雖然有仇家,可是經過調查,也沒人派人過來,這個人的來歷就成了一個謎,而且就在老三那個女孩死了三天後,我們調查了女孩的親戚,都是窮苦人家,沒有人給他們撐腰,所以我們懷疑,這個人就是自古以來那個神秘的勢力,可是,這個人如果是那個神秘勢力,為什麼我們折磨死他,卻沒有人找我們復仇?我們一直平安地呆到現在,那個人就像是天上掉下來一樣。」

    「所以,經過大量的調查,我父親堅信,在豫東一帶,有個神秘的主持正義的組織存在,它是無形的,但卻是確確實實存在的,而千百年來,沒有人見過它的真實面目」

    「後來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隨著國軍的逐漸敗退,日軍步步緊逼,程潛在豫東組織的戰役失敗,鄭州和開封有失陷的危險,其實當時中國失陷的城市多了去了,可是對於鄭州,蔣總統卻格外重視,別且強調,鄭州絕對不能丟,哪怕在大的犧牲,必須堅守鄭州,這讓我們非常不理解,更何況蔣總統親自飛到鄭州,指揮戰役,這更是稀有」

    「而我父親在軍統的同學,卻無意在一次宴會上提起,日本人對鄭州和開封一帶蓄謀已久,可能在我們身邊,已經遍佈日本密探,要我父親加強警惕,我父親不明白的是,鄭州並非戰略要地,也沒有天險,更沒有煤炭鋼鐵等重要資源,為何日本人獨獨青睞這裡?他那位同學對此也不清楚,但是他說,日本人盯住這裡已經不是最近這些年的事,據他們破獲的日本情報,有的日本諜報人員已經隱藏了幾百年」

    「我父親當時聽見這話幾乎不敢相信,哪有隱藏幾百年的間諜?我父親再細問下去,那個軍統的人也不知道了」

    「自那以後,我父親長長獨自思索:日本人究竟想幹什麼?為什麼潛伏幾百年?有多少人在潛伏?他們在哪裡?他們偽裝成什麼身份?工人?學生?農民?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父親」

    「隨著戰役的失敗,開封和鄭州的失陷已經是時間問題,已經沒有辦法阻擋土肥原師團前進的步伐,我們已經準備撤離,南下,哪知道蔣總統竟然下令扒開黃河阻止日軍,我父親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那意味著幾十萬百姓將被淹死」

    「可他那軍統的同學卻說,這時國民黨高層早就有的打算,可是,那人透露說,決堤並不是單純的為阻止日軍,因為在多年前,他們就模擬過決堤的方案,對於在哪裡決堤爭吵不休,爭吵的原因不是哪裡好扒哪裡不好扒,而是扒開後,黃河水的流向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黃泛區的位置問題」

    「他們提的黃泛區位置問題也非常的怪異,按說應該考慮地廣人稀的地方,將對人和財產的損失降低到最小,可是,他們在地圖上根本就沒有標注人口和村莊,他們完全沒有考慮老百姓死傷的問題,那他們討論在哪裡扒開是因為什麼?」

    「當然我也沒有答案,據知情人講,他們討論的重點似乎是將小山沖掉,將低地填平,他們似乎在研究怎樣最大範圍地改變地貌!」

    「這一群國民黨高層,他們要改變地貌幹什麼?改變地貌,無非是讓人無法找到一些指定地點,那麼,他們究竟是阻止誰?我想,應該是日本人」

    「難道日本人發現了什麼?所以才要阻止日本人?那麼蔣總統對鄭州一帶格外的重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如此看來,日本人下大力氣的秘密,看來國民黨方面也知道,只是守不住的情況下,必須改變地貌,將這個秘密隱藏起來,既然是通過地貌隱藏,可以推斷出,這個秘密就在鄭州附近的地下。」

    「在日軍步步緊逼的情況下,扒開缺口已經刻不容緩,但是他們對開扒點的選擇,依然沒有考慮中國百姓的傷亡,甚至,也沒有考慮日軍部隊的位置,要知道,當時官方宣傳的決堤原因是為了消滅日軍,可是選擇決堤位置的時候,他們居然沒有考慮日軍的位置,你說這事怪不怪?」

    「黃河花園口決堤後,造成巨大的黃泛區,豫東、豫北的地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連黃河都改道了,淹死日軍八千餘人,可代價是,數十萬中國百姓被淹死,幾百萬人家園被毀,流離失所,怎一個慘字」

    「我父親的憲兵連奉命撤走,可是他一直在關注發生在那片土地的事情,我父親臨終之際,把這些事情全都告訴了我,希望我能繼續追查下去」

    「我曾作為歷史訪問學者訪問過東京大學,隨著時間的推進,在幾年之前,日本軍隊大量二戰資料解凍,我作為台灣學者,可能比大陸學者接觸到的東西更多,你知道,日本在台灣有一段統治歷史,日本一直沒拿台灣當外人,對台灣人一直挺好,所以我能有那麼方便的身份。」

    「我在浩如煙海的日軍二戰資料中,獨獨搜索那些和花園口決堤的資料,可是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不同尋常的現象」

    「據當時日軍的資料記載,被黃河淹死的日軍數量是8472名,這個數字很多國內外的資料上都差不多,可是至於這8472名日軍的死亡方式和構成卻從來沒有人研究過」

    「經過我對當時這八千多名日本兵的調查,翻閱資料,走訪家屬和倖存的官兵,我發現,這八千多名日本兵並不全是被淹死的!」

    「花園口事件,黃河決堤,死得日本兵不是淹死的,是怎麼死的?我要告訴你,這八千多人中,有二十多名日本各級軍官,如果軍官被淹死,倒也沒什麼,洪水無情,管你軍官還是小兵,可是,這二十多名日本軍官,不是被淹死的,他們是被人殺死的!」

    「如果說這二十多名軍官是被國軍或者共軍乃至抗日武裝或者土匪擊斃,那也正常,可是他們不是被槍打死的,他們是被刀殺死的,他們在被殺死的時候,都是在夜裡熟睡中!」

    「事情到這裡,就變得非常詭異了,當時黃泛區哪有人煙?而這些殺死日本軍官的人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當時日軍對此非常重視,最初日軍懷疑是共軍幹得,對附近那些老百姓嚴刑拷打,想從他們嘴裡說出共軍的去向,可是不知道是老百姓的覺悟高還是他們的確不知道,日軍的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情況下,竟然在中國老百姓嘴裡什麼也沒得到,日軍惱羞成怒,屠殺了很多村民,在屠殺過後,又陸續有日軍軍官被殺,同樣是在夜裡,同樣用匕首殺死,那段時間,所有的日軍軍營都籠罩在一種恐怖的氣氛之中,因為他們的敵人在暗處,他們在明處」

    「而被殺的,都是日本軍官,當時所有駐紮在豫東的日本軍官晚上都睡不好覺,不知道半夜裡會不會有一把尖刀紮在自己身上,晚上休息不好,白天自然沒精神,所以日軍的戰鬥力急劇下降,而且,最大的變化是,日軍再不敢騷擾當地的百姓,因為他們發現,只要他們殺中國百姓,不管如何防範,夜裡總會用軍官被刺,而如果和中國百姓和平相處,則他們的軍官也就安全了」

    「雖然我父親的憲兵隊南撤,但軍統已經悄悄潛回豫東,開始打探日軍的動向,軍統的特務注意到,那段時期,總有平民模樣的人出入日本司令官的營房,最初並沒有引起軍統的注意,以為是一般漢奸,可是他們發現,這些出入日本軍營的人並不是漢奸,因為漢奸通常代表地方的一些勢力,能夠幫助日軍維持治安,或者提供情報,而普通的平民,對日軍來說,並沒有什麼價值,所以,軍統暗中抓了幾個這樣的平民,進行審訊」

    「而審訊的結果,卻讓軍統疑竇叢生:這些人就是附近的普通農民,沒有任何背景,但是他們又顯得那麼與眾不同,那眼神,那動作,是掩飾不了的,可是又抓不住任何把柄,他們能找到族人,多少代的家譜也能翻出來,能夠證明他們並不是外來戶,而是世世代代的本地人,所以,軍統沒辦法,就把他們放了」

    「但是,軍統從那以後,就開始懷疑,這些人是所謂的潛伏幾百年的日本人,只是,除了那些出入日本軍營的人,其它的人如何能夠發現?河南農民無數,臉上又沒有貼字,如何辨識得出來?」

    不知不覺中,豐曉發現,這頓飯已經吃了兩個多小時,而這位錢恆老先生卻沒吃什麼東西,基本都在講話,豐曉整理了一下思路,問道:

    「錢老先生,根據您的研究,和資料提供的線索,您的結論是什麼?」

    「我的研究結論,是,花園口決堤不是為了殺傷日軍,而是為了改變地貌,掩蓋地下的秘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