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正版是女權天下 正文 第一章 汪洪席捲大地 母親再造人類
    第一章汪洪席捲大地

    母親再造人類

    一

    距今最後一次毀滅人類文明的是一場大洪水。

    大洪水席捲而過,數萬年的文明成果毀於一旦,人類歷史留下了一個記憶真空。大洪水之前的人類文明隔著滾滾而過洗盡一切的波滔再看過去,變成了令人嚮往的神話,眾多的先祖變成了後人們眾說紛紜的神。大洪水之後,人類又開始艱難的繁衍與文明重建,天下各族重建文明的先祖們最為痛心的是失去了伏羲時代周密複雜的曆法。人類的先祖並不如同後世的人類那樣小心慼慼,要用什麼專利來捍衛自己一點點綠豆大的智慧,伏羲這個名字成為智慧的象徵,或因仰慕或因文化傳承所需,名伏羲者甚眾。這些默默地把自身智慧都投注到「伏羲」二字中去的先祖們,都曾是天文學、數學、曆法以及其它方面的專家,這些先祖們根據太陽、月亮、行星和恆星運動規律制訂了不同類型的曆法,這些曆法綜合運用,時間和空間就同時存在,在茫茫宇宙中書寫著時空的輪迴。大洪水剎那間洗劫了人類的歷史,重回童年的人類先祖們接受大洪水的教訓紛紛自覺地選擇了遵循天道以道德維持的女權天下。

    大洪水之後的女權天下各族都以伏羲為年號,用時間來紀念偉大的先祖文明。

    二

    我們鴿類與人類先祖的友誼源自於我們對人類先祖無私的幫助。我們鴿子具備充當信使的本領遠在人類的智慧之先,我們完全出於對行動笨拙沒有飛翔本領的人類的同情才自願幫助人類傳遞書信。如同後世井然有序的通訊方式一樣,我們鴿子為女權天下的人類建立的通訊網絡也同樣井然有序,這是大地上一種生命無私幫助另一種生命用飛翔之翼架設的溫暖的通訊系統。天下各族皆有依靠我們鴿子建立的高效率通訊鴿子群,每隻鴿子只負責飛往一個特定的民族專程服務。

    女權天下的人們認為鴿類與人類是平等的生命,並不如同後世的人們狂妄地以主人的姿態自居把我們關進籠子中取樂或者把我們紅燒清燉去供養他們罪惡的口腹。

    人類擁有令大地眾生羨慕的智慧,然而人類的智慧讓人類的記憶變得複雜而短暫,我們鴿類簡單卻永久的記憶當然知道人類在大洪水前後的種種真相。人類用破碎的記憶殘跡編織出各自民族起源的悲壯史詩。大洪水過後,到了伏羲紀年將近千年的時候,女權天下各地女姓小氏族零星分散在廣大的叢林大地上無從統計,而大的民族計有十三個,中土有竹几族和食屍族,東土有黑齒族、伏風族和河母族,南土有鹽水族、靈蛇族和毒木族,西土有玉皇西王母領導的神秘的孔雀族,北土有葷粥族、羊羌族、木帝族和水帝族。這些民族大多有著與大洪水相連的血淚史詩。

    源起於北土河水之南黿柏山上的木帝族和水帝族是姐妹族,兩族史冊中有著相同的民族起源史詩,史詩記載如下:

    人類經歷過多次滅絕和重生,

    可悲的是重生之後的人類

    無一例外地淡忘了久遠的誓言,

    把同樣的悲劇繼續上演;

    人類記憶中最後一次是被一場大洪水所滅。

    木水兩族的先祖

    是名字都叫做伏羲的姐妹二人,

    她們經歷了人類的前世今生。

    人類不斷埋下噩夢的種籽,

    噩夢一天天長大終於睜開了雙眼,

    繁華轉瞬淪為虛幻。

    大洪水席捲漆黑的夜晚,

    大地被巨大的死亡塞滿。姐妹伏羲

    手牽手狂撲向前,她們

    絕望的奔跑豈能逃脫大洪水排山倒海的追攆。

    失去知覺之後,

    她們的手仍然緊扣相連,

    手足親情感動了上天,上天要留下活口,

    要讓人類的悲劇留下記憶與懷念。

    姐妹二人悠悠醒來,發現自己竟然還活著,

    她們仰臥在脫離大洪水的岩石邊。

    原來是兩隻大黿救起她們遠離了水面,

    又分別咬住姐妹二人的衣領

    連拖帶拉拽往高山之巔。

    兩黿拽著兩個輕盈的女子

    一路高低跌蕩,

    二人腹中積水不斷吐出,

    因此得救甦醒。

    姐妹伏羲翻身坐起抱頭痛哭淚流滿面,

    兩黿又咬住二人的裙腳往山頂拉扯。

    姐伏羲對妹伏羲說道:

    「老黿救了我們姐妹性命還要拉我們上山,

    可能還有災禍要來。」

    姐妹二人快速跑上山頂,兩黿跟在後面。

    姐妹二人在山頂上剛站穩,剎那間

    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洪水水位繼續升高

    向山頂逼來。

    狂風暴雨中哆嗦的姐妹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類看似聰明可以創造出繁華世界,

    可是對於賴以生存的大地所知甚少。

    平時毫不起眼似乎遠遠不及人類智慧的黿

    卻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它們對將要發生的災難感知得如此靈驗。

    正因為黿千年不變的默守成規寂靜遲緩,

    它們才能感知流淌在大地深處的跳動

    以及擁有洞悉災難的預見。

    大地之神並沒有把最上乘的智慧交給得意忘形的人類,

    在災難面前,人類才發現自己有多麼弱小可憐。

    兩隻老黿對向山頂逼近的大洪水視若等閒,

    它們同情地望著姐妹二人,

    換在平時人類何曾看得見

    黿的一雙小眼中對人類同情的視線。

    兩黿守候在姐妹二人腳邊,

    準備著一旦洪水往山頂漫延

    它們將再次馱起她們去尋找更高的

    可以露出水面的山巒。

    姐妹二人在暴雨中仰面向著灰霾的天空跪下,

    她們喊道:「上天啊,

    人類失德己經受到懲罰,

    你如果給一次機會讓我們再造人類,

    我們一定會教育好子孫後代

    敬愛生養我們的大地,決不敢

    再瘋狂開採大地的資源。」

    天空中閃電如同蜘蛛網密集炸開,

    憤怒的天神撕開一道道血紅雪白的傷口,

    幾聲巨雷過後,如注的大雨竟然停了。

    烏雲散去,太陽露出慈愛的笑臉,

    已經淹到足踝的洪水開始退落

    向山下降了下去。

    姐妹伏羲得救了,她們決心再造人類,

    可是四顧茫茫天地間再無別人,

    更別說可以給她們配種的男人。

    二人在失望中突然發現兩隻老黿

    正看著她們「情意綿綿」,

    她們這才留意到兩黿都是公黿,

    二人想道:難道我們姐妹得和黿做夫妻,

    如此以後的人類豈不成了「龜孫子」了嗎?

    想著,苦笑著,身心疲倦,

    她們靠著一株柏樹進入了一個熟睡的夢中:

    她們看見兩黿變成兩個英俊男子

    飄飄緲緲進入了她們的身體如同雲霧一般。

    一覺醒來,不見了兩黿,

    姐妹二人神奇地懷孕了,

    各自生養了一大群兒女。她們辛勤勞作,

    相約各成一族,

    姐伏羲這一支為木帝族,

    妹伏羲這一支為水帝族,

    木水兩族結為永久契約對婚族,

    兩族男女互為姻親,肥水不流外人田。

    她們希望兩族世代友好守望農耕。

    姐妹伏羲傳授給木水兩族子孫五種技術:

    耕作、紡紗織布、木藝、治水和八卦圖。

    三

    源起於南土洞庭山上的靈蛇族的創族史詩記載道:

    大地上曾經發生過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洪水,

    當時的人類生活在美麗富饒的大平原,

    大洪水在夜晚席捲而來,

    巨大的恐懼奔跑在死神前面

    向人類可憐的靈魂進行最後的欺凌和壓輾,

    人們手足無措,紛紛在絕望的戰慄中溺水而亡,

    屍體飄向東方如同浮雲一般。

    名叫女媧的女子在溺水時抱住一個大葫蘆,

    她克服洪水滾滾東去的慣力奮力游往南方的岸邊。

    她緊緊抱住葫蘆在滾滾洪流中掙扎體力漸漸不支,

    眼看著自己就要氣盡力竭撒手人寰,

    大葫蘆突然長出左右兩隻手來抱住了她,

    大葫蘆馱著女媧游到了洞庭山。

    葫蘆變成了一個英俊的男人,

    女媧和葫蘆男人結為夫妻生育了許多兒女。

    女媧告誡她的兒女們:

    「大平原上的人類因為對大地失去了敬畏感恩

    犯下許多罪行,上天施懲罰來消滅人類。

    我饒幸活下來是因為上天垂憐

    不忍心人類絕種才讓我來生育了你們這些兒女,

    上天終將不會放過我,還要對我進行天譴。

    人類在窮困時更容易感受到善良、幸福和溫暖,

    一旦文明興盛反而四起禍端。

    你們要安守貧困世世代代居於高山之上。」

    女媧和葫蘆男人爬上洞庭山域最高山峰梨山,

    女媧在梨山上跪下仰望蒼天,

    她大聲地檢討著大平原上人類曾經的罪行。

    上天對女媧施以雷電之刑,一道電光呼嘯而來,

    一條白蛇從草叢裡飛起張口把電光吞吃於腹中,

    白蛇救了女媧一命。

    白蛇吃掉電光之後淹淹一息,它在臨死之前

    因電光入體而孕育出了一條血紅的小蛇,是為靈蛇。

    靈蛇昂首立身變成了一個青年男子,

    靈蛇男子埋葬了白蛇母親,哀傷欲絕。

    女媧明白這是因為她的赤誠再次感動上天,

    不但不殺她還借白蛇之腹給她的女兒們送來了一個人種,

    因為大平原上的人類早已知道

    近親血緣的男女不宜婚配繁衍。

    從此靈蛇男子與女媧的女兒們交配,開創了靈蛇族。

    靈蛇族人對蛇類懷著敬畏感恩,

    殺蛇者將受到轉世靈蛇的詛咒黑血而亡永無來生。

    四

    南土江水之南,從洞庭山往西去四百里有玉帝山,玉帝山層巖疊壑,

    孕育了聞名天下的鹽水河,鹽水族人世代居住在這裡。鹽水族史詩中的先祖也叫女媧,說法卻大相逕庭:

    相傳名叫伏羲的青年男子

    逃出洶湧的大洪水來到玉帝山上,

    天地茫茫,他找不到第二個活人獨自憂傷,

    對著蒼天浩歎:

    「我一個男人獨留世上又有何用!」

    他突然發現遠方

    雲霧灰霾中有一座山峰像極了一個美女,

    那山峰美女向伏羲騰雲駕霧而來,

    美女越到近前身形越小

    一直變小到與伏羲一般大小,

    她拉住伏羲的手說:「我叫女媧,

    人類犯下滔天之罪,故遭此大難,

    上天派我來與你結為夫妻,

    讓你來幫助我創造新的人類。」

    他們結為夫妻,生下了上百的兒女。

    女媧臨死前告誡兒女們要安於貧窮固守家園;

    她告訴兒女們玉帝山上的巖泉中含有鹽,

    要他們把引鹵熬鹽的技術代代相傳,

    她又告誡說鹽是大地對人類的恩賜獎賞,

    以後天下如果出現別的民族,

    我族不可以把鹽獨自私藏,

    要與鄰近各族的人們一道分享,並且

    要在每年櫻花之月初六日舉行酬鹽節,

    邀請鄰近各族前來酬謝大地之神和鹽神

    然後把鹽向各族發放。

    五

    源起於中土伏屍山(按:相當於今湖北省神農架以南某地)的食屍族和竹几族是姐妹民族,有著共同的民族起源史詩。

    這一段史詩記載著妹族竹几族先祖竹後在將近千年之前欠下了姐族食屍族先祖犧後一筆債,這筆債欠的不是後世的錢,也不是黃金和土地,而是一個嬰兒。欠的這個嬰兒不是由竹几子孫還給食屍子孫去養育,而是還給食屍子孫去殺掉煮熟祭祀先祖犧後然後分而食之。史詩記載道:

    人類的上一輪文明毀滅於大洪水。

    犧後和竹後兩姐妹

    在洶湧的洪水中攀住一頭大水牛,

    她們各自緊緊抱住一隻大牛角。

    大水牛馱著姐妹二人奮力西遊。

    高高的伏屍山在水面之上還露出一個山頭,猶如

    大難中孤獨的守望者接待了絕處求生的姐妹。

    竹後是個素食者,

    她在山上培育出五穀果蔬種麻植棉紡紗織布,

    她想與姐姐犧後一道過日子衣食無憂。

    大水牛有吃不完的青草,

    大水牛幫助竹後拉著木犁破土開溝。

    犧後是個肉食者,長時間吃不到肉,她難以忍受,

    她決定殺掉大水牛。

    竹後堅決反對犧後要殺害救過她們性命的大水牛,

    姐妹爭吵不休。一天深夜,

    犧後趁竹後熟睡殺死了水牛。

    竹後看著犧後日復一日吃著牛,

    她痛心疾首,從犧後手中搶下牛頭入土安葬。

    數個月後,犧後奇跡般懷孕了。

    一天深夜,血淋淋的水牛牛頭來到犧後夢中說:

    「我本是牛首人身的牛神伏犧,

    上天安排我用我的人身來幫助你們姐妹二人再次繁衍人類,

    如今我的身體被你吃掉只剩下牛頭,

    我只能給你配出半人半牛的人種了。」

    犧後明白是水牛在夢中讓她懷了孕。

    後來,犧後生下十個兒女,

    長子生得七分像牛三分像人,

    其餘九個兒女都生得七分像人三分像牛。

    看到犧後繁衍了新的人類,

    妹妹竹後十分失落,她坐在牛頭墳前傷心落淚獨自憂愁。

    牛神伏犧以一個英俊男子的形象托夢給竹後,

    他在夢中說:

    「我本是牛首人身的牛神伏犧,我的人身被犧後吃掉,

    幸好你保護了我的牛頭,

    我只能借用犧後的**恢復牛神真身來報答你。

    你要趁早去向你姐姐借一個兒子做丈夫

    配種繁衍人類,

    犧後會把她最嫌棄的七分像牛三分像人的長子借給你,

    你一定要接受,

    因為長子才正是我死而復活的素淨真身

    正好與你匹配。」

    竹後把牛神伏犧夢中所言牢記在心,

    但她計較著已經與犧後反目

    沒有立即就去向犧後借人種。

    犧後看到十個兒女當中,

    七分像牛三分像人的長子受到冷落,他形單影隻,

    其他九個兒女互為婚姻,其樂融融。

    犧後盤算著要把長子以苛刻的條件借給妹妹竹後。

    犧後發現九個兒女再生下第三代的孫兒孫女們

    又變得七分像牛三分像人了,她很失望:

    如此下去她繁衍的將不是人類而是一群野牛,

    她的心血將付之東流。

    牛神伏犧再次以一個牛頭的形象出現在犧後夢中說道:

    「犧後,你如果想繁衍出完全人類身體的人類

    只有一個辦法,

    你必須把自己燉成一鍋人肉湯分給兒孫們吃下去,

    他們以後才可以生出完全人身的兒女。」

    犧後決心犧牲自己來實現繁衍人類的理想,

    她在臨死時教給兒孫們怎樣馴養六畜

    怎樣吃熟食怎樣殺生

    特別是怎樣囚禁牛和解牛(按:後世的「牢」字源此而來)。

    牛神伏犧和犧後這對冤孽夫妻

    在用各自的方式彼此懲罰和詛咒。

    牛神真正愛的是竹後,眼看犧後死亡在即,

    他托夢給竹後,讓她趕緊去向姐姐借人種,

    他還垂淚相求竹後繁衍的民族要善待牛尊敬牛。

    竹後趕到時,犧後的兒孫們已經架起一個陶制大釜,

    熊熊大火在釜底燃燒。

    兒孫們跪滿一地,

    淚光閃閃地聆聽犧後最後的訓導;犧後說:

    「我今天為了繁衍人類,

    就要跳入這沸水中燉湯熬油,

    你們要以崇敬感恩的心情把這一釜人肉湯吃下去。

    以後的萬代子孫都要記住我的功勞,

    以後我族女人所生的第一個嬰兒

    都要用來祭祀我然後讓族人把嬰兒湯分而食之。

    (按:殺首嬰的惡習源於此,此惡習曾長期散見於後世)。

    我們這個民族就叫食屍族。」

    竹後等犧後訓話完畢急忙上前提出

    要借一個人種去別處繁衍人類。

    正在脫衣服準備投釜的犧後

    望著獨自跪在一旁的長子對竹後說道:

    「我可以把長子借給你去做人種,

    但你必須付出代價,

    這是懲罰你當初阻攔我殺牛。

    你所繁衍的民族以後肯定會傳承素食傳統,

    歷來素食者都對肉食者鄙視嘲笑,

    我要用一種特殊方式

    來讓你的民族永遠記住我,

    我要你答應把你的民族歷任主母的首嬰

    送回伏屍山上來祭祀我。」竹後道:

    「用歷任主母的首嬰祭祀你,你太過份了,

    我們姐妹之情何在!」犧後妥協道:

    「那就每一百年送一個主母首嬰來,這樣不算過份了吧?」

    竹後垂淚頓足道:「過份過份過份,你是我姐姐啊!」

    犧後不耐煩道:「每一千年送一個主母首嬰來,

    我就要跳入釜中,

    你再猶豫就不要從我這裡借人種了?」

    竹後無可奈何只好把血腥的條件接受。

    犧後目送竹後牽著長子走下伏屍山去

    她一頭撲進了那一釜沸水,

    生命瞬間溶化,水面浮起燦爛的人油。

    兒孫們的淚水在人肉湯的濃香中奔湧而流,

    犧後大義凜然的獻身為人類的犧牲開闢了強大的理由。

    竹後帶著犧後的長子也就是新牛神伏犧

    離開伏屍山來到往北百里的風竹山上結為夫妻,

    果如牛神夢中所言,

    竹後生下的兒女都是完全人身再無半點牛的痕跡。

    竹後開創了竹几族。

    人類很容易疏忽於一個時間上遠離自己的災禍,比如說千年萬年以後大地會如何如何,人類一笑置之:還早著哩;但只要是災禍,那一天終歸會來臨,一旦來了,才發現以前的疏忽多麼不應該。這樣的錯誤,就連偉大的竹几族先祖竹後也沒能避免;她也是因為一千年還早著哩就應承了犧後提出的千年孽債。

    竹几族自竹後以後的歷任主母都對這筆千年孽債一直拖延;當千年期限還剩下四十三年的時候,也就是伏羲九五七年,在竹几族第四十九任主母皇竹的女兒素問將滿週歲的某一天,食屍族主母嬰美美率領伏屍山上的馬隊突然來到風竹山上索債,目標就是小素問。皇竹主母把小素問藏了起來,她向嬰美美苦苦哀求把還債約定在下一任主母的首嬰身上,這下一任主母就是以後成年的素問。

    倘若放在後世的男權社會,要說為了群體利益犧牲一個嬰兒的生命根本不值一提,他們為了一人一姓的江山可以讓整個天下流血,可這是把敬畏生命視為道德底線的女權天下。竹几族自先祖竹後以後歷任主母們日益感覺到這筆千年孽債的沉重和食嬰者的可憎,然而女權天下以誠信為本,在食屍族沒有主動放棄債權的時候,竹几族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竹几族歷代先祖日益在精神上蔑視食屍族人,她們立下祖訓:竹几族男女絕不能與食屍族男女發生情約或者婚約關係,違者重罰。可究竟是怎樣的重罰並沒有下文。歷代先祖相信竹几子孫都會不屑於與食屍族人交往,這一祖訓將近千年無人違背。

    六

    我們鴿類在女權天下有一個統一的名字,這個名字是北土月亮湖羊羌族嫦娥仙子給我們取的,成年以後的嫦娥仙子把一隻她親手救活的鴿子取名為「羲和」,羊羌族主母羲和是嫦娥仙子的養母。嫦娥仙子把一隻受傷的鴿子取一個與一族主母一樣的名字,可見她對我們鴿類至深的感情。我們鴿類以她取的名字為榮,

    數千年以後,人類子孫的記憶早已不知道羲和是誰,他們把羲和主母傳說成駕著馬車放牧太陽的女神。事實上在女權天下誰都不敢有放牧太陽的狂妄念頭。

    「羲和」二字翻譯成後世的文字就是「和平」的意思,只不過「羲和」二字意境優美博大。人類在失去了許多美好的東西之後,語言文字也變得索然枯寡。

    我們鴿類在未使用羲和這個名字之前,女權天下的人們不分雌雄地一律稱呼我們為「鴿子姐姐」。

    我們鴿類在女權天下有三個最親密的人類朋友,這第一個還不是當時年幼的嫦娥仙子,而是中土風竹山上竹几族的長公主素問。

    七

    素問的身世是一個謎,知道謎底的只有皇竹主母和她的母親素問的祖母慈皇,她們倆永遠也不會說出這個謎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