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銑得知開州總管傅鈔已聽雷世猛之言,有了反意,喜出望外,決定舉兵向北。
董景珍勸蕭銑道:「皇上,開州、虎牢關、瓦崗都在黃河南岸。我們要貿然進攻,還要跨過杜伏威與王世充的轄地,只怕未滅瓦崗,先已惡戰兩場。」
蕭銑道:「杜伏威他們雄踞江南,卻與我們關係不錯。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經過杜伏威轄地而滅瓦崗,量他們江淮軍也不會為難我們。」
董景珍道:「皇上,杜伏威非一般人物。我們這麼說,他必然以為我們用的是假途滅虢之計。只怕很棘手。為今之計,不如將傅鈔之反心告知於王世充,待王世充領兵滅瓦崗,我們與王世充聯兵再滅杜伏威,那時再與王世充一決雌雄。」
蕭銑喜道:「好!這個辦法好!憑我們梁軍之實力,一定可以一統天下的。」
王世充這裡收到蕭銑來信。桓法嗣看過信後向王世充建議道:「王大人,蕭銑引我們攻打,而後再與我們合兵剿滅杜伏威,最後與我們一分伯仲。這個如意算盤打得不錯。不過,蕭銑太高估自己的力量了。他手下能征善戰之將不出十人,只倚仗大軍四十餘萬,就妄想稱尊,不自量力。王大人,我們答應蕭銑滅瓦崗,最後看他怎麼死在我們的手上。」
王世充道:「滅瓦崗刻不容緩,但杜伏威那裡連年征戰各處,正好幫我們掃除那些不聽本官號令的隋廷舊將。待大事平定,本官估計能與我們一爭高下的唯有已經雄踞大半河山的唐軍。」
桓法嗣道:「王大人,事不宜遲,應馬上準備。待開州造反,我們馬上趁虛而入。」
王世充方面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只等蕭銑派往開州的細作開始行動。
蕭銑見王世充按兵不動,似要坐收漁人之利,急問董景珍道:「董愛卿,王世充回書已同意按我們所說,剿滅瓦崗,怎麼又按兵不動呢?」
董景珍道:「看來,王世充決意要我們先動手。以臣看來,不如邀約曹州孟海公一起興兵。」
董景珍單人獨騎只身前往曹州。
到了曹州,卻見三位大美女各領著一隊軍士巡邏。
董景珍看後,不禁讚道:「孟大王這裡不但兵多將廣,富庶平安,連將領們都美如天仙,這天下豈不遲早盡歸曹州。」
三位美女將領都已聽到,看到董景珍錦衣玉帶,齊聲道:「這位公子不像這裡認?」
董景珍忙指自己鼻尖道:「三位將軍是說在下嗎?」
這三位美女不但是曹州將領,更是孟海公的三位王妃:大王妃馬賽飛、二王妃段黑蓮、三王妃白敏。
段黑蓮與白敏都與孟海公有仇。為報仇,兩位王妃不惜下嫁孟海公,等待時機,伺機下手。無奈,孟海公奸詐無比,下手機會渺茫。
三妃聽董景珍如此問,笑道:「就是公子啦!看公子呼吸均勻,必是身懷武功的高手。孟大王這裡招賢納士,正需要公子這樣的人才。」
董景珍道:「在下不才,蒙三位將軍看重,願為孟大王盡微薄之力。」
馬賽費讓白、段二妃守城巡邏,自帶董景珍去孟海公王府。
孟海公見馬妃帶來一位錦貴公子,忙問道:「賽飛,這是什麼人?」
馬妃笑道:「這位公子身懷不世武功,一定可以為大王建功立業的。」
董景珍道:「在下董景珍見過孟大王!」
孟海公一聽,驚道:「你是蕭銑的部下?」
董景珍道:「孟大王消息果然靈通。在下此來只為孟大王與在下主公擴展地盤,共謀發展。」
孟海公道:「本王也有所耳聞。蕭銑欲興兵瓦崗。只是李密與瓦崗諸將尚還蒙在鼓裡。若你們能有妙計對付瓦崗,本王願出兵征討。」
董景珍喜道:「孟大王,就等董某的好消息吧!」說完,向孟海公行了一禮,轉身離府。
孟海公望著馬妃道:「到時就等蕭銑密信,一齊滅掉瓦崗。」
董景珍回到蕭銑這裡,將孟海公答應出兵的消息告知於蕭銑。
蕭銑聽後,也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遞於董景珍看。
董景珍接過書信,看了一遍,喜道:「雷大人果然厲害!竟然說動瓦崗傅鈔聯合寧陵、洪州兵馬反叛。我們豈不可以……,真是恭喜皇上了。」
蕭銑道:「雷愛卿到時還有書信來往,見書信而動。」
開州校尉凱公與總管傅鈔聯合寧陵總管顧守雍與參軍徐雲以及洪州總管何定興兵三十萬已連克偃師、孟津。
李密得報,忙點羅藝、羅成、秦用、及衛尉四羅、程咬金、秦瓊、史大奈、王伯當等十一名將前往孟津平叛。
傅鈔不知死活,揮動長劍飛身從馬上躍起直向李密刺來。秦瓊知道傅鈔是為翟讓報仇,恐其餘諸將傷害傅鈔,飛身從呼雷豹上躍起,提爐槍出正中傅鈔長劍。
傅鈔被秦瓊內力震得在空中連翻數個跟頭。
李密擲出手中長劍,正中傅鈔前心。李密見傅鈔已死,揮軍向前衝殺。
有瓦崗十一位高手出馬早已收復偃師、孟津、開州、寧陵、洪州,直將凱公、徐雲、何定、顧守雍死死圍住。
此次平定叛亂,令李密所率二十萬大軍損失近一半以上;而叛軍早已將三十萬兵馬弄得僅剩千餘。
徐雲秘密與何定、顧守雍商量道:「翟大王已死,此仇難報。凱兄弟欲一死而拼。我們卻千萬不能做這種傻事。否則,翟大王之仇就永遠都報不了了。不如偷偷去假意投降李密,再見機行事吧!」
三人於是夜投李密。
程咬金罵道:「你們三人貪生怕死,背棄凱公,待老程三斧砍來!」說完,長斧旋向三人。
秦瓊抬掌將宣花斧隔住,勸道:「咬金,此三人受開州術士雷統勳所言而被蒙蔽,並非奸邪。讓魏公處理,方為上策。」
徐雲三人被帶至李密面前。
李密望著三人,大吼道:「你們竟敢興兵作叛,現在投降也難免一死。」
徐世績忙向李密道:「魏公,現今凱公仍在外反叛。有此三人相助,兵不血刃可令凱公束手就擒。」
李密思忖片刻,甚覺有理,令徐雲、何定、顧守雍前往凱公營地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