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古玩商 第六卷絕世琴音 第85章:收藏界得發燒友
    「我買回這把琴以後,當時也請人給看了,說東西肯定是老東西,絕對是宋代以前的。我還托人用科學儀器做了木料的年份鑒定,結果比宋代還要提前不少。」老趙頭兒如實回答。

    伍子猶豫了片刻,對老張說道:「這把琴的木料是漢代的,木色黝黑、松透,符合漢木的特徵。漢木也是做古琴的良才之一。漢代比宋代能早八百年吧,儀器的鑒定沒有錯。」

    伍子這話一出口,屋裡沉悶的氣氛頓時緩和下來,老趙頭面帶喜色。「花了這麼大的價錢,押寶總算沒押錯。」老趙頭如釋重負地感歎道。

    伍子見老趙頭兒這神態,無奈地搖搖頭,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道:「趙大爺啊,您把東西交給我們艾利絲公司鑒定,是對我們公司的信任,也是瞧得起我伍三思。既然千里迢迢來到這裡,有些話我不能不說,不把這件古琴全部的隱情告訴你,我感覺對不住您這滿腔的收藏熱情。」

    「哦?還有什麼隱情?」老趙頭兒的臉色頓時晴轉多雲。看伍子那語氣,好像醫生要對一個癌症患者做最後宣判。

    伍子見老趙頭這副表情,更加於心不忍,他瞅瞅旁邊的老吳,那意思讓老吳替他說。老吳心領神會,對一臉詫異的老趙頭兒說道:「您這把琴啊,木料是老的,您不是做過儀器鑒定嗎,至少是宋代以前的。不過呢琴是新做的,屬於老木料新工藝,我看也就近十幾年的工藝。您只看見琴的表面有斷紋了,根本沒注意斷紋的真假,這年頭連戰鬥機都能仿製,區區幾條斷紋算得了什麼。人工做斷紋的方法很簡單:把琴用猛火烤,然後放進冰箱裡,冷熱交織,斷紋就出來了。如果這把琴要真是漢代的,不要說八萬,八百萬也值,不過呢,你就不要想那個美事了,我看值八千就不錯。」老吳不像伍子,說話瞻前顧後,直截了當、一針見血指出這把古琴是件十足的贗品。

    「我說天上怎麼突然掉餡餅了,原來是個陷阱!八萬塊啊,當時能抵上一套樓房……」老趙頭的老伴帶著哭腔自言自語,也不知是埋怨老趙頭兒,還是心疼錢。

    伍子暗暗感歎,這就是搞收藏的人的心魔啊。捨不得吃捨不得喝,把錢全用在搞收藏上,東西越收越多,日子越過越窮,如果收的是真東西還好,一旦是假的,全家都跟著倒霉。而且有收藏心魔的人還認死理,總認為自己收到的東西好,聽不進勸告,一條道走到黑。像老趙頭這樣的,收藏界還不在少數。

    老趙頭兒心裡也有些發毛,八萬塊啊,就這麼瞬間縮水十倍,他又不是傻子,知道貶值十倍意味著什麼。「這東西雖然是新做的,但料子終歸老料,也算是古董,對吧?」老趙頭兒這話一方面是在問伍子,一方面也是在安慰他自己和老伴。

    伍子一聲苦笑:「趙大爺啊,你怎麼還不明白,得,我跟你說實話吧。你這把琴知道是什麼料子的嗎?是漢代的棺材板。這把琴是用漢代的棺材板製成的,並且就是最近十幾年的工藝。有人偷墳掘墓把漢代的棺材板做成古琴的樣子,在市場上出售,從中大賺一筆。由於料子很老,並且用檢測年代的儀器根本不起作用,這路東西一開始還真迷惑了不少人。」

    「棺材板?天啊,這東西在臥室裡放了好幾年……」老老趙頭兒的老伴驚呼道,看她那後怕的表情,彷彿遇到了天底下最膈應人的事情,幸虧她沒抱著這玩意兒睡覺。

    「你不是說料子是漢木嗎?怎麼又成棺材板了?」老趙頭兒哭喪著臉問道,這麼大一把年紀沮喪成這樣,看著都讓人心疼。

    伍子解釋道。「漢木就是漢代棺材板的別稱,它歷史悠久木質精良,確實是製作古琴的好材料。不過跟古董不沾邊。」他這一番話徹底把老趙頭最後一根稻草給撕碎。四十萬啊,換來一塊棺材板。

    老趙頭兒還不死心,又從一間臥室裡抱出幾個大箱子,把箱子蓋打開,一件一件往外拿。伍子和老吳暗暗佩服,這老趙頭這些年還真沒少忙活,看收藏的這些古玩,足能有五六十件。從銅鏡到竹雕;從書畫到錢幣;從佛像到唐卡無所不包,甚至還有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的瓷器。

    伍子和老吳沒有細看,只粗略看了那麼幾眼,基本可以斷定這裡面百分之八十都是贗品,有的甚至是開門假,假的一塌糊塗。勉強有那麼一兩件還算是真品,不過品相一般,收藏價值不高。

    「怎麼樣,這些東西總還行吧。我二十來年的收藏精品都在這裡了。」老趙頭兒提到自己的收藏,精神瞬間好了許多,一改剛才的頹勢,重新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伍子挺為難,看老趙頭兒如此高漲的收藏熱情,他實在不忍心出言打擊。況且這老頭這麼大年紀了,經受不起那麼大的打擊,萬一承受不住,身體出現個好歹,自己也有責任。

    「趙大叔,這些東西您喜歡嗎?」伍子問老趙頭兒。

    「喜歡啊,這是我一件一件淘回來的,怎麼不喜歡。我搞收藏二十多年,風風雨雨走南闖北,到哪裡出差都得收幾件古董回來。這麼多年的成果都在這裡。」老趙頭頗為自豪的回答。

    「喜歡就好。東西的真假好壞咱先不論,您看著喜歡那就得了。不是有那麼句話嗎,有錢難買我樂意。您不也說了,這都是您二十年的收藏成果,好好保存吧,看著這些東西,二十年的風風雨雨都在這裡了。」老吳在一邊插言道。他這話很有水平,既照顧了老趙頭兒的情緒,又繞過了收藏品真假這一關。伍子暗暗佩服,到底是老吳,事情處理的恰到好處,直接告訴他這都是贗品,搞不好馬上就得出人命。

    聽吳用功這麼一說,老趙頭兒臉上樂開了花,剛才深受打擊的低落情緒一掃而光。搞收藏的人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能跟同行一起交流,把收藏的東西拿出來相互把玩、相互品評,交流收藏心得。以物換物的事情經常在收藏家之間發生,你看著他的東西好,他看著你的東西喜歡,得勒,交換了吧。這就是相互交流的結果。

    老趙頭搞了二十多年收藏,癡迷程度已到了極限,再往下發展那就要走火入魔了。今天好不容易碰上兩位「專家」,自然要好好交流。他吩咐老伴,趕緊準備飯菜,他要留兩位「專家」吃飯。

    伍子和老吳趕緊擺手,「趙大爺,我們這次是出差來的,還要很多事情要做,就不麻煩您了。下次有機會,一定登門拜訪。」伍子婉言謝絕,和老吳匆匆離開。老趙頭兒一直送到樓下,才依依不捨分別。臨走還一直惦記著,我的藏品貨色怎麼樣還沒點評呢,這就要走了。伍子趕緊打保票,下次來了一定好好鑒賞,大家一起交流。

    從老趙頭兒家走遠,伍子和老吳相視苦笑,回想起老趙頭兒的一腔熱忱,心裡挺不是滋味。像老趙頭兒這樣,為了收藏把一生的積蓄都投入進去的人,大概可以叫收藏界的發燒友了。如老趙頭兒這樣,燒得還不輕。從人生的得失上講,老趙頭兒是不幸的,同時又是幸運的。說他不幸,是因為他收藏的東西太水了,等於把一生的積蓄都打了水漂,現在他還不知道真相,一旦知道,老人家能不能挺得住還在兩說;說他幸運,是因為他有屬於自己的愛好,並且為愛好付出了心血,得失放在一邊,最起碼這一輩子沒白活,人家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人這一輩子,什麼叫沒有白活,什麼叫活出了質量,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一輩子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就叫活出了質量。對於老趙頭兒來講,古董的真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自己從中得到了收藏的快樂。

    人只有一輩子,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說什麼重生轉世,那都是扯淡。趁著現在還活著,趕緊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回到賓館,伍子還在為老趙頭兒的事情擔心,古董的隱情他不知道還好,一旦知道,後果不堪設想。收藏,收藏,風起雲湧、一浪高似一浪的收藏熱席捲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因此一夜暴富,又有多少人一夜破產。

    老吳好像早已從老趙頭兒這事情裡緩過來,回賓館以後一頭扎進馬尾辮的房間,再也不出來。伍子恨得牙根癢癢,這傢伙,傷還沒好,色心又上來了。伍子打開筆記本,按計劃第二站應該去浙江金華,那裡有一個客戶,說有一幅吳昌碩的書畫要上拍,如果作品是真的,對公司的拍賣業績將是極大的幫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