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日 第六卷 第十二章
    西元1939年8月,隨著蘇聯和德國的互不侵犯條約成功簽署,英法美等國感到了《*產國際協定》遭到了嚴重破壞,在外交上一片混亂。方雲和希特勒兩個狂人通過秘密渠道取得一致意見後,達成對西方各國實施「各個擊破「的策略,由方雲出面譴責德國破壞《*產國際協定》,表示抗議,同時,他也通過了種種渠道,表明了大漢帝國在蘇聯壓力下的窘境,要求英法美政府滿足自己對原料市場的要求,並提出對喜馬拉雅山周邊國土回收的要求,名正言順地要求英國殖民政府歸還侵佔的大漢帝國國土。與此步調一致的美國政府也給英國施加壓力,要求英國政府慎重考慮大漢帝國政府的合理要求。這更讓張伯倫政府感到焦頭爛額。

    緊接著英國內閣舉行緊急會議,會議後發表了一個公報,聲稱:「英國對波蘭所承擔的義務曾經一再公開宣佈,並且決心實行,絕不受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影響。」「對於大漢帝國在遠東英殖民地有爭議土地的要求,大英帝國將和大漢帝國進行友好的外交談判。」與此同時,英國議會也決定召開緊急會議,準備通過《緊急權力(國防)法案》,還採取了某些預防性的動員措施。

    8月18日下午,英國大使夏爾爵士從北京趕到了北戴河,找到了正在悠閒度假的方雲。他對方雲說,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所產生的影響對英國內閣並不像外界誇張的那麼大。批評張伯倫首相的人是主張與蘇聯結盟的,而首相本人則不願意與蘇聯談判,但願意與大漢帝國談判,以解決兩國之間因歷史問題而產生的土地糾紛。這也是基於大家都是《*產國際協定》的簽約國,同時也有和平解決香港問題成功的先例。英國的保守黨與以海軍大臣邱吉爾為代表的工黨不同,他們非常不喜歡蘇聯,但是對大漢帝國有一定的好感。在說完這些後,並親手把張伯倫首相的一封親筆信遞交給方雲。

    張伯倫首相寫道,如果當年英王陛下在19世紀把立場表示得更明確一些,這些巨大的災難就可以避免了,不再需要他為這些歷史問題傷腦筋了。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這一次英國政府決心不再讓這種悲劇性的錯誤繼續。一旦發生不可避免的情況的後,政府決心並且毫不遲疑地使用一切力量。而雙方的敵對行動開始後,其結果是難以預料的。

    在作了上述說明以後,張伯倫首相在心中又表示,在大英帝國和大漢帝國之間,沒有不能通過談判解決的問題。

    張伯倫首相這封信的要點讓方雲明白了一些事情。如果說信中的警告使他略感意外外,那麼張伯倫提出的繼續尋找和平解決問題辦法的提議,又削弱了這封信對他所產生的效果。方雲很好的把握到了張伯倫首相外強中乾的弱點。

    英國政府在遠東的殖民地駐軍約有五十萬,其餘都是本地人組建的軍隊。裝備缺少,缺乏訓練,根本不可能和大漢帝國的新銳之師抗衡,尤其是大漢帝國攻打日本帝國所表現出來的軍事實力,也不是遠東英殖民軍所能對抗的。再者,張伯倫首相外交的重點放到了歐洲,對遠東這個新崛起的軍事大國,對英國本土的威脅根本比不上德國,所以與大漢帝國政府和談的意願超過了對抗的意願。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大漢帝國所要求的那些土地,原來就是在大漢帝國的版圖內的,只不過以前的大漢帝國國力不張,自動放棄管理罷了。

    方雲並沒有為張伯倫首相的信件所說的感到動搖,他對夏爾爵士說,英國要為這次大漢帝國西部和西南部邊界危機負主要責任。他打了個比喻,說房屋的主人一時不在了,你就不可能說這座房子是無主之物歸你所有。

    方雲說道,英國政府既然已經知道這是歷史問題,就不應該再設置障礙。他還極度誇張地談到了那些土地上的大漢人所受到的迫害和欺凌。並說這是每一個大漢帝國政府首腦所不能忍受的。如果那些土地上的大漢人再繼續受到迫害的話,大漢帝國將不得不派出自己的軍隊去保護那些大漢人的生命安全。他現在已經是忍無可忍。

    方雲態度之所以強硬的背後,無非是有原子彈做靠山。如果不是鈾和鈽以現有技術太難提煉的話,他早就製造出幾十顆,有事沒事的就炸個痛快。可是,製造原子彈的代價太昂貴了,在大漢帝國現有的條件下,方雲還是下了命令在未來兩年內,最少要製造出4-6顆可以用於飛機投擲的原子彈,以配合大漢帝國的軍事戰略部署。

    對英國大使來說,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恐嚇了,是對英國進行恐嚇。這讓夏爾爵士根本就沒有心理準備,有點癡呆地看著越說越激動的大漢帝國總統,忽然間,夏爾爵士明白了,方雲就是遠東的希特勒!一個和希特勒一樣的狂人。他心裡浮起了哈利法勳爵對方雲的評價--魔鬼!

    最後,方雲答應夏爾爵士,很快會對英國首相的來函提出一個書面答覆。方雲還向夏爾爵士保證,他並不願意把自己看作是英國的敵人……不過,就事件而言,他的看法很簡單,在大漢帝國和大英帝國之間,要嘛是諒解,要嘛就是戰爭。

    在給張伯倫首相的覆信中,方雲說,大漢帝國並不想和大英帝國發生衝突,大漢帝國一直準備以一個真誠務實的建議為基礎,和英國談論邊界問題,如果英國發動進攻,它將發現大漢帝國是具有準備而且是有決心的。大漢帝國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國土長期游離在自己的控制之外的。

    這次會見結束後,大漢帝國的一個山地軍從東北向西南重鎮昆明調動。同時,約有三百多架戰機換防到了雲南。一時間氣氛緊張了起來。

    大漢帝國政府出乎意料的強硬態度,幾乎是把張伯倫首相逼到了牆角。張伯倫明白英國是不可能在遠東和大漢帝國爆發衝突的,更何況德國在波蘭問題上也是咄咄逼人。英國沒有能力在歐洲和遠東兩個戰場同時開戰。最後,張伯倫首相領導的內閣經過緊急磋商後,決定對《*產國際協定》的同盟國實行最大限度的讓步,並希望美國出面,以尋求一個體面的結果,好讓英國法國能夠集中精力,對付德國在歐洲的威脅。

    ※

    美國是非常樂意看到英國的落魄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出他的特別顧問霍華德出面斡旋。霍華德於8月20日早上飛到了北京,一到北京,霍華德就去找大漢帝國前外交部長現大漢帝國總理王文賓。這是他前來的時候和羅斯福商量好的方案,要首先在大漢帝國總理身上找到突破口。

    王文賓委婉地告訴霍華德,大漢帝國還是想同大英帝國達成一項諒解的。他把一架專機交給霍華德使用,以便讓他能火速飛往倫敦,把這件重要的事情通知哈利法勳爵。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勳爵非常感謝霍華德奔走,並告訴他說,夏爾爵士剛在北京和方雲進行了第二次商談,馬上就會把大漢帝國總統的新建議傳回倫敦。

    霍華德當即給王文賓打電話,以瞭解最新情況,並告訴了對方自己與哈利法勳爵會面的經過。王文賓告訴他,由於英國政府和大漢帝國政府之間的建議差別很大,局面已經是非常糟糕,大概需要英國、大漢帝國兩國外交部長舉行會談才能挽救和平。

    當天深夜,霍華德把他和王文賓的談話通知了英國外交部。次日清晨,他接到邀請同哈利法勳爵再作了一次會談。這一次,他說服了英國外交大臣給王文賓寫了一封信,他把王文賓說成是唯一能夠防止戰爭爆發的大漢人。信寫得很簡短,而且措詞模糊。它只是重申了英國對於達成和平解決問題的願望,並強調這種願望再未來幾天中將非常重要。

    王文賓認為這封信極其重要。當8月23日晚上,霍華德把這封信交給王文賓的時候,他就帶著美國人連夜拜訪了方雲。霍華德見到了方雲,並把美國政府的意見轉達給他,就是希望大漢帝國能夠理性地解決這個邊界危機。

    方雲首先感謝了他和美國政府為大漢帝國所作的一切,然後就邊界危機提出了新的幾點建議,非常有建設性,完全沒有了當初咄咄逼人的條件。這讓霍華德非常高興。他牢記這些建議後,於第二天上午就飛赴倫敦,出現在張伯倫、哈利法勳爵等內閣成員面前,可以看出,英國政府非常重視這位美國信使。

    霍華德帶來的新建議主要有下面幾點:一,大漢帝國不希望與英國爆發衝突;二,大漢帝國將尊重英國殖民地的邊界;三,大漢帝國要收回自己的國土或與此相當的土地;四,英國必須對殖民地內的大漢少數民族作出保證;五,大漢帝國將保衛英國在遠東的利益。

    英國政府委託美國人對方雲的建議做出了答覆。自然,第五點關於保衛英國在遠東的利益的建議遭到了拒絕。同樣,只要大漢帝國西南邊界的軍隊還處於動員中,他們就不能討論殖民地問題。對於第一點和第二點,英國原則上同意與大漢帝國達成一項協定。

    當方雲收到英國人的答覆後,明白了這不過是英國人在尋找台階。方雲也就坡下驢,讓常務副外長周衛國帶了一份正式的照會飛赴倫敦,並親自將照會遞交給英國首相張伯倫。

    照會說,大漢帝國政府完全贊同他的主張,認為首先解決大漢帝國和英國之間的分歧。一切問題取決於解決辦法以及達成解決的方式。照會認為,下一步應該開始進行兩國政府之間的直接磋商,其基礎是維護大漢帝國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和英國在遠東殖民地的根本利益不收到侵犯。照會最後強調,大漢帝國和英國的邊界問題的公平解決,可能為世界和平開闢道路。如果解決歸於失敗,那麼結局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

    經過美國特使的斡旋和大漢帝國突如其來的友好外交態度,讓英國政府產生了一種樂觀的氣氛。在雙方都刻意營造的氣氛下,英國就大漢帝國和英殖民地的邊界展開了談判。談判的結果是非常順利和有建設性的,大漢帝國終於是把喜馬拉雅山大部劃到了自己的領土內,並收回了恆河平原、克什米爾等有爭議的國土。

    外交上的節節勝利,也為大漢帝國內部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第二個五年計劃實施的非常順利。在立法方面,通過一部革命性的法案《大漢帝國槍械管理法案》,明令禁止私人擁有武器。修改了《婚姻法》,確立了一夫一妻制,把公民的婚姻年齡做了規定。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大漢帝國計劃生育法》,以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

    ※

    西元1939年9月1日破曉,德國大軍越過波蘭國境,分南、西、北三路進攻華沙。天空中,德國機群吼叫著飛向自己的目標: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橋樑以及鐵路。地面上,無數的大軍再坦克的引導下,滾滾地湧向華沙。

    德國對華沙的突然襲擊,讓英法政府感到憤怒。英國政府在9月1日的外交照會中宣佈,如果德國軍隊不立即撤退,英國政府將履行對波蘭承擔的義務;法國政府也對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如果德國給予否定的答覆,法國將履行自己對波蘭所承擔的、為德國政府所知道的那些義務。

    9月1日夜晚,當希特勒的軍隊繼續深入波蘭國境的時候,他從英法兩國的照會中認識到,如果不立即停止進攻並撤出軍隊,他就會引火燒身了。這時,他的法西斯盟友意大利已經北戰爭的突發嚇壞了,生怕英法以具有壓倒性的軍隊襲擊意大利,於是他給希特勒發了一份電報,解除了他在同盟條約中的義務。德國元首非常愉快地應允了他的要求,對意大利士兵的戰鬥裡,希特勒是清楚的,原因還是來自於對意大利的一次訪問,他看見了意大利的軍艦上掛滿了晾曬衣服,對這樣的軍隊的戰鬥力,他是不報什麼指望的。

    倒是方雲的電報給了希特勒一點安慰,方雲說:「作為德國的盟友,對德國所採取的一些手段表示理解。大漢帝國政府將在適當的時候,履行自己所承擔的義務。」

    9月3日,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張伯倫首相在下院發表了沉痛的演說:「今天是我們大家都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沒有一個人會比我更痛心。我所信仰的一切,我為之工作所付諸的一切,都已經毀於一旦。現在,我唯一能作的就是鞠躬盡瘁,使我們必須付出重大代價的事業取得勝利。我相信,我會活著看到希特勒主義歸於毀滅和歐洲重新獲得解放的一天。」

    歐洲大陸,戰爭硝煙滾滾而起。

    ※

    白天帝都北京的秋老虎還是厲害的,可到了晚上,就是涼風爽爽了。方雲洗完澡後,習慣性地坐在書房裡面,看著幾份各地遞交上來的重要報告。對於歐洲的戰火對大漢帝國造成的影響,方雲早就估計過了,現在要做的,也只是隔岸觀火,看看世界格局的變化。

    但是,國家反貪污反腐敗調查總局的一份報告讓方雲有點心情煩躁。雖然黨中央和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條例制度,還是有一些官員敢冒著風險頂風作案。這次,國內幾起大的煤礦事故,都是官商勾結的結果,還有就是基層執法部門存在執法簡單粗暴的現象,給國家政府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損害等等。看完這份報告後,他又拿起了另外幾份報告看了起來,這是他特意找杜英豪要的,裡面全都是國家安全局對一些重點企業和人物的詳細報告。

    方雲點起了一支香煙,一股純正的煙草味在靜謐的書房裡飄了起來。他仔細回想了一下這幾年來的經歷,也大概有七八年沒有到下面去看看了,對基層的認知,全靠的是各個部門的報告,但是基層社會的情況到底如何呢?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他沒有親自看過。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況只是聽到的。就這樣,方雲起了到下面基層去看看的念頭。想到這裡,他拉開抽屜,裡面有一份調研報告,是華澤民在下面調研了幾年,給他寫的一份報告,只不過他忙於對日戰爭和爭取外交利益,並沒有認真仔細地研讀過。方雲把快要熄滅的煙頭按在了煙灰缸裡面,順便喝了一口水。

    方雲把那份調研報告拿出來,仔細研讀起來。看著看著,本來已經有點煩悶的臉色更加嚴肅起來,兩道眉毛幾乎是擰到了一起。對於華澤民的這份調研報告,方雲認為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因為當年在江西瑞金蘇區的時候,華澤民就是一個搞調研的專家,每每能夠用樸質的語言切中當時蘇區政府實施政策中的弊端。想到這裡,不知為什麼,方雲心裡又冒起了一雙彎彎的眼睛,那是月牙兒,他以為自己幾乎是可以把她給遺忘了,沒想到這麼多年來,她還一直埋在自己的心底。他有一種隱隱心痛的感覺,整個人有點意興闌珊起來。他拉開另外一個抽屜,在深紅色柔軟的絨布上,靜靜地放著一個煙鍋子和一個繡得非常精美的荷包,荷包上的荷花栩栩如生。

    方雲幾乎是下意識地拿起煙鍋子,從荷包裡面捏出一些金黃的煙絲,塞進了銀白色的煙鍋裡面,劃了一根火柴點起來,腦海裡面彷彿又回到了湘江阻擊戰的場面,一幕幕猶如剛剛發生,多少戰友多少同志都前赴後繼地犧牲了,他想到了牛娃,想到了伍墨涵,更想到了在元厚犧牲的先遣連的戰友、部下,想到了在桐梓山洞中的誓言,往事種種,方雲不由得心緒激動,眼角流下了熱淚。已經是很多年了,他都沒有這樣情緒化過了,他在他的生命中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卻也得到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東西。隨著熱淚的不斷流下,他心底又有一個聲音在吶喊,要自己堅強,要自己冷血,要自己窮一生的力量把大漢民族帶向富強!永遠屹立於世界民主之林的顛峰,一覽眾山小!只要有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做到這點是輕而易舉的,眼下,也只不過是等待而已。

    好不容易,方雲從激盪的情緒中恢復過來,一看牆上的擺鐘,已經是凌晨四點了。他抹乾了臉上的淚水,走出書房,到衛生間洗了一把臉,然後走進臥室。林雪已經是沉沉睡去了,方雲輕輕地躺在她旁邊,閉上了眼睛。

    ※

    早晨起來,方雲改變了行程,直接命令車隊把車開往位於玉淵潭附近的大漢帝國中央高級軍事學院,他要和華澤民好好談一談。對於華澤民調研報告中戰略性的建議,方雲還是非常重視的。

    通往玉淵潭的公路的路口,忽然多了許多警察。他們紛紛在各個路口設置警戒線,用最快的時間把方雲車隊將經過的道路給清理出來。

    車隊是清一色的黑色藍嶺轎車,一共九輛,都是特製的高級防彈轎車。看著車隊飄揚的小國旗和凝重的黑色車牌,一路上的交通警察都知道是總統的車隊,不但一路放行,還以標準的軍姿向車隊敬禮。

    這樣的氣勢和排場,讓一路的早上起來上班的平民百姓感到咂舌。一位推著自行車的工人模樣的小伙子站在路口的交通警察的警戒線後面,等待車隊通過。看著一溜車隊飛馳而過,不由嘀咕道:「是誰啊?這麼大排場?」

    旁邊一位年紀大點的中年人說道:「小伙子,這你就沒有見識了。在北京,這樣規模的車隊只有一個人有,就是我們的偉大的總統,你看,剛才過去的車子不多不少,剛好九輛,意味著我們大漢帝國國運經久不衰。」

    聽中年人這麼一說,小伙子和周圍的人都恍然大悟起來,紛紛點頭。過不了多久,這個說法就越穿越廣,越穿越離奇,變成什麼九龍護主啊之類的。

    方雲坐在舒適的車子後座,腦海裡思緒平靜,細細構想著一會兒和華澤民的會面。不久他就感到有點無聊,就掀開車窗旁邊的窗簾,想看看外面的街景,看見外面有不少警察在維持秩序。不由有點感慨,權力還真是個好東西,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之拋棄了頭顱。

    車隊很快就要到達帝國中央高級軍事學院了,方雲吩咐車隊拐往後門進去,他還不想太過招搖。他問坐在前座的秘書趙祥:「你通知了學院了嗎?」

    「出門前已經通知了,按您的要求吩咐了他們。不會有很多人知道您的到來的。」趙秘書顯然知道方雲的意思,回國頭來回答。

    方雲點點頭,不再說話。

    車隊很快就到了軍事學院的後門,直接開了進去,停在了後院。馬海龍上校立即帶著衛隊先下車,在四周警戒起來,然後才是方雲的隨身秘書趙祥下車,替方雲打開了車門。

    方雲一下車,就看到了華澤民和學院的幾個負責人在等候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