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第三部 第九十章 漢軍退卻
    陸遜以歸順孫慮為條件,連絡朝中武臣一起逼孫慮罷免司馬懿。如若不然,他說他寧可歸降季漢。說起來,這也算是「兵諫」了。不過這一招雖然厲害,但他卻知道孫慮雖然算得明主,卻也不是肯受脅之人。下坯城,還有一場好亂,可是他著實沒有料到孫慮會同意他的「無理」要求,輕易將司馬懿免去太傅之職,並同意自己入城。

    消息傳來,滿營一片喧嘩,諸將皆興高彩烈,認為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東吳馬上可以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季漢了。陸遜卻只感到一陣又一陣的無力。

    他發現司馬懿太難對付了。

    這段時間,他鬧得很是厲害。他以孫登一黨的身份。輕離守地,囚禁丁奉,違抗過孫慮的旨意,與漢主私下相見。在平常的悟況下,自己這種舉動只有死亡一途,不但自已要死,而且會滿門抄斬,一個不留。但是陸遜知道,這只是在平常的情況下。眼下孫慮雖然為帝,但卻並沒有那樣大的實力。畢竟自已是一方諸侯,本人能力高強,而自己的家族在東吳乃是大族,旁的不說,僅是私兵部曲就有數千,各府官吏數不勝數。眼下季漢來攻,各地疫病初除,流言四起,正值多事之秋,孫慮無論如何也不敢在此時對自己輕易下手。不但如此,在沒有完全掌控東吳的情況下,他還會對陸家一族好生照顧,不會加以傷害。所以他對自己並不擔心。而且。眼下由於季漢來攻,孫慮只能在江北苦守、不然他才登帝位,就大敗而歸,何顏見江東父老?孫權死的不明不白,東吳上下人心動盪,太子孫登雖然落敗,但他在民間的威望卻在孫慮之上。在江東地軟實力也不弱於孫慮。這就是陸遜讓孫登獨下江東的原因。只要太子能得到張昭、碩雍的,站穩腳跟,穩定江南,那麼就算是江北大敗,東吳也還有恢復的力量。與孫慮之間的爭鬥還不算失敗。

    而自己留在北方,只有兩個目的:一是要借季漢之力來對付孫慮和司馬懿。二是借孫慮之力來抵檔季漢如潮而來的大軍,讓東吳不至於因此一戰而大敗虧輸。

    眼下他與東吳諸武臣雖然派系不同。但互相之間的猩猩才惜由來以久。自己只要表露出來肯於投靠孫慮,無論如何他們都會勸動孫慮免去自己地所有罪責,同意自己入朝。司馬懿初入朝堂。必然抓著到手的權力不放。而這時司馬懿肯定會反付,因為自己對他的危脅是顯而易見的,就算是孫慮能容自己,司馬懿也無論如何不會容自己。那是司馬懿與諸將之間關係越來越緊張。自己便可乘機設計用暗藏於下坯中的精兵出去司馬懿。

    可是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招以文臣對付司馬懿,還未形動,司馬懿就將文臣之首闊澤抓了起來。自己第二招用武將來壓他。可是司馬懿還沒有招架,就「認輸」了。陸遜只覺兩次出招。兩次都好像是打在了空處,軟錦錦渾不著力,幾乎閃了自己的胳膊。

    這是計策!是司馬懿和孫慮合夥對付自已地計策!只要自己一入城,失了大軍護衛,憑自己一個人,立時便只有死之一途。可是。眼下在表面上看、孫慮對他的讓步巳徑夠多了,再不入城,只怕會失去東吳武將之心,弄不好他們來個群起而攻之,那時就麻煩了。

    不過,這種陰謀只對付旁人,自己可不懼他。

    他當即提筆寫信給孫慮:「陛下信任陸遜,陸遜敢不從命,然自古飛鳥盡而良弓藏,陸遜雖不辭死於國事,卻不甘死於自己人手下。」直接把這個陰謀挑明了。

    未幾,孫慮回復:「將軍興兵叛亂,聯不罪你,將軍逼宮索權。聯不罪你,將軍手持兵馬,索要無度,當真以為朕十萬大軍,無治你之能不成?咄咄逼人,你自己所言忠心何在?」

    陸遜再回信:「若要臣入城亦不為難,只要司馬懿人頭一落,陸遜立即入城。」

    孫慮不肯:「將軍兵諫逼宮,讓聯誅殺大臣,以聯為漢景、懿為晃錯不成?若如此,將軍又是何人?」

    此次傳旨地確實徐威,徐威看著陸遜,滿面怒氣:「伯言,你現在鬧得也夠了,司馬懿被免官圈禁,陛下亦恕你之罪,你還要怎麼做?」

    陸遜苦笑道:「陛下那是在騙我、文向兄難道看不出來?」

    徐威道:「我只知道陛下因你之故,巳輕顏面盡失,你若再無誠意,休怪徐威不認你這個兄弟!『

    「不過,」徐威又道,「你只管入城,若`有任何差池,一切干係皆在徐威身上。」

    陸遜得了徐威承諾,知道差不太多了,若繼續與孫慮僵下去,只怕孫慮當真不管東吳死話,派出大軍來對付自己,或是冒著讓自己全軍皆沒的危險,逼自己北上攻擊季漢。雖然自己完全有把握在大戰的縫隙裡利用假情報保全實力。從容移於兩軍之間,但是那對東吳地危險性可就大大增加了。

    這一段時間裡,季漢雖然大張旗鼓而

    說來好笑,這一段時間裡,季漢雖然大張旗鼓而來,日日鼓躁,卻並沒有當真進兵,而無論是陸遜還是孫慮,也是誰都沒有敢主動去招惹季漢,甚至在說話言詞間,也極少大罵什麼季漢狼子野心之類的話,至於季漢害死孫權的話,更是不敢再次提起。

    這就是實力的作用,陸遜知道,季漢眼下是在等東吳內變,而孫慮和自己一樣,在等著最好的消弱對方的時機,在這個時機出現前,誰都不敢輕易動手,以免螳螂捕蟬,白白便宜了季漢這只黃鳥。

    與孫慮之間。總有一方是要退讓的,既然孫慮巳輕堅決不肯再退,那麼陸遜便也要行動了。不過,雖然得了徐威的承諾、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實力。他首先移動軍營,向下坯靠攏。他地異動立時引發了孫慮的緊張。陸遜卻說,為保自己的平安,自己不得不如此。只要我入城之後,陛下不傷害於我,大軍肯定秋毫無犯。他這樣的舉動,讓孫慮惱怒異常,卻又無計可施。眼下陸遜的人馬不少,當真搗起亂來,東吳只怕當真亡在他的手中。

    正在陸遜淮備入城見孫慮之時,季漢軍中突然送來急報,由於太后孫尚香突然病重,漢主劉撣引軍離去了!

    這個消息如同迅雷一樣激盪東吳。誰都沒有想到,季漢會大張旗鼓而來,掩旗息鼓而去,來如雷霆,去似清風。

    東吳諸大臣們互相望著,不敢相信,不能置信。紛紛詢問倒底是怎麼回事。消息慚慚傳來,原來孫權亡故的消息傳到長安,為孫尚香所知,孫尚香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一下子就病倒了,太醫立即傳出病危的消息,說她只有數月性命。孫尚香病時寫信給劉撣,對他說,希望他念在她地份上,不要乘喪功擊他的侄兒。

    劉撣得到消息後大哭,當夜即行離營北去。隨著他的離開,漢軍也隨之撒回到許田礁郡一棧、東吳壓力大減。

    「這游息確實麼?劉禪會為了郡主放棄這次進攻的機會?」

    「應該是真的,劉祥年幼時曾下過東吳,是郡主在先帝面前,自刺一劍,幾乎死掉才換先帝放劉撣離開。劉禪於渭南大戰後與我大吳建交,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大吳送回郡主。如今郡主病危,他總是以孝子自稱,肯定回去長安的。」

    「我看不然。劉禪雖自稱孝子。但他卻是梟雄劉備之後,性情堅忍,心無私情,就算與郡主母子情深,讓他放棄既得的戰果,只怕他也不肯。此次他離去,只怕是看陸將軍歸順陛下,東吳巳成鐵板一塊,再無法進攻,這才無奈離去的。」

    「嗯,有道理有道理。」

    消息傳到陸遜處,陸遜不由一驚。事實上,此事正是他親自安排的。孫權去世以及劉禪南下的消息,一直都是作為高度機密,不得報住長安,也不得報往後宮的。陸遜在宛城進攻上庸之前,曾想過武關偷襲長安,卻由於劉撣提前淮備,未能實施,卻成功的建立了一個通往長安的情報網。當孫權死後他知此消息被封鎖後,立即意識到這是可以利用的。當下他讓孫登親自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血書,讓心腹人帶著前往長安。只要這個消息為孫尚香所知。她必會召回劉禪。這也正是陸遜自信他可以退卻漢軍的原因所在。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還沒有完全解決下坯之事,沒有誅殺司馬懿。漢軍居然就退了。

    可是,漢軍退的比他預期早了!

    這下子失了季漢的壓力,兵諫的效果登時大減。就算是孫慮反手進攻自己,自己也無法阻止了。危險!陸遜立即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當即點兵,打算退離下坯。可是晚了,兩軍離得太近了,早被他氣壞了的孫慮哪裡肯放他輕易離開,一聲今下,東吳人馬出動,三面將陸遜包圍起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