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的自稱:
《穿越之鸞鳳和鳴》對太監的設定並不完全符合歷史。b111.net。因宮廷戲不多,所以只設定了一個首領太監四品是皇帝跟前時候的跟班兒。自稱「奴才」,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歷史上的太監曾經有的自稱包括:「臣」、「咱家」、「洒家」、「奴婢」,但是沒有「奴才」這個自稱。對,你沒看錯,是「奴婢」。前一陣新包青天出來的時候,就有很多朋友不解太監自稱為「奴婢」,認為是編劇和電視組沒文化。但這其實是經過考證了的,這個稱謂自明代晚期,沿用到清朝,到清朝的時候,已經明文規定太監必須自稱「奴婢」了,至於「奴才」那是滿人的稱謂,等同於漢人自稱「臣」。(我怕大家都接受不了,所以裡仍是侍女自稱奴婢或自己的名字,太監和身份底下的男性侍從自稱奴才。)
太監的品級劃分:
太監原來只是宮廷中的服侍人員,本無品級,隨著宮廷中太監人數的增加,分工的劃分,逐漸產生了等級。至雍正四年(1726年)形成定制。最大的官職為「督領侍」,相當於朝廷的正二品官銜。
據《歷代職官表》記載,太監的職制如下:
總管太監:四品,也有以七品執守侍充者,官銜為宮殿監督領侍,宮殿監正侍,計14人。
副統管太監:六品,官銜為宮殿監副侍,也有執守侍銜者,計8人。
首領太監:八品使監,也有無品級者,計43人。
筆貼式太監:八品侍監,此品級太監只有敬事房才有。
太監:從事掃除、守護之役者,無品級,人數不定。
不同品級的太監。穿著也不相同,一般來說,賞有太監頂戴的稱為老爺,無頂戴地稱為師父。在清末。督領侍張德安,長un宮地大總管張謙和,二總管阮進壽就是二品頂戴「紅頂子」。大總管、二總管依次往下排分為帶班太監首領,御前太監。殿上太監。另外。是眾多的小太監和從事勞作的下層掃殿太監。登記森嚴。一級壓一級。
此外。在各宮殿太監中,還設有總管、首領、掌案地、回事的。以及小太監。其他宮內各個處所,又分為首領、大師父、二師父、帶班、陳人。最末一等就是徒弟了。太監頭目都收徒弟,下班後,捧洗漱用具、拿扇、持麝尾。都有徒弟侍侯。
到了晚清。隨著各種需要。分管什麼職責。就有什麼名目地太監。如馱妃太監、侍膳太監等,連外國進貢來地自鳴鐘。也有專門太監負責,稱其為「自鳴鐘太監」,可謂是名目繁多,令人瞠目。
宦官地名稱:
宦官在中國出現時代比較久遠,在夏商同時就已形成制度。由於宦官歷史的久遠,它的名稱也經歷了一個多變的階段,真正意義上的宦官名稱出現較晚。中國歷史上與宦官同義的名稱有:寺人、著人、婦寺、閣人、刑人、刑臣、刑餘、黃門、中官、中使、中貴、奄人、閹人、閹豎、閹宦、內臣、內小臣、內豎、內侍、內監、內寵、內參、內官、貂珍、貂寺、宦寺、宦者、熏余、凶豎、司宮、巷職、巷伯、太監、公公、淨白等。
寺人,是宦官早期的稱謂,在先秦以前的很長時期內廣泛使用。
西周時宦官的名稱較為混亂,既不統一也不固定,除寺人之稱較為通用外,其餘的名稱多為其所擔任的職務之名,因此這些名稱也不是宦官所專有,同時所擔任的人也有一些是正常的男性,這與後代不一樣。據《周禮·天官》記載,宦官中的一部分,如內宰、內小臣等,乃是主管宮廷事務的高級官員,具有一定權力,通常由王族成員擔任。內宰,掌書版圖之法以及君王之政令;內小臣,掌王后以及戒令,相道其出入事而糾之;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若有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則為內人嘩(開路清道,禁止通行之意)。由此可見,他們的職權範圍只限於王宮內苑,主要是維護王宮內苑的秩序、戒令糾禁、門戶開閉等保衛工作。掌管王妃、夫人參加祭禮享宴等服輿事,擔負君王、后妃、夫人們飲食、起居等侍奉事務。
宦官之名正式出現於秦朝。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嫪毐入宮時,「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鬚眉為宦者」。秦朝所設的內常侍、中常侍等官職,也由宦官充任,但不是宦官的專職專稱。「宦」字,最初為象形詞,本意是指在王宮的執事臣僕,當時並無貶義。戰國時期,士人「宦游列國」尋找施展抱負的機會,可見宦是指為官之意。《後漢書·宦者傳序》說:「宦者四星,在皇位之側。」《通典·職官》也說:「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受過閹割的內廷官員正好伴隨在皇帝及后妃四周,所以用「宦」來稱呼他們,既表明了他們的身份,還暗中抬高了閹宦的地位。所以,漢代用「宦官」來指代閹割內臣,風行一時。「中興初,宦官悉用閹人。」這個時期出現的與宦官有關的名稱有:宦豎、豎宦、內侍、中官、中貴、刑隸、黃門、中黃門等。漢代的宦官系統繁雜,有少府、大長秋、太子及諸侯公卿幾個部分。名稱有:中宮謁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者、宦者、八官令聖、諸僕射、署長、中黃門等。「中黃門,謂奄人居禁中,在黃門之內給事者也。」所以類似黃門、中黃門等職名,也成為宦官的代名稱。這時的宦官已不再是最初意義上的王宮內苑的奴隸,有一部分成為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員,他們已經形成政治集團,宦官不僅封侯晉爵,而且左右皇帝,把持朝政,一度出現了「諸梁秉權,豎宦充朝」的專權局面。自從東漢梁商、梁冀、梁太后等外戚集團把持朝政以來,宦官們也開始為獲得自己的權力而不擇手段。
到了唐代,宦官稱號還出現另外一種雅稱———淨白。在儒家文化主導的封建時代,男女之間的自由相戀,被社會認為是超越禮法的越軌事件。男女兩情相悅從而發生的性行為,更是被認為是骯髒下流、為世人所不齒。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而後代更是高歌「存天理,滅人欲」。久而久之,不但連男女之情,就是人的生殖器官也被認為是骯髒之物。宦官被割去生殖器,全身上下都變乾淨了,所以叫淨白。
太監一名,正式出現於何時,史界並無定論。是唐代,是遼代,日本學者認為出現於元代。隋、唐、宋時期,朝廷設內侍省,由宦官主管,唐宋宦官甚至可以直接統率軍隊,如著名的宦官將領楊思勖,北宋的童貫。唐代主持內侍省的宦官,權力很大,四方奏表,均先呈送給他們過目,然後由他們決定是否呈報給皇帝。一般政事,他們有權作出決斷。統率軍隊的宦官監軍,其權力往往在節度使之上,「監軍則權過節度,出使則列郡辟易」(《舊唐書·宦官列傳》)。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的中央集權大大削弱,藩鎮蜂起,宦官權力日盛,唐玄宗、唐憲宗、唐敬宗均為宦官迫害而死;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在宦官的擁立之下才得以登上皇帝寶座的。
元代,宦官還被稱作「火者」,如元代權閹樸不花便被稱作「資政院老火者」。
而我們所熟知的太監名稱,在明代才正式成為宦官的同義詞。明代設十二監、四司、八局,各專設掌印太監提領,稱二十四衙門。二十四衙門統領全部宦官,這些機構的首領稱「太監」,全部是閹人,分管各衙門,為宦官中品級最高者。更多的宦官,還是沒有資格稱太監的。明代的高級宦官也常被稱作「巨璫」、「權璫」。璫原指漢代武官佩用的金製冠飾,東漢時宦官「假貂璫之飾,處常伯之任」,以後就逐漸演化成高級宦官的代稱。
清初,滿洲貴族鑒於前朝宦官危害,設宦官十三衙門,後以內務府統轄全體宦官,其中以總管太監、首領太監為品級最高者。順治年間,下詔凡是侍奉皇室的內廷官員及其下屬奴僕,都被稱作太監。這個時期,太監與宦官才真正合二為一,成為宦官的通稱。清代對宦官的品級和員額控制很嚴,自四品至八品共五級,最高不可超過四品,並且宦官不許干政,更不允許染指軍隊。
宦官的名稱眾多而複雜,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簡略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因生理缺陷而得名。「奄」或「閹」,是指破壞生殖器官;「椓」也是破壞生殖器官;椓刑、宮刑,都是對生理機能的毀壞。由此產生奄人、椓人、刑餘、刑臣、刑隸、刑人等名稱。
其二,因宦官工作性質而得名。「宦」有僕隸之意,由此得宦者、宦官之名;又因為宦官掌管王宮內苑的事務等,所以被稱為宮人、內宰、內小臣、閣人、寺人等名稱。
其三,因宦官所處環境而得名。皇帝居住的地方稱為內廷,也稱禁中,與處理政務和大臣議事的外廷相對。封建禮制內外有別、長幼有序、門戶有禁、男女有別,王宮內苑不可隨意任人出入,設宦官在內廷服役,以通內外聯繫。由此而產生中官、內臣、內侍、內宮、內豎等名稱。
其四,因宦官擔任的官職而得名。如司宮、閽寺、巷職、黃門、內常侍、中常侍、內監、少監、宮監、太監等名稱。
其五,因宦官服飾而得名。如璫、貂璫、貂寺等名稱。
其六,因宦官與皇帝的特殊關係而得名。如宦官被皇帝任為出外使節而稱為「中使」;宦官得到皇帝寵信,驟然榮華富貴者,被稱為「中貴」。
其七,因人們對宦官的認識而得名。由於宦官受到皇帝寵信後,飛揚跋扈,人們對其鄙視痛恨,所以稱之為「熏余」、「凶豎」、「閹豎」、「宦豎」等。同時,在宦官得勢之時,許多人畏其凶焰,為其冠以尊稱,如「師爺」、「公公」等名稱。
人類文化學家認為,文字符號也是人類文明進化的一種體現。從早期的蔑稱「閹豎」,到後來的宦官、淨白、太監等。表面詞彙的轉換,實質上折射出宦官集團整體政治、經濟、社會地位的逐漸上升。
注意:因為史書上很少有宦官的流傳下來,即使有也是很有地位的宦官了,這種宦官已經可以自稱為「臣」,互相稱呼直呼官名即可。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