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獨尊 卷一 090 山陵崩
    《三國演義》開篇明義即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林旭也與當下的許多有心人一樣,窺探著搖搖欲墜的大秦帝國到底還有幾多壽數,他在派出化身前往河北勘察的同時,另外一個化身則朝著關中進發。此次探訪的第一站,林旭選在了帝都咸陽,化身扮作了一名販運關東絲綢的商賈,在洛陽僱傭了些夥計和馬伕,其後備好幾輛馬車向西而行。這一路上與其他商隊結伴而行,抵達武關隘口外,林旭不欲顯露自身特異之處,隨大流掏出了二百文半兩錢的「公價」,委託一名牙人交給守關秦軍的小頭目,得以免除了大部分應繳稅金,順利進入了關中。

    千年以降,八百里秦川的關中之地,始終是天子腳下的繁華之地。自從戰國時代結束以來,此地從未被戰火波及,關中百姓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在關東和河北諸郡隨處可見的流民乞丐,關中則全然看不見蹤影。之所以出現了如此反常的現象,並非是關中地區富庶得沒有流民乞丐,而是本地人過得再差也勉強能餬口,那些外來的災民則被如狼似虎的秦軍阻攔在函谷關以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假如是不知內情的人前來觀察,單看關中一地的情況,他必定以為大秦帝國蒸蒸日上,不過眼前的這一幕昇平景像在林旭看來,不過是彈藥庫爆炸前的虛假幻象罷了。

    不妨試想一下,一個國家對外喪師辱國,對內橫徵暴斂。明明是國策施政出了大問題,卻又不肯著手解決,只是一味地自欺欺人,玩弄著上貪下愚的老套官僚把戲,各級官吏們決心靠捂蓋子營造出太平盛世的喜人景象。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你今日種什麼因,來日便得什麼果。如此這般倒行逆施,最終只能加深社會矛盾,到頭來所有矛盾集中爆發,那也是勢不可免的。

    不問可知,當多年積蓄起來的民怨如水庫潰壩般傾瀉而下。眼前這些看似清平世界的安逸景致,勢必如鋼針戳破肥皂泡一樣,「彭」地一聲幻滅掉。

    咸陽城乃是大秦帝國的千年帝都,前後歷經數十代帝王的苦心經營,期間又沒經過什麼兵火洗禮。咸陽城內的許多建築物,其歷史甚至久遠到可以追述到春秋戰國時期,這座城市可說是彙集了天下財富的巨大寶庫。

    城周方圓七十餘里的咸陽,城內地區大半被皇家宮苑所佔據,餘下的土地還被公卿們佔去了不少。

    繁花似錦的咸陽城,大街上隨便丟下一塊磚頭,只怕砸到的都不是尋常白丁。

    昔年,始皇帝趙政攻滅關東六國時,每滅一國就在咸陽按照該國的宮室格局,原樣加以複製重建以資紀念。

    後世的大秦歷代帝王們紛紛傚法先祖的癖好,在揮軍滅掉西域諸國之後,仍不忘將那些具有異域風情的宮殿建築繪製成圖本,在咸陽城加以復原,因此咸陽堪稱是集合華夏傳統木構建築技術於大成的博物館。此刻,林旭緩步行走在寬度可容納八輛馬車並行的朱雀大街之上,不能算沒見過世面的他也深深為這些偉大的建築而折服。很快,林旭忍不住扼腕歎息起來,未來那場可預見的浩劫過後,這些或是宏偉壯麗,或是奇秀精巧的建築又能剩下多少呢?

    以外來行商的身份,走馬觀花地看罷了帝都咸陽,抵達關中的第二站,林旭選在了始皇帝的驪山陵,這是他非看不可的重要地點。

    民間俗語說得好,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倘若要準確判斷大秦帝國還能撐多久,祖墳風水這個因素是必須考量進去的,所以埋葬始皇帝驪山陵是務必要認真研究的地方。

    名義上來說是去看驪山陵,其實尋常人根本靠不到陵墓跟前,驪山附近駐有重兵把守始皇帝的陵園,根本不允許普通人接近帝陵。漫說是一般的平頭百姓,即便是當朝的王公貴戚,大秦帝國的宗室子弟,他們也只能在隨同皇帝前來四時祭掃時走得近一些。

    雖然林旭有能力避開那些軍兵,但此刻他不想打草驚蛇,只能退而求其次,駐足在距離驪山十里之外的一處黃土崗上,遠遠眺望著那片宛若海市蜃樓般壯闊華美的陵寢建築群。

    「好個九龍吸水局。」

    凝視良久,林旭眺望著始皇帝的驪山陵,由衷地發出了一聲讚歎。

    地脈能量也可稱之為龍氣,這種能量具有相當神奇的特性,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遇風而散,遇水而止,這句話就是理論根基,所以堪輿點龍的這門學問才通稱叫作風水。

    風水理論的核心思想固然是山環水抱,藏風聚氣這八字真言不假,不過具體到個案上,仍然得要具體分析才行。

    許多生前富貴無極的權貴人物,他們不滿足於在正常情況下的這種「借勢」風水佈局,因為不僅後代發跡的速度太慢,福澤也嫌不夠綿長,他們想要的是「蓄勢」,乃至於是「奪勢」。

    「蓄勢」是指以人力截斷正常的地脈走向,促使某個特定地點得到更多地脈能量,而「奪勢」則加倍地霸道狠毒,從頭到腳貼滿了損人利己的標籤。論及實施手段,無非是依靠吞滅周圍的其他地脈,從而令自家所屬的這條地脈一枝獨大,獲得超乎尋常的裨益。

    始皇帝驪山陵的風水佈局是耗盡無數人力,強行扭轉秦嶺龍脈的主幹走向,意圖人工製造一個萬世不竭的宏大風水格局。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隨著千年時光流轉,歲月消磨剝蝕,地脈會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動。

    歸根究底,滄海桑田不是人力所能擺佈的自然規律。若是碰到如地震、山崩之類的天災,這種改變會來得更快速和劇烈,況且類似片界撞擊融合這種劇變,對地脈的改變更是具有顛覆性意義的大事件了。正因如此,無論當初的設計者構思多麼精巧細緻,思慮如何周詳縝密,同樣抵不過天地劇變的沛然之力,這是人力所不能超越的極限。

    當林旭化身為一名商人造訪驪山陵之際,這個亙古未有的「九龍吸水局」,早已不知在何時悄然消亡了。

    現如今,在驪山陵墓所留存下來的,僅是大而無用的享堂建築,整個帝陵內部至關重要的核心部分卻已是損毀,再也不起半點作用。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外強中乾的風水局也在昭示著這個古老帝國的最終宿命。

    古人嘗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假如由始皇帝趙政奮六世之餘烈,起兵併吞關東六國算起,大秦帝國一匡天下的宏圖偉業傳至今時今日,差不多也到了山窮水盡的邊緣。

    氣勢恢弘的驪山陵已然成了這副外強中乾的衰樣,林旭一時間百感交集,他搖了搖頭準備轉身離去。

    在林旭看來,既然大秦帝國的風水已經徹底敗掉了,那也就沒必要繼續看下去了。豈料,恰逢此時,隨著腳下的黃土地一陣劇烈晃動。林旭本能地伸手抓住在身旁不遠處生長的一株碗口粗細的榆樹,借力穩住了身形。沒等他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下方大地的震動急速加劇,這種強烈的顛簸感覺,宛若大海中的航船被滔天巨浪高高拋起,跟著又自由落體下墜,不免教人頭暈腦脹。

    「地震了?」

    待得定下神來,遲疑了一下,林旭不免開始猜疑地震的起因,不過天災不等人,這場災難仍在持續發生發展之中。

    「轟隆隆——」

    這時,只見遠方的驪山陵上,建築像小孩子弄倒的積木般全面垮塌下來。不久之前還矗立在陵墓之上,彰顯著始皇帝豐功偉績的輝煌殿堂,此時在大地劇烈的震顫搖動之下,瞬息間便化作了一片殘垣斷壁。

    等到大地的顫抖漸漸平復下來,林旭喘著粗氣直起身,凝視著那片瓦礫覆蓋著的陵墓,若有所思地呆立著

    在位於咸陽城北的離宮別苑內,一切景物皆如平日那般莊嚴肅穆,不過一陣急促腳步聲響起,急速打破了宮苑的沉靜氛圍。

    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跑到正在參禪打坐的秦八十四世皇帝修煉的宮殿門口,宦官「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他連頭也不敢抬地說道:

    「啟奏陛下,不得了,地龍翻身。驪山陵和白鹿原陵都……崩了。」

    華夏傳統文化最注重敬天法祖這套東西,所謂的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這可不僅僅是儒家學說所推崇的。

    對於後代子孫而言,自家祖墳出了狀況,那是比火上房還要恐怖萬倍的滅頂之災。哪怕是昏昧如秦八十四世這種碌碌無為之君,他也曉得茲事體大。聽清楚了宦官的話,剛剛換作了一身紅底金絲袈裟的秦八十四世皇帝再也坐不住了。

    神態近乎於癲狂地連滾帶爬地起身之後,皇帝瞪大了雙眼,一把揪住了前來報信的這名宦官,氣急敗壞地喝問說道:

    「你說什麼?朕的祖陵崩了,快,火速遣人前往勘驗。」

    在第一時間,由皇帝派出欽使快馬前往勘察現場。接下來,情緒稍稍冷靜了一些,這位資質平庸,平素毫無進取心的糊塗皇帝,一個勁地哀歎今年是個多事之秋,同時他心中也隱隱生出了心驚肉跳的不安感覺。

    胡騎南下,遍地義軍,河北凋零,南北各地水旱蝗災不斷,可謂是天災人禍都趕在了一塊。真格要說起來,在秦八十四世看來,這些事情是挺麻煩,他也沒太放在心上,前面的那幾位皇帝也是如此地庸庸碌碌,不也照樣混了個壽終正寢嘛!可是話雖如此,當秦八十四世聞聽老祖宗始皇帝趙政,以及二世皇帝扶蘇的陵寢一起出了狀況,他也禁不住覺得自家脖頸後好似有涼風吹過,脊背同時泛起一陣刺骨寒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