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14
    周的國土更小,戰國後又分裂為東西周。楚國在公元前445年滅了杞,前43年又滅了莒,同時不斷地攻取鄭國的土地。越國在前44年滅了滕,次年又滅了郯。泗上小國已被楚、齊所佔領,齊國不斷地侵略魯、衛和宋。公元前40年,魏滅中山。後來中山又復國,最後又滅於趙。這時,魏國最強。前354年趙國曾進攻衛國。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現在衛國被迫入朝於楚,當然不是魏國所能允許,因此率宋、衛聯軍包圍趙的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師前來救趙。於是趙、魏之戰變為魏齊之戰。齊軍不是直接到邯鄲救趙,而是乘虛去攻大梁,齊魏兩軍在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北)相遇。結果齊大勝魏軍,擒獲了魏的軍師龐涓。這次齊國戰勝魏國是孫臏對龐涓在軍事戰略戰術上的勝利。

    魏攻趙邯鄲的時候,秦也在元裡(今陝西韓城西南)打敗了魏軍,旋率師伐韓,深入韓地。在齊軍大敗魏於桂陵的同時,楚也攻取魏的睢水,穢水間地。但是後來魏國逐步扭轉戰局,還是把趙都邯鄲攻克了。前352年魏惠王調用了韓國軍隊,在襄陵打敗了齊、宋、衛的聯軍。由此可見魏國兵力並沒有因桂陵之戰失敗而喪失了強盛的聲威。前344年魏又舉行逢澤(在今河南開封)之會,遭到韓國的抵制。

    公元前342年,魏國向韓進攻,韓又向齊求救。齊威王接受了孫臏的建議,並不馬上出兵,直到前34年齊軍才趕到馬陵(今河南省范縣西南)。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多阻礙,又在夜裡,當魏軍進入馬陵時,齊伏兵四起,萬弩俱發,魏軍大亂,太子申被俘,龐涓自殺。齊國又一次獲得戰略上的大勝。同時秦、齊、趙又三面圍攻魏軍,魏反攻又失敗。次年魏公子卬和秦衛鞅交戰,公子卬中計被俘。這是魏國又一次的慘敗。

    公元前344年,齊、魏會於徐州,互相稱王。公元前333年,趙攻魏,並為了防止齊、魏聯合進攻,在漳水、滏水之間建築長城。這時秦又取得魏的河西郡。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也稱王。同時魏、趙、韓、燕、中山五國相王。魏在連遭失敗之後,國力衰落下去,齊、秦顯得強大。於是國與國之間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鬥爭。公元前38年,三晉和齊、楚聯合攻秦,兵至函谷,不勝而還。這是第一次的「合縱」戰爭。同時秦用張儀主張,以連橫破壞合縱。

    戰國中期之初,秦集中力量於西南開發,也就暫時放鬆了對三晉的壓力。公元前3年秦滅巴蜀,獲得了豐富的糧食倉庫。同時秦兼併了義渠的土地,鞏固了北疆。前34年齊宣王趁燕國子之叛亂攻取了燕。前32年秦、魏、韓聯合,與楚、齊開戰。這是張儀連橫戰略的成功。秦當時主要在破壞楚、齊的聯合,楚懷王輕信張儀,結果不僅損害了楚齊關係,也損害了楚本身的利益。

    公元前308年秦攻佔韓的宜陽(今河南宜陽縣西)。前30年,楚滅亡了越。

    楚懷王不明當時形勢,仍倒向秦的一邊,以致引起韓、魏和齊的聯合。

    公元前30年,齊、魏、韓三國聯軍攻楚的方城,在泚水旁的垂沙打敗了楚軍。前298年,齊、韓、魏三國進攻秦,一直打到函谷關。

    趙因為地處北邊,與遊牧部落接壤。趙實行「胡服騎射」,這完全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但也引起了舊貴族的反對。公元前30年,趙滅中山。這時,趙和齊、燕的矛盾日益增長。而燕要富國強兵,趙、齊又都是它的敵人。蘇秦在燕,主張聯合五國攻秦或者攻齊。因為趙國相當強大,蘇秦認為,如果齊、趙聯合,對燕不利。他奔走於齊、趙之間,其目的就是阻止他們的聯合,使趙和韓、魏一致對秦或者對齊。

    公元前287年,齊攻秦,後來三晉也參加。這是蘇秦所發動的合縱的勝利,但是不久就破裂了。公元前28年,齊湣王滅宋,引起各國間均勢的破壞,過去是五國攻秦,現在變為五國攻齊了。次年,韓也參加攻齊。公元前285年秦也參加攻齊。燕昭王看到這時合縱攻齊的形勢已經成熟,前284年,以樂毅為將,率領大軍出發,一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齊湣王逃到莒時,被楚淖齒所殺。以後齊在田單領導下,動員全民反攻,才逐漸收復了失地。從此形勢又起了變化。

    公元前275年秦大舉攻魏,再次攻到魏國大梁,魏被迫求和。公元前273年,魏趙聯軍向韓進攻,韓求救於秦。秦白起率軍到了華陽(今河南鄭州市南),斬首十五萬。

    趙在三晉中,兵力最強,是秦統一六國最大的障礙。公元前270年,秦趙閼與(今山西和順縣)之戰,趙奢、廉頗戰敗了秦,使趙的威風大增,因而醞釀了秦趙之間更為劇烈、更大規模的長平之戰。

    在長平之戰以前,秦連攻韓,取得不少重要據點。公元前23年,秦已攻取了太行山的南陽地,以斷絕韓本土和上黨郡之間的孔道。前22年,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縣)又被秦攻取,韓的本土和上黨郡完全隔絕了。韓國願意獻出上黨郡向秦求和,但上黨郡守不肯服從。韓惠王派馮亭去接替他。馮亭到任後,也不肯降秦,而把上黨郡十七縣獻給趙國。趙於是封馮亭為華陽君,並派廉頗率領大軍駐守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防備秦軍。秦白起、王進攻長平。這次戰爭,兩國都派了大軍和名將,是一場關係重大的戰爭。

    秦趙兩軍在長平相持三年,不分勝負。後來趙孝成王中秦反間之計,聽信了趙括(趙奢子)誇誇其談的話,起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公元前20年7月,趙括一到前線就大舉進攻秦軍。白起採用了迂迴的運動戰術,先在正面詐敗後退,另外佈置兩支騎兵,襲擊趙軍後路。趙軍攻秦堡壘不利,而秦的奇兵二萬五千人已經斷絕了趙軍後路,另一支奇兵又切斷了趙軍的堡壘,把趙軍切成兩段。但秦軍亦頗不利。秦昭王聽到消息,親自趕到河內,賜民爵一級,把十五歲以上的壯丁悉數征發到長平前線,用來堵擊趙的軍糧和援兵。到九月間,趙軍已被困了四十六天,飢餓乏食,分為四隊輪流向秦反攻,仍未能突出重圍。趙括親自帶精兵搏鬥,被箭射中而死,趙軍大敗。全軍四十多萬人全部被俘。白起竟把浮虜全部活埋。戰國後期,秦戰略戰術不在奪其土地,而在殲滅敵人的戰鬥力,它的殘酷性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

    到了公元前259年,秦攻取趙的太原郡,並佔領了上黨郡。白起正要乘勝攻破趙國,由於范睢和白起發生齟齬,另派王陵進攻趙的邯鄲。白起托病不出。趙國軍民堅決與秦抵抗到底。到了第二年,王陵的軍隊死傷很多,仍不能下。秦昭王改用王齕代替王陵,范睢又起用私交鄭安平為將。

    到公元前257年,魏、楚兩國始謀救趙。但魏的軍隊躊躇不進。後來魏信陵君以計奪得虎符,才使魏軍前進,楚軍也趕到。魏、楚兩軍夾攻,秦失利,大敗。這是秦趙第二次大戰。可見趙的兵力還是很強大的,仍是秦的勁敵。

    但這時秦統一六國的形勢基本上已經完成。公元前25年,秦滅西周。

    前254年,魏攻取了定陶,又滅亡了衛,間接地有助於秦的統一。因為齊楚和魏韓實際上已衰弱了,秦的兵力已佔中原腹心。前249年,秦又滅東周。前237年,秦攻佔了趙的上黨和河間。

    公元前23年,魏、韓被迫獻出了土地。次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了韓王安,把所得的韓地建置南陽郡。

    公元前229年,秦乘趙旱災,大舉攻趙,進圍趙都邯鄲。趙王寵臣郭開受秦賄賂,謠言李牧與司馬尚謀反。趙王因此改用趙忽和顏聚代替李牧和司馬尚,後來又殺死了李牧。次年,王翦大破趙軍。趙公子嘉率其宗族幾百人逃到代郡,自立為代王。秦於是建立邯鄲郡。前222年秦滅了燕,接著又回攻代,虜代王嘉,趙亡。

    公元前225年秦派王賁攻魏,包圍了魏都大梁,引黃河水灌城,三個月,城壞,魏滅。

    綜觀三晉的興亡,戰國前期以魏為盛,戰國後期以趙為強。趙儘管先後經過長平之戰和邯鄲之圍的重大打擊,但還是抗秦的重要力量。趙之亡,並不是由於兵力之不足,而是由於趙王聽信奸言,更易良將。看來,秦王政得以滅六國,有多種原因,並不單純是由於軍事上的勝利,這是不能草草作出結論的。

    第四節中山中山建國及其初亡春秋中期,白狄代赤狄崛起於西北。後來它逐漸發展,順著原來赤狄的路線,逾太行山而東,到了宋、齊、魯、衛之間。按照傳統的說法,白狄本是赤狄的分部。但是赤狄以媿姓為主,即鬼方之後,而白狄則是姮姓,或說是妘姓。又說鮮虞出於白狄,而鮮虞是姬姓,說法不一。總之,白狄與赤狄不一定是同姓同族。古代部落聯盟集合許多不同姓氏的部落而成,強則合在一起,弱則各自分裂;經濟文化上也不一致。

    自公元前28年,「狄有亂」。次年,白狄始見於《春秋》。則狄之亂為赤狄白狄之分裂。晉敗狄於箕,獲白狄子,是這時白狄尚服屬於赤狄,相從征伐。《春秋》經傳只稱狄而包括赤狄白狄在內,沒有分別的必要。公元前0年(宣公三年)赤狄侵齊2,其後赤狄白狄並見,知白狄已離赤狄而獨立,分為二部。公元前02年赤狄侵齊,而白狄及晉平3,其對外關係。顯然背道而馳,這更可證明自為部落,各有其土地和人民。自赤狄東徙而逐漸衰落之後,白狄代之而興。

    赤狄是合甲氏、留吁、潞氏、廧咎如四部而成。後來四部陸續被晉所滅亡,赤狄遂亡。白狄也是同樣,它分為肥、鼓、仇由和鮮虞四部。鮮虞最強,其餘三部都屬於它。肥在今河北稿城,鼓在今晉縣,鮮虞在今正定,仇由在今山西太原盂縣。春秋中期以後,白狄大部分已逾太行山而東,到了河北、河南、山東境內。它們佔領了原來赤狄所佔領的地方。元城、邯鄲、清河、永年、邢台、唐山、任縣(今皆屬於河北省北部)、浚縣、恩縣、冠縣、范縣(今屬河南、山東),都曾先後被狄人所佔領,而後來又被晉人所佔領,戰國時期則分屬於三晉、中山和齊。

    公元前59年,晉悼公採取魏絳的和戎政策。這是赤狄衰落、山戎和白狄代之以興的標誌。其後,晉與白狄的肥、鼓和鮮虞的戰爭便不斷地發生。公元前530年,晉假道於鮮虞,遂入昔陽(今河北晉縣西)以肥子綿皋歸。次年晉自著雍侵鮮虞,及中人(今河北唐縣),大獲而歸。又過了一年,晉荀吳伐鮮虞,圍鼓。三月,以鼓子鞮歸。經過以上數次戰爭,肥、鼓部已被晉殲滅,首長都被俘虜了,但不久,晉放回了鼓子。直至前520年,晉才一舉而滅亡了鼓,使晉大夫涉沱守其地2。從此鮮虞獨強,它一直與晉為敵,並參加了范氏、中行氏對趙、魏、智的鬥爭。

    《左傳》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記載「齊衛圍威,求救於中山」。杜注中山,鮮虞。這是鮮虞改名中山之始,也可能是鮮虞建國之始。

    按鮮虞之名最早見於周幽王時。《國語·鄭語》說「當成周者,北有本文參考了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段連勤《北狄與中山國》及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的有關部分。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左傳》,宣公三年。

    3《左傳》,宣公七年。

    《左傳》,襄公四年。

    2《左傳》,昭公二十年。

    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狄當指赤狄,鮮虞後來歸屬於白狄,它是在晉國六卿不斷內戰中建立了國家的。

    公元前49年,荀寅奔鮮虞。齊聯合鮮虞伐晉,納荀寅於柏人(今河北內丘縣)3。荀寅是范吉射的姻親,他在與趙氏的鬥爭中一直是幫助范氏、中行氏的。當時齊衛等國也與中山採取同一立場,站在范氏、中行氏的方面。公元前489年晉趙鞅帥師伐鮮虞,是趙氏對鮮虞中山的報復。同時智氏也滅了鮮虞的同盟氏族仇由氏。

    晉國六卿之間的鬥爭日益劇烈。范氏、中行氏失敗以後,四家瓜分了它倆的土地和人民。晉出公被驅逐出國。但是四家之間依然不斷發生戰爭,最後智氏被韓趙魏三家所滅。

    戰國之初,三家中以魏為最強。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樂羊為將,率兵攻伐中山,中山堅決抵抗。至公元前40年,魏終於滅了中山。自公元前492年史書上始見中山,至此時被滅,歷時八十餘年。

    關於中山被滅亡的原因,《呂氏春秋·先識》篇有一段預言性的記載晉太史屠黍見晉之亂也,見晉公(晉出公)之驕而無德義也,以其圖法歸周。周威公見而問焉,曰「天下之國孰先亡?」對曰「晉先亡」居三年,晉果亡。威公又見屠黍而問焉,曰「孰次之?」

    對曰「中山次之。天生民而令有別,有別,人之義也,所異於禽獸麋鹿也。君臣上下之所以立也。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此亡國之風也。臣故曰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

    可見,鮮虞中山一直保持它的舊俗。但以此為滅亡的原因,則未必可信。中山復國及其再度滅亡自公元前40年中山為魏所滅,至公元前378年復國,經過了三十年。

    其間,必定充滿著一段艱苦曲折的民族鬥爭的歷史過程,可惜史料缺略,能知者有限。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戰國中期以後由於魏國自身的衰弱,及當時形勢的變化,才使中山有復國的機會。

    三家分晉以後,魏國與中山之間隔著一個趙國,而中山與趙緊密相鄰。

    因此,魏國對中山的統治是不夠鞏固的。前378年,狄敗魏於澮。史家認為此狄即指中山,此已是中山復興之始。同年,趙伐中山,戰於中人(今河北唐縣)又與中山戰於房子(今河北柏鄉縣西北)。這是中山復興以後,起而干涉和平定中山的國家已不是魏,而是趙,這說明趙代替了魏國的地位。中山復國的年代,史書缺載,但是史家根據《世本》的記載,「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為趙武靈王所滅」,認定中山亡於魏國,在中山武公之時,而其復國則在中山桓公徙靈壽以後,因此以前373年左右為中山復國的年代。顧在今河北正定縣,靈壽則在今河北平山縣。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平山三汲公社發現中山的城址、陵墓、青銅器及鐵器,可以證明它就是中山桓公所遷之靈壽遺址。

    現在我們根據出土的中山王方壺、方鼎和■■壺的長篇銘文,可以證實3《左傳》,哀公四年。

    《史記·魏世家》。

    中山復國以後的一些重要史跡。

    ()中山國君的世系據方鼎、方壺銘文,可知作器者是中山王■。由它上推則為文、武、桓、成以及王■自己。《水經·滱水》注說「中山為武公之國,其後桓公不恤國政,二年果滅。」這是錯誤的。桓公遷於靈壽以後復國,他恰好是「復國」的人物。桓公以後則是成王,是王■的父親。王■的太子則是■■。

    (2)在銘文中還提到中山與齊聯合平定燕國子之之亂的事。史書只載齊宣王伐燕而不及中山。從銘文內容看來,中山不但是伐燕的參加者,而且獲得「吉金」(青銅兵器),因而銘功紀德而作鼎、壺。方鼎銘文中說「燕君子噲不顧大誼(義),不謀諸侯,而臣宗易位,以內絕召公之業,乏其先王之祭祀」,這完全是站在宗法制上面的說法。

    復國以後的中山和復國以前的中山不但在經濟文化上發生顯著的變化,而且它的國力已大大增強。公元前323年,魏、趙、韓、燕、中山五國相王。在此以前,齊、秦、魏已經稱王,而此次魏又發起五國相王。這是想借此拉攏韓、趙、燕、中山等國以對抗齊、秦、楚,並虛張自己的聲勢而已。可注意的是,這時偏在東北的燕、中山也稱王了。

    但是中山畢竟只是次等國,由於其地理形勢處於趙齊的中間,所以使它不是依靠東面的齊,便是依靠西面的趙,看來它是更依靠齊國的。就趙國方面說,它為了擴大領土,也只有向近鄰中山發展更加方便。燕在它的東北,雖是弱國,但當時燕趙之間卻有林胡、樓煩等遊牧部落活動著,並不很好對付。

    公元前39年,中山築長城,據說這就是為了抵禦趙國的入侵的。其地點即在中山國以南與趙接壤的地方,房子(今河北柏鄉縣西北)、扶柳(今河北省冀縣西南)一線。惟中山長城遺址,至今尚未發現,此可備一說。中山曾與趙爭鄗(今河北柏鄉縣北)。《趙世家》說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係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於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報也。

    這是趙武靈王決心實行胡服騎射時,對公子成說的話。語重心長,可見鄗的重要性。

    鄗位於古槐水北岸,地當南北之沖,是戰略上的要地。中山得鄗,即可沿槐水設防,以制止趙國的入侵,失鄗,則趙以鄗為基地,長驅北進,可以威脅中山的安全。因此,在中山亡於趙以前,雙方曾在鄗多次發生爭奪戰。如前引趙武靈王的話,說中山曾經引水圍鄗,也可證明。

    趙在武靈王時,國力已強大起來,它不斷地發動對中山的戰爭。趙雖然是「萬乘之國」,中山只是「千乘之國」,但在戰爭中卻遭到中山的堅強抵抗。《呂氏春秋·貴卒》篇說「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鴥』,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這可見當時中山已經使用鐵兵器,並發揮了作用,後來燕國參加了對中山的戰爭,以報前中山與齊伐燕的仇恨。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自率軍進攻中山,從井陘塞分二路進攻,向北連克中山國的城邑。趙武靈王率領的軍隊攻佔了鄗、封龍、石邑、東垣四邑。中山獻四邑求和。經過這次戰爭以後,中山便衰落下去。《戰國策·魏策》說「中山數割(地)數伐而隨以亡。」

    公元前300年起,趙國又發動了對中山的進攻。經過了五年,才徹底打垮了中山的軍隊。公元前29年,趙攻入中山的國都靈壽。中山君王■的兒子■■已於戰前即位。靈壽破後,他倉皇逃到齊國。燕國這次也參加滅亡中山的戰爭。

    中山雖滅亡了,但趙仍使■■的兒子尚(一作勝)繼祀,一年後才廢除。第六章徐、楚徐和楚,還有舒,自西周以後,在相當長久的時期內都是中原各國的對抗勢力。春秋時,魯人作頌,稱「戎狄是膺,荊舒是懲」,「保有鳧繹,遂荒徐宅。」這都是讚頌周、魯對於徐、舒和楚的勝利。荊即荊楚,舒可兼指徐舒。荒,訓荒徐宅」,佔有徐人所宅居也。因文獻的不足,徐楚史事已難於詳考,而楚尚較徐舒為勝。

    第一節徐、舒徐舒的分化及其遷徙古文字徐和舒本是一字。金文,徐作■。《說文》云「余,捨之省」,則徐本應作■,與舒「從捨正合。「予」,可能就是從「邑」之誤。《春秋經》僖公三年,「徐人伐舒」,《玉篇》引作「徐人伐■」,則是舒作■之證。但是我們不能讀作「徐人伐徐」,只能是說徐已分為二族,即徐和舒了。舊說徐,嬴姓;舒,偃姓。贏、偃,一聲之轉,也可證明其為同族的分化。殷周之際,管、蔡與武庚同時叛亂,今山東泰山到沿海一帶的東夷部落紛紛響應。其中有熊、盈、徐、奄諸姓。有人認為熊就是荊楚,盈就是贏,徐、奄就是徐舒。這是很可能的。因此,他們必定居地相互鄰近。周公東征,滅國五十,人民四處逃亡,有的逃到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甚至逃到海外。有的向西北逃,有的向江淮流域逃。舒在今安徽廬江舒城之間,部落繁多,有舒蓼、舒庸、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總稱為群舒。

    西周時期,他們被稱為東南夷或者東國、南國。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西周及齊、晉等國的反抗鬥爭。文獻記載缺略,但《魯頌·閩宮》裡還提到「荊舒是懲」的話,銅器中如《小臣■■》、《班■》、《善鼎》都有關於征伐東南夷的記載。《魯頌》以荊舒並稱,可見他們尚相距不遠。

    後來荊楚更向西南遷徙。周昭王「南征不復」,死於漢水,也與征伐徐楚有關。當時的戰線由長江下游延伸到了漢、淮流域。穆王時,西北犬戎活動頻繁,穆王曾經向西巡狩,到達崑崙山下,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正在這時,他聽到西南徐偃王叛亂的消息,立刻命造父(趙的祖先)駕車,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趕快回來。對於徐偃王有種種不同的傳說。有的說,他好行仁義,當時有三十六個小國都朝見他。有的說,他長得很軟弱,駝背,仰起頭來才能看到對面的人。其實這只是從偃王的「偃」或「屍」(夷)字上想像出來的。偃有曲屈之義;屍,甲骨金文作■,也是曲屈之形。也有人認為他的時代與穆王不合,考證出他是春秋時楚武王、文王時的人物。但是,徐國確實存在過一個了不起的反抗西周統治的英雄人物,卻無可懷疑。

    徐舒的興衰西週末年,徐暫時衰落。公元前8年(魯莊公二十六年),《春秋經》「公會宋人、齊人伐徐」。此春秋以後,徐始見於記載。以後徐見於《春秋》見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頁88,985年文物出版社。

    經傳者,逐漸頻繁,可見它正由衰而漸興盛。

    齊桓公稱霸時,江南楚國也逐漸強大,列楚穆王、楚莊王時,它的勢力已經伸入江淮流域,因而徐與群舒也逐漸與楚發生戰爭。

    公元前57年(楚成王十五年),《春秋》僖公三年記載「徐人取舒」。上文已經說過,徐、舒已經分裂為二。徐所以伐其同族,正說明徐有兼併群舒而成為大國的企圖。據它書記載,這時朝見徐國者有三十六國,所以徐旭生認為徐偃王應在此時,而不應在西周穆王時。但是,不論是否如此,徐此時必是強大。而且齊為了防範楚的東侵,顯然有拉攏徐舒等國及散佈於河南東部的小國的企圖,因而徐舒就成為齊、楚爭奪的對象。《左傳》魯僖公五年載「楚斗谷於菟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設備,故亡」。弦在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北,息縣南。它滅亡的原因是它依賴齊國並跟江(嬴姓,今河南正陽縣東南有故江城)、黃(嬴姓,今河南光縣西)、道(今河南確山縣)、柏(今河南舞陽縣有柏亭)等小國有婚姻關係,而不防備。楚之滅弦,則是楚、齊爭霸的結果。

    公元前4年春,楚人伐徐。三月,諸侯大夫救徐。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今湖北隨縣有厲山店)以救徐。冬,楚人敗徐於婁林(今安徽省泗縣東北)。《左傳》認為此次楚伐徐的原因是「徐即諸夏」,意即徐國依靠齊國為首的華夏諸侯而遭到楚的征伐。但齊和華夏諸侯並不能起到保護徐的作用。自弦被滅之後,江、黃等國都被楚滅掉。後來楚國又滅六(今安徽六安)、蓼(今安徽霍邱縣)。這樣已經逼近了群舒的範圍。公元前5年,群舒叛楚。次年,楚伐群舒,滅之,並與吳越結盟而還。

    徐舒的滅亡當楚國的勢力正向江淮流域發展時,長江下游吳、越相繼興起。晉利用吳以制楚,楚也利用越以制吳。因此,江淮之間的小國成了吳楚爭奪的對象。《左傳》,成公七年(前584年),吳入州來(今安徽鳳台縣)。同年,吳始伐楚,伐巢(今安徽巢縣),伐徐。

    公元前57年,舒庸人導吳圍巢,伐駕,圍釐、虺。此三地,不詳所在,但當與巢不遠,仍在安徽北部。這次戰爭,舒庸人是吳的嚮導,可見群舒中已經有一部分歸附吳國了。故前570年楚遂伐吳,克鳩茲(今安徽蕪湖市東南二十五里)至於衡山(當塗縣東北六十里之橫山)。這時,楚的力量已經伸展到長江下游,因而引起了華夏諸侯的恐慌。公元前53年,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於祖(今江蘇邳縣北而稍西之加口),它們不得不與吳壽夢舉行和平談判。吳以後更集中兵力爭奪群舒。公元前50年,前559年,吳楚於庸浦(舒庸之浦)、於棠(今江蘇六合縣境),都發生戰爭,互有勝負。前549年,吳召舒鳩人,煽動它們叛楚。楚責備舒鳩人,舒鳩人遂與楚結盟。不久,吳又來救,楚大敗吳,並滅舒鳩(今安徽舒城縣)。

    在吳楚爭奪群舒的鬥爭中,徐都沒有參與,它只能自保而已。直到公元前538年,以楚為首,會諸侯於申,楚把徐子捉起來。那次參加會盟的有蔡、陳、許,還有頓、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處)以及淮夷等。楚國又乘機攻克朱方(今江蘇丹徒縣境內)。這朱方是吳封齊的叛臣慶封的邑,其目的就是防禦楚國。兩年之後,徐儀楚去朝聘楚國(傳世有■王義楚鍴),這說明楚國還是比吳強大。

    但是新興的吳不肯罷休。前537年到前530年,吳楚連年在淮南江北一帶發生戰爭。公元前529年,吳滅州來。公元前58年,吳又滅巢和鍾離(今安微鳳台縣東南稍北)。前52年,吳伐徐,吳築防壅水灌徐。就在這一年,徐滅亡了。

    越強大後,它又繼吳北上稱霸,與晉爭奪盟主的席位。它的勢力伸向淮水以北,與魯、徐、邾、滕、莒國接壤。但是戰國以後,越也衰落了,楚又滅越。泗上小國也大都被齊、楚所吞併。

    徐、舒是春秋時期江淮之間的小國,南北接通的樞紐。它在溝通南北文化上起著重要的作用。979年,江西靖安縣李家村發現青銅器窖藏一處,其中有徐器三件,其一為徐王義楚鑒。988年靖安以南高安縣西清泉市出青銅器十二件,其中一件徐王■義觶和二件徐王義楚觶。徐都自稱為王,與楚相同。

    徐、舒與吳也有密切的關係。吳國北上,必須經過徐國。據說吳季札經過徐時,徐君慇勤招待季札。徐君看見季札身上的佩劍,十分愛慕,形之於色。等到季札回國時,徐君已死,季札到徐君墓前掃墓後,就把劍掛在墓前樹上。人問其故。季札說「我知道徐君愛慕我的劍,我因出使上國,沒有能夠給他,但是我已心許之」。這一故事反映了徐吳的關係。以上出土青銅器,所以在江西發現,是因為吳的西境即在今江西境內。

    第二節楚楚的先世及楚建國楚的先世,在傳說中,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據說,他是帝顓頊高陽的後裔。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離騷》這篇自傳式的詩裡就自認為是「帝高陽之苗裔」。《大戴禮·五帝德》說,顓頊「乘龍而至四海,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濟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祗勵」。這就不是一個人,而應當是一個神,而且是一個法力很大的神了。

    顓頊之族原來在西北黃土高原,後來它的一支遷到了山東沿海,與少皞氏住在相近的地方。夏商和商周之際,顓頊之族的支裔大概又繼續向江淮流域遷徙。如陳、鄭建國以前,那裡也曾有顓頊族的支裔活動過。後來顓頊的族人又向西南方向流動。

    顓頊的後裔昆吾氏和彭祖氏,在夏殷時,曾先後為侯伯,他們的身份,似與中原諸侯同,還不一定就是蠻夷。昆吾的弟兄季連,始以羋為姓,是楚的直系祖先。昆吾氏和彭祖氏後來都被夏商所滅。季連之後,也衰微了,史稱其「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可以說,他們中的一部分已經蠻夷化了。

    據說,季連這一支最後遷到了丹陽。顧名思義,丹陽就是丹水之陽,位於今陝西河南和湖北三省交界之處。丹水與浙水合流,進入漢水上游,與荊山山脈連成一片。當初遷時,這一帶儘是高山峻嶺、森林荊棘,楚人與土著部落雜居,他們的生活是極其艱苦的。

    當楚鬻熊時,他們看到殷紂王愈來愈加暴虐,西南的落後部落很不滿意,因此他便去投靠新興的周。周在這時一方面服事殷商,一方面卻暗暗發展勢力。大概這時,許多姬姓姜姓的宗族子孫遷移到了漢水流域。楚鬻熊依附於周,周當然十分歡迎。後來周克商時,西南的許多小國庸、蜀、羌、髳、微、廬、彭、濮等都自動地與周武王會師孟津。其中雖無荊楚的名字,但周原甲骨確有「楚子」,那麼楚可能也和八國一樣,共同參加了周克商的戰爭。《史記·楚世家》說「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麗。」至熊繹之時,周成王已正式封他於楚,「賜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爵名,姓氏,都邑都被規定下來,似已建立了早期國家。楚的國君被稱為「楚子」,就是從熊繹開始的。

    當周夷王時,王室衰微,諸侯或相伐。楚子熊渠,史稱其「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至於鄂。」庸原在川陝巴山渝水之間。據說,周武王伐紂時,巴人「前歌後舞」,以鼓動士兵勇氣。後來不知何時,它已遷徙到今湖北的竹山。鄂也是商周之際的古國,後來遷徙於湖北的鄂城。就地理形勢來看,楚已向漢水以北的山丘地帶拓土殖民,一直到了南陽盆地。

    熊渠不滿足於對周的依附,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乃立其三個兒子,都在江上楚蠻地區。不久以後,熊渠雖去掉了王號,他獨立建國的要求已是很顯然的了。此後,楚與周的關係就比過去不同了。

    參考徐旭生著《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增訂本74頁。

    楚與漢陽諸姬周克商後,周已成為華夏諸侯的共主。楚國也漸漸強大起來,向江漢流域發展。同時,江漢流域一帶有許多落後的部落散佈著。其中,除姬姓、姜姓外,還有偃、嬴、子、姞、媿姓等,他們大概也是殷周之際遷徙到這裡的。楚向江漢流域的發展,使諸姜諸姬受到威脅。周昭王時曾經三次南征,其主要對象就是楚。如新出土的《史牆盤》銘文說「弘魯邵王,廣紕荊楚」,邵王就是昭王,紕就是討伐的意思。古本《竹書紀年》記載更為詳細。第一次南征是在昭王五十六年。他渡過漢水,遇到大咒,昭王無法前進,便只好退師。《紀年》記載第二次南征時「天大曀(陰暗),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大概也因天氣惡劣,路途受阻,六師死傷不少,又只好回師。最後一次在昭王末年,結果是昭王死在漢水中。這時,北方的遊牧部落ǎ狁也很活躍,因而使南方的蠻夷部落有隙可乘,得以順利發展。

    西週末年,西北發生旱災、地震,犬戎作亂,周室東遷。楚國更加強大。熊通已自稱為武王。

    楚武王已進入春秋時期。楚由丹陽遷都於郢(今湖北江陵縣城北五公里)。由此,可以北上,到達黃河中游,南通長江。地勢險要,農業經濟發達。這是楚國春秋時期成為南方強國的重要條件。

    楚武王時,漢水以北的諸侯小國中,以隨為大。楚武王也以隨作為戰爭的主要對象。公元前70年,楚武王始伐隨。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第二次伐隨。公元前90年,楚武王最後一次伐隨。楚始終未能使隨屈服,結果,結盟而還。武王在路上生病而死。

    公元前703年,楚與巴國聯兵伐鄧(今河南鄧縣),大敗鄧人,掌握了渡漢水向北開拓的通道。公元前70年,鄖人曾聯合隨、絞、州、蓼伐楚。楚將屈假、斗伯比等先發制人,不等四國之師與鄖會合,就迅速出兵攻鄖,大敗鄖師。四國之師被迫退回。此後,楚滅了蓼國。唐國也因而淪為楚的附庸。這時,楚在南陽盆地的勢力迅速擴大。

    楚遷郢後,在公元前88年,楚文王即位第二年,銳意北上,渡漢水,經鄧,伐申。公元前82年,滅申。在滅申前後,另一個姜姓呂國也被滅。公元前87年,楚又伐鄧。九年以後,公元前78年,滅鄧。

    漢陽諸姬,以隨為大。楚數次出兵征伐,也不能使它屈服。申、息被滅後,隨更加勢單力薄,但是它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975年,南陽境內陸續發現申呂等國古墓。978年,又在隨縣擂鼓墩發現了一座曾侯的大墓,其出土青銅器大部分都有曾侯之名,與宋代安陸縣所出土的《楚王■章鎛》銘文基本相同。鎛器是楚惠王奠祀曾侯之物。為什麼在隨國竟有曾侯之墓葬及如此多的器物呢?考古學者與史學者認為這個曾侯墓在滅隨後,由別地遷來的。也有人直接了當地認為曾就是隨,與姒姓之鄫無關。

    公元前35年和前22年,秦人兩次伐都。鄀也是前代遺留下來的古國,原在河南內鄉的商密,後南遷至湖北宜城,從此分為下鄀(商密)和上鄀(宜城)。由於下鄀與秦交界,受到秦的壓迫而南遷,投靠楚。

    濮是一個古老的原始部落,種類繁多,史稱「百濮」。它也由丹陽荊山山區漸漸向南遷徙,到達楚國的西南邊境。公元前年,楚莊王三年,楚國大饑,西南的部落乘機騷動。《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楚大饑,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師於大林。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庸人率群蠻以叛楚。濮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啟。楚人謀徙於阪高」。所謂戎,也就是「百濮」。根據這段記載,大略可以探知這些部落或聚或散,非常頑強。當今桐柏山、大洪山之間,就是他們的根據地。所以他們乘楚饑荒,出來攻擊、騷亂。

    庸,在周武王伐紂時,原在周的西南,今陝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的地方。楚遷於丹陽並佔領了南陽盆地以後,庸也到了隨縣、棗陽一帶。百濮之亂,庸人帶頭叛楚,以致申、息的城門都不敢開,楚也想遷都,以避其鋒,形勢是夠危急的。但是楚莊王堅決抵抗,庸、麇等國被楚所滅。這時莊王在國內又消滅了若敖氏的叛亂,他的權力大為鞏固。

    自楚武王至文王時,不斷對外戰爭,漢陽諸姬和諸姜小國已基本上被消滅了。楚國從此北上爭霸,東進江淮。春秋時期楚國始終是南中國最強大最發達的國家。

    北上爭霸與東進江淮楚自武王文王積極經營南陽以後,便打開了北上爭霸與東進江淮的道路。公元前84年,楚敗蔡師,並俘蔡侯獻舞而歸,這是楚向華夏諸侯公開挑戰的開始。息侯的夫人是陳君的女兒,與蔡侯夫人是姊妹。息侯路過蔡國,蔡侯對息媯無禮,因此引起息侯對蔡侯報復的念頭,並求助於楚。這時,楚文王正想北上爭霸,便答應了息侯,先向息挑戰,趁蔡侯前來救息時,將他俘虜。蔡、息都是姬姓諸侯,息在淮水以南(今河南息縣西南),蔡在淮水以北,申呂以東。蔡被伐,息也受到威脅。公元前82年,息終於被楚所滅,不久申也被滅。從此申、息成為楚國直屬的縣,北上爭霸的橋頭堡。

    公元前年,楚令尹子元伐鄭。他是成王的叔父,因成王即位不久,大權落在他的手裡。楚要北上爭霸,不能不通過陳、蔡、宋、鄭戰爭就因此展開了。

    據說,令尹子元這次伐鄭以後,行動更為放肆。他喜歡媯夫人,居然住進王宮。射師斗廉進宮勸阻,子元不但不聽,反而把斗廉抓了起來。成王、媯夫人與申公斗班等人密謀,由斗班及其父斗御強聯合鬥梧、斗谷於菟等,率領甲士,包圍王宮,殺死了子元。成王於是任命斗谷於菟為令尹。斗氏一族原是若敖氏的分族,這次的宮廷鬥爭實際是一場宗族間的政治鬥爭。《左傳》莊公三十年記斗谷於菟「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他在這場政治鬥爭中是出了大力的。

    這時正值齊桓公稱霸。他以「尊王攘夷」為旗號,聯合諸侯共同抗禦戎狄。楚國被認為是南方蠻夷的國家,也在齊防禦之列。公元前5年春,鄭向齊告急。齊桓公率領魯、宋、陳、衛、曹諸國軍隊前來救援。他先去討伐依附於楚的蔡國,蔡不戰而降。接著便向楚國進發。楚派屈完去與齊桓公談判。管仲代表齊桓公,責問楚為什麼「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為什麼「昭王南征而不復」。屈完回答說「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齊桓公覺得楚國不會輕易屈服,也就自動退兵於召陵(今河南郾城),與楚結盟,維持了表面上的霸主形象。

    據《左傳》的記載看來,申、息應在楚東,而戎出自西南,不致使申息北門不啟。《左傳》,僖公四年。

    楚成王北上爭霸受阻,他改向江淮東進。當時,江淮流域到海邊一帶,還散佈著徐、舒等偃(嬴)姓部落,道路不通,楚成王半途折回。公元前55年,楚國伐許(今河南許昌),公元前49年伐黃(今河南潢川縣)。楚穆王時已滅六、英(今安徽六安和河南固始)。楚莊王時滅舒蓼(今安徽廬江縣),又滅舒庸。這一連串的戰爭規模不大,卻是楚國勢力的不斷向東發展。齊桓公死後,宋襄公不自量力,企圖稱霸。公元前39年,他邀集齊楚在宋國鹿上(今安徽太和)舉行會盟,目的是要齊楚和其他諸侯小國奉他為霸主,並決定秋季在睢(今河南睢縣東南)再次再行會盟。楚成王表面上都同意了。到了秋天,楚、鄭、陳、許、曹等國果然如期來會。宋襄公主持會盟,楚成王卻早埋伏下甲士,當場執住宋襄公,並即進軍宋國。宋國軍民盡力抵抗,幸未釀成亡國大禍。

    宋國稱霸失敗,北方諸侯足以抵抗楚國的只有晉國。公元前33年楚成王會合陳、蔡、鄭、許等國軍隊進攻宋國。晉文公召集大臣研究對策。狐偃說「曹剛服從於楚,衛國又與楚結親。我們如果打曹衛兩國,楚國一定會來救援。這樣,宋國之圍也就可以解除。」這時,陳、蔡、鄭、許等國都親楚國,只宋親晉,可見楚國之強。晉文公接受了狐偃的建議,公元前32年初春,晉文公將伐曹,假道於衛,衛人弗許。於是晉軍南渡河,侵曹伐衛。這時,晉文公與齊盟於斂盂。衛侯感到害怕,要想與晉國結盟,晉不同意。衛侯想投靠楚國,而國人不願意,反驅逐衛君出國。晉軍很快佔領了衛國的五鹿(今河南濮陽縣南)與秦齊兩國結盟,使他們保持中立。然後晉軍急攻曹國,俘虜了曹共公。

    當曹衛危急之時,楚成王曾派兵救援,由令尹子玉進攻宋國。曹衛屈服後,楚成王感到形勢不利,對於戰爭已不抱勝利的希望。令尹子玉卻堅持拼到底,成王很不高興。這時,晉先軫對晉文公獻策說「可以讓宋國假裝丟開我們,賄賂齊秦,讓他們出面向楚求情退兵。如果楚不同意,就得罪了齊秦。我們再把曹衛兩國的土地分給宋國,楚親曹衛,必加緊攻宋。」楚令尹子玉對於晉軍的策略十分惱火。楚將宛春對子玉說「晉將曹衛的土地分給宋國,目的是要穩住宋國。我們可以將計就計。只要晉恢復曹衛兩國,我們也可立即解除宋圍。」令尹子玉同意,並派他去見晉文公。

    晉狐偃對文公獻策說「我們可以私下允許曹衛復國,但它們必須向楚宣佈絕交。這樣,曹衛兩國都會感激我們。同時扣留宛春,以激怒楚令尹子玉,讓他和我們作戰,宋國的圍也就可以解除了!」子玉不知是計,更加發怒,追擊晉軍。宋國也立刻助晉作戰。雙方將在城濮展開激戰,晉文公先下令退避三舍,以報謝楚成王對他的款待。子玉卻更加驕橫,戰爭的結果,楚軍左右兩翼都被晉軍打敗,幸而中軍還未損失。楚軍終於失敗了。令尹子玉懊喪地回國,將到申息時,楚成王派人對他說「大夫失敗回來,如何對得起申息的父老啊!」申息兩國滅亡後,成為楚國的縣,楚國的兵源大半出自申息,所以成王有這番話。子玉聽了成王的話便自殺了。城濮之戰是晉國取得華夏諸侯霸主的轉折點。楚國在這次戰爭中雖然失敗,但是他的實力並未有多大損失。到楚莊王時,楚國更強大了。

    楚莊王是穆王之子,成王之孫。他初即位時,國內很不穩定。公子燮等曾經作亂,幸而不久被平定下來。接著楚國大鬧饑荒,蠻戎百濮等部落乘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騷動;楚王甚至想暫時遷徙。但終於也平定下去,從而鞏固了楚莊王的統治。楚莊王的霸業公元前0年,楚莊王北上爭霸,統帥大軍打敗了洛水附近的陸渾之戎。這一部份戎族,和伊水、楊拒、泉皋之戎鄰近,散佈於伊水、洛水之間。楚莊王打敗了陸渾戎,就進入了周的洛邑郊外。周派王孫滿來見楚莊王。楚莊王問他周鼎的輕重大小。鼎彝是古代國君和貴族的權力象徵。莊王問鼎大小輕重,當然是試探性的。當時中原諸侯力量,尤其是晉國不好對付,楚莊王於是罷師回國。

    三年以後,公元前0年,楚與吳越結盟。公元前598年,楚以夏征舒弒死陳靈公而發生內亂,便打著助陳平亂的旗幟去伐陳,楚很快就進入陳國,以陳為縣。莊王和群臣正舉行慶祝,楚大夫申叔時從齊國回來了。他說夏征舒弒君固然有罪,但你把它的國家滅掉了,不是太過分了嗎?他又打比喻說有人牽牛踐踏了別人的田,固然錯誤,但是把牛也奪為己有,不是也太過分了嗎?莊王聽了覺得有理,便立刻下令使陳復國。從此陳進一步靠攏楚國。

    公元前0年到前598年之間,楚先後七次進攻鄭國。晉國作為華夏霸主,理應出來大力干涉,但只出兵二次打入鄭國,以懲罰他親楚之罪。對於楚國,卻無可如何。這時晉國正卿趙盾專政,靈公無能,只好一任楚國東征西伐,不能盡到霸主的責任。公元前598年夏,楚國召集陳、鄭等國舉行辰陵會盟。陳、鄭只好背晉服楚,都來參加會盟。但是鄭國於次年又偷偷地去向晉國表示服從,這樣又引起了楚國的干涉。楚軍進攻鄭國,把鄭國都城團團圍住。已十七天了,晉國的救兵仍遲遲未來。鄭國竭力抵抗,城裡的人在太廟裡抱頭哭泣,守城的將士也痛哭起來,連楚軍營中也可聽到。楚莊王命令楚軍退後三十里。但是鄭國人立刻動手修理城牆,加強防禦,不肯投降。楚莊王再次包圍鄭國,達三個月。楚軍終於從城牆殘破的缺口處進入鄭國城內。鄭襄公袒著胸,牽著羊去見莊王請罪。楚莊王認為鄭君有禮,能夠「下人」,就沒有把鄭國滅掉。

    公元前597年,楚鄭兩國結了盟約。鄭國投降,楚國退兵,戰爭算已結束。但是晉國的援軍終於來到,因而晉國將士之間發生了爭論。主帥荀林父主張回師,上軍統帥士會也同意荀的意見,而中軍副將先■卻堅決反對,擅自帶著軍隊渡過黃河。楚莊王的軍隊在郔(今河南鄭州市南)駐紮。楚軍內部對於是否與晉開戰,也有爭論。但是楚晉之間的戰爭畢竟發生了。

    晉國主將之間意見既不一致,作戰的決心與準備也不足。所以一與楚軍接觸,晉魏錡、趙栴的軍隊就敗退下來,傷亡很多人。荀罃也被楚所俘。晉軍慌忙退到黃河,準備渡河。楚軍追來。晉軍紛紛爭渡,攀著船舷。船上的士兵用刀亂砍,晉軍手指紛紛落在船裡,可以成捧,秩序大亂,哭聲、叫喊聲混成一片,晉軍大敗。楚莊王在河邊祭了河神後凱旋。

    這是楚晉爭霸以來的第二次大戰即所謂邲之戰。雖然打敗了晉,但是他深知晉國的實力雄厚,當時有人建議在黃河邊上築一「京觀」,以示勝利。楚莊王講了「武」字從止從戈的道理,沒有接受修築「京觀」的建議。

    就在邲之戰的那一年,楚國乘勝去進攻宋的附庸蕭國(今安徽蕭縣西北)。蕭在宋之東,陳在宋之南,鄭在宋之西。宋一聽說,便出兵對楚作戰以救蕭。蕭俘獲了楚大夫熊相宜僚和莊王的兒子公子丙,並把他們二人殺死。莊王大怒,猛力進攻蕭國。蕭國被滅了,宋也敗歸。第二年楚又攻宋,沒有結果。公元前595年,楚派申舟出使齊國,路過宋國,沒有向宋借道,宋便把申舟拘留,不久又殺了他。於是楚又攻宋,緊緊包圍了宋國都城。宋求救於晉,晉只派解楊對宋國表示援助的意思,但是援軍遲遲未到。宋國被圍已達九個月,城中缺糧,到了「易子而食,析骨以炊」的地步,但是仍不投降。楚國也同樣感到軍糧不濟,於是與宋結盟。

    自楚成王至楚莊王,楚國的霸業已達到了頂峰,陳、蔡、鄭、宋以及淮泗小國都已經降服於楚。在戰爭中,人民被擄掠、遷徙,井灶被填塞,土地荒蕪。因此,公元前579年,以宋國華元為主,發起了晉楚之間的「弭兵之盟」。雖然不久即告破裂,但這次弭兵之盟反映諸侯小國家對於和平的強烈要求,諸侯大國也因大夫專政,公室日益衰微,也參加了會盟。

    楚國貴族及其內部鬥爭春秋時期楚國由漢水流域逐漸發展到長江流域,並且駸駸北上爭霸,但它始終不是華夏諸侯。相反,由於齊晉等國的對抗,儘管楚屢屢起兵討伐陳、蔡、鄭、宋等國,幾乎滅了它們,但是它終於又使它們復國。就經濟文化而論,楚與華夏諸侯國家已無顯著的差別。春秋中後期以後,楚大夫為楚共王擬取謚號時已說「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這就是說,楚國已在長江以南「撫有蠻夷」。

    《左傳》昭公七年,楚大夫羋尹無宇因為逃走了一個看門奴隸,追捕到了章華之宮。他被有司擋住,不得進去。後來進宮見到楚靈王,他發了一大套理論,證明楚文王和周文王時一樣也實行家內奴隸制。他還說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裡楚亦自承認它是諸侯,而全國土地都是「王有」,所謂「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與《詩·大雅·北山》的詩句只是文字不同,而內容完全相同。

    雖然這樣,但是把楚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與華夏諸侯相比較,還是有差別的。

    楚國的王自稱為「敖」(或作豪),後來則專指未成年而亡的王為「敖」,如賈敖、莊敖、郟敖等。其次,楚國以莫敖為最尊之官,僅次於王。楚武王時,令尹與莫敖並稱。後來莫敖或設或不設,似無定制。再後則令尹為僅次於王的最尊的官,莫敖之名遂不見於史。令尹初並不限於貴族,如鄀俘觀丁父,申俘彭仲爽都曾為令尹,並得到楚王的信任。後來,其官大都以公子或嗣君為之,非貴族是無法得到這崇高的機會的。令尹當國,司馬主兵,與晉國之卿將不分,卻有不同。

    楚國斗氏,與成氏同出於若敖族,勢均力敵。令尹之職差不多由這兩家所壟斷。若敖是楚王熊咢的兒子,楚武王的祖父,在位二十七年死去,由於在位時間不太長,被稱為是他的出身地點,可能就是鄀。楚武王時,若敖氏的別支斗伯比始稱斗氏。斗伯比的母親是鄖國人。父親早死,《左傳》,襄公十三年;《國語·楚語上》。

    他幼時隨著母親在鄖國長大,和鄖國國君的女兒為表兄妹,因而相愛,生了一個兒子。據說,鄖夫人怕這件事張揚出去不光彩,便把這私生子偷偷地扔到沼澤地裡。鄖國國君從外面打獵回來,看到一隻老虎給棄兒餵奶,心裡奇怪,回來後告訴了鄖夫人。鄖夫人才把事情真相告訴丈夫。鄖國國君認為這個孩子將來必定很有出息,因此取回,在宮中養育。楚國人叫乳為「谷」,叫老虎為「於菟」(音烏圖),因此便把它叫做斗谷於菟,他即後來的楚國令尹子文。古代表兄妹通婚是很通常的風俗。斗谷於菟因為成了令尹,便把他的降生神話化了。

    楚成王長大後,他為了鞏固君權,把前令尹子元殺死。斗氏貴族在這場鬥爭中出了很大的力,因而成王以子文繼任令尹。子文也屢建功勳。子文死後,他的兒子斗班繼任令尹。子文的弟弟子良和子良的兒子子越繼任司馬。他們都是很有野心的人。公元前05年,工正(官名)賈與子越合謀,殺了斗班,而由子越當上令尹,賈當上司馬。後來子越又帶著若敖氏的族人把賈殺死。楚莊王聽說了,大怒。子越先發制人,把自己的軍隊佈置在蒸野,準備武裝暴亂。楚莊王恐怕力量不敵,派人與子越談判,並派文王、成王、穆王的子孫作為人質。子越拒不接受。於是,莊王不得不與子越展開武裝鬥爭。公元前05年七月,莊王與子越的軍隊在皋滸(今湖北襄陽西)開戰。子越用箭瞄準莊王射去,飛過車轅,穿過鼓架,一直射到銅鉦上。接著又射來一箭,飛過車轅,透過車蓋,差一點就射中了莊王。士兵們都很驚慌後退。莊王卻鎮定地說「先君文王進攻息國的時候,有三支寶箭,一直放在寶庫裡,而被子越偷去二支。現在他的二支箭已用完,不足畏了,快衝吧!」莊王親自擊鼓,鼓舞軍心,立刻士氣大振,向子越衝擊,取得大勝。莊王身邊有一個著名的射手叫養由基,立刻射出一箭,把在前面的子越射死了。莊王平定了子越之亂以後,接著滅了若敖氏全族,只有令尹子文的一支被保留下來。此後,他們仍掌握大權。

    比較起來,楚國的君權比華夏諸侯為集中。令尹帶兵作戰失敗,往往受到處分。屈瑕伐羅之役失敗,自縊而死。城濮失敗,子玉被責自殺。後來,子上、子反也都是被殺或自殺。楚康王時,子囊、子庚為令尹,忠心耿耿,政績卓著。子囊將死時,對繼任者子庚說一定要加固郢城,以防制吳的進攻。當時人都稱讚子囊為「忠」,「將死不忘社稷」。子庚任令尹時,他能團結貴族,各盡職能,「以靖國人」,「君子謂楚於是能官人」。但是楚國的貴族與君主,仍有權力之爭。如子庚死後,康王使薳()子馮為令尹。薳子馮去徵求申叔豫的意見。申叔豫說「國多寵而王弱,國不可為」,他便假托有病,不肯接受。於是王使子甫為令尹。子南寵任觀起,王擔心大權旁落。每次見到了南的兒子棄疾時,常掉淚不語。棄疾再三詢問其故,王說「令尹之不能(意即不能團結和用人),爾所知也。」後來王殺子南,棄疾自縊,王復使薳子馮為令尹。他多次遇見申叔豫,申叔豫避而不說話,薳子馮心裡明白。這時觀起已被車裂,但是朝廷裡依舊有寵臣八人。薳子馮把他們一一辭退,朝廷才安定下來。以上諸例,可以看到君主與貴族的權力之爭。而貴族之間又有他們的矛盾和鬥爭的。

    楚國宋之役以後,子重請求申、呂的土地以為「賞田」,王許之。申公《左傳》,宣公三年。

    《左傳》,襄公十四年、十五年。

    巫臣反對。他說「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於漢」。王同意了巫臣的勸諫,沒有把申、呂分封給子重。子重因此怨恨申公巫臣。又另一個貴族子反,要娶陳國的美人夏姬,巫臣阻止了他。但是後來巫臣自己卻佔有了夏姬,並且悄悄地帶著夏姬投奔晉國。子重、子反於是瓜分了巫臣的「室」2。巫臣聽到這一消息,便死心塌地依靠晉國,出謀獻策,聯合吳國反楚。他給子重、子反寫信說「爾以讒慝貪婪事君而多殺不辜,余必使爾疲於奔命以死。」春秋時,君臣名分尚不嚴格,出奔他國是常有的現象,不足為怪。而楚國貴族投奔晉國則更為普遍。「楚材晉用」的典故就是這樣來的。

    從政治體制上看,楚國君主權力比較集中。它比別國,較早地實行縣制。如申呂等國被滅以後,楚王沒有把它們分封給貴族,而是由君主直接控制。申呂是最早置縣的。此外,尚有武城、鄧等縣。在開發了丹江以後,把下都遷往楚國內地,又在丹江那裡置析、上都等縣。縣的最高官吏叫做縣公或縣尹,他們都不是「臨土治民」的封君。

    就《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的記載看來,楚國的土地都是屬於公室所有的,貴族只能佔有而不能私有。庶人的地位相當於平民,但是他們與皂隸同屬於被統治階級。公元前548年,楚屈建(子木)為令尹,他整理兵賦,登記甲兵。《左傳》記載說「掩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數疆潦,規偃豬(渚),町原隰,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賦,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卒,甲楯之數」。他把事情辦完後,把文件材料交給了令尹子木。「井衍沃」,就是在平衍的地方劃分井田,可見楚國也是有井田制的。但是除井田以外,還有按各種地勢劃分的土地,它們也要徵收兵賦,凡九等。政府按賦稅收入開支。由此可見春秋中期以後,楚國賦稅制度方面的改革。這些兵賦,如果不像魯國那樣入於三桓,而是全部入於公室,那麼楚國公室的財力的確是很雄厚的。楚國對縣制的實施和土地制度及兵賦的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君權和貴族之間的鬥爭形式的反映。

    晉楚爭霸的尾聲。楚與吳越的關係自第一次彌兵之盟以後,隔了四年,前575年,鄭國背晉從楚。晉厲公命欒書伐鄭。鄭國告知楚國。楚共王出兵援鄭。由司馬子反統率中軍,令尹子重統率左軍。楚晉之間的爭霸戰爭又發生了。

    當楚軍經過申縣時,司馬子反會見了申叔時,徵求他的意見。申叔時說「德行、刑罰、和順、道義、禮法、信用,都是戰爭所必須的條件,現在楚國不顧百姓利害,又毀棄盟約,戰爭不一定勝利。但子反不愛聽。

    楚、晉兩軍相遇於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於是發生鄢陵之戰。晉國的軍隊中,苗賁皇是從楚國逃奔晉國去的,熟悉楚國的情況,在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楚國方面子反和子重都私心太重,楚國內部矛盾重重,存在著失敗的因素。開戰不久,楚國左右兩軍已漸不住。晉國的軍力集中於楚共王統率的中軍。晉將呂錡飛來一箭,恰好射中共王的眼睛。共王身旁養由基是著名的射手,立刻還了一箭,射中了呂錡。兩方不分勝負,準備次日再戰。楚共王召集子反前來商量。不料子反喝酒大醉。共王大為失望,便自行2《左傳》,成公七年。

    收軍回國,楚軍終於大敗。子反羞愧自殺。

    鄢陵戰後,晉國在華復諸侯中的地位又增高起來。鄭、陳、蔡等國由於鄰近楚國,仍舊抱著「兩親晉楚」的態度。這時,楚晉之間雖然沒有發生大戰,但是為了爭鄭爭許,小規模的戰爭卻未停止。前557年的湛版之戰(今河南葉縣附近),就是為了爭許而發生的。雖然晉又勝楚,但這時爭霸已成尾聲。前54年,由宋國向戎發起第二次弭兵之盟,得到晉、楚、齊、秦四個大國的同意,在宋召開。魯、蔡、鄭、陳、衛、許、曹、邾、滕等國也都參加了。晉國韓宣子說「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蠢,小國之大災也」。雖然結盟之後,小國仍舊要向晉楚兩個大國負擔兵賦,但是從此晉楚四十餘年間沒有發生大戰。

    早在楚莊王時,楚國為了北上爭霸,他的勢力已經伸入淮水以北和長江中下游。公元前0年,楚與吳越結盟,這是他與吳越發生外交關係的開始。後來楚國申公巫臣投奔晉國,他向晉國建議以吳制楚的策略,很快得到晉國的採納,並被派到吳國去見吳王壽夢。這時晉國正是六卿專政,各自忙於發展勢力,無暇對楚作戰,以致吳日益強大,所以巫臣的計策也就順利地得以實現。從此,江淮之間(今安徽北部)的許多偃嬴小國成了吳楚爭奪的對象。因戰線漫長,吳採用「聲東擊西」的戰略,使楚國的軍隊疲於奔命。如州來一地,一會兒被楚佔領,一會命運之涅磐最新章節兒被吳佔領,變動頻繁。

    公元前550年,楚國開始用舟師攻打吳國。公元前548年,舒鳩(在今安徽舒城)背楚親吳,楚發兵去打,吳軍來救。楚打敗了吳師,便順利消災了舒鳩。隨後吳又包圍了巢(今安徽巢縣)。當吳軍入城時,巢人暗中射了一箭,正中諸樊身上,吳軍大亂,敗歸。在吳楚初戰階段,楚國還是比較佔優勢的。公元前538年,楚靈王在申地大會諸侯,蔡、陳、鄭、許、滕、頓、胡、沈、小邾和宋等國與淮夷都參加了,晉國默不表態。會後,楚靈王親率諸侯各國的軍隊攻伐吳國,包圍了朱方(今江蘇鎮江東南)。吳國反攻,奪去了棘(今河南永城縣南)、櫟、麻(今安徽易山縣東北)三邑。從這些地名看來,楚軍已深入長江下游。

    公元前529年,楚靈王的兄弟發動宮廷政變。楚靈王不得不撤回前線的軍隊。吳軍乘機反攻。令尹棄疾由蔡回國,篡奪了王位,是為平王。公元前525年,楚平王命令尹陽丐率舟師與吳在長岸(今安徽當塗西南)展開大戰。楚奪去吳王余祭的大船余皇(船名)。前58年,吳反攻,滅了巢和鍾離。這時,吳公子光在吳國發動政變。他利用刺客專諸刺殺了吳王僚,然後即位,是為吳王闔閭(一作闔廬),從楚國投奔吳國的伍子胥,為吳效命。後來楚伯噽、齊國的軍事家孫武也都到吳。吳這時的政治經濟有了更迅速的發展。相反,楚國自靈王以後,政局很不穩定,公子棄疾是以軍事陰謀而奪得王位的,後來他又驅逐太子建出國,國人不服。陳蔡雖已復國,但是陳蔡人民對於楚國的統治深懷仇恨。平王死後,昭王即位,令尹囊瓦貪饞無厭,常常勒索陳蔡人民。蔡昭侯這時在楚,囊瓦見到他身上的玉珮和皮裘,也不放過,企圖奪為己有,把蔡昭侯拘留在楚。過了三年,唐成公朝聘楚國時,囊瓦見到他的馬好,也奪為己有,拘留了唐成公。

    公元前50年,吳以蔡唐為前導,進攻楚國。通過小別山、大別山(今湖北光山、英山之間)到達柏舉(今湖北麻城),與楚軍相遇。這個充滿了《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貪慾的囊瓦根本無心作戰,一觸即敗,便自行逃奔到鄭國去了。吳軍接著又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等地五次大勝楚軍,進而直攻郢都。吳軍進入郢都,大肆燒殺破壞。

    昭王匆匆逃出郢都,非常狼狽,輾轉到了隨。吳軍也接著趕到,要隨國交出昭王。幸而隨君好言拒絕,才免於難。楚國申包胥乞求秦國的援軍也已趕到,同時越國也乘虛攻入吳國都城姑蘇。吳闔廬不敢逗留,倉皇趕回。昭王於是回郢。楚國這才算免除了滅國的危險。

    楚的衰亡楚國是西周以來長江流域興起的一個古老國家,嚴格說來,它始終不是周所分封的諸侯。春秋以後,它的勢力雖然駸駸北上,但是由於齊晉等國華夏諸侯的堅決抵抗,它終於不能渡過黃河以北。在黃河以南的陳蔡以及漢陽諸姬、諸姜、淮水的偃嬴等等,都已被它所征服或兼併。宋、鄭、魯雖然未被滅亡,但是岌岌可危,不絕如縷。春秋後期,楚國的勢力伸向西南巴蜀和東南吳越,足足佔領了半個中國。它的經濟文化已大大地趕上了華夏,並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戰國以後,楚國雖然領土廣大、物產豐富,成為七雄之一,但卻開始走向衰落。

    戰國時期,秦、魏等國進行變法,楚國儘管在莊王時曾經消滅了若敖氏,但是貴族的勢力還很強大。悼王時曾任用吳起變法,他的主要目標仍在於限制貴族的勢力。吳起建議應該防止舊貴族「上逼主而下虐民」,又主張廢除世系比較疏遠的貴族,精簡官僚機構,節省封賞的開支等等。悼王並未認真實行。悼王一死,吳起在舊貴族的武裝暴亂中犧牲了。以後,楚懷王更是一個昏君,寵用靳尚、鄭袖等人。屈原忠君愛國,反而流放在外。戰國時期,楚國貌雖強大,而實質是相當虛弱的。

    自「合縱」、「連橫」之說興,各國都受其影響。公元前38年,以魏國公孫衍為首的「合縱」策略得到韓、魏和燕、楚的,於是發動了第一次五國伐秦的戰爭,但燕楚實際並未真正出兵參戰。

    秦國初強以後,採納了司馬錯先佔領巴蜀的策略,暫時停止東進。楚國於春秋時已經經營巴蜀。秦對巴蜀的活動同時也就是在經濟上對楚國的削弱。

    公元前33年,張儀自動建議出使楚國,要楚與齊絕交。因為巴蜀滅亡後,秦、楚緊密相連,如果楚齊結合,對秦不利。而且為了破壞「合縱」策略,最好也是從楚下手,拆散三晉或齊與楚的聯合。但是楚懷王看不清形勢,被張儀誘騙,果然斷絕了與楚的外交關係。

    公元前32年,楚進圍韓的雍氏,秦救韓攻楚。這時秦、韓、魏與齊楚形成對立集團,所以齊助楚對秦作戰。秦軍在丹陽(今河南西峽縣西丹水以北地區)大敗楚軍,俘虜了楚將屈丐等七十多人,攻佔了楚的漢中。接著,秦又向齊進攻,攻到濮水之上,俘虜了齊將聲子,打跑了齊將匡章。楚懷王征發軍隊反攻,秦楚在蘭田(今湖北鍾祥縣西北)發生大戰,結果是楚又大敗。

    春秋末年,楚利用越以制吳。越滅吳後,也北上爭霸,佔領了淮水以北的廣大土地。但是越不久又衰落了。至公元前30年,楚乘越國內亂而滅了越。越被滅後,楚國的勢力又伸展到了淮北。

    秦宣太后和魏冉當政,企圖改善與楚的關係。公元前305年,楚秦聯姻,楚王派人到秦迎親。次年,秦又把上庸(今湖北房縣均山)地方還給了楚。一年後,齊、韓、魏進攻楚國,楚懷王派太子橫赴秦作為人質,請求秦出兵援助。三國一聽說秦軍助楚,便自動撤退。但是秦、楚關係不久又破裂了。這是因為楚太子橫在秦與秦大夫發生私鬥,乘機逃回楚國。齊、韓、魏再次進攻楚國方城(今葉縣附近),在沘(今河南泌陽河與下游唐河)展開大戰,相持半年之久。三國之軍偷渡沘水,取得勝利。韓、魏分別攻佔了宛、葉以北地區。公元前30年,秦攻楚,相持一年,楚軍大敗,死傷士兵二三萬人。秦攻佔了楚的襄城(一作新城)。公元前300年,楚又派太子橫到齊國為人質,企圖以齊壓秦。前299年,秦攻佔了楚國八城。同時,秦昭襄王散佈和平空氣,給楚懷王信,表示願結盟友好。楚懷王信以為真,親自到武關約會。秦的伏兵一下子把懷王捉住,被送到咸陽。

    公元前297年,楚懷王偷偷地跑出秦國赴趙。趙不敢收容,只好折回。

    秦兵趕到,又被送回咸陽,不久死於秦。戰國時期,楚國不僅在戰爭中屢次被打敗,而且國君庸懦、政治腐化,很快地就衰落了。

    公元前284年,五國合縱攻齊。燕將樂毅攻入齊都臨淄。楚國於戰爭之初,本未參加,當燕將樂毅連下齊七十餘城,而齊湣王逃亡,楚國才派淖齒救齊。但齊湣王逃到莒時,淖齒卻把湣王殺死。

    公元前282年,秦昭王和楚頃襄王先後在鄢、穰相會。公元前280年,秦派司馬錯由蜀攻取楚黔中,楚獻漢北地和上庸地給秦。

    公元前278年,秦白起率領大軍由漢北地區南下攻鄢。鄢郢相距不過二三百里,它實際上是郢的陪都,史書上常以鄢郢並稱。白起是秦國一個後起的軍事家,主張不但攻取敵人之地,而且要殲滅敵人之人力、財力。他在對鄢的戰爭中,引用鄢水灌入鄢城,楚軍民淹死者達數十萬人。同時秦張若軍由四川出發,進攻巫、黔中,進展也很迅速。到第二年,白起軍又攻佔楚的郢都。頃襄王逃到了陳。

    自鄢郢相繼攻佔之後,秦又接著向東佔據了竟陵(今湖北潛江)等地直到安陸(今湖北雲夢安陸一帶),向西攻佔了西陵(今湖北宜昌),向南攻佔了巫和黔中。

    公元前24年,楚國又遷都於壽春。公元前230年,秦已滅韓。接著破趙破燕。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公元前22年,秦攻楚。公元前224年,楚將項燕兵敗自殺。次年,秦攻入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亡。

    第七章吳、越吳越,相傳是太伯·夏禹的後裔所建立,其事不一定可信。但如說,他們是由來自中原的貴胄、豪傑或其他的人同當地居民共同建立的國家,則似可無疑。春秋後期,吳越經濟迅速發展,並先後北上爭霸,成為中原盟主。不久以後,卻又或滅亡,或衰落。吳越的歷史行徑,顯然有它的特點。

    第一節吳吳的興起依春秋戰國時期的記載,吳的建國是在吳太伯和弟仲雍的時期。相傳,當周古公亶父(即太王)時,他已準備「翦商」。他預見到他的小兒子季歷將生一個大人物(文王昌),因此要把王位(其實當時尚未建國)傳給季歷。大哥太伯、二哥仲雍知道了父親的意圖之後,便自動跑到了「荊蠻」,以便父親傳位給季歷。像這樣的美德,在古代倒並不奇怪。然而「荊蠻」終究在哪裡呢?要說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區域,就是太伯、仲雍所建立的吳國(無錫),好像是太遠了。在古代交通困難的情形下,這難免使人懷疑。然而古人遷徙的能力卻確是驚人的。依人類學者所說,他們甚至遠渡重洋,爬過海拔八千米的高山,今人所認為不可能的,古人反而可以做到。而且夏商週三代既然已進入文明時代,就更沒有理由可以完全加以否定。

    據《史記·吳太伯世家》所說,在吳建國以前,這裡的土著還是「斷髮文身」的。越人也是這樣。因此,吳越統治者與土著人民不妨是屬於兩個不同的族。

    吳在金文裡寫作工■,句吳。工,句是發語詞,以或g發音。吳、虞古音相同。因此,有些史學家想把它和古代汾河流域之間的「虞」聯繫起來,認為太伯、仲雍最初所到的「荊蠻」就在那裡,以後他們又遷到漢水流域。楚國強大以後,虞又東遷到了江南,並且改寫為吳。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江蘇丹徒煙燉山發現一個《俎侯矢■》,其銘文大意是武王、成王征伐東國,王賜封給俎侯矢弓矢、山川、土地,王人若干,鄭七百又若干夫,俎庶人六百又若干夫。俎侯矢為了頌揚王的恩德,給虞公父丁做此尊彝。據此可以斷定,這是武王、成王征伐殷商和東國時的器物。這個俎侯(宜作宜侯)就是虞公矢。虞、吳同音。虞公,就是吳國的開創者。時間雖然不是古公亶父時,但也只相差五六代。

    《史記·吳太伯世家》說「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蠻夷。十二世而晉滅中國之虞。中國之虞滅二世,而夷蠻之吳興。」這樣說來,司馬遷也承認汾河流域之虞與在長江下游江蘇太湖之吳,確是一個來源而分裂為二的。晉滅虞、虢在晉獻公時,與吳興的時間大體上可以連接。

    吳的建國大概自吳壽夢之時。在古代,太湖一帶農業經濟的發展,並不太低,但是吳越國家的建立卻要晚於華夏諸侯。因此,晉楚爭霸儘管非常劇本篇依據《史記·吳太伯世家》的地方,不另一一作注。

    《文物參考資料》955年第六期有唐蘭等人考證。

    烈,吳或越卻不參加會盟和鬥爭。《左傳》宣公二年(公元前0年)記載「楚為眾舒叛,故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盟吳越而還。」當時舒稱群舒、眾舒,原來與徐同族,分佈於今安徽合肥、廬江等縣,在沿長江的邊上。春秋後期,吳國興起,遂成吳、楚共同爭奪的目標。《左傳》說得清楚,楚因征伐舒蓼,而盟吳越。這是吳越始見於《左傳》的記載。

    《春秋》經傳,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記載吳伐郯,入州來(今安徽鳳台縣)。魯國季文子說「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意思說,吳國侵入魯國的邊境,華復(中國)諸侯不能抵抗。當時人還把吳國作為蠻夷之類。《春秋》經傳記上這一筆,似在表明吳已開始強大了。也是在公元前584年,楚國的叛臣巫臣在晉。他是在楚時與子重、子反等貴族爭權奪利失敗而逃到晉國的。他蓄意對楚報仇,於是給晉國君臣建議,聯絡新興的吳以牽制楚國。晉國的君臣同意了他的策略,便使他代表晉國出使吳國。吳王壽夢信任巫臣,使巫臣的兒子狐庸作為「行人」。吳本長於水戰,巫臣教吳訓練車戰。從此,吳開始伐楚。由淮水直至漢水沿岸,原是徐與群舒和其他蠻夷小國雜居的區域。現在它們也就成了吳楚爭奪的目標。吳一歲內連續出戰,聲東擊西,使楚國疲於奔命。「蠻夷之屬楚者,吳盡取之」。於是吳在春秋晚期成為霸國。

    吳楚柏舉之戰公元前5年,吳王壽夢卒。壽夢有子四人諸樊、余祭、余眛、季扎。季扎賢,壽夢本來想立季扎。季扎讓,不可。於是乃立長子諸樊。以後,依次立。余眛卒,按照兄終弟及的習慣,吳人欲立季扎,而季扎堅決讓,逃去。吳人說「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則王余眛後立。今卒,其子當代」,乃立王余眛之子僚為王。

    楚之亡臣伍子胥奔吳。稍後,楚亡臣伯噽也奔於吳。二人都受到吳的重視,掌握國家大事。吳這時與華夏諸侯的關係,已愈加密切。壽夢卒時,魯國為吳在周廟舉行祭祀,確認吳、魯為同姓和同宗。季扎讓位後,他作為使臣聘問魯國、齊國、衛國、晉國,而後由徐回國。他與晏嬰、子產、叔向等都結交,談論學問。他對於華夏諸侯的禮樂,文化已有很深的理解。由此可見吳雖然後起,卻已全盤華夏化了。而吳、楚的關係卻始終十分緊張,幾乎連年不斷發生戰爭。江淮流域之間的徐、舒、蓼等國成了吳、楚爭奪的對象。楚國的兵力畢竟比吳強大,他的前鋒已經到達今江蘇南京等地。

    但這時楚國公子棄疾推翻靈王,代立為君,是為平王,對外戰爭有所削弱。吳國公子光亦弒吳王僚,代立,即吳王闔廬。闔廬對伐楚之事毫不放鬆。公元前509年,楚使囊瓦伐吳,結果是吳大勝,敗楚師於豫章,取楚之居巢(今安徽之巢縣)。這時,蔡、陳已為楚國所滅,楚國對他們的人民屢次遷徙。平王即位後,蔡陳雖說是復國,但是名存實亡。蔡侯留楚,囊瓦誅求無厭。蔡侯逃歸後,請晉伐楚。吳闔廬於是乘機與唐、蔡等聯合伐楚。公元前50年,吳的軍隊已到了漢水,楚被迫反擊,夾漢水而陣。吳王弟夫先出擊,楚兵大敗。吳王縱兵追之,戰於柏舉,五戰而楚五敗,楚昭王匆忙逃出《左傳》,成公七年。

    《史記·吳太伯世家》。

    郢,到了鄖,又逃到隨(今湖北隨縣)。吳兵佔領了楚的都城郢。

    公元前505年,即吳入郢的次年,越乘吳國空虛而伐吳,吳甚危急。嗣因秦兵前來援助楚國,吳兵敗退。夫聽到這一消息,自前線趕回吳,便自立為王。闔廬不得不引兵歸。夫敗後奔楚。楚昭王於是年九月入郢復國,封夫為棠■氏。公元前504年,吳使太子夫差伐楚。楚恐,由郢遷都於鄀。此後,吳越之間的戰爭又緊張起來。雙方經反覆較量,吳於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

    第二節越越的興起及越之滅吳據《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說,越「其先禹之苗裔」,是夏後帝少康之庶子所建立的國家。因此,他與吳國一樣,其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不一定是同族。但也「文身斷髮」,隨從了土著的風俗習慣。相傳,經歷了二十餘世,到了允常。他與吳闔廬的時期相當。這時,吳越之間曾發生過戰爭。晉利用吳以牽制楚,楚也同樣利用越以牽制吳。公元前0年,楚伐舒蓼,與吳越結盟而還。這可見吳越與楚發生關係,是同時的。

    公元前537年,楚以諸侯及東夷伐吳。越大夫常壽過率師會楚於瑣。前58年,楚為舟師以略吳疆。越公子友率師,助楚攻吳2。

    公元前49年,越王勾踐即位。吳王闔廬得訊,乘機伐越。越王勾踐使死士挑戰。他們前進到吳陣前面,大喊一聲,然後一齊用劍自殺。吳軍看得目瞪口呆。正在這時,越軍一齊猛攻過去。吳師大亂,敗於檇李(今浙江嘉興西南),闔廬被射傷,毒發而死。他告誡其子夫差說不要忘記向越國報仇。公元前495年,吳夫差即位。次年,再伐越。越倉卒應戰,敗於夫椒。越被迫退至會稽山中(今紹興諸暨之間),吳兵緊緊包圍。句踐準備自殺,范蠡勸諫句踐不可如此,要他先「卑辭厚禮」向吳投降。越於是派大夫文種去吳國請降。吳王夫差已將允許,而伍子胥堅決反對。文種回來報告說吳太宰噽多貪慾,可誘以利。因此,越以美女和寶器等賄賂太宰噽。噽向夫差說了越的許多好話,但伍子胥再三勸阻吳王,不讓答應越的請求,並引經據典地講了太康失國和少康中興的故事。最後說「今不滅越,又必悔之」3。吳王夫差還是不聽伍子胥的勸諫,終於接受了越的投降。

    越王親自到吳國服了一段役。回國後,念念不忘復仇。相傳,他臥薪嘗膽,用以自勵。在政治上,他獎勵人民繁殖人口,努力生產,並教練士兵。范蠡和文種,都是楚國人。他們二人全心全意地為越盡忠效力,要越王等待天時。

    公元前489年,吳代陳,召陳懷公。前487年,伐魯。公元前485年,又與魯共伐齊,救陳,還殺死了好強諫的伍子胥。公元前484年又與魯敗齊於艾陵。公元前482年,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在會上,夫差以霸主自居,一定要在晉之前歃血訂盟,使華夏諸侯都服從他。夫差正得意洋洋的時候,忽然聽到越兵已乘虛進入吳的國都姑蘇(今蘇州)。夫差於會盟後匆匆趕回,使人以厚禮與越求和。句踐估計自己的力量還不能滅吳,與吳講和。

    公元前478年,越大舉伐吳。這時,吳軍已疲弊不堪,精銳已盡死於齊、魯,所以越大破吳兵。越留兵姑蘇三年,迫使吳王不得不出來投降。據說句踐本想同意吳投降而止,但是范蠡進諫,不可重蹈吳的覆轍,遂不許。夫差自殺。公元前473年,越於是滅吳。

    《左傳》,宣公八年。

    《左傳》,昭公五年。

    2《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3《左傳》,哀公二年。

    越北上爭霸及其滅亡句踐滅吳之後,躊躇滿志,倣傚夫差的樣子,經過夫差所開鑿的邗溝,北渡淮水,與齊魯諸侯會於徐州,並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肉,承認越是華夏諸侯的「伯」(霸主)。越這時的領土已過淮水以北,與魯國接壤,東面由今寧波出海,南自今紹興諸暨以至溫州,西面則達今江西鄱陽湖。從太湖到寧紹平原,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史記·貨殖列傳》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這是說,江淮以南包括太湖寧紹一帶,依靠自然地理特別優厚的條件,人民生活是比較容易的。但「火耕而水耨」,生產力還是低下的。

    由吳、越的社會歷史看來,他們的發展相當迅速。但是基礎不鞏固。伍子胥、伯噽在吳,范蠡、文種在越,都是楚國人。還有孫武,是齊國人。他們各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是范蠡其人,他不但是政治家,而且是商業家。據說平吳之後,他預見到句踐是個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安樂」的人,所以功成身退,而隱居於五湖之間,但是他善於做生意,「三致千金」,成了百萬富翁。伍子胥、范蠡、孫武,本編下,第二章別有傳。

    越滅吳後,因與魯接壤,魯國君很希望越的幫助,使他能夠消滅三桓的勢力。公元前474年,魯叔青出使越國。次年,越執邾子以歸,魯哀公要到越國去。季孫氏害怕哀公將對他不利,從中阻撓而止。宋、衛等國也把越作為霸主。但是,吳越爭霸實際上已是霸業的回光還照了。

    越在戰國初年以後,江淮以北的土地被楚國所佔領。因此越就衰弱了。

    公元前30年,楚國乘越內亂,在江東設郡2,越亡。

    《左傳》,哀公二十三年。

    2據楊寬說。見其《戰國史》頁330及注。

    第八章巴蜀、西南夷巴蜀和西南夷是古代散佈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古老氏族部落。根據考古發掘和神話傳說,它們的起源和文化不一定比華夏諸族要晚或落後,它們也並不與華夏諸族完全隔絕,毫無來往。不過先秦文獻裡確是較晚才提到它們。可以肯定地說,巴蜀在商周之際已經與商周發生關係,而在春秋戰國以後,與楚秦等國的關係更加密切。兩漢魏晉南北朝以後,《華陽國志》、《蜀王本紀》以及《山海經》等著作裡對它們的起源和歷史有專門的記載,但仍有史料不足或模糊不清的感覺。今且從《牧誓》的八族談起,然後分別論述楚、秦對巴蜀的經營開發。

    第一節巴蜀《牧誓》的八族《牧誓》是周武王伐紂前會師於孟津的誓師辭。當時,西南諸族多擁護周,而反對殷商。在《牧誓》中提到的諸族有庸、蜀、羌、髳、微、廬、彭、濮八族,或稱為八國。其實它們只是氏族部落而已,還不能算是嚴格意義的國家。它們也並不一定恰好只有八國。當時會於孟津的諸族,一說有八百之多。這也說不上有多大可信的程度,但可見當時來會的諸侯之多。

    關於《牧誓》八族,前代學者從孔安國、鄭玄到孫星衍以及近人徐中舒,顧頡剛等都有考證。他們認為,大體上這些國家都是在周的西南,包括今陝西、四川、湖北等省交界的區域。商周之際,殷紂王對其四周小國都很暴虐,因此它們擁護周文王、武王。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是說殷商末年,不但殷喪失了對東夷的控制,而且西南諸族也大都依附於周。但周文王、武王還是小心翼翼地服事殷商,非到時機成熟,是不採取非常行動的。

    《牧誓》八族有蜀而無巴。彭,可能就是巴。前輩學者認為彭在四川彭縣。彭、巴雙聲,自可通用。《左傳》襄公九年「巴濮、楚、鄧、吾南土也。」春秋以後,不見彭而只見巴,而且巴、濮往往並言。

    《牧誓》中的髳,前輩學者考釋,都以春秋時的茅戎當之,固指定其地在今河南三門峽附近。我們認為,茅戎也就是苗蠻的支族。《後漢書·西羌傳》透露了這一消息,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於賜支,至乎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南接蜀,漢徼外蠻夷,西北接鄯善、車師諸國。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產牧為業。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

    西羌自出三苗,學者頗為置疑。但是苗羌必定地域鄰近,而且遷徙活動也常相因,是可信的。析支即西南夷中的■或臾,所以說「南接蜀、漢徼外蠻夷。」羌人向西南遷徙過程中,有苗蠻人參加,他們住在蜀的徼外。

    古代各族人民的遷徙是十分頻繁的,從而發生經濟文化的接觸,以及血緣關係的融合。研究巴蜀和西南夷的族源,易有分歧,其原因即在於此。巴濮的遷徙與楚的經營春秋以後,楚國由丹水以北向江漢流域發展。巴大概也在這時向東發展,都於江州(今四川重慶),並且沿著長江向下發展,直到巫峽、宜昌,沿江都有巴人的蹤跡。

    《左傳》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始見巴人的記載巴子使韓服告於楚,請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將巴客以聘於鄧,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讓於鄧。鄧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帥師及巴師圍鄾。鄧養甥、聃甥帥師救鄾。三逐巴師,不克。斗廉衡陳其師於巴師之中以戰而北。鄧人逐之,背巴師而夾攻之。

    鄧師大敗。鄾人宵潰。

    據此記載,巴當在楚國之西北,與鄧(今河南鄧縣)相近。巴要與鄧友好,而須先告楚國,則巴為服屬於楚之附庸。

    《左傳》,莊公十八年(公元前7年),楚文王即位,與巴人伐申,巴人叛楚而伐那處,又進而攻楚之城門。冬,巴人又因楚閻敖「其族為亂」而伐楚。由此可見巴人的頑強。這時楚國的都城為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那處即在其北,巴國當在襄陽附近。

    《左傳》,文公十六年(公元前年),楚大饑。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今湖北房縣南),師於林(當在今湖北荊門),又伐其東南。庸人帥群蠻以叛楚。麇人帥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啟。可注意的是庸人、麇人為首,聯合群蠻、百濮共同反叛楚國。庸見於《牧誓》,在今湖北竹山縣。楚師東來而百濮避鋒先走。百濮在竹山之南。百濮包括許多屬於濮的部落,正像群蠻一樣,不易固定於一個地點。這時,從湖北北部山區到江漢流域,都有濮人的活動。平定這次動亂時,秦與巴都幫助楚國。《左傳》這樣說「子越自石溪、子貝自仞以伐庸(石溪和仞皆在今湖北均縣,為八庸之道)。秦人、巴人從楚師。」戰爭結果是楚滅了庸,百濮罷歸。自此之後,巴更進一步服於楚了。

    但是百濮與群蠻,氏族林立,沒有統一。楚自若敖、蚡冒「畢路藍縷,以啟山林」,開發蠻濮以來,直至戰國,始終沒有能夠征服了他們。因為他們處在湖山荊山、武當和桐柏大洪山的山區之中,時叛時服,非楚之兵力所及。吳、濮是楚國春秋晚期兩大外患。這時也有一部分濮人順著犍為、宜賓所謂「僰道」而舉族向南遷徙,到了雲南、貴州境內的。

    蜀蜀作為族名,已見於甲骨文,如「蜀射三百」,「丁卯卜,共貞,至蜀,我有事。」「王登人正(征)蜀」等等。就內容看來,殷王有權徵調蜀之射人;殷王有事,蜀有所謂「■王事」之義務。但是蜀並不老老實實地服從於殷,故殷王屢有征蜀之役。

    唐宋時,成都附近曾經發現很多人工堆積而成的巨石和石棺,當時人們都不解其故。其實,這是東夷人(包括殷商)的風俗習慣。今在遼東、遼西以及蘇北銅山丘灣,都有發現。有人稱之為「巨石文化」。蜀地有「巨石」的發現,也許是蜀人從沿海或中原遷徙到西南之誣。

    《華陽國志·蜀志》說蜀有王曰杜宇,一名杜主。「杜主」,古即「社主」。又說「七國稱王,杜宇稱帝」,「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城郭」。這個傳說的年代,並不很古,大約是春秋戰國時的情況。大體說來,蜀這時的領域北抵漢中,西達氐羌,南到峨眉、樂山、宜賓,東與巴接壤。這一區域正是所謂川西平原,土地肥沃,因此春秋戰國時蜀成了楚秦移民的目標。

    春秋中期,楚莊王時發生貴族若敖氏的叛亂。平定以後,若敖氏的子孫遭到滅亡,斗氏、斑氏屬於若敖氏的分族,也被迫遷徙「實邊」。岷山莊王大概就是這時到了蜀的西南,與氐羌雜處,成了大族,被稱為「豪」。豪就是敖,猶酋長的意思。另外,還有爨氏和一個被稱為「盜」實即農民起義領袖的莊0,在戰國時由楚都遷到滇黔。這情形,正像商周之際殷商的宗支向四處遷徙一樣。不管它們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民族的遷徙也就是文化傳播,起著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

    春秋時期,楚國的金幣(鍰和金版)已流行於長江流域。近半個多世紀來,在今湖南、河南、江西、浙江都有發現。當時的金礦地點究竟在何處,徐中舒《論岷》山莊王與滇王、莊0的關係》一文,首先揭開丁這一秘密。漢代的嚴道(原是莊道,因避漢文帝諱改為嚴道)所在的岷山腳下,有一條犛牛河。犁、麗,同音,故亦名麗水,盛產黃金。同時雲南騰沖北面的金寶山長傍川之間,也盛產黃金,也名麗水。楚國為了在兩地開採金礦並運輸到楚國,先後在雲南楚雄和四川滎經置官設吏,即由岷山莊王經營其事。因滎經距楚雄較近,交通方便,所以較楚雄尤為重要。戰國以後,秦國日益強大,自它佔領了漢中之後,秦代替了楚在巴蜀的統治,於是,金礦的事業便停頓下來。秦自商鞅變法以後,開始向東發展。秦惠文王聽從司馬錯的建議,不忙攻伐三晉,而向巴蜀發展。司馬錯說「取其地足以廣國,得其財產足以富氏繕兵」。秦於是向蜀擴展。

    公元前3年,蜀和道、巴發生戰爭。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等人從劍閣伐蜀。蜀王親自到葭萌(劍閣東北)迎戰。結果敗退,被秦兵追及殺死。就這樣,蜀國就亡了。接著,秦又乘勢滅了苴、巴。

    蜀的滅亡是很迅速的。但是,秦統治蜀卻化費了很大的氣力。當時,蜀及其他西南少數民族,尚未形成國家,時叛時服。秦不能不對他們採取羈縻政策,如封蜀王的子弟為侯,又使陳莊相蜀,張若為守。秦在巴設置巴郡同時,仍然保留了蠻夷君長,又使他們「世尚秦女」。

    公元前34年,秦惠文王封公子通為蜀侯。儘管秦派蜀相蜀守以監視蜀侯,但是蜀仍不斷發生內亂。實際上,秦對蜀的統治是不穩固的。公元前3年,西南夷中的丹犁降蜀,而蜀相陳莊殺死丹犁,這就是怕蜀侯和西南夷勾結,以抗秦國。次年,秦武王派甘茂等人伐蜀,殺死陳莊。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又封蜀侯子輝為侯,仍是使用以蜀治蜀的政策。公元前30年,秦昭王又派司馬錯入蜀,輝自殺,繼立輝子綰為侯。公元前285年,秦懷疑綰反叛,把他殺死。從此只派張若為蜀守,設置蜀郡。

    秦滅蜀後,連封三侯而又連殺三侯,然後才改蜀為郡,使蜀成為地方行政組織,加強了對蜀的統治。

    雲南《思想戰線》,977年第4期。

    第二節西南夷古代巴蜀西南,今四川、雲南、貴州三省交界的地區,散佈著許多氏族、部落,如夜郎、滇、邛、■、昆明、冉、駹等,總稱為西南夷。他們的族源非常複雜。有的來自黃河流域,有的來自西北,由新疆通過青海甘肅來到這個地方。現在這一地區還雜居著彝、羌、苗、傜等不同的少數民族。《史記·西南夷傳》根據秦漢時期的材料記載其分佈說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

    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無常處,無君長,地方可數千里。自■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蠻夷也。

    大體說來,這些部落都還沒有形成國家,所謂「君長」也只是頭人而已。秦漢至今,這一地區除了大部分彝族以外,還有氐羌、苗、徭、侗、僮等等。關於他們的族源和遷徙,是如今中外學者所關心和研究的問題,但是還仍然存在著許多「缺環」,不能解決。解放以後,在七十年代,考古學者在雲南晉寧石寨山發現了滇王的墳墓和出土銅器。其中有一個銅鼓上有許多人物,有的是編發,有的是椎髻,正與《史記·西南夷傳》所述相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件的銅釦或兵器的裝飾物上鑄有許多野獸(如虎、豹、狼和鹿)互相搏鬥和噬咬的情狀。這顯而易見,是西北或北方遊牧部落所常見的圖像。蘇聯學者把它們和中亞的遊牧部落斯基泰文化相比較,提出晉寧石塞山文化中有斯基泰文化影響。日本學者白島芳郎也用了大量的歷史材料來證明這一假設。他認為昆明就是《漢書》、《後漢書·西域傳》裡所說的昆彌。他們自戰國以後,通過羌人或隨著羌人一起來到雲南洱海和昆明湖一帶。因此,晉寧石塞山有西北遊牧部落文化,甚至中亞斯基泰文化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他的歷史材料輾轉曲折,其根據是脆弱的。

    春秋時期,楚國的貴族莊王就是若敖氏的後裔。他在四川滎經和雲南楚雄經營開採金礦的事業。戰國時期,莊0率領農民進入貴州南中(夜郎、牂牁)等地,他們與楚(濮)人一起結成部落。魏晉時的爨氏,即楚國斗氏(班氏)。其後他們子孫繁衍,成為大族。晉代的「五荼夷」,唐代的「勿鄧」、「多崗」,宋代的「五斗夷」,其實都是斗氏的不同音譯。勿、五,是少數民族在名字前加的「阿」字。勿、五,就是「阿」的不同寫法。果如徐先生所說,雲貴境內的西南夷人中確有楚國貴族的後裔,他們與當地的居民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總之,古代西南夷是一個不同的氏族部落的通稱。由於長期的雜居和遷徙,促使經濟文化的交流,從而形成比較固定的共同體。

    徐中舒《宋代斗夷源於楚國令尹子文》說,刊於《西南民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第九章秦第一節秦的早期歷史秦的遷徙和建國秦,嬴姓,是西周東遷時才被周平王承認其為諸侯國的。對於它的起源,很早就有不同的傳說。《史記·秦本紀》說秦之先,帝顓頊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要完全理出這一傳說的頭緒來,還有很多困難,但嬴秦與趙,原來都崇拜玄鳥圖騰,這卻是一致的。因此,我們懷疑秦,趙原來都是殷商玄鳥圖騰的支族,大約是在商周興亡之際,他們乃由東方沿海遷徙到了西北黃土高原,因而與當地的戎羌等族雜居混合一起。因此蒙文通認為秦是戎族,近人則認為秦是殷商之後或東夷部落。二說可能是各說對了一半。

    甲骨卜辭有■、■二字,像捕鳥獸的工具,後來分化為二字,即禽和畢之本字。丁山在《殷商氏族方國志》中有關於此二字形義的詳細考證,認為其地即今山東之魚台,即春秋時的費,亦即周公伯禽作《費誓》所在。費,古文作粊。但是丁氏沒有指出汧水隴山之秦亦即由山東遷徙而來的。我們認為嬴秦即甲骨卜辭所見之■,費即「女華生大費」之費。古代族名人名不分,其例甚多。

    《秦本紀》接著說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其玄孫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

    這段記載保存著秦的玄鳥圖騰的傳說。同時秦遷於汧隴之間,正是在蜚廉之時。《孟子·滕文公》說「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這裡的蜚廉,就是飛廉。顯而易見,不待考證。但是他沒有被戮,而是跋涉數千里,遷到了西北黃土高原。他是與趙同時遷徙的。因為蜚廉生惡來,惡來就是以後趙的祖先。依蒙文通所考,秦、趙原來都在汧山洋水一帶,後來趙遷徙於今山西的西南,而秦仍在原地遊牧。秦的周圍都是羌戎部落。當然,他也就與戎同化,甚至成為戎族的一個部份。這樣情形在古代是並不奇怪的。《秦本紀》引申侯的話說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

    申侯稱「我先酈山之女」,則申侯應與酈山之女同是戎族。戎胥軒,據《史記·正義》說是秦的祖先中衍的曾孫,而生中潏。他們與姬周有婚姻關係,所以保衛周的西垂。

    周孝王時,秦的祖先非子居於犬丘。犬丘之名,無疑是因犬戎所居而得名,當在今甘肅東南與陝西西南的交界之處。周孝王要非子在那裡養馬,「馬大蕃息」。孝王因此讓秦為附庸。這可見他的力量還是很微小的。

    周厲王時,西戎叛亂,秦仲滅大駱之族。這就是說它已兼併了大駱之地而強大起來。至宣王時,周已命秦仲為大夫,誅西戎,為西戎所殺。秦仲有五個兒子,其長者曰莊公。宣王召集莊公兄弟五人,讓他們帶兵七千去伐西戎,佔領了西戎大片的土地。莊公又生三個兒子,其長子曰世父。世父說「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於是世父又伐戎,戎也包圍犬丘,世父被戎所俘虜,後來又得釋放。這時,秦一方面與戎戰爭,一方面又與戎有通婚關係。

    周幽王時,關中已多戎人。幽王寵愛褒姒,要廢除申後(申侯之女)和太子宜臼,引起申侯的反抗。西戎,驪山之戎同時叛亂。幽王被殺於驪山之下。諸侯都不來救,獨有秦襄公以兵保衛周室。周避犬戎之難,東遷洛邑。太子宜臼逃到申國。褒姒子伯服即位。於是二王並立。後來宜臼勝利,是為平王。周平王賜襄公以岐以西之地,說「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因此秦被封為諸侯,始建國,而與諸侯有通使聘享之禮。

    秦霸西戎秦是在戎狄的包圍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文公期間(公元前75—前7年)秦的勢力大概才完全佔領了岐西的地方,於「汧渭之會」(今陝西眉縣)營建城邑,並且「初有史以紀事」,同時,開始築畤。畤,就是殷商人所謂「社」。畤從田、止從寸,這可能與姜嫄「履大人跡」的故事有關。田就是田野,止就是「大人跡」。從寸,與封、邦等字相同,是象社樹的種植。這就是說秦已自承他是周的繼承者了。周室雖然東遷洛邑,但是當地還有許多周的「余民」居住著。史稱「文公收周余民而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這可見文公的勢力還仍只到達岐西,岐東「獻之周」,實際上還在戎人手裡。在憲公時(公元前75—前704年),秦又進一步向東發展,已漸漸到了岐東。前70年,秦已徙居平陽(即今陝西眉縣),並派兵伐蕩社,與毫王戰,毫王奔戎。前98年,又伐蕩社,取之。蕩社和毫王也是和嬴秦一樣,從東方遷徙過來。蕩社就是湯社。毫即薄姑,商亦稱為毫。但是它們也與戎同化了,所以被稱戎王。

    公元前97年,武公立,伐彭戲氏,至於華山。前88年,又伐邽冀戎,約在今甘肅天水附近,這樣向東發展的同時,又向西北發展。可注意的是,秦這時在佔領區不實行分封,而直接實行縣制。它滅了今長安縣東南的鄭、杜時,就建立了縣。春秋時期,諸侯國內實行郡縣的,以秦、晉和楚為最早,這些國家恰好是宗法封建關係比較薄弱。

    秦一步一步向東發展,岐東的戎被迫,也向東奔竄,沿著黃河,散佈於河西河東之間。後來晉西、晉東以及周的洛水、伊水一帶都有戎人的蹤跡。當時北方的狄人也很盛,戎狄也就混合起來。

    秦穆公時期(公元前59—前2年),秦國已有很大的發展,開始參加華夏諸侯的爭霸戰爭與會盟。這時,華夏諸侯還仍把他看做「戎狄」,但穆公已盡量模仿華夏的禮樂文化了。有一次,戎王使由余於秦。秦穆公使他參觀宮殿、陵寢、倉庫,以誇耀他在經濟文化上之發達。但是由余看了,毫無興趣,反而冷笑地說「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穆公感到奇怪,問道「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然尚時亂。今戎夷無此,何以為治?不亦難乎?」由余說「此乃中國所以亂也。夫自上聖黃帝作為禮樂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驕淫,阻法度之威,以責督於下。下罷極,則以仁義怨望於上,上下交爭怨而相篡弒,至於滅宗,皆以此類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這一故事反映秦已由戎化而華化了。

    秦穆公初年,晉獻公滅虞虢,這固然是為了抵抗狄人,也是為了防禦秦人。《左傳》襄公十四年。晉執戎子駒支,晉范宣子與戎子駒支的一段對話,是很有歷史價值的,《左傳》記范宣子親數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今敦煌),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汝剖分而食之。」對曰「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堵戎。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諸戎翦除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

    姜戎氏即姜氏之戎,他們原來在今甘肅敦煌河西走廊。秦佔領關中之後,他們被迫東竄。幸而晉惠公給他們土地,才在河東、晉西定居下來。這些戎人也不是不勞而獲的,他們披苫蓋,蒙荊棘,驅走了狐狸豺狼,才開闢出土地,得以耕種,並且還幫助晉與秦作戰。姜戎與其他遷居於伊洛的戎人都是一樣,其中有些人在東周初年與周、晉雜居,雖然也有時叛亂,但已經是華化了的戎人。

    秦穆公在滅虞後,得虞國賢臣百里奚。穆公很尊重他,要他和他的兒子孟明視出謀獻策,準備伐晉。後未成功。晉獻公死後,晉惠公由梁入晉,就是由秦穆公出兵護送至晉的。惠公入國以後,他把親口許納送給秦的河西土地都賴掉了。晉旱,求濟於秦。秦穆公慷慨地送去糧食。過了幾年,秦鬧饑荒,秦請求晉國援助,晉惠公不但不答應,反而乘機去攻伐秦國。於是發生韓之戰(公元前45年),晉惠公被俘虜,後又釋放回國。前4年,秦滅秦的同姓附庸小國梁(今陝西韓城)。前35年,晉公子重耳由秦回國即位,也是秦穆公以兵護送的。如此等等,無不可見秦穆公的雄心,而晉絲毫不肯讓步。

    公元前35年,周襄王弟帶以狄伐王,王出居鄭。王使人告難於晉、秦,晉文公剛即位,就帶兵去伐王子帶,助襄王入國。秦穆公也同時派兵到了河上。公元前30年,穆公助晉文公圍鄭。鄭使人對穆公說「亡鄭厚晉,於晉而得矣,於秦未有利。晉之強,秦之憂也。」這話說中了秦的競爭對手在晉而不在鄭。前28年,晉文公剛死,秦又襲鄭,晉敗之於殽。蹇叔和百里奚事先都曾極力勸諫,穆公不聽,故有此敗。秦穆公並不懊悔,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被晉俘虜,放歸後,也依然重用。公元前25年,秦伐晉,以報殽役之仇。大敗晉人,取王宮及鄙。次年又代晉,晉不敢出。公元前23年,晉伐秦。公元前2年秦穆公死。他的一生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積極東侵,但是沒有成功。秦自文公以後,雖然收復了周在關中的失地,鞏固了秦的基礎,但是散佈在今甘肅、青海的羌戎人數是很多的,部落也不統一,隴西隴東一帶還有綿諸、義渠之戎等。秦穆公由於不能實現東進的計劃,於是向西去征伐這些落後的部落。史稱其「益國十二,闢地千里,遂霸西戎。」遊牧部落或叛或從,來去無蹤,儘管這樣,秦穆公最後還是成了西戎的霸主。後來秦晉之間還有許多小規模的接觸和戰爭。如公元前7年晉伐秦,取秦少梁。前5年晉伐秦,取秦羈馬。秦還擊,與晉大戰於河曲。這時,晉楚之間戰爭頻繁。秦既不助晉,也不助楚,似平保持中立的政策。公元前50年,吳伐楚,攻入郢。楚王逃亡到隨。楚申包胥告急於秦,七日不食,日夜哭泣,感動了秦哀公,於是以五百乘兵車救楚,吳師退出郢。總的來說,春秋時期秦楚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和好的。

    第二節秦在變法以後商鞅變法秦是在周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在其建國以前,還是在羌戎的包圍中過著遊牧的生活。周室東遷,羌戎的一部分雖然被秦的軍事力量所驅逐向東南遷徙,但是關中之地依然是羌戎,後來還有從北方來的狄人雜居,時叛時服。大概在秦穆公以後,秦才擴大和鞏固了國家的基礎。春秋時期,儘管穆公稱霸西戎,但是與晉、楚相比,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都要落後得多。秦的宗族之間還常常發生械鬥,似尚無大宗、小宗的區別。男女婚娶,還沒有一定的制度和禮教。這一些,大概跟他與羌戎長期雜處是有關係的。但是不可否認,他另一方面已日益接受了華夏的禮樂文化,如前引由余對穆公所說的話,就可證明。

    戰國之初,三晉最早進行變法。商鞅由魏入秦,他在秦的變法與三晉的變法在內容上更為豐富。

    秦孝公即位(公元前3年)時的形勢是,黃河以東有強國六,與齊、楚、魏、燕、韓、趙並立,而淮泗之間有小國十餘,楚魏與秦接界。秦僻在雍州,華夏諸侯以夷狄看待他。孝公下令國中說「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狄,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穆公之故地,脩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這說明孝公對於促使秦國強盛,有迫切的願望。

    公元前35年,孝公以商鞅為左庶長,實行第一次變法()頒布法律,制連坐法;(2)重農抑商,獎勵農業和開荒;(3)獎勵耕戰,禁止私鬥,頒布依軍功行賞的二十等爵制。前350年,商鞅又實行第二次變法,()廢井田,開阡陌;(2)推行縣制;(3)統一度量衡;(4)按戶口徵收賦稅。從第一次變法到第二次變法,可以看出商鞅變法已由軍事的政治改革向經濟的改革上步步深入。關於商鞅變法,本編下,第四章,商鞅另有傳。現僅就下列問題,加以論述。

    ()提拔有軍功的人,裁抑宗室舊貴族。頒布二十等爵制,就是為了這一目的而提出來的。春秋以來,華夏諸國貴族專政,君權旁落。如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提拔有軍功的人,抑制宗室舊貴。《史記·商君列傳》說「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宗室貴族,是憑借血緣關係而取得世卿世祿的特權的。而今要憑借軍功授官授爵及土地、奴隸和財產。這一政策的目的和作用,顯而易見。但是商鞅變法並沒有廢止貴族等級爵制,也是顯而易見的。

    (2)「廢井田,開阡陌」以後的田制,究竟是什麼田制呢?《秦本紀》和《商鞅列傳》裡對此都未明確交待。商鞅廢井田,在《漢書·食貨志》裡作「商鞅作轅田」,而《史記·商君列傳》說「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參見楊寬著《戰國史》,第84—93頁。

    平」,都並沒有說農民可以私有土地。據新出土的雲夢秦簡的發現,商鞅「廢井田,開阡陌」以後,卻實行授田制。如秦簡《田律》雲入頃芻、槁,以其受(授)田之數,無墾不墾,頃入芻三石,槁二石,芻自黃■及■束以上皆受之。入芻、槁,相輸度可也。

    秦簡的時間雖然是秦末的事,但是它繼承了商鞅變法之制,卻是無可懷疑的。就《田律》看來,授田者為國家,受田者為農民。這裡的農民原來就是井田制下的農民。春秋以後,無論秦晉,或魯衛等國,由於「暴君污吏慢其經界」,結果井田制破壞了,農民失掉了土地,「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因此,新興國家為了挽救這一社會危機,由國家按戶口授予農民土地,而仍舊按照井田制的方式,即所謂「什伍」編製起來。這既是行政組織,也是軍事組織。蒙文通引《春秋繁露》云「梁內役民無已,使民比地為伍,一家亡,五家殺。」按梁在今陝西韓城,本來就是秦的同姓國。因此可知,秦的什伍編製是沿襲梁的舊制。連坐法也是這樣。

    井田制本是公社所有制。春秋以後公社土地被貴族所掠奪,因此他們「助耕公田」,實際已成為宗室貴族的農奴。秦變法後,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因而農民成為國家所有的「編戶齊民」。按照戶口授田多少,向國家繳納租賦。在商鞅變法之初,這種田制改革對宗室貴族是不利的。對於剛剛受田的農民,由於「賦稅平」,其生產積極性卻有所提高,如果立了戰功,還可獲得最低級別的爵位,甚至獲得奴隸或者「庶子」為他服役。

    (3)商鞅變法,重農抑商。其目的是在於使農民固著於土地,不致流入城市,保證專制國家的糧源和兵源。商鞅規定「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孥。」這可見商鞅對於商業活動限制的嚴厲。但也為奴隸制留下了一條尾巴。

    商鞅變法,總的精神是獎勵耕戰。孝公死後,商鞅被迫至死,但其法未改。這對於促進秦的富強以及後來秦之統一六國,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統一六國的戰爭秦自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以後,國力漸強。他要向東發展,首當其衝的就是三晉。秦與三晉的戰爭最為頻繁,也最劇烈。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繼魏,齊之後也稱王了。由於魏、齊戰爭中魏失敗了,秦國乘機攻佔了魏國河西河東的一些城邑。公元前38年,魏以公孫衍為相,發起了三晉、燕、楚「五國伐秦」。這是第一次「合縱」策略的實現。但是這次伐秦戰爭,是以楚為縱長,而並未真正參加。當時,楚、齊和親。張儀在秦惠文君前盡力主張「連橫」,想從而破壞六國的合縱,尤其是齊、楚的聯合。張儀曾經兩次使楚。楚懷王是昏庸之君,受張儀甘言密語的誘騙,斷絕了對齊的關係。這是張儀連橫策略的勝利。

    對於西部的開發,秦惠文王聽從司馬錯的意見,認為,滅亡巴蜀對秦更為有利。公元前3年,秦趁苴、巴兩國衝突之際,大舉攻蜀,蜀王失敗逃走,後被殺死。蜀國就這樣滅亡了。隨著秦軍又攻滅苴和巴國。

    秦對巴蜀的征服,使他獲得了豐富的經濟資源。此後,秦積極開發巴蜀,巴蜀的水利和農工商業都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接著,公元前34年,秦又兼併了今陝西大荔、慶陽一帶的義渠。這義渠就是北狄敗退後留下來的餘部。公元前32年,秦聯絡韓、魏對楚、齊發動戰爭。秦攻佔了楚的漢中(今河南西峽縣丹水以北地區)。接著,又向齊進攻,直到濮水之上。秦楚在藍田(今湖北鍾祥縣西北)展開大戰,楚大敗。在這次戰爭中,秦取得漢中,使關中和巴蜀連成一片,解除了楚對秦西南方面的威脅。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攻佔韓的宜陽。從此,秦的勢力進一步伸入中原。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聯合攻秦,攻入函谷關,迫使秦講和。秦昭王即位,穰侯魏冉專權,增加了一些封君。昭王的同母弟公子市既封為涇陽君,後又改封於宛。公子悝先封高陵君,後又改封於鄧。宣太后的同母弟羋戎先封為華陽君,後又改封為新城君。正如《史記·穰侯列傳》所說「宣太后專制,穰侯擅權,涇陽君、高陵君之屬太侈,富於王室。」但是秦的力量並未因此而削弱。公元前294年,秦又攻伐韓與魏。次年韓、魏反攻。在伊闕一戰,秦將白起殺死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多人。

    為了爭奪宋國的定陶,秦、齊都展開了外交活動,拉攏關係。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在宜陽自稱西帝,並派人尊齊閔王為東帝,以便聯合攻趙。但是燕國的說士蘇秦為燕活動,向齊勸說「伐趙不如伐宋之利」,要使「天下愛齊而憎秦」。齊閔王聽從了他的意見,只有三個月便自動取消了帝號。秦昭王不得不也取消了西帝稱號。趙國李兌也積極蘇秦。於是形成了合縱的局面。公元前287年,趙、魏、韓、燕、齊,共同攻秦。這是公孫衍以後的再次大合縱。

    公元前28年,齊閔王代宋。在此以前,齊已數次伐宋,但都未滅宋。

    這次,齊終於把宋滅了。公元前284年,三晉、燕、秦五國,聯合伐齊。燕將樂毅乘機進攻齊國,齊望風披靡,幾乎亡國。

    公元前279年,齊田單反攻,終於復國。秦將白起這時攻下楚都鄢郢,攻到競陵、安陵,向南又攻取洞庭五渚。從此,齊楚都削弱了。

    公元前272年秦滅義渠。這時,秦昭王任用范雎為相。他是魏國人,主張論功行賞,因能授官。因為昭王即位後,宣太后、魏冉專權,雖然沒有削弱對外的戰鬥力,但是君權不免旁落,所以范雎提出這樣的主張,他獲得了昭王的信任,被任為相。公元前2年,昭王奪去太后和穰侯等人的權力。在戰略方面,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方針。這樣,對土地的佔領「得寸則王之寸,得尺則王之尺」。他又提出「毋獨改其地,而攻其人。」這就是不但攻佔其地,而且殺戮敵人,以消滅其戰鬥力。以前,白起在魏伊闕之役時,已施行了這一策略,殺死敵人至二十餘萬。攻郢之役,他竟灌水入城,死傷兵民不計其數。從此秦便以三晉為直接進攻的目標。

    公元前25年,秦大舉攻韓,佔領了韓的少曲(今河南濟源縣東北)、高平(即向,今河南孟縣西)。次年,白起攻取了太行山南的南陽地,以斷絕韓本土和上黨郡之間的孔道。公元前22年,秦又攻取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西),把韓國上黨郡和韓本土完全隔絕起來。韓國感到害怕,想獻出上黨郡以與秦和。而上黨郡守不從。韓惠王派馮亭去代替,那知馮亭去了之後也不肯降秦,而把韓的上黨郡十七縣獻給趙國,以求趙的幫助。趙派廉頗率領大軍駐守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秦也立即派白起、王齕進攻。由此引起戰國最大的一次戰爭,亦即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秦派大將王陵乘勝進攻趙都邯鄲。白起與范雎有隙,托病不肯出戰。趙這時正值長平戰大敗之後,「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療,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英勇抵抗,秦軍死傷也不少,而仍攻邯鄲不下。范雎以王齕代替王陵,又派鄭安平為將軍。公元前257年,魏楚圖謀救趙。合力作戰,秦軍大敗。這是秦繼長平之戰以後攻趙的第二次大戰。

    公元前25年,秦繼續進攻韓趙,取得趙韓的一些城邑,斬首十餘萬。

    這時,東方各國又發動了一次合縱,連西周君也參加了,在伊闕共擊秦軍。秦進攻西周。西周君被迫投降,人口三萬,邑共三十六個。公元前249年,秦又滅東周。前244年,秦攻取魏地,建置東郡,包括原來衛亡後的一部分土地在內。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莊襄王即位,呂不韋做相國。公元前247年,莊襄王死,兒子政即位。公元前238年,政受冠禮,親自專政。他平定嫪毐之亂,接著又削除了呂不韋的勢力。

    自長平之戰和邯鄲之圍以後,秦繼續向三晉不斷進攻。他的勢力實際深入於黃河中原腹心地帶。公元前24年,三晉等五國舉行了最後一次合縱戰爭。但三晉大部分土地已被秦奪取並建立了郡,最後的滅亡時間已不遠了。公元前23年,秦滅韓。公元前228年,秦將王賁大破趙軍,建立邯鄲郡。同年,秦又破燕。公元前227年,在易水大破燕,攻下燕都薊城,燕王喜遷都到了遼東。燕王喜聽從代王嘉的意見,殺了太子丹。公元前225年,秦攻魏,以黃河水灌大梁。三個月,城壞魏亡。公元前225年,秦派李信攻楚,李信軍失利。秦王又派王翦進攻,進入楚都壽春。公元前222年,楚亡。同年又滅燕趙(代王嘉)。公元前22年,齊最後滅了,齊晉六國統一於秦。此後,秦的歷史就進入封建皇朝的歷史時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