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皇帝還有十幾米的距離,祖大壽和吳三桂凡帶著一眾明將跪了下來,「罪臣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吳三桂跪了半響卻沒有聽見什麼聲音,他不由偷偷抬頭向李鴻基看去,見李鴻基的雙眼炯炯有神的盯著他,吳三桂忙伏下了頭,一動也不敢動。
看著吳三桂英俊的面容,李鴻基不由有點羨慕,他臉上的那道疤痕絲毫沒有破壞他的面容,反而使他面上更顯幾份硬朗,否則便是太過脂粉氣,這個人便是使漢人為奴數百年的最大罪人,可是在之前他卻是一直抵禦韃靼人的英雄,難怪古人一直要說蓋棺論定。
吳三桂無疑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可是野心同樣也大,自己該怎樣用他,還是冷藏,或者以後乾脆找個借口處死他。
吳三桂彷彿感覺到了李鴻基不善的目光,心中暗暗後悔,早知道杜鄖一到就投降好了,沒來由的白白惹起皇帝的猜測,只是此時人為刀詛,他為魚肉,唯有深深的伏下頭,顯得更加恭敬。
「吳總兵,你架子不小啊,非要朕親自來你才肯降。」
「臣該死,勞動皇上御駕親征,臣以前是豬油蒙了心,不知皇上心意,不敢降,自從家父來到臣軍中,臣才知皇上海納百川,胸懷廣大,不以臣逆而加罪於家父,如今番然悔悟,願為皇上效犬馬之勞。」
「哼。海納百川,胸懷廣大,你倒是知道捧高帽。若不是大軍壓境,你不得不降,會有如此痛快嗎。」李鴻基對吳三桂地心事心知肚明。只是不便拆穿。也罷。有野心也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自己已瞭解他,就不怕他會翻了天。
「即如此,朕的話也算數,來人,擬旨。原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深明大義,棄暗投明,率關寧鐵騎加入我軍,功不可沒。加封為威衛大將軍,原遼東總督祖大壽加封為領軍大將軍,其餘各人,待核實名單後各有封賞。」
「臣謝萬歲!萬歲!萬萬歲!」數十個聲音一起喊了下去,眾人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吳愛卿,你已是朕地三品重臣,你們也都是朕的臣子,平身吧!」
吳三桂一點也不敢放鬆,磕過頭後才敢站起,垂手站在一旁。
「祖愛卿,你們祖家一門英烈,子弟多有抗拒韃靼人而死,朕一直對祖家敬佩不已,如今卿能成為朕的臣子,朕非常高興。」
祖大壽兩次降清,都是在萬不得已地情況下才降,次事實上是欺騙了皇太極,偷偷返回遼東,又重新抗清,第二次降清後,大明已實在救無可救,可是他在清營中也有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地意思,根本沒有為滅明效過力,不像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人,一旦降清,馬上成為滅明地急先鋒。李鴻基對祖大壽確實有敬仰之心。
「臣當不得萬歲如此贊溢,臣降過韃靼人,又降萬歲,早已不忠,臣已無顏立於朝堂,請萬歲允許臣辭官歸隱。」聽到皇帝稱讚,祖大壽沒有半分得色,反而要辭起官來。
李鴻基大感意外,不過,如果祖大壽一走,關寧鐵騎基本上成了吳三桂的私家軍,在沒有將關寧鐵騎全部分化瓦解之前,李鴻基是絕不會讓祖大壽走的:「愛卿降韃靼人也是逼不得已,如今韃靼人已被朕所滅,愛卿就不必在意了,朕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倚仗愛卿,辭官之事再也休提。」
祖大壽無奈,皇帝要你做官,不做也得做,明初朱元璋征辟各地名士為官,有不來者全家抄斬,李鴻基也是開國帝皇,若是拒絕,焉知不會學朱元璋。
關寧鐵騎即已投降,那麼數十萬遼東居民也沒有必要遷移,李鴻基派人傳旨,讓高立功放開各處關隘,讓這數十萬人重回遼東。
同時吳三桂新招的四萬餘人,有二萬名步兵,這些步兵成軍不久,李鴻基素性吩咐解散,補充為遼東的勞力,另外六萬關寧鐵騎也汰弱留強,凡十八歲以下三十歲以上或身體有殘疾者,全部遣散回家,每名遣散人員根據軍齡,每年可得四枚銀元的補助。
殘疾者則根據傷殘程度,別外加五十枚到二百枚銀元不等,回到遼東地軍士每人可以申請二十畝糧田耕種,若是願意去瀋陽,或者更北的吉林,哈爾濱等地,他們可申請一百畝到數百畝地不等,越往北,能申請的田畝數越多。
關寧鐵騎雖然精銳,但在關外年年和滿人交戰,損傷嚴重,凡是軍士,一入便是終生,許多人都已五十多歲還在軍中,按這樣一減下來,八萬關寧鐵騎只留下了二萬餘人。
這二萬多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若是用冷兵器作戰,唐軍同樣人數肯定要輸,至少人數要一倍以上才有勝利地把握,李鴻基不好再減。
吳三桂雖然知道投降後,唐軍肯定會對關寧鐵騎有動作,只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剛投降,動作幅度就會如此大,八萬人一下子減到二萬。
只是皇帝的借口光明正大,汰弱留強,而且大撒金錢,最高的一名快六十歲的殘疾老兵拿到了三百八十枚銀元,他丟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拿到了最高的傷殘補償二百枚銀元,從十五歲參軍,拿到了軍齡補償一百八十枚銀元,這些錢足夠他舒舒服服的過完餘生。
多數人都是參軍十年以上,他們拿到了五六十枚銀元,可以當得上他們以前幾年的軍餉,又有田地可分,生活無憂,拿到錢的士兵都是興高采烈的離開,許多人都還有親人,他們解職為民後,剛好可以和自己的親人遷移回去。
他們和滿人打仗。那是保家衛國,許多人要放棄遼東去救援京師,並不是沒有意見。只是他們作為士兵沒有發言權,唐軍讓他們能重回家鄉,又有一筆可觀地收入。士兵回到家中後。全家都對皇帝千恩萬謝。許多人都供起了皇帝的長生牌位。
這次唐軍付出的代價也頗大,總供花了三百多萬枚銀幣,不過,贏得了關外數十萬民眾地心,又將關寧鐵騎削弱到可控制的範圍。李鴻基對這筆買賣還是比較滿意,何況唐軍也並沒有吃虧。光關寧鐵騎栽軍後留下的四萬餘匹戰馬就不止值三百萬枚銀幣。
剩下地二萬餘人李鴻基比照唐軍野戰軍地待遇,將他們地軍餉提高到每月五枚銀幣,比原先的軍餉翻了一倍多,士兵們都歡聲雷動。畢竟當兵吃糧,為誰戰不是戰,正是這種想法,才使他們在原先的時空,剿滅南明也是不遺餘力。
祖大壽倒是真對權力毫無留戀,只有吳三桂滿嘴苦澀,雖然說是汰弱留強,可是蟻多咬死象,從八萬人一下減到二萬人,他的力量減少了是事實,只是無論留下來的士兵還是遣散的人都是高高興興,就是許多將領官職雖然小了,帶地兵也少了,可是他們的軍餉比以後高了十倍,也是高興的居多。
這樣看來,整個關寧軍中好像只有他吃了虧,這讓吳三桂更是鬱悶,他的心事還不能向人訴說,胡守亮,方獻廷都被皇帝以才堪大任為由調到了皇帝地近衛軍,另外給他派下了五六個參謀補缺。就是這二萬人,再也不是能任由吳三桂指揮。
唐軍中只有一個人比吳三桂鬱悶,那就是身兼兩職的大唐戶部侍郎,戶部銀行任行長陳宇,這次出兵,唐軍軍費就準備了二千萬枚銀元,陳宇作為戶部第二號人物隨行,攻下京師後,陳宇本來以為會有大批銀兩接收,結果讓他大失所望,皇帝的內庫存銀才五十餘萬兩銀,大明的國庫中存銀更是不足三十萬兩。
這筆錢看起來不少,但連唐軍軍費的一個零頭都不能補足,好在皇宮中的藏寶豐富,名貴字畫,精美瓷器,古董玉玩到處都是,只是唐軍現在差不多已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總不能把這些宮內的東西又拿出去變賣。
京師富得流油的大有人在,唐軍又不能無緣無故的收剿別人的家財,唐軍打了無數次仗,看來只有這次是虧定了,聽到皇帝要拿三百萬枚銀元來栽減關寧鐵騎,陳宇心痛的要死,只是皇帝下了令,心痛也得花
李鴻基在薊縣待了三天,將事情處理了個大概,就將後續工作全部丟給了陳宇,李鴻基自帶大軍返回,除了留下五千官兵維持秩序外,二萬多關寧鐵騎也夾雜在其中。
陳宇雖然心痛銀子,但做起事來一絲不芶,花了將近一個月,才將數萬栽減下來的官兵全部遣散完畢,做得絲毫不差。
大軍重新登上盤山時,李鴻基讓前鋒部隊先行,自己帶著田見秀,馬世耀等大將還有吳三桂等人一起遊覽盤山。
盤山多名勝古跡,步步有景,盤山名勝計有十峰、八嶺、三盤、五台、八峪、九巖、十一洞、二十六名石等等,數不勝數。
其中奇峰怪石、崖洞、古樹、瀑布、泉池更是歷歷在目,按自然景物分佈的特色,有人把盤山分為上、中、下、三盤。自來峰一帶為上盤,勁松蒼翠,蟠曲遮天,是為松勝。古中盤一帶為中盤,怪石嵯峨,是為石勝。晾甲石一帶為下盤,萬泉響澗,是為水勝。統稱三盤勝境。
黃崖關城更是明薊州總兵戚繼光所建,全長四十二公里,有樓台六十六座,即敵樓五十二座,烽火台十四座。關城東側山崖的岩石多為黃褐色,每當夕陽映照,金碧輝煌,素有「晚照黃崖」之稱。
李鴻基帶著眾人在盤山遊覽了半天,眾人都被盤山的景色所迷,興致頗高,這時來到了盤山西台,李鴻基笑著問道:「吳愛卿,你可知這裡誰來過。」
吳三桂想了想,道:「皇上可是說這裡曾是唐太宗駐軍之地。」
「不錯,這就是當年唐太宗東征高麗而還,登盤山西台,隨從大將軍李靖拔劍起舞之地,這裡也叫舞劍台。」
李鴻基沒想到吳三桂如此頗聞強記,他臉上不同一紅,若不是這次親率大軍來逼降吳三桂,李鴻基連盤山的名字都不知道。
李鴻基來游盤山倒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聽到陳貞慧對盤山的介紹,知道李世民曾帶大將來到盤山才動了遊興。
「翠野駐戎軒,盧龍轉征篩。遙山麗如綺,長流縈似帶。海氣百重樓,崖松千丈蓋。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李鴻基將當年唐太宗登盤山而作的詩句吟了出來。
「涉重岡兮望四圍,挈霓閃兮斷虹飛,嗟嗟三軍唱凱歸。」吳三桂會意,吟的正是當年李靖拔劍起舞作的《舞劍歌》。
「朕有意為唐太宗,卿可願作李靖?」李靖一生戰功赫赫,歷任兵部尚書等職,功績直上凌煙閣,更難得征戰一生,得享高壽,與唐太宗君臣相得,留下千古美談。
吳三桂熱血未泯,聽到皇帝把他比做李靖,馬上跪下:「臣何得何能,安敢和前賢相比,萬歲雄才偉略,當可比唐太宗,臣願為萬歲開疆擴土,甘腦塗地,死而後已。」
李鴻基道:「當然比得,你比李靖還有優勢,李靖在你這個歲數可沒有你的功勞大。
李靖在四十多歲時才碰上了李世民,以前只是瓦崗寨的一名反賊,吳三桂確實比李靖有優勢:「臣惶恐,此些微功都是在前明所得,臣願隨萬歲重立新功。」
「你的功勞都是抗拒滿人所得,朕亦會把它記在心中,日後朕還會讓你征服四夷,將我中華文明傳播四方,不知你可願意?」
吳三桂重重的磕頭:「臣甘腦塗地,願為萬歲驅使!」
李鴻基看到吳三桂頭上都磕出血來,忙道:「起來吧,他日朕亦要建一個凌煙閣,供後人敬仰,上面的位置朕為你留著,能不能進去,就看你以後的本事了。」
吳三桂垂頭站立:「是,臣定不負陛下所望。」他終於吹散了這幾天被削兵權的鬱悶,只要皇帝信任他,他相信可以做得比皇帝期望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