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新傳 第八卷 一統中原 第二十六章 嚴肅軍紀
    唐軍的一萬人馬在北京城下遊蕩了十天,即沒有攻城,也沒有添兵,京師百姓的恐慌慢慢平息,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恢復了往日的作風,每天上朝,下朝,崇禎每天還是按平常的日子作息,表面上看來,皇帝仍然每天堅持早朝,批閱奏章,發出各道詔書。

    不過,城外的唐軍終是一塊心病,崇禎退朝後,每回到寢宮時,一種孤寂,害怕的感覺就向他襲來,縱使和皇后周氏,他最寵愛的田妃在一起時,這種孤寂,害怕的感覺也沒有消除,他生怕哪一個太監突然闖進來告訴他唐軍已打進來的消息。

    這天,天還沒有亮,崇禎在王承恩的引導下照樣上朝,哈欠連天的文武百官拜過皇帝後,王承恩的聲音傳來:「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傅宗龍站了起來:「啟稟萬歲,城外賊軍不過萬人,臣願領兵將賊軍掃滅,恢復京師的秩序。」

    傅宗龍的話一說完,周延儒站了出來:「傅大人,唐賊如狼似虎,京師的兵馬久未訓練,據城防守還可,出城野戰,如何是唐賊的對手,如果失敗,豈不是要讓京師陷於險地。」

    周延儒的話一說完,曹化淳陰側側的道:「傅大人,你為了自己敢戰的名聲,置皇上安危於何地。」

    這番爭吵已是數次了,傅宗龍也不把兩人的話當回事:「皇上,唐賊僅憑小部人馬就將京師與外斷絕。未免被賊軍笑我朝無人,京師尚有二十餘萬人,只要給臣十萬人馬。如果不能將賊軍逼退,使京城恢復與外界地交通,臣願提頭來見。」

    援兵來沒來。到了哪裡。都是皇帝和大臣們心焦的地方。能恢復京城與外界的交通當然好,只是這些和京城地安危相比,又算是小事,大家都寧願躲在城裡等待援兵的到來,也不願冒險出城,唐軍既然沒有進攻,又何必去惹唐軍。

    崇禎擺了擺手:「傅愛卿退下,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再議了。」

    傅宗龍是唯一敢出城作戰的官員,崇禎雖然不想冒險。對傅宗龍還是很有好感,剛才周延儒和曹化淳對傅宗龍地攻擊,崇禎當作沒有聽見。

    傅宗龍歎了一口氣,他身為兵部尚書,每天看著城外數量那麼少地唐軍耀武揚威,心中不是滋味,無奈幾次請戰,皇帝都不准。

    傅宗龍退去下,幾個大臣又啟奏了幾件無關緊要地小事,崇禎一一回復,眼見再也沒什麼事,崇禎正想宣佈退朝時,大太監杜鄖連滾連爬的跑了上來:「皇上,大喜,大喜!」

    眾人一聽,都吃驚的望著杜鄖,不知有何喜事會讓這個大太監如此失態,許多人想起莫非是援兵來到,心中「砰,砰」直跳。

    崇禎聽到有喜事,忙道:「愛卿快快講來。」

    杜鄖喘了一下粗氣:「皇上,大喜,援軍到了,勤王軍到了。」

    崇禎一下子攤在了龍椅上,日思夜想的援軍終於來了,他使出了全身的精力問道:「是哪一路人馬,在哪個門外門。」

    杜鄖道:「是楊督帥的人馬,就在南城地永定門。」

    京師城門眾多,有內九外七之說,每座大門都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徵,其中數南城的門最多,內三座大門,分別為崇文門、正陽門和宣武門,外城也有三座大門,分為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

    正陽門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准從箭樓下邊的正門出入,而只能走東西兩邊地旁門,因此它平時總是緊緊關閉,楊嗣昌和李建泰兩人出征,皇帝親自在正陽門相送,這對臣子來說是難得的殊榮。

    聽到楊嗣昌的人馬在永定門出現,皇帝和一班大臣都放下了心,這下是楊嗣昌回京城的必由之路,崇禎急忙問道:「那唐賊呢,楊愛卿有沒有和唐賊交戰。」

    杜鄖道:「楊督師的人馬足有數十萬人,無邊無際,唐賊早嚇跑了。」

    崇禎大喜:「傳朕旨意,大開城門,朕到正陽門親自迎楊愛卿回來。」

    一班大臣沒有一個認為不妥,楊嗣昌足有三四十萬人,他既然到了,京師就轉圍為安了,雖然又要親迎楊嗣昌,眾臣心裡未免有點不高興,但和自己的性命比起來,這些都是遲要的。

    只有魏藻德暗自嘀咕,賀小風不是說楊嗣昌已被唐軍包圍的動彈不得嗎,怎麼又讓他帶人回來了,唉喲,不好,不會是唐軍敗了吧。

    京師的外城又稱南城,是明嘉靖年間增築。長約二十八里,內城又稱大城,由明永樂年間在北平府擴建而成,城垣周長四十八里,所謂「方正如印」,即方圓四十里,內城比外城大,那是外城只在南面之故。

    馬世耀只有一萬人馬,分守內外城十三門,每門不到一千人,明軍二十多萬人竟然縮在城中不敢出戰,這時見到唐軍退去,永定門外多了二十多萬官兵,城內登時歡聲雷動。

    前面打頭的是實打實的明軍,他們都是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的三部人馬,加上以前投降的明軍,共有二十萬大軍,而李鴻基匯合了田見秀的大軍後,共九萬唐軍跟在身後,加起來和楊嗣昌的隊伍差不多,只是沒有楊嗣昌,要騙開城門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李鴻基已作好了硬攻的準備。

    京城三大營分為神機營、神樞營、勇衛營,神機營的總兵官為張超,神樞營的總兵官為王餛,勇衛營的總兵官為李虎,在永定門防守的是神機營的總兵張超,監軍剛為杜鄖。

    張超他們三人名為總兵,實際上權力全部撐握在監軍手中,甚至有一段時間他們地官職也被太監頂替。直到唐軍兵臨城下,大臣們紛紛要求撤換太監,張超他們三人才得以重新官復原職。

    張超他們自然是一肚子的怨氣。守城也不會有多賣力,杜鄖看到援兵來了,急忙朝宮中向皇帝邀功報喜去了。張超只是稍微觀察了一下城下的兵馬。

    見確實是朝庭各省地人馬。他就帶著親兵下樓去了,城下的明軍大喊著要開城,這些都不關他的事,一切自有杜鄖處理。

    不過,張超看著城下地兵馬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哪兒不對勁他又想不出來。直到回到府中,他才想起督帥楊嗣昌一直沒有露面。張超隨即將這個念頭丟開,也許只是楊嗣昌架子太大地緣故。

    沒等多久,杜鄖已喜滋滋地捧著金黃的聖旨出了內城。沒見了張超,也不在意,對著城門的士兵大喊:「開城門,咱家要去迎接楊督師進城。」

    守門的明軍見到杜鄖親自奉著聖旨,哪敢怠慢,數十人同時用力,永定門在「吱,吱」聲打開了,只是杜鄖還沒有出城,剛投唐軍的官兵立功心切,門一開,圍著外面的大軍就朝城門擠去,看到洶湧地士兵衝來,數十個守門的明軍都嚇呆了,他們只好躲在了旁邊,防止自己被人潮淹沒。

    杜鄖急得大叫:「我是欽差,奉命迎接你們楊督師的,給我讓路。」

    這些官兵如何會聽他的話,一個士兵看到這個太監手捧黃凌,在那裡大喊大叫,一刀就向他砍去,杜鄖呆了,他沒有想到一個普通士兵敢和他動刀,傻站在那裡不知躲避,幸虧他身邊地一名護衛眼快,拉了他一把。

    這一刀正砍在杜鄖的手臂上,杜鄖發出一聲慘叫,只覺得痛徹心骨,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受傷,激烈的疼痛加上驚懼,在發出慘叫後,杜鄖暈了過來。

    進得城門的士兵迅速從懷中掏出了一塊黑布,綁在自己的左臂上,向四面分散而去,見到沒有黑布的明軍舉刀就砍。

    神機營,顧明思議就是火器部隊,火器威力巨大,才取名神機,京城三大營的官兵本來就久疏訓練,神機營的士兵離了火器更是不堪。

    明軍的火器本來就又笨又重,威力雖然不弱,但一下子被人殺了上來,哪還有時間準備火器,數萬名神機營的士兵見到剛才的援軍突然之間變成了奪命閻命,一個個丟下了手中的火器,轉身就逃。

    這些剛投誠的士兵一心要立功,對明軍的追殺特別凶狠,許多神機營的士兵跪在地上投降,他們連看也不看,就一刀砍了下去。

    張超聽到街上傳來陣陣喊殺聲,連忙帶著親兵出府查看,路上到處看到神機營的士兵在抱頭鼠竄,百姓也急忙躲進了自己的家中,插上房門,張超忙吩咐親兵將一名士兵攔住:「怎麼回事?」

    見到是張超,那名士兵哆嗦的道:「總知……總兵大人,殺……進來了」

    張超聽得莫名其妙:「什麼殺進來了。」

    「那些來援的兵馬,他們見人就殺,大人,抵擋不住了,快逃吧。」

    張超呆住了,那些來援的後馬怎麼會見人就殺,他們難道不知這是京城嗎,莫非他們想要造反不成,張超將一直沒有見到楊嗣昌的情況聯繫起來,得到了一個可怕的結論,他心中一顫,吩咐親兵道:「快,去內城。」

    進城的士兵已將左安門和右安門打開,無數的士兵湧進了外城,唐軍的正式人馬都留在後面,只有宋獻策帶人先進了城,他見到士兵不分清紅皂白,連投降的明軍的也殺,街上還倒臥著許多百姓的屍體,不由緊皺眉頭,若是這樣下去,唐軍的聲譽非給敗壞了不可。

    他急令親兵傳令:「皇上有旨,降者不殺,百姓不殺,不准婦女,不得進入百姓家中,不准放火燒屋,不准私自截留財物。」

    左良玉兵馬十餘萬,又經常違背朝庭的命令,朝庭給他的軍餉自然不會足額,這額外的軍餉全靠左良玉帶著大軍到處搜刮,左軍向來有搶劫的傳統。

    劉良佐統兵在宿松、廬州、六安一帶同義軍作戰時,沿途淫劫,宿松一帶百姓聞他來到,自組民團,嚴兵固守。而劉澤清的軍的紀律稍好,卻也不是一個良善的主。

    這三人所帶的兵馬進了京師,哪還會守紀律,開始追殺神機營的士兵沒顧得上,神機營的士兵一逃散,他們沒有了目標,馬上被京城的繁華所吸引,開始闖進百姓家中,私搶財物,婦女,百姓有阻止者,立刀一刀砍下去。

    幸好宋獻策的命令來的及時,他們還不敢放火,但對於其他幾條,卻是不管不顧,宋獻策身邊只有數千名唐軍,面對這十幾萬降軍的擼掠,哪裡管得過來,而唐軍在後面一時半刻還進不了城,聽到許多百姓房中傳來的啼哭哀號,宋獻策心急如焚。

    這條用明軍降軍詐城的計策正是宋獻策想出來的,李鴻基怕降軍進了京師不受控制,對京師燒殺搶掠,造成惡劣的影響,開始沒有同意,唐軍攜包括降軍在內的三十萬大軍,上千門火炮,京師再堅固也守不了數日,直接進攻就可以了。

    只是宋獻策力勸用降軍可以將損失減少到最少,只要先和降軍重申軍紀,進城後又有唐軍的彈壓,應當不會造成多大影響,哪知這些降軍一進城,就將軍紀丟在了腦後,連宋獻策重申皇帝的旨意也沒用。

    宋獻策心中已是後悔萬分,不該讓降軍先進城,他一邊派人飛報李鴻基,一邊命人找來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三人,向他們問道「三位將軍是想圖一時的痛快,然後人頭落地,還是想永保富貴。」

    左良玉三人正指揮士兵對一些壕富的人家搶得不亦樂呼,聽了宋獻策的話大吃一驚,左良玉道:「我們剛攻下京師外城,對皇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侍中大人何出此言。」

    宋獻策冷笑一聲:「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們難道忘了皇上交待你們的話嗎,皇上最恨士兵擼掠,現在只拿下一個外城,你們就如此放肆,皇上進來看到如此情況,你們小心自己的項上人頭不保。」

    三人聽到街上傳來的呼喊哭號,頓時冷汗迭出,傳令全力約束軍紀,混亂的情況才開始好轉,李鴻基得到宋獻策的報告,也是大為著急,讓李過帶著自己的近衛軍進城彈壓,數萬名近衛軍進城,將還在違法亂紀的亂兵處死了數百名,才將事態迅速控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