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新傳 第八卷 一統中原 第七章 廷議
    大唐一千零二十一年正月十六,唐軍境內一片歡欣鼓舞,皇帝宣佈全面伐明,到處準備兵馬糧草,準備對大明朝庭作出最後一擊時,北京城裡正被紛紛揚揚的大雪覆蓋,那些皇親邸貴,官員壕紳躲在溫曖的家中依然是歡歌笑語,酒宴不斷。

    而北京四門每天一大早,就要往門外運送上百具屍體,這些人都是在夜晚飢寒交迫,被凍死的流民,賀小風就是在此時再次踏進了北京城的大門。

    賀小風並沒有參加唐皇的登極典禮,他作為唐軍在京師的情報頭子,本不能輕易離開,只是宋應星太重要,才由他親自護送到西安,本來到了西安他的任務完成就要返回京師,可是和劉秀秀的驚鴻一瞥讓他改變了主意,才留下了幾天,他卻寧願沒有留下來,否則心裡也不會如此傷痛,自己看上的女子卻成為皇帝的女人。

    他那天聽到宋應星說起劉秀秀拜見唐王的事後,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扔下東西就走了,讓宋應星覺得莫名其妙。不過,回到了京師,賀小風很快忘記了傷痛,把精力全投入到情報中。

    崇禎這個年過得特別煩悶,從大年初一守歲到現在已過完了元霄,他沒有在任何一個妃子處過夜,腦裡不停的盤旋著李鴻基登極的情景,他恨恨的罵道:「這個逆賊,竟然也敢僭位為帝。」

    周皇后請敬事房的小太監來請他吃點元霄,崇禎只是一揮手,讓小太監退下,田妃命人給他端來了一碗蓮子湯,他一口也沒喝。袁妃來向他請安時,他更是大聲喝斥,將袁妃嚇得連忙退去。

    「楊嗣昌,楊嗣昌。」崇禎叫了起來,楊嗣昌去年請練七十萬精兵,這七百多萬餉銀已經花了下去。精兵到底練得怎樣,他心裡沒有一個准數,如果七十萬精兵練成,那麼就可以消滅唐賊了,如今東虜滅了,唐賊是朝庭最大的威脅。只要唐賊一滅,其餘張獻忠,白妙九之輩不足畏。

    徐高聽到崇禎的喊聲,連忙走了過來:「皇上,現在是深夜的,楊大人在府中呢。」

    崇禎才醒悟過來:「小高子,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啟稟萬歲,已經是子夜時分了。」徐高柔聲地回答。

    「子時了。人都死絕了嗎,為什麼沒有焰火,沒有爆竹。」

    徐高頓時不知如何回答:「奴才,奴才……他只能樸通一下跪了下來。

    轟的一下,院中傳來了一聲巨響,將徐高和崇禎都嚇了一跳,崇禎顫聲問道:「什麼聲音?」

    徐高忙道:「萬歲,興許是有什麼東西掉到地下了,奴才出去看看。」徐高順勢爬了起來。向門外走去。

    不一會兒,徐高就返回:「啟稟萬歲。是露台上一棵老槐樹的側枝掉了下來。」

    崇禎鬆了一口氣:「可能是風吹的吧。」突然又醒悟過來:「小高子。你剛才聽到風聲嗎。」

    「沒有,如果有風。飛簷上的風鈴肯定會響起。」徐高說得很肯定。

    崇禎心中「格登」一下,這顆老槐樹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差不多和大明地國運一樣長,樹枝無風自斷,莫非是凶信。

    王承恩正從門外趕來,剛好看到崇禎臉上流下了二行淚水,他趕忙示意徐高退下,自己扶著崇禎躺下:「萬歲,再過二個時辰就要早朝了,萬歲爺要好好休息一下才有精力處理朝政。」

    崇禎望著自己身邊信任的太監,點了點頭,在一旁的臥榻上躺了下來,很快就睡去,只是不到天交五更,崇禎的眼睛就睜開,喚來太監給自己梳洗,這個晚上,他又只睡了一個半時辰。

    從登極以來,他沒有誤過一次早朝,每天就是天不亮就來到金鑾殿,有時他不免羨慕王兄和祖父為帝時,日夜享樂卻平安無事的日子,但馬上告誡自己,他要使大明重新中興,絕不能做享樂之事,因這個念頭,即使他沉醉於田貴妃那溫曖的懷抱中時,到了時間也馬上起身,趕來早朝。

    王承恩在前面用宮燈引導著皇帝從邊門跨進了大殿,一班文武大臣個個睡眼朦朧,在大殿上打著呵欠,見皇帝來到,忙挺直了身體,等崇禎坐上那蟠龍附鳳地龍榻寶座時,王承恩喊出了一聲:「上朝。」

    滿朝的文武百官一起下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外面的天還沒亮,到處是霧濛濛的一片,文武百官的喊聲在整個大殿下迴盪,崇禎打量著下面的文武百官,一個個伏下了頭顱,他滿意的點了點頭,百官仍對自己敬畏,也不枉自己每天霄衣肝食,又想到李自成在西安恐怕也在接受他手下百官的朝賀,心中又是一陣不舒服湧上來。

    「今天是正月十六,朕期望國家社稷有個好地開端,如今北邊的韃子沒有了,而西邊的李賊,南邊的張賊卻越發猖狂,一個個僭位稱帶,完全不把朝庭放在眼中,你們需在今天拿出一個定計,以期在今年將兩賊一同剿滅,如此,大明社稷才有希望,你們才有希望。」

    昨晚元霄佳節,大家都過得很晚,現在又如此早朝,許多人都還沒有睡醒,皇帝的話全是老一套,大家都是左耳進,右耳出,若李賊,張賊容易剿,還要等到現在?說什麼一年剿滅,全是笑話。

    崇禎等了半天,也沒有人接話,他等得不耐煩,直接叫人:「周愛聊,你可有定見?」

    溫體仁被遂走,周廷儒順理成當成了首輔,聽到崇禎叫他,心中暗暗叫苦,以前總是羨慕首輔的風光。那知自己接手才知大明已到了千瘡百孔,這個首輔並不好當,他心中何曾有剿賊的定計:「臣正在細細思量,等有了好的定見,再呈給皇上。」

    「等爾有了好的定見,大明都要亡國了。」想起周延儒送禮給田妃之事。一時怒從心頭起:「來人,周延儒尸位素餐,身為首輔,不知為國定計,著其革去首輔之職,令回鄉返省。」

    眾人大驚。沒想到周延儒一言不合就要丟官,齊刷刷跪了下來:「請萬歲開恩。」

    這些人倒不是都周延儒,只是周延儒身為首輔,若皇帝因一句話就要罷免,開了這個頭,那豈不人人都可如此。

    周延儒跌坐在地上,驚出全身冷汗,也馬上反應過來。在地上將頭磕得咚咚直響,不一會兒,額頭上就紅了一大片,痛哭流涕地道:「請萬歲爺開恩!請萬歲爺開恩!」

    崇禎見到周延儒這個模樣,心中也是一軟,罷了,這個首輔本來就不是用他之才,只要能順自己意就行:「朕姑念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首輔之職就不用免了。罰俸三個月以儆傚尤,退下吧。」

    周延儒感激涕零:「多謝萬歲爺開恩!」罰俸三個月算什麼。就是三年也不怕。只要能當官,就不怕沒錢撈。

    這麼一來。眾人更是不敢說話,眼著皇帝的臉色越來越差,楊嗣昌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啟稟萬歲,臣有本奏。」

    「講!」

    「臣以為,朝庭要同時對付兩賊,力有未逮,不如先穩定一賊,剿一賊。」

    崇禎色變:「你難道要朕向賊人講和嗎。」

    崇禎一心要想忠興大明,期望在史書能重重留下一筆,絕不願留下污點,無論是對東虜還是流寇,從來不肯低頭。

    楊麗昌自然清楚這一點:「萬歲,並非講和,只是和一賊互不侵犯而矣,等滅了一賊,自然可以對付另一賊。」

    「那卿說先滅哪一賊。」

    眾人都知道李自成勢大,而張獻忠只有一省之地,還敗在廣東和福建聯軍之下,以為楊麗昌一定會提出先滅張獻忠,再滅李自成。

    楊麗昌地話卻讓眾人大吃一驚:「臣以為,現當滅李賊,後滅張賊。」

    眾人都莫名其妙地望著楊嗣昌,若是他說先滅張賊,說不定還有人會自高奮勇前去領兵,若是要滅唐軍,眾人頓時打起了退堂鼓,唐軍是什麼人,先打敗了鼎盛時的滿蒙聯軍,又將蒙古各族地草場佔據,如今滿人也被他們滅了,朝庭能征善戰地大將折在唐軍手裡更是不計其數,曹文詔死了,陳奇榆被貶,洪承疇降了,盧象升降了,連秦良玉也降了,眾人自問比不上這些人,只能鹹口不言。

    崇禎卻大感興趣,也不枉自己信任楊嗣昌一場,危難之時還是他能替自己擔當:「楊愛卿為何不先滅張賊?」

    「萬歲,張賊已不足慮,張獻忠此人以前都是流賊,如今好不容易有塊地盤,他又僭位為帝,恐怕早就樂不思蜀了,只要朝庭不攻他,他決不敢攻朝庭,李賊勢大,到處流傳「十八子主神器」的謬語,可見李賊有統一天下的雄心……。」

    說到這裡,楊嗣昌悄悄的瞄了一眼皇帝,見皇審的臉色正常,才敢繼續說下去「而李賊果然稱帝,稱帝之後,恐怕朝庭不出兵,李賊也會提兵來攻,所以必須先滅李賊。」說完,楊嗣昌長舒了一口氣。

    崇禎聽得點頭不已,轉向眾臣:「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人齊道:「楊大人之策仍是妙論,我等佩服。」

    「那卿等以為何人可以為帥,統領大軍剿滅李賊。」

    誰也不願意推舉,更不願意差事落在自己身上,又啞口無言起來,周延儒剛才被崇禎斥為尸位素餐,深知如果再次問到自己,自己答不出,那皇帝一怒,就真要把自己趕走了,他站了出來:「萬歲,臣以為有一人可以為帥。」

    崇禎見周延儒出頭,倒是感到意外:「周愛卿請講。」

    「皇上,朝庭尚有百萬兵,以前屢敗於李賊之手,實仍是缺少一個威信極高之人統領,官軍或避戰,或各自為戰,臣以為,此次朝庭對李賊的征剿必得一個知兵地大將,以閣臣之尊,帶尚方寶劍督促各將,那時朝庭百萬大軍一齊壓過去,必將李賊壓成齏粉。」

    崇禎驚異的看著站著的周延儒,此舉正合他心意,能統領這百萬大軍,又能讓他放心,資格也夠的人只有楊嗣昌,他與楊嗣昌君臣相得,並不捨得放楊嗣昌離開朝庭,只是值此朝庭危難之極,他不放也得放了。

    「王承恩擬旨,兵部尚書楊嗣昌忠於王事,可堪大用,著升為東閣大學士兼任兵部尚書,賜尚方寶劍,代天巡獰,各地官員如有抗令不遵者,可先斬後奏。」

    此令一下,楊嗣昌的權力頓時灸手可熱,以東閣大學士兼任兵部尚書已是前所未有的殊榮,代天巡獰更是將他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有些人看著楊嗣昌的眼光充滿羨慕,人臣能做到這個地步已是極限。

    周延儒心中卻在冷笑,對國事他雖然提不出什麼有用地見解,可是整人卻是拿手好戲,正是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唐軍有那麼好剿嗎,一旦受挫,百官就會群起而攻,聖眷正隆又怎樣,此一去就是離國萬里,三人成虎,攻的人多了,不由皇帝不信,何況聖眷又不是一成變的。

    雖然他這個首輔多是楊嗣昌的功勞,若不是溫體仁沒有看清形勢,攻擊楊嗣昌的加賦,首輔之職絕不會這麼快落到他頭上,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楊嗣昌的得寵照樣讓他這個首輔忌妒,不搬掉楊嗣昌,他這個首輔只是擺設而矣。

    楊嗣昌連忙磕頭謝恩,他從提出先攻唐軍就有預感,這個差事會落到他頭上,對唐軍,他並無半分把握,只是皇帝將他親自簡撥出來,正是要為皇帝分憂,他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崇禎定下了大事,馬上宣佈退朝,將楊嗣昌宣到後殿,溫言問道:「閣臣此番代朕親征,意欲何時起程。」

    楊嗣昌慷慨激昂道:「古人云,君言不宿於家,臣前受命,夕起程,只是軍資甲仗等物,還望聖上督促各司及時發配。」

    崇禎大喜:「朕有此閣臣,復有何憂。」於是傳旨,對楊嗣昌厚加賞賜,並吩咐戶部,專門撥出了二百萬兩銀子給楊嗣昌此次征剿之用。這一下子就將國庫掏空一半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