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新傳 第三卷風雲四起 第二十七章進入山西下
    等到官軍到了時,義軍再次逃竄,官軍反而只能搶一些普通老百姓,更嚴重的還有經常殺良冒功,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而且壕門大戶都和官府有千絲萬絛的聯繫,官軍對富戶也只能客客氣氣。

    當然官軍所做的事朝庭自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想讓官兵打仗,不讓他搶哪行,朝庭的文官自然會把這些統統推到義軍身上,才會出現哪處義軍殺人不眨眼,哪處義軍到處搶劫之事,其實這些都是官軍所為,不能義軍本身就是窮人,若沒有窮人不斷加入,義軍哪能壯大,又有哪個義軍首領無緣無故會去殺害平民。

    所以李鴻基的想法是借義軍之手將那些官紳富戶除去,而官軍的追剿又會對一般的老百姓產生很大的傷害,到時闖軍再收起來自然水到渠成,從山西各地的反應來看,無疑效果很好。這裡的許多大戶都被義軍所殺,所佔的良田自然成了官田,闖軍趕跑了官軍,把田分了下去,這些得到土地的人無疑會站在闖軍一方。

    曹文詔接到旨意後,一路馬不停蹄返回山西,士兵也歸心似箭,在九月渡過黃河,進攻運城,想把闖軍和陝西的聯繫割斷,再把過河的闖軍殲滅在山西,若是對付一般的義軍這一戰略自然是十分正確,但曹文詔沒想到此時的闖軍在山西境內就有十五萬人之多,雖然分守各地,但運城是和陝西聯繫的站,當然有重兵把守,主將正是李萬成,闖軍在這裡兵力有一萬五千人。

    以曹文詔的四萬大軍自然可以攻城,但李鴻基過河以後,從商洛運來了上百門大炮進入山西,此時闖軍在山西的大炮比陝西還多,運城城頭足足安放了十門大炮,曹文詔為了趕路,只帶了輕騎回來,大炮都留在河南,頭一天進攻,闖軍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十門大炮齊發,打死打傷官軍數百人,曹文詔無奈,只得遠遠圍著。

    如果有時間的話,他可以圍上數月,等運城糧絕,但此時這最缺的就是時間,在城下轉了兩天後,無奈撤兵,李萬成現在是越來越喜歡用大炮了,敵人只能挨打的感覺真爽,當然也不會傻得去追曹文詔。

    曹文詔又轉攻晉城,結果同樣挨了一頓炮揍,只得灰溜溜的又換了個方向,經過長治時他更是碰也沒碰,繞過長治,經武鄉,榆社才返回晉中,此時已是崇禎六年的十月,李鴻基雖然作出了攻擊太原的動作,卻一直沒有正式進攻,只是一直將太原附近轉悠,並派有一隻軍隊向北,向靠近陝西的縣城都拿下,就按兵不動。

    其實兩省隔著黃河,拿下這些縣城對陝西也沒有什麼重要作用,只是闖軍多拿下一個縣城,影響力就強一分,將來向朝庭請和就多一分籌碼,李鴻基也知朝庭是不可能和自己講和,只不過講和可以拖延時間,好讓自己能更好的消化現有的地盤而已,到時再慢慢把那些不重要的地盤讓出來,雖然朝庭可能不在意,但前線的官軍去卻會分薄兵力守城。

    攻擊太原只是要把曹文詔調回來而已,不能讓他繼續在河南攻打義軍,不能義軍恐怕會被他全滅,到時朝庭就能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自己方面,而且闖軍的地盤發展太快了,根據不穩,現在是考慮怎樣把這一省半地好好消化的時候,而且甘肅還在後方,不撥掉這個釘子猶如芒刺大背,怎麼也不會舒服。

    曹文詔回到了晉中,拜見了晉王之後,馬上就想整兵和闖軍交戰,李鴻基也向前線增派了兵力,曹文詔加上太原的兵馬共有六萬大軍,而李鴻基也集聚了將近五萬大軍,雙方對持在交城,祁縣一帶,雙方都小心翼翼,每天派出數百名偵騎搜集對方的情報,兩軍的斥候經常遭遇,爆發小規模戰爭,若是十人以下的小隊,配上了燧發槍的闖軍經常是以零傷亡的代價取勝,但十人以上就互有傷亡,三五十人以上就是官軍大佔上風。

    畢竟在野外地帶作戰,武器的作用比起人的作用來說退為遲要因素,官軍都是轉戰數省,多年征戰的精銳部隊,闖軍最長也不過二三年軍齡,而且剛剛才參加幾次大戰,許多只是幾個月時間的入伍經歷,無論闖軍訓練的多麼刻苦,這種戰場上得到的血淋淋經驗是訓練彌補不了的。

    曹文詔也發現了這種情況,但卻沒什麼好辦法,畢竟斥候不可能派太多人,所有雖然官軍精銳,但吃虧的往往是官軍,這樣雙方對持一個月,官軍的斥候丟失了近百人,對六萬之眾的官軍來說,損失不算大,但已大大損了官軍的士氣,許多斥候都要數十人結伴才敢出去偵察,官軍不得不大大增加斥候的人數,所獲信息卻更少。

    曹文詔一直想盡快與闖軍決戰,但李鴻基卻以兩縣為防線,修好了嚴密的防護措施,若曹文詔敢用騎兵衝擊在柵欄和壕溝後的火槍兵,那簡直和送死也沒區別,何況闖軍手裡還有二十門大炮。所以現在戰與不戰,選擇權完全在闖軍手裡。

    李鴻基完全不想冒險與官軍決戰,闖軍現在根據不牢,拖一天,對現在的區域控制便強一分,若是現在決戰,贏了,闖軍現在也沒能力再多佔地盤,輸了,那就是災難性的後果,山西馬上就站不住腳,即使退入陝西,官軍也會跟著追來,若要在陝西大打,自己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後方基地,到時把自己的老底賠光,也只能輪為流寇,何況李鴻基隱約記得,明年滿人就會在大同宣府一帶大舉入寇,消滅了這只官軍,說不定便宜的是滿人。

    雖然於公於私自己都很想曹文詔死,但還不到時候,該忍還得忍耐,看來是把秦王送出談判的時候了,但願曹文詔不會成為替罪糕羊。想到這,李鴻基馬上寫信給周鳳梧,安排秦王回京。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