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新傳 作品相關 揭開明朝軍事孱弱的天大謊言
    作者:獨孤雁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飽受抨擊和嘲笑的朝代,在世人的眼裡,明朝幾乎集中了一切封建社會的腐敗因素,從宦官專權到皇帝昏庸,明朝的軍隊更是成了許多滿族遺老遺少們嘲諷的對象,的確,在明亡清興六十年裡,明朝打了一連串的敗仗,清朝打了一連串的勝仗,在抗擊倭寇的戰鬥裡,明朝也曾遭受到太多恥辱的失敗,於是在歷史學家的眼睛裡,明朝似乎成了連宋軍都不如的孱弱之師,關於明朝的軍事力量,如黃仁宇等著名的歷史學家也進行了近乎於刻薄的批判,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黃任宇對於明朝軍事力量的闡述,是基於萬曆十五年這樣一個特定的年代背景,他用抬高戚繼光一個人偉大地位的方式完成了對於明朝軍事力量的歪曲性嘲諷。通過片面誇大明朝軍事弊端的方式來證明明朝軍事力量的孱弱。在這種學術化的醜化下,雙手沾滿漢民族鮮血的八旗屠夫們成為了國家的驕傲,肉麻吹捧滿清王朝的漢奸學者們正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直到今天許多滿族的遺老遺少們依然通過各種現代化的傳媒手段,對於漢文明進行著不斷的攻擊和污蔑,對於走向和平崛起的中國來說,如何用最客觀的態度去看待歷史的光榮與恥辱,或許是和我們的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同樣重要的事情。

    這些話題或許有些扯遠了,但是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明朝軍事的強盛和最終的失敗,比滿清喪權辱國的歷史更加有借鑒的意義。我們正走上一條經濟高速發展的道路,和諧社會和以民為本正重新成為中國的方針,滿清倒行逆施統治所遺留下來的奴化思想與頑固保守精神正在慢慢的被剔除掉,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歷史更具有現實的意義。一個經濟水平和軍事科技水平都處於當時世界頂點的王朝為什麼會在人類進入近代文明的前夜走向覆滅,已經產生了人文主義思想萌芽和近代科學觀念的儒家文明也同樣因為野蠻人的入侵而遭到了滅頂的打擊與可悲的倒退。明朝的軍事制度和軍事戰略究竟是怎樣導致了這樣的結果?片面的醜化只能是掩耳盜鈴,冷靜的分析與讀解方可以為明天找到一盞走得更遠的燈。

    明朝軍隊真的很孱弱嗎?確實,明朝沒有象南宋一樣在蠻族入侵的情形下守住半壁中國的河山,明朝軍隊在倭寇的騷擾下曾經疲於奔命。明朝在與滿清的戰鬥裡遭受了太多的失敗,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沒落時期的明王朝依然可以將勃興時期的八旗鐵騎阻止在山海關外數十年,所謂「天下無敵」的滿洲人僅僅靠了吳三桂的賣放才得以入關,在滿清得天下40多年後,袁崇煥遺留下的關寧鐵騎依然在三藩之亂裡將滿洲人打得狼狽不堪,最終僅敗於了漢人組成的綠營軍之手。沒落時期的明王朝可以在東南沿海接連擊敗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可以將當時歐洲最強大的荷蘭人驅逐出台灣,而滿清則留給了中國一紙又一紙喪權辱國的條約,沒落時期的明王朝也同樣打贏了朝鮮戰爭,幾乎使日本近百年無法恢復元氣。而滿清則留給中國人甲午戰爭的悲歌,和鄧世昌們灑不盡的英雄淚,別拿什麼科技發展水平和軍事力量來說事,洋務運動時期的滿清已經裝備了不亞於歐洲人的武器,更擁有了亞洲最強大的艦隊,卻依然無法挽救失敗的命運。我們對於滿清末年的失敗總抱有寬容的態度,對於明朝的歷史卻進行了苛刻的指責和人為的醜化,這種不恰當的歷史觀在最近一百年裡,既造成了中國人精神態度的迷航,也同樣沉重的拖累了中華民族走向文明的步伐。

    誠然,強大的軍隊不是一個腐敗王朝的救命稻草,虎狼的德軍挽救不了希特勒自殺的結局,強大的蘇聯紅軍也難以改變蘇聯解體的命運。滿清的北洋軍成為了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的陪嫁,明朝強大的關寧鐵騎更成為了滿清滅亡中原的急先鋒。國民黨的五大主力成為了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卻無法挽救蔣介石敗逃台灣的命運。一個王朝的墮落,有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的綜合性因素。但是軍事戰略和軍事建設在其中同樣佔據了重要的環節。明朝的滅亡固然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軍事原因,但是明朝軍事的成敗也同樣足夠值得今天的我們深深的反思,與明朝軍隊裝備的近代化一樣,今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走上了高科技化建設的道路,與明朝高度繁榮的商品經濟一樣,今天的中國也走上了經濟迅速發展的道路,因此明朝對於中國並非是一個遠去的過去時,相反是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轉自鐵血社區bbstiexue

    從明朝軍隊的先天條件來說,我們必須承認明朝軍隊,特別是前期時代的明朝軍隊,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可以與漢唐鐵騎相媲美的虎狼之師。這樣的認識並非是對明朝的吹捧,相反是一個客觀的評價。明朝軍隊是在與蒙古人的作戰裡成長起來的。我們今天總把元朝末年的政治和軍事看得過於醜陋,認為明朝是了一個歷史的大便宜,面對的是一個走向沒落和衰敗的蒙古王朝。這種看法是過於片面的。首先一點,蒙古王朝確實在中原地區走向了衰落,特別是中原的軍事力量,已經到了腐敗不堪的地步。但是蒙古人在草原和西域依然擁有著足夠數量的強大軍隊,元王朝曾多次調遣駐紮在蒙古和西域的軍隊進入中原對抗紅巾軍,造成的結果是幾支起義力量的失敗甚至崩潰,宋政權和天完政權都亡於此。在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大起義的大多數時間裡,起義軍多是佔領著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在中原地區與蒙古騎兵的對決多以失敗告終,中原農民組成的隊伍在當時的情況下暫時並不具備與蒙古王牌軍隊進行大規模野戰的能力(即使是在兵力佔優勢的情況下)。我們總說明朝一大作戰特色是依城而戰,事實上這正是在起義初期情況下所做出的無奈選擇。何況,當時的蒙古人還擁有一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王保保。這位漢人血統的蒙古王爺為元王朝和後來的北元王朝忠心耿耿的打了幾十年仗,在他的整頓下,中原散漫的蒙古騎兵曾經重新煥發了強大戰鬥力,而塞外的蒙古騎兵也被他重新整頓成團結的戰鬥集體。我們總是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形容元朝末年的蒙古軍,事實上蒙古軍,特別是退守塞外的蒙古軍是依然延續了蒙古人善戰的傳統的,元朝末年的蒙古邊軍在與周邊的幾大蒙古汗國的較量裡都取得了勝利,即使是在元朝敗退大漠以後,他們依然可以打敗前來趁火打劫的其他汗國的軍隊並鞏固在草原的統治。他們並非是瘦下去的駱駝,卻依然是野蠻的虎狼。能夠戰勝這樣強大的對手,也從另一個方面映襯了明軍當時的強大。

    從朱元璋的北伐開始到藍玉的捕魚兒海大捷,明朝面對的對手開始由中原的蒙古漢軍和腐化的阿速軍變成了依然保持強大戰鬥力的蒙古騎兵即王保保的嫡系軍隊和駐紮在蒙古高原的蒙古大軍。從戰鬥的難度說,明軍的難度不亞於漢時的匈奴與唐時的突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敵人的角度看,北元的控制區域遠大於匈奴與突厥,他們控制了從遼東到新疆的廣大領土,何況與突厥人以及匈奴人鬆散的部落聯盟相比,北元擁有皇帝,他們的統一程度也遠甚於匈奴與唐。從軍事力量看,北元軍隊也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遊牧騎兵,他們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和最龐大的騎兵軍團,許多「專家」對於成吉思汗時代西征時期的眾多高科技武器都有詳細的闡述,但是談到北元的時候總將其有意無意說成是簡單的遊牧騎兵,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醜化明朝的心態在作祟。事實上,在武器的裝備特別是火器的裝備上,北元是不亞於明軍的,甚至有些方面要超過明軍,北元騎兵用的火龍槍和炮兵用的回回炮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明朝也曾不斷通過俘虜元軍工匠的方式來改造自身的火器裝備,甚至到了60多年後的永樂時期,明朝還在征討交趾的戰鬥裡繳獲了當年蒙古軍留下的火器,進而改良了自身的裝備。這些都足夠說明當時蒙古軍隊的裝備水準。從己方力量來說,明朝當時的情形要遠比漢唐惡劣的多,東邊有倭寇的頻頻侵擾,西邊有李思齊的盤踞,南邊有雲南王的虎視眈眈,而在中原地區,則是常年戰亂後留下的民生凋敝的情形。而明朝當時的經濟情況,比唐朝要惡劣的多,甚至比漢初的情況也不差,蒙古人在臨撤退前,依然擄掠了大量人口到塞外,以圖盡可能的削弱明朝的實力。明初曾訂下了鼓勵墾荒的政策,一方面是出於恢復生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中原的人口已經減少到了何等地步。北元不是匈奴,明朝不可能用和親的政策來換取暫時的休養生息的時間,戰爭是必然的選擇,否則強大的蒙古人隨時有捲土重來的危險。在這樣一個時期,任何政策上的錯誤,甚至任何一場戰鬥的失敗都有可能導致國家的滅亡,在那樣的環境下,明朝或許可以打敗蒙古人一百次,但是蒙古人只要打贏一次,就會扭轉整個的戰局。於是明朝採取了一邊戰爭一邊恢復經濟的方式,大規模的遷移南方無地農民到北方墾荒,另一方面則是集中重兵,重點打擊漠南與西北的蒙古騎兵軍團,再逐漸消滅內地的割據政權。我們有些人指責朱元璋對於內地的蒙古人過於的寬容,但在當時那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那是一個內部困難重重外部強敵壓境的敏感時刻,我們可以理解民眾在長期民族壓迫裡留下來的憤怒情緒,但是爭取一個好的內部環境,努力緩和內部的矛盾度過危機,才是真正符合民族利益的選擇。如果在那種情況下明朝掀起對於蒙古人的報復性屠殺的話,那麼明朝也許會重新走上五胡亂華時期冉魏政權的老路(請大家不要誤會,我對冉閔將軍一直懷有崇敬之情,我認為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可以與岳飛比肩的偉大英雄,更有著再造中華的功勳。但是任何英雄都有自己的缺點,冉將軍也不例外,他是一個成功的軍人,優秀的軍事家,但他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冉魏政權的滅亡固然有五胡勢力強大以及東晉政府見死不救的緣故,但是冉魏政權自身內外政策的失當才是敗亡的內因,我贊同殺胡屠胡,但是一切過程都需要有正確的內外政策相依托,更需要有完善的內政建設和戰略儲備做基礎。)。在收復北平之後,明朝在軍事戰略上的政策,與宋朝最大的不同在於:宋朝貫徹的是先易後難的方針,即先平定國內的割據勢力,再揮師北進與契丹人一決雌雄。明朝卻恰恰相反,首先對於盤踞在陝西的元朝李思齊勢力和甘肅的王保保勢力進行重點打擊,既而對漠南地帶元順帝的嫡系部隊進行掃蕩式的攻擊,在成功收復了陝甘並成建制消滅了蒙古軍的王牌王保保的主力精銳以後,明朝在北方和西北的軍事威脅得到了暫時的解除,北元的軍事力量也遭到了沉重打擊,明朝方才抓住寶貴的時間揮師南下,一舉消滅了盤踞四川的大夏政權,完成了對於漢民族傳統控制區域的統一。兩者在戰略效果上的差別在於:宋朝先南後北,對於契丹人採取被動防禦,對於南方政權採取主動進攻,看似明智,結果卻是契丹人趁宋朝南伐的機會也迅速坐大,勢力增強。另一方面,打慣了南方弱軍的宋軍在遇到強悍的契丹鐵騎後,也出現了在戰術上的不適應,導致了宋朝屢次北進的失敗。隋朝統一南北,首先先發動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在解除後顧之憂後方才南下。後周世宗柴榮也是採取這一措施,卻不幸在收復關南十七縣後英年早逝。明朝顯然採取了比宋朝更為明智的方式,從而既順利完成了統一,也在對北元戰爭裡掌握了主動權。

    綜觀朱元璋時代對北元的一系列戰爭看,我們可以看到明朝是打的非常出色的,從陝甘到漠北,明朝打了一連串的勝仗。今天的史家對於朱元璋的看法頗為不屑,大抵是因為他的殘暴以及特務專制,但是從民族的利益看,朱元璋不愧是再造漢民族的功勳人物。龐大蒙古帝國的崩潰,正是由明朝滅元開始展開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明朝成功的佔領了蒙古人的上都,幾次差點捉住蒙古人的皇帝,在草原地區的一系列會戰裡,精銳的蒙古騎兵不斷被徐達李文忠們打得全軍覆沒。當然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明朝打了這麼多勝仗,卻一直沒有滅亡北元政權呢?原因很簡單,首先一點,綜觀中國的歷史,農業民族對於遊牧民族的征討,很少有能徹底滅亡其族的,這不是一個軍事的原因,而是一個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不同經濟形態造成的原因,漢朝反擊匈奴,準備時間長達60年,漢朝成功的控制了西域地區,卻始終無法有效佔領外蒙古的廣大土地。同是遊牧民族的鮮卑族騎兵也長期受苦於柔然人的騷擾。唐朝反擊突厥,一戰俘虜其可汗,可謂千古奇功,可是在唐太宗死後,突厥政權卻時反時叛,在初唐到盛唐的漫長時間裡不斷騷擾唐朝邊境,即使是唐朝國力最強盛的開元時期,英明如李隆基也是對突厥採取積極防禦政策,最終還是借回紇之手將其滅族。遊牧民族的難征服性在於:其實力強大時,可以威脅中原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攻殺搶掠,而其實力弱小或者衰弱時,卻也往往華整為零,轉為小規模騷擾的游擊戰術,農業民族的大規模征討,在對付遊牧民族強悍政權和大兵團作戰時往往可以收到顯赫的戰果,但是對付遊牧民族的游擊戰爭時卻往往是拳頭打跳蚤,有力氣使不上。即使是滿清征討准葛爾蒙古,也是經歷了100多年的時間,最終還是憑藉著滅族政策才解決問題,可是要知道准葛爾蒙古勢力要比傳統的蒙古帝國小的多,僅僅是蒙古高原的一個部落而已。其次一點:從明朝開始,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遊牧民族,在經歷了金元兩朝後,遊牧民族對於漢民族的瞭解不再是兩眼一抹黑,相反他們充分的吸收了漢民族的思想優點,並與其民族的野蠻性很好的結合了起來。這種對於漢文化的逆向繼承,使得後世的漢民族對付遊牧民族的難度大了許多。宋朝時候的兩大強敵西夏和遼都是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政權,其軍隊早已不是單純的遊牧騎兵,更廣泛的吸收了漢民族兵法的精髓和科技的精髓,後來的滿清政權更是將民族野蠻性與漢民族的科技結合到了極點(無奈在統一中國後,滿清野蠻保守的落後性又體現了出來,導致了百年國恥)。蒙古政權也同樣如此,北元雖然建於蒙古高原,但無論是其大臣還是將軍,都對漢民族政權和軍隊特點有著深刻的瞭解,王保保更是一個地道的漢人。他們更懂得用漢人的兵法去對付漢人,明朝二次北伐的失敗就說明了這一點。今天的歷史學家都拿滿清滅亡了蒙古來嘲笑明朝的無能,實際上滿清是了明朝的便宜,在明朝長達二百多年軟硬兼施的打擊下,明朝末年的蒙古已經四分五裂,卻被滿清撈了一個現成。

    我們就來看看明朝初期對於蒙古的一系列戰果吧,在收復甘肅以後到朱元璋去世,明朝一共發動了八次北征漠北的戰役。明朝佔領了遼東以及漠南的廣大領土,捕魚兒海大捷更可以稱得上與唐太宗定襄大捷媲美的勝利,北元的皇室被來了個一窩端。另明朝在遼東至松花江的東北地區肅清了蒙古人的勢力,僅俘虜就達24萬人,在漠南地區,明朝不僅佔領了內蒙古的大部分領土,並且多次粉碎了北元向水草肥美的漠南地區的反撲。明朝在內蒙古地區廣泛的修鑄了衛所,鞏固了這一地區的統治。要知道,這一切與明朝同時進行的恢復經濟的工作不相矛盾,與明初生產力的恢復與經濟的迅速發展不相矛盾,頻繁的戰爭不僅沒有拖垮明朝的經濟,反而有效的保護了北方的生產環境。在二月河的《雍正王朝》裡,盛世時期的滿清面對青海小小的叛亂,居然打得國庫捉襟見肘,對比朱元璋,那位人間萬苦人最苦的雍正爺是不是要哭出聲來呢?

    在明朝的軍事制度和軍事實力上,洪武時代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必須承認朱元璋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明朝在極端困難的起點下完成了恢復中華河山的理想,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卓越的戰略眼光。但是明朝最後的滅亡,卻也與他有著莫大的關係,那就是衛所制度,明朝的衛所制度,其根源在於土地所有制,明朝初期百業凋敝,國家不可能有充足的金錢大規模的戰爭,衛所制度所實現的軍隊自給自然可以解決這個難題,而明初軍力的強大,與唐軍的強大一樣,根源正在於正確的軍隊建制上,但是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和土地兼併的日益激烈,當衛所制度的基礎即土地已經不存在的時候,明軍的腐化也就成了必然。這一點和唐朝有分外的相似,太宗時期的府兵制,使唐軍成為了天下無敵的雄師,但是同樣因為這個封建經濟難以迴避的矛盾,盛唐時期的唐政府不得不廢除府兵制,而地方自主的募兵制度卻引發了大規模的叛亂。明朝人不會不懂得以歷史為鑒的道理,但明朝人卻走向了另一個反面的極端,即用抬高文官集團的地位和遏制武將的權力來避免地方叛亂的可能性。事實上,在明朝中期人口增長,人均土地佔有量減少的情況下,明朝的衛所制度已經名存實亡,而文官集團的掌權也使得對外開拓生存空間成為了奢求。明朝實際上是在為宣德期間不斷放棄漠南領土買單,朱元璋打下的領土,在文官集團守內虛外的方針下被不斷的放棄。實際上對於中原農業民族來說,要想徹底根除遊牧民族南下的隱患,有兩快土地是堅決不能丟的,一為河套平原,二為漠南草原。控制了河套平原,就等於控制了騎兵的基地,控制了漠南草原,就等於控制了遊牧民族的生命線,漢唐之所以強大,正在於他們牢牢控制了這兩塊地方,才有了遊牧民族的臣服和漢民族騎兵的強悍。朱元璋的戰略是對於蒙古高原的蠶食,即以長城以北的衛所為基地,不斷對蒙古草原進行進逼,但是對於後世的守成君主來說,不奢求大規模的出塞作戰,只要能夠守住,能夠堅決的繼續進行屯田,以及不斷的向河套和漠南大規模的遷移中原無地的流民,那麼明朝的歷史或許將會用另外的方式改寫了。至少土木堡之敗和英宗被俘的恥辱是絕不會發生的。

    說到土木堡之敗,就牽涉到了明朝軍隊的另一個問題即軍隊的生存基礎問題,這一點是我將在第二章裡闡述的。(章完)轉自鐵血社區bbstiexue

    二:明朝的戰鬥力和戰略演變問題

    明朝初期的戰鬥力自不必說,在部裡,我已經詳細的闡述過了,但是明朝末年戰鬥力的孱弱,特別是在明朝中期以後戰鬥力的孱弱是讓人無法容忍的。任何王朝都有一個興盛到衰落的過程,明朝也不例外,武功如漢唐之盛,到後來也難免腐化蛻變,在土木堡之戰裡,五十萬明軍被3萬蒙古騎兵打得全軍覆沒,直到今天今人也無法理解這場戰鬥,要知道這場戰爭僅僅三十年前,永樂皇帝的幾十萬鐵騎還曾將蒙古人打得無處藏身。

    正統時期的明軍戰鬥力顯然不能說差,否則之後的于謙也根本沒有保衛北京的本錢,但是北京保衛戰的失敗卻無法掩蓋明軍的內部問題,即缺少統兵的帥才。不要認為于謙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就把于謙看做是如徐達一類的人物,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在於明朝防禦思想的勝利和雄厚的資源儲備,于謙的大多數功勞在於安定秩序和穩定人心,統兵打仗本身並非其所長,何況作為一個文臣,他的首要思想是守而非攻,明朝在北京保衛戰裡貫徹了他謹慎持重的思想,這在當時看來似乎沒有什麼錯誤。但是明朝也因此喪失了主動出擊的機會。北京保衛戰是蒙古人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更引發了草原地區重新的戰亂,明朝面臨著重新打服蒙古的好機會,但是于謙卻沒有做任何的動作。也沒有對蒙古地區進行報復性的懲罰戰爭,有人當然會說當時不是最好的機會,但是我想反問的是:什麼才是最好的機會呢,難道重新面對一個統一強大的蒙古政權才是最好的機會?從後世看,明朝退守的後果恰恰是造成了蒙古草原地區的重新統一,俺答的騎兵在嘉靖年的大多數時間裡不斷的騷擾明朝邊境,把明朝拖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中。

    這恰恰表明了明朝在洪武以後,對於草原地區一系列弱智戰略造成的惡果。朱元璋的戰略在於蠶食,不斷的用修築衛所的方式推進控制區域,永樂的戰略在於畢其功於一役,企圖通過大規模的主力決戰來換取草原百年的安寧。雖然同是進攻精神,但永樂顯然在目光長遠性上遠不如其父。永樂裁撤掉了長城以北的眾多衛所,雖然是處於削藩的目的,卻放棄了大片的土地,把大寧等地送給蒙古人更是一大敗筆,直接造成了天子守邊的尷尬局面。也為蒙古人採取靈活的游擊戰術創造了條件,因為明朝放棄了對漠南的控制權,蒙古騎兵就可以在廣闊的草原上肆意行事,強大的明軍被蒙古游騎牽著鼻子走,佔有的土地沒有得到有效的統治,幾十萬精銳大軍一次又一次在蒙古草原上做著免費的旅遊,卻給了韃靼瓦刺們休養生息的時間。永樂以後,宣德皇帝連主動出擊的勇氣也沒有了,一心的文官治國,塞北的土地也就意味著永遠收不回來了。

    換句話說,正統皇帝被俘虜的悲慘命運,在永樂皇帝裁撤北方要塞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如果明朝長城以北的衛所在正統時期可以繼續存在,甚至可以通過移民實邊的方式加以鞏固,那麼蒙古騎兵會輕易打到土木堡嗎?當然以正統皇帝的弱智智商,就算他不在土木堡地區被俘虜,在張木堡或者李木堡的地方也是一樣的下場。為什麼?這就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即明軍的將領問題。

    捕魚兒海大捷以後,朱元璋殺戮了大將藍玉,從這個時候開始,明朝也就喪失了真正意義的統兵帥才,不是明朝無人,而是明朝的軍事體制不允許這種人存在,在永樂時期,丘福算是出色的將領,但是獨立領兵的結果卻是全軍覆沒,永樂是一個天才的軍事家,統兵打仗的本領沒得說,這樣為將者只需做到積極貫徹命令,作戰勇敢就已經足夠。但是永樂以後呢?正統皇帝沒有永樂的本事,卻偏偏要學永樂的膽氣,最後的結果也就不足為怪了。有明一代,名將不可為少,但是名將的生存環境大都艱難無比,袁崇煥自不必說,孫承宗的下場還算好點,但這兩人都是文官出身,碰巧也都有帶兵的才能,明朝缺少真正有戰略眼光的職業將領,如戚繼光之大才,也只能靠向中央領導進貢壯陽藥而求自保,如此制度,明朝怎能不衰。轉自鐵血社區bbstiexue

    關於文官帶兵的一系列問題,許多文章都已經闡述過,在此就不做更多的囉嗦了,但是文官帶兵只能算問題的一個方面,因為文官帶兵只限於大戰來臨之時,平日的練兵工作還是由武將去抓的。明朝對於新武器的吸收是積極的,西方火器傳入中國後,很快就得到了改良,趙世偵改良火槍並以最快的速度裝備了部隊,這在滿清時期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明朝在使用火器裡表現出來的脆敗卻是匪夷所思的。幾次與滿清軍的交手,明朝都是「火器齊發」,然後就立刻完蛋。我們今天很難想像薩爾滸戰役的情況,為什麼據險死守,又擁有火器的優勢,卻會在如此短的時間裡被滿清軍打挎,不要拿什麼火器戰術來說事,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

    看過了許多網絡上對於明軍的介紹以及明清戰爭的綜述,也看過了百家講壇上教授們洋洋灑灑的講解報告,更讀過明清戰爭的無數戰史,但是其中的一個問題卻讓人分外的不解:一方面,在談及明朝的軍事力量的時候,無數的史家總對明朝時期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廣泛配備火器裝備的高科技實力讚不絕口,另一方面,在明清戰爭裡,裝備嚴重低劣的八旗軍卻屢屢在野戰裡以極小的傷亡代價重創明軍,這形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事實:要知道,在人類戰爭已經進入冷熱兵器混合時代的情況下,沒有火器的軍隊要想在戰爭裡取勝簡直是不可想像的。面對美洲印第安蠻族,火器配備比例遠不如明軍的西班牙人可以用極少的人數來征服廣袤的土地,面對韃靼蠻族的鐵騎,尚處於勃興時期的俄羅斯軍隊也同樣可以戰而勝之,葉爾馬克東征時期,俄軍不過八百多人,火器配備比例也不過三分之一左右,但是這樣的軍隊面對西伯利亞汗國的數萬蒙古精騎,卻可以屢次將其重創,上述的戰例若傳到明軍將領的耳朵裡顯然是不可思議的。要知道在葉爾馬克東征之前的20年,即明朝嘉靖時期,同樣配備相同比例火器的明軍面對韃靼人,不要說去主動進攻佔領其土地,即使是依托長城苦守都分外的勉強。難道哥薩克人是神兵下凡?要知道在俄羅斯人東擴的過程裡,每個哥薩克人要對付至少10到20個蒙古騎兵,論戰鬥的條件和環境,哥薩克也比明朝惡劣的多,論武器裝備,哥薩克沒有明朝那樣如車營一般的移動式火器堡壘,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真搞不懂明朝人是怎麼打仗的。

    也看了一些對於明朝軍隊在戰爭細節上的贅述,比如明軍通常是把火器列於陣前,結果無法抵擋滿清騎兵的迅猛衝鋒。許多人把明朝的失敗歸結到火器戰術的錯誤上,不過筆者認為問題不能簡單的這麼看。雖然明朝實行的是文官帶兵的制度,主帥的不知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些久經戰陣的中層軍官們畢竟是懂得戰爭的,而且後來入主了中原的滿清,在征討准歌爾蒙古的一系列戰爭裡,也同樣採取了與明軍相似的火器戰術。在烏蘭布通會戰裡,清朝就是採取了首先利用鳥槍隊與火炮隊轟炸,再採取騎兵步兵集團衝鋒的戰術,最終衝垮了葛爾丹的大軍。要知道葛爾丹的軍隊已遠非普通蒙古騎兵可比,他的軍隊是由沙俄訓練並幾乎用俄羅斯武器武裝起來的,是一支兼有熱兵器火力和蒙古騎兵傳統凶悍特徵的精銳之師,實力自然遠強於明朝時期的傳統對手韃靼和瓦刺們。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征討葛爾丹的軍隊,相當一部分是來自陝西地區的漢人綠旗兵,配備有明軍傳統的戰車營,而火器戰車也成為了扭轉戰場局勢的關鍵因素。可見明朝的火器戰術不能說是一無是處,相反是完全可以取得戰場勝利的。但是同樣的裝備,同樣的戰術,為什麼在明軍本身身上就不能奏效呢?

    還有另一場被史家詆毀多年的戰爭明朝抗倭援朝戰爭。史家們總是喋喋不休的嘮叨著蔚山之敗和碧麟館之敗,卻忽略了如下幾個重要的事實。首先是碧麟館戰役,按照清朝人的記錄,這一戰顯然是明軍戰敗了,冒敵輕進,遭遇日軍埋伏,最終突圍撤退。這一戰也成為當時明朝內閣腐儒們攻擊李如松的口實。但是我們可以看看日本方面對這場戰役雙方傷亡的記錄:明軍戰死一千八百人,傷一千多人,五千先頭部隊幾乎被打殘了不假,但是日軍呢?日軍死傷共記有五千多人。也就是說,日本以數倍於敵人的兵力和數倍於敵人傷亡的代價,才換取了消滅明軍兩千人的戰果。要知道這時的日軍,論戰鬥力不弱於蒙古蠻族,論裝備,甚至在火槍方面明軍也不及。碧麟館之戰是一場圍困戰,日軍苦戰一天一夜,雖然暫時阻止了明軍的進攻勢頭,但是並沒有消滅被圍困的明軍,在付出了巨大傷亡代價後反而最終被明軍突圍而走。日軍在那場戰役裡動用了當時世界上幾乎所有最先進的火器,比如日本火繩槍和仿造葡萄牙人的大鐵炮,並且動用了幾乎他們能調動的所有騎兵。對比薩爾滸之戰裡明軍面對全冷兵器八旗騎兵的迅速崩潰,這樣的情形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同樣是遼東兵,為什麼在不到二十年間出現了如此大的反差呢。另一個重要的事實是,戰鬥力凶悍的日軍在朝鮮戰爭後期,極力避免和明軍進行野戰,相反是苦苦的依托堡壘和火槍優勢打起了防禦戰,這並非是因為軍隊數量的原因,在朝鮮戰爭的大多數戰役裡,日軍動用部隊的數量都要比明軍多,朝鮮戰爭時期日軍的情形,恰似後來明清戰爭裡明軍的情形,即「依堅城,憑火器」。難道我們就由此說日軍的戰鬥力遠弱於滿清八旗?我們再來看看皇太極征朝鮮的情景,滿清的優勢部隊遭到朝鮮的頑強阻擊,並未能佔領朝鮮全境,最終只是簽定了一個體面的條約了事。而日軍攻打朝鮮,則是以迅雷之勢把朝鮮打到了鴨綠江邊。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即抗倭援朝時期的日軍,是至少不弱於滿清八旗的。我們也不禁思考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面對虎狼之師的日本,明朝可以打出一系列漂亮仗,面對滿洲八旗卻又如此不堪一擊了呢?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裡,對戚繼光的戰術思想有一個評價,即戚繼光防禦蒙古的戰術思想,在未來的戰爭裡「並沒有得到實戰的檢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的事情」。黃教授大智大慧,但也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事實上,明朝抗倭援朝戰爭正是戚繼光軍事思想的一個檢驗,戚繼光所倡導的「步騎戰車協同作戰」的思想在朝鮮戰爭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應用。且不說明朝參戰的部隊,有許多是戚繼光訓練出來的老班底,即使是遼東軍和四川軍,也多執行了車騎步配合的戰法。碧麟館之戰裡,在遭到圍困且地勢處於劣勢的情形下,明軍正是憑借迅速結陣的車營成功阻止了日軍的衝鋒,在使敵人付出重大傷亡後安然突圍。而在整個朝鮮戰爭的野戰過程裡,明軍贏得了幾乎所有野戰的勝利,明軍遭受的挫折多為攻堅戰。另一個被史家詬病的武器戰車。並非如一些短視的歷史學家所說:在戰場上沒有發揮任何實戰作用就退出了歷史舞台。相反,戰車之所以作為一個單獨營的建制保留下來,正因為它在歷次戰爭裡所建立的功勳,作為一個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軍事家,戚繼光對於戰車的重視不可能是紙上談兵,在朝鮮的一系列會戰和後來袁崇煥的寧錦大捷裡,戰車都成為野戰裡不二的利器。另一個被史家忽略的車戰是俞大猷指揮的安銀堡戰役,此戰裡明軍依靠戰車百輛,步騎三千打敗韃靼數萬精銳騎兵。此戰其實頗有近代戰爭意思的,明軍用車陣施放火器,阻擊敵人騎兵的衝鋒,既而步兵出擊,騎兵兩翼迂迴包抄,最終大敗敵人。而類似的戰術在後來戚繼光抗擊韃靼和李成梁攻擊土蠻時,明軍也不止一次使用過並且取得了勝利。而這樣的戰鬥情形也和同時期歐洲對於遊牧蠻族的一系列征服戰爭分外相似,也就是說,以明朝當時的軍事裝備和戰術思想,殲滅比己多幾倍的蠻族騎兵,從戰術角度講是完全可以實現,並且是曾經實現了的。

    事實上,在土木堡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明軍打的不算差,相反還可圈可點,于謙對明軍的衛所進行整頓,重新圈定了屯田的土地,並且改良了裝備,這足夠使明軍重新振作一段時間,正德時期的楊一清也可謂名將,但是這些人只能算做守成之將,而非帥才。今人對唐朝時期的名將王忠嗣讚不絕口,因為他防禦吐蕃幾十年,從不輕啟戰端,使得邊境安然。但是王將軍時期的情形和明朝大不相同。王將軍不輕啟戰端,並不意味著不打,而是要選擇最好的時機對敵人進行毀滅性打擊,他發動的青海湖會戰和積石山會戰使吐蕃遭到了毀滅性傷亡,他反對打石堡城也是因為在攻守易形的戰略背景下,進行畫蛇添足的一戰之會徒增傷亡。但是當時的王忠嗣幾乎控制了河西地區所有的戰略要地,在戰略上對敵人形成足夠優勢的情況下自然可以安守邊境。但是明朝的情況則不同,于謙和楊一清都選擇修築要塞來鞏固邊防,但是當時的蒙古掌握著優勢的戰略地形,僅僅靠一道長城是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的。在蒙古人的反覆騷擾下,精銳的明軍疲於奔命幾十年,空自掌握著幾十萬邊兵和精良火器,卻一直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單純從軍事力量上看,清軍與明軍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明軍無論從規模還是裝備上都比清軍不知強了多少。明軍的神機營,每個營有6000士兵,千斤以上的大炮數十門,抬槍(雙人抬著用的槍,實際上就是小炮)數百支,鳥銃(單人用的火槍)數千支。當他們排開陣勢以後,幾萬八旗兵只能作靶子。努而哈赤是怎麼死的大家知道吧?像這樣的神機營在當時的遼東有數支。當然是先後組建的。早期的李成梁,後來孫承宗,再後來袁崇煥等都先後組建過數支神機營。上面這些還只是遼東的部隊,其他地區的沒算。海軍同樣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同日本一次海戰的主力戰艦就是荷蘭無敵艦隊的三倍之多。可說當時雖然西方世界已開始了飛速發展了,但中國仍然可稱之為超級大國。這樣的軍事力量,在當時世界其他國家來看,就同現在我們看美國一樣。中國軍隊會將所有先進的技術用於軍事之中,但清軍不同。八旗兵打明軍時吃了明軍火器的虧,二百年後打英法聯軍時居然一點記性都不長,沒有絲毫的變化。這樣一支在誕生時就極端保守的軍隊,怎麼能稱為強大呢?

    明軍之所以連著打了很多敗仗,實際上那不是軍隊本身的問題,而是政治所決定的。袁崇煥守住山海關,清軍有辦法嗎?沒有。他們只能從赤峰那一帶繞過來,衝到北京、濟南一帶,明軍一集結,清軍就得利用機動性好的特點快點跑。轉自鐵血社區bbstiexue

    明軍是文官帶兵,這在那個年代是極其不可思議的,這也是戰敗的原因之一。清軍從皇上到士兵都騎在馬上,而明軍的軍官卻是按等級坐轎子上戰場的。轎子不能亂坐,幾品官坐什麼樣的轎是規定的。軍官的待遇也比士兵好得多。士兵基本沒有響錢,只有軍官才有。以至於在打仗之前士兵要先跟當官的計價論價,給多少賞錢!文官有知識不假,但缺少軍事眼光。樓上的講到了槍錦大戰,我想說說,因為那裡是我的家鄉。

    我的錦州人。槍山在我們的南邊十多公里的地方。現在那裡有兩條高速公路通過。在錦朝高速公路的零公里處正好是戰場之一。那裡每年都要發生很多交通事故。每年都要死幾個人。佔這條路每年死亡人數的90不知是什麼原因。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就在這路上工作。處理交通事故。

    槍錦大戰是由洪承疇策劃的。實際上這次戰役策劃的非常好。先由錦州總兵祖大壽吸引清軍主力攻錦,祖大壽要堅守不出,直到明軍從山海關到達錦州。洪自帶明軍主力十三萬,加上東邊遼東方面的朝鮮來的援軍,共有十八萬之多。洪的主力負責在包圍錦州的清軍的外圍對清軍反包圍,然後內外同時進攻,消滅清軍主力。清軍的一切都在洪這個文官的意料之中,其主力五萬左右全部出動攻擊錦州。錦州當時沒有百姓,全是軍人及家屬。這些軍隊平時種地,戰時打仗。為了堅守錦州,這些軍人殺掉自己的家人,守在城上。最後彈盡糧絕,就吃死人為生。就這樣,終於守到了坐在轎上吹著喇叭走到錦州的明軍主力。明軍迅速地展開,很快包圍了清軍。當時的戰鬥形勢很明瞭,清軍已無力回天。明軍實行的堅壁清野,城外沒有任何可供清軍被給的物資,也沒有老百姓。就這樣,清軍在明軍到達的一兩天之內就陷入了必敗的境地。

    這時,考驗的不是軍隊的作戰能力,而是主帥的能力了。老洪一看勝負之勢已成。任何一個軍事統帥要不是瘋子,都已明瞭。按原來的計劃明軍在形成合圍之後應發起總攻。但清軍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沒有放棄。清人還沒在明軍面前打過敗仗,他們也根本也沒想過要被清軍打敗。也可以說清軍當時的指揮員確實非常地瘋狂。但他們不傻,知道自己不利。於是派人向明軍求和。老洪這個老混蛋,老書獃子,居然相信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古話。他為了天下蒼生,為了軍同同僚和生命安全,每天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等待著清軍投降而按兵不動。老洪不怕清軍增援,因為清人已無可戰之兵。據可靠消息,留在清軍大本營瀋陽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老的上不去能行馬,小的拉不開寶雕弓,不足為懼。但到現在,形勢卻不再按老洪的思路發展。清軍是瘋子,跟日本兵一樣,沒有投降的概念。皇太極得知前方形勢以後,立即將家裡所有的男人帶到了前線。明軍想不到,七十多歲的滿族老爺子,放下煙袋鍋扔下拐棍,立即就能拿起弓刀上馬戰鬥!就這樣,清軍又來了三萬,打了明軍個措手不及,救出了被圍的清軍。清軍會合後,形勢變得複雜起來,明軍已失去了對清軍主力圍而殲之的戰機。但就在這時,如果明軍對清軍發動總攻清軍仍不是對手,因為他們沒帶什麼給養,也沒作繼續作戰的準備。但老洪這老書獃子又一次放棄了這個機會。他重新集合了軍隊,擺出了防守的架勢。你的軍人從裝備,從人數,從軍隊的戰鬥力都戰上峰,為什麼不他媽的進攻啊!我靠,這個老廢物!明軍的連營從松山一直扎到海邊,可說每個營區和防區的安排都是極其合理的,是無懈可擊的,即使西方現在軍事學家也打不出毛病來。可你們是來幹什麼的?明軍的戰略思想轉了一百八十度,由全面進攻轉入到全面防守。就在皇太極要領軍回家時,發現了明軍的這一變化。皇太極這個人很會心裡學,他立即就瞭解了明軍的作戰意圖。他只知道,清軍不會防守。清軍沒有火器,也不會什麼守城技術。這樣一支大軍如果開到瀋陽城下,後果可想而知。而明軍現在十幾萬大軍住紮在平原之上,全面進入防禦,對清軍來說是個絕好的機會。就這樣,一個是跟蚊子一樣到處找人叮血的清軍,跟一個搭著蚊帳等著挨叮的明軍,下步該怎麼辦?你是皇太極也應該知道了。明軍很強大,跟美軍一樣,從軍隊建制到指揮都很先進。但有個問題,就是管得太死。書生們規定了大量的紀律和各種夫定,下層指揮員和是無權調動軍隊的,沒有符節任何人無權調兵,除老洪外沒人能下命令,因為沒有令旗沒人聽你的。於是龐大的明軍就像一隻呆在冰箱裡的大象,被只有他們一半數量的清軍一點點從容的包圍了。一般來說,十倍於敵才可包圍敵人,可清軍就這樣以五六萬人包圍了十五六萬的明軍。明軍居然等著包圍。為什麼明軍沒動呢?因為他們每天在開會。明軍開會不像清軍那樣亂哄哄,誰都可以發言,誰都可以進來。他們是有嚴格的等級的。開會有開會的程序,一開就是一天。主要的議題就是如何應對清軍。以吳三桂為首的主戰派要求趕緊進攻,雖已失去了全殲清軍的機會,但打敗清軍還是沒問題的。但他身份不夠,不能參加會議,只能跟他的上級講,然後由他的上級向老洪轉達意見。但老洪下不了決心,後來進攻無望,清軍正在調動,基層軍官有反映。吳三桂知道清軍正要包圍明軍。老洪把他罵了,說小吳不懂軍事,不要搗亂。這麼少的清軍怎麼可能包圍一倍於他們的明軍呢?老洪氣得讓吳三桂回山海關。但這時想回山海關也不可能了,因為清軍完成了包圍。清軍就在明軍的眼皮底下挖壕溝,最近跟明軍只有百米。不用放槍,射箭都射到了。吳三桂及他們這些基層軍官都請令出戰,消滅面前的清軍,但老洪就是不下令。他沒下令,明軍就看著清軍挖溝。我想他們跟挖溝的清軍應該是聊得不錯。後來老洪派出的各路探馬回報說四周都是清軍及他們的溝,已出不去了。這時小吳又要求集中軍隊,突圍。以聲東擊西等戰術扯開清軍的防線。但老洪還是不為所動。可見他的老年癡呆症多麼嚴重。等老洪終於知道取勝無望時,形勢已到了明軍已無法自保了。老洪終於決定突圍。但突圍的戰術和佈置還沒完事,清軍就發動了總攻。明軍得不到具體的指示,連清軍攻上來是不是可以放槍,可不可以射箭都不知道。等前方的明軍被人屠殺時,中心的明軍望風而逃。吳三桂是有準備的。他的關寧鐵騎只聽他的,他可以沒有令箭而調動手下部隊。因此他連老洪面都沒見,就按自己事先計劃好的方向突圍而去了。吳三桂帶走了三千軍隊。這三千人是這次戰役的僅有的倖存者。明軍組織不起防守,沒有將令,各自為戰。最後全軍覆沒。

    所以說明軍本身戰鬥力不差,差就差在體制上。像洪承疇這類人紙上談兵,寫論文,擺陣勢,絕對是高手。但他不是軍人,連民兵都沒當過,沒有實戰經驗,怎能具有軍事眼光,怎能在戰場上抓住戰機?清軍雖然連戰圖都不會畫,也看不懂,但他們每天騎馬轉悠,地形方位都裝在腦子裡。從皇帝到士兵都是軍事家。

    所以,在今天,我們不能忘了這場戰役。這是血的教訓。建設一支專業化的軍隊,培養一批職業化的軍人,建立完善靈活的軍事指揮體系是多麼重要啊。當然,這一切要有個前提,那就是國家要強大,要民主。兵者,凶也,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啊。轉自鐵血社區bbstiexue

    轉自鐵血社區bbstiexue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