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河 戰太行 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舟通萬國,巨富滿泉州。大計!
    興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福建路,泉州。

    泉州港外有廣闊海面上,千帆競秀,萬舸爭流,而港內的泊位上,則擠得密密麻麻,一艘千石大船緩緩駛進港中,市舶司官員身著綠袍,乘小舟上船檢視,船主點頭哈腰:「周爺,咱這是從平江府過來的,這裡有平江府市舶司路引,貨卻是呂宋客商訂下,三日後便走,您給個方便,小的不敢背恩。」

    一邊說著,一邊在兩袖相觸之際,塞過去一小包銀兩,那姓周的官爺在袖中輕輕掂掂,一張臉慢慢從白板變成紅中,大笑道:「老朱便這等客氣,既有平江府市舶司文書,咱家便不須多說,泊船銀兩,明日到衙中交割便是,三日罷了,值得甚麼?」一邊說笑,一邊指揮舵手將船停入港中,果然道路精熟,在船帆遮蔽的水路中硬是找到了一個恰可容得下這艘船的方便碼頭,和和氣氣地下了船,揚長而去。船主遙看綠袍背影,啐了一口,大罵:「直娘賊,不知厭足!」,一旁的夥計勸道:「朱老大,算了罷,這便已經是天大的便宜了,若是像楊家那蠢材,上次便不肯給這姓周的面子,硬生生讓市舶司收了一成的貨去,哭也無處哭去!」

    背後艙中轉出一名高大紅臉漢子,深深呼吸一口海風,笑道:「俗語雲,縣官不如現管,這等小人倒好打發,卻是得罪不起,王某見識了!」朱老大見來人,忙拱手道:「王主事一路辛苦。船上人多貨多,小老兒事煩,照料得不周,還請勿罪!」

    王蘭拱手道:「朱老大說哪裡話,某在船上,添了多少麻煩,連船錢也不曾收一文,這個如何當得?」朱老大連連擺手:「嚇!王主事能上船。那是給咱老朱多大面子!日後平江府李老闆那邊。還須王主事多多照拂。便是咱家的財神菩薩,供還供不及,哪裡收什麼船錢?異日從呂宋返泉州時,若主事還未返平江,小老兒定來侍候!」

    當下朱老大陪王蘭下了船,在泉州城中「清泉閣」住下,代王蘭付過五日地房錢。交待店主小心侍候著,才點頭哈腰地尋城中番商去了。王蘭在店中第三層閣樓上清靜處,叫了幾碟精緻小菜,暖上一壺紹興黃酒,細細觀看里許外的泉州港,感慨萬端。

    在晉城公幹時,見過最多的船便是開封府和鄂州碼頭上的船隻,其中又以鄂州碼頭上最多。但不過是些一二百石的小船。除了裝貨而外,能夠安置得三十四人便算大船,而此番從平江府出發。李德隨便招呼一聲,搶著要裝自己南下的貨船便有四艘達到了千石以上,直可容得下數百人在船上,雖然貨多了些,自己最後選擇的這艘新船上也有水手和客商一百餘人,絲毫不覺得太擁擠,一路上已經覺得大開眼界。到泉州一看,這樣的大船在港中竟然不下上百艘!而碼頭上奇形怪狀之徒,膚色髮色各異地番人雲集,本地人竟然連看都不看一眼,想是已經見慣不驚了。

    「此間交易,定然遠甚於晉城榷場!」一向以晉城對外貿易為主業地王蘭見到這等情形,眼珠都綠了,是以不急著去找泉州城中分號,而是在此整理一下頭緒,算計應該如何利用此行得到地訊息。同行的船上,大半客商都是與自己所買的貨同行至此,朱老大卻兼有三個身份:船主、官員、貨主。作為船主,這艘船是幾名股東出資共造,朱老大只是其中之一;作為官員,他也受平江府市舶司委派,負責一船的稅收與盈利的分成,若是稅收累計繳得高些,日後還會由市舶司申報正式的職銜,也未見得就在那綠袍官員的品級之下;作為貨主,自然船上每一批貨中,老朱都會夾帶一點,或者從客商地貨中抽取一些作為船資,因此也須參與到交易中去。

    晉城必須有自己的大船!這是王蘭得到的第一個結論,目前晉城的船在江面上已經算得上大船了,動輒上百石的船在江面上還沒有第二家商號可以相比,但與泉州這些個大商賈們比較起來,哪那些可以遠航萬里水路的海船比較起來,晉城商號的船就小得可憐了。一路上王蘭已經打聽過,一艘船的造價差不多一石十餘,若要造三百石地船,大約總須花費在四千上下,特別大地船結構複雜,價格自然更高些,上千石的大船,造價總在兩萬以上,都是用的上等紅松木製造,防水防蟲,海船艙內分為許多封閉地隔間,便是有少許破損也不致傾覆,船上共有三桅六帆,須二三十人才可以操縱得穩妥。但若是貨物不錯,一趟南海之行,便足以收回船本來,是以泉州城中大船比比皆是。而泉州船行中的造船技術眼下也舉世無雙,這樣的大船難不倒匠人們。

    第二是要下南洋貿易!這是讓王蘭咬牙切齒數日後得到的重要結論。聽朱老大介紹,泉州城中不下十萬戶,江南除了臨安之外,便以這裡的人口最盛。其中數家以海貿起家者,原來都不曾讀書進學,卻在十餘年間身家數百萬,甚至個別有上千萬者,遠比臨安城中富戶有錢得多了。當然,臨安城中還是有兩個大富的,像趙構和秦檜便足以傲視這些商賈,但民間卻一個也沒有。

    王蘭聽了,也只是一笑而罷:若論有錢,天下間能夠與楊再興比肩的也不過三數子,只是晉城積儲的財富來自南北間的貿易的七成,最終將用於恢復大業,哪像泉州城中這些富戶們,一個個整治得好大宅子,享受人間極樂。只是若能夠照搬這等發財的路子,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為晉城積累大量財富,卻不是有助抗金大業矣?

    入夜時。店家得王蘭指示,前往晉城商號泉州分號中通知主事的到清泉閣來,還未掌燈,泉州分號主事張遠才便腆著大肚子,滿頭油汗地跑到清泉閣來,進

    叫:「店家,王爺在何處?快快帶某家前去!」

    王蘭在樓上拍欄笑道:「遠才兄別來無恙?」

    張遠才在下面仰頭拱手作揖:「王爺,何光降泉州府地?怎麼也不知會一聲。讓老張失禮了!」

    王蘭搖搖頭苦笑:江南諸分號主事。都是各俠義社分社老大主事。皆是些豪爽漢子,英雄了得,哪像這張遠才,活脫脫便是個富商大賈模樣,若是俠義社英雄都是這般模樣,哪裡還耍得動刀槍?當下張遠才好歹要王蘭搬出清泉閣,到分號去住。王蘭卻是不肯,說是要在清泉閣多結交些朋友,分號那邊卻都是兄弟,再說此間已經付了五日房錢,也不消退得,張遠才拗不過,只得依了,卻讓店家把王半一應消費計在泉州分號賬上。自有人來結算。王蘭見自己一路上銀錢竟然一文也花不掉。只得苦笑。

    當晚各自歸家,次日張遠才大灑貼子,遍邀泉州有頭有臉的富商們。便在這清泉閣中擺了十餘席,包盡所有雅間,泉州戲樂班子來了七八個,這一日花費便不下二百,看得王蘭咋舌,畢竟在晉城節儉慣了,哪裡懂得這等鋪張法,張遠才卻渾當沒事一般。

    「諸位,怠慢了,這位便是張某的東家,晉城商號的主事,王爺,日後大家多親近親近!」張遠才今日才滿面紅光,全無昨天的狼狽樣,攜王蘭一桌桌介紹過去,眾富商聽得是晉城商號主事,都是肅然起敬,言語間竟然頗為恭謹。

    曲終人散後,張遠才與王蘭包了頂層,驅盡其他客人,招呼店東不要打擾,才悄聲道:「王蘭一向不過臨安府,如今卻到了泉州,莫非有什麼大事麼?」

    「呵呵!」王蘭翹起大拇指:「我只道張兄已經是生意中人,哪曉得還是俠義社模樣!」

    今日排場一擺開,王蘭才發現,張遠才身邊的河北漢子不下數十位,都是神完氣足的舊時兄弟,舉動間都有軍中風範,看來這張遠才也是深藏不露,不像表面這般粗夯。聽得王蘭表揚,張遠才一張胖臉居然也會轉紅,道:「王爺說笑,俠義社所為,才是商號根本,錢財不過身外物,不過為楊爺大業積儲罷了,張某家在相州,與岳爺故宅不過隔三數十里,眼下盡陷胡塵中,若非楊爺主持晉城,只怕此生也休想到祖墳前燒香。」

    王蘭這才道:「李德在平江府之事,想來張兄早有所聞?」

    張遠才微微點頭:「江南第一大緞坊,名不虛傳,眼下泉州三成絲綢都須從李德處發出,某在泉州,自然知道。」

    王蘭放下茶杯道:「若是在泉州也開一間這般大的緞坊呢?」

    出乎王蘭地意料,張遠才只是眼中一亮,隨即黯然道:「泉州豈能與平江相比,那邊人手充足,二百里內多少蠶戶!此間十萬戶,倒有七八萬戶賴海上舟船討生活,便是農田也無人耕種,哪有人會種桑養蠶?倒也有小戶人家以此為生,卻是少得可憐,實在不是開緞坊地地方。」

    「既如此」王蘭沉吟道:「張兄以為,此間如何才是正途?」

    張遠才一拍案幾:「哪裡還消分辨?自然以海貿為先!」

    王蘭直視張遠才雙眼:「張兄在此間也多有積儲,如何不修造些海船,自行下海?」

    張遠才卻如洩氣地皮球:「王爺有所不知,張某近年來,雖說與晉城交割四十餘萬,自家也積攢了些家俬,總不下十餘萬,卻是不敢下海!這海上營生,辛苦不說,須與市舶司交道得極熟,才有賺頭,此外,船上人手也須精幹,某在泉州城中多番搜羅,得些河北漢子,卻是不精水性,下不得海。上得船去,於路又有海盜,只會駕船哪裡去得?刀槍弩箭之類也須齊備,泉州府內管得又死,卻是下不得手。傾家產,倒也造得四五艘船,只是人手便要七八百,哪裡有這許多人手與兵甲?只好在此間,就分號貨物周轉,向番人買些貨物,銷到其他分號,再賣些北貨到南洋,平安渡日罷了。」

    王蘭聽得張遠才訴說可憐,不由失笑:若這樣的人還要裝可憐,天下間不可憐的人當真不多了!

    只是張遠才所說的也是實情,王蘭思之再三,問道:「若楊爺那邊允可,某家倒可以為張兄找到人手兵甲,只是這船卻須由張兄著手,早早訂下來,銀錢方面,仍按舊例,你三我七,晉城商號第一批便須十艘千石大船,你看著辦吧!」

    張遠才聽了,嘴巴張得老大,眼珠子差點掉了下來。今日裡大大破費一番,也有盡地主之誼的意思,但在泉州城中,一桌二十餘的席面,也算上得台盤了,張遠才豈是小家子氣的人?只是王蘭一開口,便是十艘千石大船,這個手筆,只怕卻在泉州城中也沒幾個人敢比擬。便是楊家、周家、邵家、朱家四大戶,家財都在數百萬以上,恐怕也不會一次打造這麼多大船,據張遠才所知,目前泉州城中,大小船共上百艘地都有數家,但卻沒有哪一家擁有十艘千石以上大船。畢竟不是每一次貨物都能夠保證裝滿一艘大船,大小結合才是合理的配置,張遠才在泉州商界中已經小有面子,卻主要是能夠組織到大量的貨源,而不是海面上稱雄,乍聽得王蘭這般大手筆,哪裡不驚駭!

    「爺——」張遠才囁囁嚅嚅地問道:「一次造十艘大船,想來多了些,便船行中也須抬價,木料也不湊手,莫如大小共十艘,或者易辦?」

    王蘭卻笑道:「大船十艘是一點也少不得的,倒是小船多造些也無妨,張兄盡力籌措,可以出多少銀兩?」張遠才大愕,汗出如漿。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