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握天下 第五卷 寒江欲曙 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
    尹朔先是被紫蘇眼中明顯的怒意一驚,隨即便鎮定下來,上前兩步接過紫蘇手中的奏章,又退回原位,才打開奏章仔細地看起來,剛看一會兒,他也愣住了,回過神,悄悄看了一下紫蘇,卻見她取了別的奏章在看,只是舉手投足間仍可看出未減的怒意。

    是在為哪一個原因生氣呢?——尹朔在心中深思。

    「看完了?」紫蘇忽然揚聲,尹朔低頭回答「娘娘恕罪。」

    紫蘇擺手不言,將批好的奏章隨手一放,重又取了一本開始批閱,尹朔也凝神繼續看手上的奏章,等到看完,他又想了想,才合起奏章,恭敬地放回書案。

    「尹相怎麼想?」紫蘇擱下朱毫,眼睛緊盯著尹朔的臉。

    「謝相此舉有欠考慮。」尹朔的回答也是中規中矩。

    紫蘇冷笑「何止有欠考慮!尹相不必說得如此委婉。」

    尹朔低頭,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紫蘇會為了那些有貪墨之嫌的官員而對謝清生氣?怎麼可能?而且還是如此彰顯於外的怒氣!

    「臣說有欠考慮,是因為謝相應該先行上奏,再由朝廷派人前去處置,不過,這樣一來,只怕會給那些官員消毀證據的時間,臣想,謝相也是如此考慮的吧!」尹朔平靜地回答。

    紫蘇不禁皺眉,想了想才開口「尹相的意思是,隨陽的行為在情理之中?」

    尹朔一笑置之,回答她「謝相是右議政大臣,又主管戶部、刑部,雖然此去江南只是為監察恩科春試,可是,河道專款一事本就在他的權責之內,河務也一直是他與齊相在負現,而且身為欽差,處置地方官員的權力也不是沒有,只是,謝相此舉難免授人以柄,畢竟,濟州是謝家的祖籍之地。」

    紫蘇頜首,淡淡地道「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就是如尹相所言,濟州是謝氏的祖籍之地,只怕寒族的官員會另有想法。」話是這麼說,紫蘇的目光仍然緊緊地盯著尹朔,如此迎合自己的意思倒不像是他會做的事了。

    尹朔想的卻是另一樁事,濟州雖非繁榮之地,但是因為有會渠,也算是元寧少有的交通中樞,再加上南郡,日後必然更加繁華,可是,因為謝氏的關係,其他勢力根本無法插足,若是可以借這件事將自己的人手安排進濟州,也對自己有朝中有好處,尤其現在,因為三司的人事更換,自己在朝中的人脈必定大受損傷,若是可以將人安排進地方,也不失為一個籠絡人心的好去處。

    「依臣之見,暫且就不必提謝相的是非,只以清查河道專款為名另派欽差,畢竟治河款要比謝相的行為重要得多,會渠又是樞紐之地,不容有失,此事必須盡快處理,不知娘娘意下如何?」尹相斟酌著建言。

    紫蘇點頭,治河的確是最重要的事,可是,「另派欽差」?

    「欽差的人選呢?」紫蘇思忖地問道,心中考慮著朝中有哪些人可以做這件事。

    尹朔想了想,回答「人選,臣想倒不必只限一個人,戶部、吏部、大理寺、刑部都要有人才好,或者就是德高望重又熟悉這些事的人去才有用。」

    「嗯!那就再想想。」紫蘇也不急著定,便同意了。

    尹朔隨即又道「倒是這個林永南該如何處置,娘娘可有想法?」

    「處置他?」紫蘇不解。

    「按照慣例,恩科大考時發生這種事,無論士子所言真偽如何,都為大不敬,只是問罪輕重不同,不知娘娘意思是如何?」尹朔直言。

    「歷來都是如此?」紫蘇倒是不知道這種事。

    「是的。」尹朔輕歎,「自成宗皇帝開始,恩科大考時直指問罪,全部以大不敬定罪,世祖皇帝的說法是『不在其位,妄言其事,其情可憫,其心當誅。』只是刑罰不同,輕則褫奪功名,一生不得入仕,重則罪及滿門,貶為賤民。」

    紫蘇皺眉,沉吟了一會兒,才道「這事以後再議。」

    「是!」尹朔答應,隨即奉上自己的奏章,恭敬地道「臣方才才擬的奏章,請太后娘娘過目。」

    紫蘇看了一眼,伸手取過,打開慢慢地看著,殿內立刻安靜下來。

    看完奏章,紫蘇也不說話,只是看著尹朔,好一會兒,尹朔才想到不該如此與太后對視,匆忙低頭,隨即就聽到紫蘇淡漠的聲間「尹相,吏部是景瀚的權責,三司更換下的官員如何安排是吏部的事,你越權了。」

    「太后娘娘,臣是議政首臣,齊相又不在京,臣過問此事並非越權,請娘娘明鑒。」尹朔從容地回答,他也是深思熟慮過的,只是,他沒有想到,昨晚才擬的奏章,今天就會用上。

    見紫蘇並不想同意,尹朔隨即又補充了一句「太后娘娘,劉澤等人都是朝中有名的清流,非罪奪職,朝中上下都有議議,若是不盡快安排,只怕會引起朝野的非議,有損娘娘的令名。」

    紫蘇不置可否地沉默著,目光重新落在奏章上,半晌才道「哀家會把尹相的意思告訴吏部的。」

    尹朔知道這是她最大的讓步了,低頭行禮,不再言語,紫蘇想了想,道「尹相,朝中對這次三司的人事安排有什麼議論嗎?」

    尹朔一怔,隨即回答「旨意剛宣下,臣不知朝中有何議論。」

    「哀家本以為尹相會來與哀家說這件事呢!」紫蘇微笑,「沒想到尹相並沒有異議,哀家也就放心多了。」

    尹朔一時聽不出她話中是否有深意,只能唯唯諾諾地應著,紫蘇也不再言語,正要讓他退下,又想到一件事「尹相,海軍的建設進行得如何?你似乎很久沒有上奏了,倒是康焓按時上報進度。」

    尹朔沒想到她這時候提起這事,便道「臣想,康將軍直接負責此事,若是由臣上奏,有邀功之嫌,就請他按時上奏,臣上奏的是一段時間的總情況,年底時就是如此。」

    紫蘇點頭,笑道「一直想問的,卻總是沒空,昨天康焓的奏章又到,所以哀家才問的,既然如此,哀家想讓隨陽走一趟南疆大營,實地看看,尹相意下如何?」

    尹朔沒有異議,便道「臣無意見,請太后娘娘定奪。」

    紫蘇點頭,笑道「尹相還有事嗎?沒有就退下吧!」

    「是!臣告退。」尹朔行禮退下。

    退出中和殿,尹朔微微鬆了一口氣,卻沒有立刻離開,目光一一掃過殿外侍立的宮人,不由皺起雙眉,但是也沒有再多說,默默地離開。

    站在窗口,看著尹朔的身影離開,紫蘇不禁冷笑,揚聲喚人「來人。」

    執事內官立刻進來,跪在紫蘇面前等候吩咐。

    「去趙全那裡傳話,讓他回宮之後立刻來見哀家!再有,把葉尚宮找來,哀家有事吩咐。」紫蘇冷漠地下令。

    「是!」內官應聲退下。

    紫蘇坐回書案前,繼續批閱那些奏章。

    先過來的是葉原秋,畢竟,她一直呆在宮中。

    「太后娘娘有什麼事吩咐奴婢嗎?」葉原秋垂手站在書案前,低聲詢問。

    「走一趟永寧王府,哀家很想念王妃與世子,請王妃與世子有空進宮走走。」紫蘇淡淡地吩咐,隨手抽出一張便箋,寫了幾個字,遞給葉原秋。

    「把這個交給永寧王妃。」紫蘇隨**代。

    葉原秋接過,看都沒看便折好收起,恭敬地道「奴婢立刻就去。」

    蘇答應了一聲,頭也不抬,一直在批奏章。

    退出殿外,葉原秋立刻出宮,打開便箋,上面卻是一行龍飛鳳舞的狂草,她根本認不出,想了想,還是將便箋收好,直接去了永寧王府。

    永寧王妃接過便箋先是一愣,隨即就愉悅地笑著道「太后娘娘也真是的,讓臣妾入宮罷了,還寫這種遊戲之筆。」

    「有勞葉尚宮了,請您給太后娘娘回話,臣妾明日就帶世子入宮見駕。」倩儀有禮地對葉原秋道,葉原秋忙行禮答應,隨即便離開了永寧王府。

    「跟上她,看看她去哪兒。」等葉原秋離開王府,倩儀站在王府的花廳中,淡淡地對著空無一人的花廳下令,隨即轉身離開。

    葉原秋在傍晚時才回到宮中,在中和殿前遇到了匆匆趕到的趙全,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但是很快便都微笑著錯開,隨即一起晉見。

    「王妃怎麼說?」紫蘇先問葉原秋,葉原秋低頭回答「王妃娘娘說明天會帶世子大人來晉見娘娘。」

    「好的。」紫蘇微笑,隨即又想到「你去告訴皇帝,世子明天會進宮。」

    原秋答應著退下。

    「太后娘娘急著找奴才見駕,是有什麼要緊事嗎?」趙全傾身問道。

    紫蘇微笑「是有要緊事!」

    「太后娘娘!」趙全一凜。

    「我想你也知道,三司長官更換後,三司的人員也會有變動,可是,三司一向是清流士人的勢力,想來會有一些麻煩,你對外面的情況比較瞭解,說來聽聽。」紫蘇的手指輕敲桌面,以一種閒適的姿態等著他回答。

    趙全微訝,但神色隨即便恢復正常,想了想,回答紫蘇「依奴才知道的情況看,大司諫在監察司已久,名望也很高,接任大司諫雖然有些不合資歷,不過也沒有非議,大司察是有名的能吏,歷任數郡,民望、人望都很高,按察司也沒有人說什麼,只有大司憲,一直在吏部任職,名聲也不是很好,都察司又是執掌最後定案之權的地方,朝中官員多數都很不以為然。」

    紫蘇靜靜地聽著,似乎一直在思索,不過趙全瞭解,這些事不會影響她的決定,這些應該只是給自己的指令的一部分。

    「吳靖成……」紫蘇輕聲重複這個名字,想到之前齊朗對吳靖成的評價——「他是長袖善舞,不過,並不適合實權的職位。」

    「看來一點都沒錯呢!」紫蘇微笑,「他不適合大司憲的位置,是嗎?」

    僅僅沉吟了一下,趙全便以點頭做了回答。

    「誰比較適合呢?」紫蘇看著趙全,彷彿在詢問他的意見,但是,趙全很明智地沉默了,有些事,內官是絕對不可談及的。

    「他都做了些什麼?」紫蘇笑著問趙全,輕淺的笑意讓人猜不出她的想法,趙全知道不用說太多,想了想,便揀了一件不輕不重的事稟告紫蘇

    「奴才想正三品俸祿還不足以養七房侍妾吧?尤其那七個女子中還有兩個被迫解除婚約,花費應當不菲。」

    紫蘇點頭,吩咐「這樣的話,你請人告訴夏承思大人吧!他那邊的人進言比較合適,不過,要等三天。」

    趙全低聲答應。

    「還有,去查一查,湘王殿下近來都在做什麼!與哪些人有聯繫!」紫蘇很隨意地擺手,趙全卻覺出其中隱含的殺意。

    湘王?

    趙全想起一件事,上前兩步告罪「太后娘娘恕罪。」他指向書案上的紫毫。

    「用吧!」紫蘇揚眉。

    趙全提筆在一張便箋上寫下兩個名字。

    紫蘇的目光倏地變冷,如刀鋒般地盯著趙全,趙全慌忙跪下,急急地解釋「奴才也是剛剛知道的。」

    紫蘇收起便箋,擺手讓他退下「這件事哀家在處理了,你繼續做你的事。」

    趙全站起身,低頭答應「是,太后娘娘。」

    對著空蕩蕩的宮殿,紫蘇不禁揚起一抹苦澀的笑容,自言自語般喃語「好像有點出乎意料了!……也許血還不夠……」

    「太后娘娘,大司憲、大司諫、大司察三位大人求見。」內官在殿外沉著地通報,紫蘇也從思緒中回神,深吸了一口氣,才平靜地回答「請他們進來。」

    新任的官員初次晉見,紫蘇微笑著看著他們行禮參見,三人中,她只與江槿比較熟悉,因此只是客套地說了一些鼓勵的話,三人也是制式地應對著。

    「三位大人身負監督重任,上對君,中對臣,下對民,務必盡心為之,勿負哀家與皇帝的信任。」紫蘇平淡地說出結語,打算讓三人退下。

    吳靖成卻接了一句話「臣等自當用心,臣初進三司,諸事不懂,只是依為官的經驗寫了一份條呈,請太后娘娘過目。」說著遞了一份條呈上去。

    不僅紫蘇一愣,連於第中與江槿也全是一驚。

    「大司憲有心是元寧的福份。」紫蘇僅失神了一會兒,隨即便笑著接過,打開折好的紙箋,本只打算隨意看看,卻馬上被吸引住了。

    按元寧的制度,三司與六部同級,但是議政廳不得插手,直接對皇帝負責,都察司定案,監察司掌京畿,按察司掌地方十三道,州、道平級卻交錯不同,這樣的監督制度已經相當完善了,但是,吳靖成在條呈中說,仍有事情有待完善第一,三司發現問題只能呈報朝廷,由朝廷另遣人處理,雖然言不加罪,可是,這樣一來,官員多有自己的人脈,取證定罪難度太大,因此,奏請另設稽查部,直接與三司配合,及時查證;第二,三司輿論太雜,彈劾奏章有愈加離奇之勢,應予以限制,治世循吏應在大節,糾纏小事則為不忠;第三,言不加罪乃太祖納諫美意,不該成為言官的擋箭牌,風聞奏事之權不應在官,而應在民,在官則有黨爭之疑,在民則為設耳目於野。

    紫蘇看完之後不由啞然,看向吳靖成的目光也變得複雜無比。

    所有人都認為吳靖成只知圓滑奏迎,不通實務,連齊朗也不願授其實權,可是這樣的人卻敢寫出這種條呈,他真的不擅治事?

    紫蘇的疑問同樣是於第中與江槿的疑問,江槿還好,只是聽別人說起過吳靖成,心中的認識不深,而且,他出身軍伍,只是因為受傷才開始讀書,一直受永寧王府的培植,進入永寧王幕府之後,仕途更是順遂,對其他人也就先存了三分觀望之心,可是於第中卻是與吳靖成極為熟視,雖然知道他與齊朗的私交極好,可是,交往中從不認為他有什麼實才,現在,這個人忽然變得極為厲害,大有一鳴驚人之勢,自然是不解之極。

    「這份條呈……寫得不錯……」好一會兒,紫蘇才猶豫著道出自己的評價,隨即讓身邊的宮人遞給另外兩人,「大司諫與大司察也看看吧。」

    「是!」

    於第中謙讓了一下,江槿便先接過條呈看起來,也是一驚,目瞪口呆地將條呈遞給於第中,整個人仍未回神。

    「江槿,你認為如何?」紫蘇不管尚未看完的於第中,先問江槿。

    江槿嚥了嚥口水,斟詞酌句地回答「這個可能會引起朝中的爭議,尤其是最後一條,簡直是不可想像,那樣會天下大亂的。」

    「大司諫大人,你看完了,你覺得呢?」紫蘇未加評斷,又問剛看完的於第中。

    「臣以為,大司憲胡亂改制,其心當誅。」於第中說得毫不客氣,神色也極為嚴肅,「照其所言,三司與前朝太平閣有何區別?此制一開,天下士人無不寒心,請太后娘娘重責吳大人。」

    「意見不太一致啊!」紫蘇倒是不太在意樣子,「兩位大人先回吧!哀家要單獨問問大司憲大人。」

    兩人隨即退下,於第中更是狠狠瞪了吳靖成一眼。

    紫蘇從宮人手中收回條呈,擺手讓所有人退到殿外,看著有些緊張的吳靖成,她以最平淡的語氣開口「大司憲大人,這份條呈是你的意思?」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