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華再起 第三卷 (194)海州鎮
    丁寶楨在臨行之際背了好大一口黑鍋,卻仍然如此操勞軍事,張華軒此時也算是心硬如鐵的人,卻也不禁心生感動。

    他在丁寶楨半躬的身上輕拍一下,然後將對方扶起,接著笑道:「河南那邊我一直關注,捻子比清軍還不如,幾萬清軍都已經完了,整個河南都因為中軍鎮的將士而匍匐在我淮軍將士腳下,那些捻子有什麼好怕。況且,我已經囑咐給左宗棠,他臨行之際,我已經讓他小心捻子,若有異動,則斷然處置便是。」

    寥寥幾句話,丁寶楨卻是聽了出來。現下在河南的兩鎮中,吳長慶為人豪俠爽朗,卻是缺乏手腕與擔當,趙雷是淮軍舊部,打仗行,別的事情都懵懵懂懂。中軍鎮派出的內衛將軍鄭安遠就是個屠夫。而現在張華軒又派出帶著他意思去任副總鎮的左宗棠,顯然,大帥是要在河南強力鎮壓到底了。

    凡不從淮軍軍令者,無一將會伏誅刀下。

    他暗歎口氣,知道張華軒是在河南這個複雜的地方大舉屠刀殺人,河南戰事結束後,北方敢抵抗淮軍的勢力就不多了。這一點,他雖然不能從心底裡贊同,卻也是知道沒有別的辦法可想。歷朝歷代,不屠殺想得天下的,就是妄想。

    他不禁又向張華軒問道:「那麼河南事了,就能斷然北擊了?」

    「不錯。」張華軒也有點神采飛揚的味道,北伐戰事打到現在雖然不能說事事如意,不過戰事發展至此,已經算是極盡順利了。

    就在五月初,淮軍的三鎮主力已經在臨清各地出擊。分出的兵馬也完全佔據了膠東半島。得到出海口後淮軍的水師學堂還派了幾艘小型戰艦到達威海駐紮。以近距離感受戰事,同時還能威脅天津。這樣,就逼地清廷在遼東半島要保留一些兵力,不然淮軍渡海到遼東,直接從山海關抄清廷後路,北京丟了天下就是丟了,如果淮軍進入東北,那麼滿族可就要滅族了。

    所以清廷就只能把從東北三省瘋狂調動東北八旗地動作放慢放緩,甚至。暫時停止這種博命一擊的動作,這會給在近期就打響的直隸決戰減少不小的壓力。

    張華軒相信,三鎮的淮軍甚至更多的淮軍雷霆一擊之下,北京易主是件很簡單的事。

    丁寶楨顯然也是贊同他的想法,在這個時候,後方的穩定和發展也就顯地極其重要,不能淮軍前腳打下北方。後腳後方就陷於內鬥和停頓。這樣錢糧從何處來,軍心士氣又怎能不受影響。

    想到這裡,丁寶楨也無心久留,雖然張華軒在離開淮安的時候安排好了一切,不過有些事,反而需要人不在時才更好著手去做。若是張華軒留在淮安時,不要說改革政務,就是改革軍務,也沒有在徐州戰時這麼得心應手。

    有些事。不是你手操重權就能做的順暢的,需要耐心與時機,還有天時與地利之便。不然,操切行事,只能事倍功半。

    當下向張華軒拱手辭別,待張華軒轉身入內後。丁寶楨環顧左右,精神一振,喝道:「走,隨我去海州。」

    他是名義上軍中僅次於張華軒的大佬,此次出行身負重任,跟隨的屬官和相關人等很多,此時聚集在帥府之外的就有一兩百人。出了城門後。還有中軍鎮地一百隨騎跟隨保護,然後還有三四百人的隨員與相關人等一同隨行。

    這樣加起來。跟隨他勘探徐州至海州和淮安沿途情形的隨員已經接近千人。這其中,除了張華軒一邊要給他的中軍鎮護兵外,他自己的屬官幕僚只有不到百人,其餘跟隨而來的,便是大量的商人官紳之流。

    這一次丁寶楨要勘查的是鐵路問題,一條鐵路線涉及到的利益實在太多,很多人聞風而至,要跟隨在丁寶楨左右,丁寶楨倒也來者不拒,一併帶了上路。

    他為人敢於任事不懼風雨,反正張華軒也打算讓他背黑鍋,這一次索性便全部扛了下來。等到他勘測完全部情形後,便是新鐵路正式提上日程之時。

    淮安地工廠與洋行商號雖多,商業與工業雖然繁華,不過此時的中國並沒有任何可能自己修建鐵路,淮安到海州的鐵路一路上幾乎沒有山路,全部都是平原,除了幾條河流外,根本沒有任何技術上的難題。饒是如此,也是請來了幾十個外國技師,購買了相關器械,動用了大量民工,花費了三百多萬兩白銀的巨資方才修建而成。

    這樣的人力與財力地耗費實在是恐怖,以淮安一隅之地來做這種事,特別是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之中做這件事,實在是太困難了。清廷要在十幾年後洋務派興起,歷時數十年時間以舉國的財力,到清朝覆滅前夕才修建了四大幹線不到兩萬里的鐵路而已。

    雖然丁寶楨這一行注定要背黑鍋,不過此人生性蠻撞,倒也很不在意。從徐州府治出發後,經沛縣、邳州等地,一路上考察民情,查看道路,接見官紳父老與當地官吏,甚至還以軍令部長的身份查察檢閱了為數不多的內衛軍隊與內鎮軍。徐州至海州不到五百里的距離,丁寶楨二十日出徐州卻是足足花費了接近半月地時間,方才到達海州。

    此時正是五月中旬,天氣已經很是悶熱。不過海州近海,從入海州境內後不久,原本那種酷熱之感漸漸消失,進了府城之後正是好天氣,蔚藍地藍天如同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般,鑲嵌著朵朵白雲穿梭其中,一陣陣海風帶著清涼和微弱地腥味自海邊吹拂而來,把初夏時的炎熱一掃而空,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海州知州周攀龍還是在大清捐納得的官,不過此人勤政愛民,而且治理地方頗有手腕辦法,海州建水師學堂,建港口修新城,此人居中調度居功甚偉,更令人稱道的是海州因為新建之處甚多,這位周知州雖然官位不大,其實這幾年經手的銀兩數目大清任何一位督撫都無法與之相比,而此人一清如水,除了該得官俸之後一厘不取,勸農興商極盡忠忱勤力,這樣一來,除了官聲極好外,也讓大帥張華軒極為欣賞。

    可以說,現在是淮軍還在激戰,天下只有一統之勢而無一統之實。等北京一下,新朝改立官制重新洗牌,這位周知州的官位,絕不會僅限於海州一府。

    對這樣一位優秀的地方官丁寶楨當然不會怠慢,不過按照規矩,排在周攀龍身前的卻是海州內鎮總兵左寶貴。

    內鎮的設置比較特別,左寶貴的防區除了海州外,還把淮安的幾個縣也劃了給他,而總兵的官位卻是比知州大了許多,所以不論如何,只能由左寶貴排在歡迎的隊列之前。丁寶楨對這個大頭兵出身,在淮軍干到管帶的老行伍也很是欣賞,左寶貴在淮安長大,其實是山東籍貫,身形高在為人樸實正直,做戰勇敢,在丁寶楨眼裡是一個典型的軍人。當初張華軒趕鴨子上架,強迫此人脫離淮軍野戰部隊,到海州來做內鎮總兵,當然也是看中此人的才幹能力與操守。

    內鎮之設就是區分野戰與守備部隊之別,所以在開初時設內鎮一定要調一定數字的精兵強將,不然內鎮形同虛設又分薄了淮軍實力,會引起軍中不滿。這樣一來,左寶貴這樣的悍將也只得學張飛繡花,勉為其難做起鎮守官來。

    他與丁寶楨前不久還在徐州相見過,此時仍然依足禮數,上前軍禮參拜。

    丁寶楨待他行完禮後,卻是向左寶貴笑道:「冠廷啊,你到徐州去要錢要兵,我一個大子也沒給你,現在你前腳回海州我後腳就到,你這個一方諸侯可不能給我冷臉看哪。」

    左寶貴知他說笑,前番沒經允許就跑到徐州,讓這個前任總辦大人極為震怒,若不是現在處分權在軍法部那裡,只怕免不得要被這位鐵面的前任總辦嚴斥。

    當下陪著小心,訕然笑道:「末將也是沒有辦法,海州內鎮的架子早搭起來了,按規矩是得兩個團六千人的編制,參將管帶們末將早就找好了,現在可好,沒有銀子招兵,淮安火器局也不發武器來,咱們海州內鎮說的風光,其實加起來還不到六百人。這點兵力,萬一要是有個亂子,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他所說這些丁寶楨當然清楚明白,不過待左寶貴說完,丁寶楨卻是斥道:「冠廷你糊塗啊,建內鎮當然是要守備地方,不過那是北方一統後淮軍各鎮向南的時候了,現在你看看東西南北,哪裡有一個敵人能跑到你這裡來。先把架子搭起來,和內衛好好配合,境內有幾個奸人哪夠你們殺的?待北方戰事結束,自然就能補充內鎮了。冠廷你現在也是一鎮總兵,不要總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心懷大局,曉得麼?」

    這一番話說的語重心長,左寶貴雖然並不完全心服,也只得俯首低頭,諾諾答道:「末將曉得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