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我乃曹昂 中州風雲 第三十一章 公孫伯珪
    曹昂為什麼特意要出這個計謀,讓公孫瓚遣子來此,重點還是要算計劉備。這封信,別人寫了也就寫了,可劉備要是寫了,就是將自己陷入了一個兩難之地。

    若劉備一直忠心於曹操,那到好說,可是別人不知道,曹昂最清楚,劉備絕不是久居人下的人,他一定會想辦法逃離許都,遠離曹操,如若真有那麼一日,公孫瓚的兒子怎麼辦?

    劉備一向以仁義著稱,這是他立於亂世的最大本錢,公孫瓚之子應劉備所求來到許都,劉備若是尋思走了,那公孫瓚之子便算是真正的落入曹氏之手,他仁義的帽子上勢必會多了一道裂痕:賺古人之子於外,己所不養。

    若劉備顧及聲名,一直在許都憋著,那則是更好不過。如此,只要公孫瓚之子能來,劉備無論怎麼做,得益的都是曹氏,而受損的卻是他自己。當然,曹昂只是未雨綢繆,他絕不會放劉備離開許都。可是有時候,曹操做出的決定是很難改變的。

    宴席散後,劉備便被曹操召到司空府,當曹操笑著將此事道於劉備後,曹昂清晰的看見劉備的眼中多出了一絲猶豫。

    但猶豫也只是一瞬間的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劉備又豈能因為一封書信而讓曹操懷疑自己?在聽完曹操的話語後,但見劉備拱手鞠躬道:「諾!」

    接著劉備走道案旁,拿起白帛篆筆,剛要書寫,便見郭嘉突然起身笑道:「唉,玄德公,公孫伯珪剛烈之人,還望玄德公在信中切勿提出明公之號,直說是玄德欲存公孫氏一脈,收其子為義子,此乃最善之策。」

    劉備心中暗歎,若如此寫,那自己這黑鍋便是背定了。但他卻沒有他法,只見劉備方欲抬筆執書,卻聽曹昂又道:「慢。」

    眾人聞言回首看去,只見曹昂目光炯炯的看著劉備,輕言道:「昂聞公孫瓚麾下有一人,叫做趙雲的,不知劉公可知此人?」

    劉備聞言一顫,接著假裝疑惑道:「趙雲?此乃何人,備卻是沒有聽說過。」曹昂心中冷笑,面上卻是輕道:「劉公不知道不打緊,我來告訴你,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士,公之書信上可言讓公孫瓚遣此人護送其子來許都便是。」

    劉備聞言假裝疑惑道:「派遣區區一卒護送,恐有所失啊。」曹昂聞言笑道:「沒事,我父還會另派猛士前往接應,劉公不必擔心。」

    看著廳中略顯疑惑的眾人,劉備無奈只得提筆寫道:

    「弟劉備拜首予吾兄伯珪,昔年平城相辭,一別經年,至如今,亦五載矣。近聞袁紹目無君上,結連朋黨,弄兵北上。弟本欲率軍相助,奈何兵微將寡,實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備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不孝有三,無後之大;兄血氣剛勇之人,必存玉碎之志。弟夙夜憂思,公孫氏若危,則斷漢室一臂膀矣。兄乃國之大賢,天子能臣,當念忠烈一門糾合之艱難,余血脈於世。今弟特命心腹之人北上幽境,望兄念公孫忠烈門第,遺子於備處,備當收為義子,待如己出,承忠烈豪門之香火,報兄之大恩於萬一。事關重大,兄勿輕信他人,切記,切記!慎之,慎之!且有子龍忠義,可托大事,若得將門有後,則社稷幸甚,祖宗幸甚!弟劉備泣血拜上!」

    寫完,則又出昔日盧植所遺牌物於中,一併遞呈與曹操。曹操看罷,隨即滿意的點了點頭,輕言道:「有勞玄德。」劉備聞言則是趕忙回答道:「此乃備分內之事。」

    於是,建安四年初,數匹快馬飛馳出許都,直奔北方而去

    果不出郭嘉所料,十日後,黑山賊張燕在公孫瓚之子公孫續的引領下,出黑山,直逼毛城、邯鄲、廣平,奔鄴城而去。

    袁紹聞信立刻回軍去取張燕、公孫續。而曹操的精幹虎士則乘機取道清河、信都,直奔易城而走。

    幾經輾轉的快馬突破了種種障礙,在曹軍潛伏在易京的細作的幫助下,數名虎士終於進入到了易城的易京樓,用劉備使者的身份請求拜見公孫瓚。

    自從界橋之後,一直屢戰屢敗的公孫瓚極少接見外人,或者因是同窗好友的關係,公孫瓚竟然破天荒的命人放下了吊籃,將「劉備的信使」吊上了「易京樓」,當然,進去之前,門口的士兵們先是將領頭的虎士搜了個遍,確定除了書信與信物之外沒有帶任何利刃,方准許他入內。

    這名虎士是由曹操與郭嘉親自挑選,自是非同一般,但見其人上的易京樓後,目無斜視,對樓中侍立兩側的女婢恍如不見,只跟著帶路之人,來到廳內,但見上首一中年壯漢,臉頰稜角分明,如刀削斧刻一般深刻,身材高大,但卻面容蒼白晦暗,顯然酒色過度,氣力頗有不足。

    使者但見此人,便知此乃是公孫瓚,隨即拜倒與地:「小人見過將軍!小人奉主公之命,送上書信一封。請將軍過目。」

    公孫瓚略顯嘶啞的聲音響徹廳內:「你家主公現今可好?」但見那人額首道:「主公現居於許都,好與不好,小人不知。」

    公孫瓚聞言點了點頭,對著身邊的女婢道:「將玄德的書信與信物取來。」那女婢隨即下去,將劉備的書信與信物奉上。

    公孫瓚接過書帛打開看了看,接著深吸口氣,又轉首驗了驗劉備送來盧植的信物,良久沒有說話。少時,終究是長歎一聲,對著女僕道:「將衽兒抱來。」那女僕隨即應聲而去。

    在公孫瓚吩咐時的那一刻起,虎士就知道此事當是大功高成。心中暗喜,但面上依舊是恭敬肅然,只是偶爾看眼把玩著信物的公孫瓚。

    那女婢下去沒多久,就帶來一個男孩,虎頭虎腦的,很是可愛。眉宇間與公孫瓚非常相似,那虎士一見,便猜測此為公孫瓚幼子,公孫瓚一看見那侍女將孩子帶了進來,一直緊繃著的臉也頓時舒展,男孩見到了公孫瓚就立刻粘了上去,口中喚道:「阿父」

    公孫瓚笑著的將男孩抱了起來,一邊親暱的貼著男孩的頭,一邊對那虎士道:「我公孫瓚少不好讀書,幸得恩師盧公教誨,淺通諸子,三子一女之名皆按禮記篇節命名,分別是『續衽鉤邊』。目地就是希望他們將來勿要如我一般廝殺與外,不求布盛名於諸侯,只要他們能安分置家,我便心滿意足了。」

    只見公孫瓚抹了抹公孫衽的鼻子,長歎道:「我長子公孫續已經前往黑山,聯合張燕襲擊袁紹之後,三子鉤兒和一女邊兒年齒尚幼,如若隨你等南去,恐有夭折。此乃我次子公孫衽自小就頗為懂事,與我很像」

    說著說著,只見這北地大漢的眼中竟微微閃出了一些霧淚:「你回去告訴玄德,望他念在昔日同窗之誼的份上,好生看待我這幼子,讓他能饑有飯吃寒有衣穿日後,若我勝了袁紹,就煩勞玄德將此子送回,以解我與其母的相思之情若是袁紹勝了這孩子姓劉、姓公孫,就全由玄德定奪!」

    那虎士也是久經沙場之輩,聞聽此言不免也有些感傷,但他還是沒有忘了任務,隨即道:「玄德公曾言,此事事關重大,請將軍派趙子龍將軍護送幼子去許都不知」

    公孫瓚聞言一拍額頭,道:「是啊是啊,此事,我險些忘卻,來人,速召子龍來此。」

    PS:(哈氣在此知會一聲,趙雲不會現在就去許都,只是為今後的事件作了個鋪墊,希望大大們暫時勿要過於期望。勿怪,勿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