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 第十卷 鎖鏈群島 第六節 獨力艦隊
    「死海海戰」的消息也很快傳開了,可這足足晚了兩個多月,恐怕交戰雙方都不願意大肆宣傳這場海戰吧。

    在英國人的角度來看,「北海海戰」簡直就是英國海軍數百年歷史中最大的恥辱。之前打不過唐帝國海軍,是因為唐帝國海軍確實強大,是世界頭號海軍,打不過是正常的(英國人一直很佩服唐帝國,特別佩服唐帝國海軍,這是他們所謂的「紳士風度」)。可德國海軍的歷史才多久?連德國統一的歷史都沒有英國海軍的歷史長呢,另外,在數百年來,英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都是最強大的,在正個歐洲都是最強大的。

    雖然當年「日德蘭海戰」時英國海軍的損失也很大,可德國海軍當時正在鼎盛時期,其實力也不弱,而且英國還要分兵好幾處。這次,英國將主力都留在了本土,竟然還讓德國那支小小的海軍殺了出來,在幹掉了兩艘主力艦之後全身而退!

    白癡都知道,這種情況對極為驕傲,自尊心極強,且極為敏感的英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英國本來就是島國,一個依靠海洋發家致富的民族,一個依靠海軍生存下來的國家。在最近的幾百年裡,英國人可以容忍陸地上的失敗,畢竟他們不是陸上強國,也沒有強大的陸軍,地面戰爭幾乎都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的,失敗了之後不會威脅到英國的生存。

    可英國人絕不會容忍海上的失敗,特別是在唐帝國逐步退出了北大西洋之後,英國就竭力填補北大西洋上的實力真空,努力想替代之前唐帝國在這裡扮演的角色,而最關鍵的就是控制海洋。海軍是英國人的驕傲,更是英國人生存的支柱,任何海上失敗都將導致災難,這不僅僅是英國人的災難,在更大的程度上也是英國政客地災難。當初「日德蘭海戰」

    之後。英國就曾經短暫的封鎖了消息,然後宣佈自己是勝利者,避免了國內出現混亂。這次也沒有例外。

    德國方面同樣如此,特別是對德國海軍來說,失敗也是他們所無法接受的。德國是歐洲的傳統陸上強國,從普魯士時代開始,德國就是歐洲大陸上的列強。可德國從來沒有失去過進軍海洋的野心,不然當年威廉二世也不會全力海軍建設(威廉二世是英國女王的外孫。一戰時的英國國王是他的舅舅,從小威廉二世就在英國長大,對英國強大的艦隊極為羨慕,在成為德國皇帝後,就極為重視海軍的發展與建設)。幾乎所有德國海軍的先驅者都希望看到有朝一日德國的艦隊能夠航行在世界各個海洋,德國不僅僅是陸上強國,更要成為海上強國。

    德國海軍的發展也極為不易,一戰剛結束,德國海軍官兵不甘心承認失敗,甚至舉行了「基爾港起義」。一戰後。德國難以繼續推動海軍發展。可卻從牙縫裡擠出錢來發展海軍。德國海軍需要一支強心針,而不是慘痛的教訓。大戰爆發之後,德國潛艇部隊戰功顯赫。可以說是德國海軍中最活躍的部隊。對雷德爾這類發展大艦隊的將領來說,這卻不是什麼好事,這不但導致德國首相更偏向於發展高效的潛艇力量,同時也讓雷德爾等人越來越被冷待,如果再來一次失敗的話,結果就不坎設想了。

    正因為這兩個原因,英國與德國都不約而同地決定先封鎖消息,不過消息是封鎖不住的。當消息傳開的時候,英國與德國又先後宣佈他們是勝利者。也許,雙方地勝利宣言都沒有錯吧。

    英國是戰略層面上的勝利者。德國海軍想衝出北海的希望落空了,而且短期之內難以再對英國海軍構成威脅,至少英國還有十多艘戰列艦可以使用,而德國海軍卻只有四艘破殘的主力艦。德國海軍則是戰術上的勝利者,在沒有沉一艘主力艦的情況下幹掉了兩艘英國的主力艦,重創兩艘,而且還擊沉了「胡德」號,這艘當時英國最龐大的主力艦。

    同時,雙方又都是失敗者。德國海軍元氣大傷。至少在好幾個月之內難以出動了,而且德國也認識到了他們與英國的差距,就算征服了西歐,打敗了法國,德國也無力迅速擊敗英國,至少在擊敗英國海軍之前,是無法擊敗英國的。同時,英國也再也不敢派遣艦隊南下,甚至連派遣艦隊到地中海去地膽量都沒有了,德國海軍並沒有停止活動,英國艦隊就得守在家門口,難以協同美軍,分散唐帝國的海上力量。

    雙方的勝利宣言都在事實的基礎上有所誇張,同時兩國的國民也在歡慶他們的勝利。英國人再一次慶祝把德國海軍封鎖在了港口裡面,成功的捍衛了英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的絕對霸權。德國人也在歡慶他們的輝煌勝利,在實力相當地情況下幹掉了兩艘敵人的戰艦,而且自己無一損失。

    談仁皓也在關注這件事情,雖然戰鬥發生在地球的另外一邊,可這對整個戰局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從大戰略的角度來看的話,德國海軍是真正的勝利者。這次德國海軍出擊的目的不是要衝入大西洋,更不是去擊敗英國艦隊,他們的最高戰略目的是要把英法艦隊牽制在北大西洋上,讓英法艦隊無法南下,無法威脅到唐帝國艦隊在南大西洋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德國海軍的目的達到了。

    英國人已經把地中海分艦隊撤回了本土,防止德國海軍艦隊再次出海發動襲擊(英國的情報部門還沒有確定四艘德國戰艦有多大的損傷,也就暫時還不知道這四艘戰艦什麼時候可以返回戰場)。這樣一來,不但英國海軍無法分兵南下,連法國海軍都被牽制住了。在英國地中海分艦隊撤走之後,法國海軍必須要加強在地中海的存在,幫助本來就不強大的意大利與西班牙海軍對付波斯帝國的地中海艦隊。這樣一來,歐洲列強的艦隊都被牽制在了地中海,除非美國敢從太平洋抽調戰艦去大西洋的話,不然唐帝國海軍在南大西洋上的存在就不會受到任何威脅了。

    局勢上這微妙的變化不但被談仁皓注意到了,連美國方面也注意到這一點。實際上,早在12月底的時候。也就是談仁皓他們剛剛打敗了斯普魯恩斯的時候,美國總統的特使就趕到了英國,要英國海軍抽調部分戰艦南下,並且還提出了重要的一點,唐帝國在南大西洋上也就只有四艘老舊的戰列艦,英法海軍如果能夠抽調六艘戰列艦與兩艘航母的話,就能夠掃蕩整個南大西洋,殺入印度洋。切斷唐帝國本土到東地中海的航線,這對整個歐洲戰局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英國宣佈了勝利之後,美國的總統特使第二次趕到了倫敦,並且還帶去了一份情報,德國海軍地四艘主力艦都遭到了重創,半年,甚至一年之內都難以修復,而且德國海軍正在建造的「齊柏林」號航母的進度也很慢,在25年都不一定能完工,德國並沒有建造其他的主力艦。英國海軍可以放心大膽的將主力艦隊派到南大西洋上去。即使今後德國海軍恢復了元氣。到時候美國海軍的實力增強之後,也將派艦隊到北大西洋上參戰,聯手對付德國人。

    美國開出的條件是極為優厚的。可英國人並不買賬。英國人對海戰太敏感了,而他們收到的情報正好相反,「俾斯麥」號與「提爾皮茨」號的損傷並不嚴重(這是事實),大概一兩個月就能修復,而這才是英國海軍最大地威脅。另外,德國人已經準備建造第二批兩艘「俾斯麥」級,甚至是更好地戰列艦,而且很有可能在25年底就服役(這沒有任何可能,但是建造戰列艦最快的唐帝國也要花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建造好)。所以英國本土仍然有威脅,而且西歐戰局如果有所變化的話。

    那麼就更需要英國艦隊留在北大西洋了。

    法國人也堅持認為,他們進入南大西洋的最終目的實際上是要絞殺從唐帝國本土到東地中海的航線,讓唐帝國無法通過海路向德國輸出戰略物資。要達到同樣的目的,其實並不需要繞這麼大個***,如果能夠獲得北非戰場上的勝利,控制蘇伊士運河的話,效果還更好一些。就算在北非戰場上難以迅速打敗唐帝國的遠征軍,也可以通過奪取東地中海的制海權來達到這一目地。

    顯然,美英法三國利益的差別導致了三個國家在戰略判斷上的差別。說白了。進軍南大西洋對英法實際上沒有多少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為美國分擔了壓力。可同樣的,北非戰場,以及東地中海上的戰鬥對美國也沒有什麼利益,北非戰場上的是唐帝國的地面遠征軍,而在東地中海上活動的是波斯帝國地艦隊。以當時的情況,美英法三國又不可能在兩個方向上同時採取行動,而三個國家都在為自己的戰略考慮,自然就難以達成共識了。

    談仁皓是在後來才知道美英法之間的分歧的,他可以分析出德國海軍的行動在總體戰略上產生的影響,可卻沒有能夠立即分析出美英法三國戰略利益的差別,所以他還曾經很擔心德國艦隊在喪失了活動能力之後,英法艦隊會聯手南下,最終突破唐帝國在南大西洋上那道薄弱的防徽很快,談仁皓也就沒有為南大西洋上的情況擔心了,當「興凱湖」

    號航母順利修復的消息送來的時候,談仁皓是最為高興的,至少,第一特混艦隊不用再打「光棍」了,至少也成為了真正的特混艦隊吧。

    同時送到的還有另外一條消息,「呼倫湖」號已經做了簡單的修補,並且被拖出了擱淺海域,正在被拖回關島。工程師在評估之後認為修復這艘航母很麻煩,但總是能夠修復的,而不是不能修復的。

    這兩條都是好消息,談仁皓還特意給郝東覺去了電話,詢問新的艦隊航空兵編製情況。這下,談仁皓多了個麻煩。

    第一航空聯隊本來就是從三個大隊壓縮到了兩個大隊,而現在還要壓縮到一個大隊,如果仍然繼續壓縮編製,保留尖子飛行員的話,最後連絕大部分普通飛行員都是上尉與少校級別的軍官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航空軍官是航空部隊裡的骨幹力量,是航空部隊裡的精英人才,如果這些人有所損失的話,那就是極為慘痛的損失。另外,經驗豐富的軍官長期佔據著一線部隊的寶貴位置的話,那麼那些年輕飛行員怎麼辦?

    難道在這些軍官損失之後才補上去?在就已經太晚了,最合理的編制是由軍官組成骨架,用普通的飛行員來充實,這樣才能夠迅速的壯大航空兵隊伍,同時讓更多的飛行員獲得參加戰鬥的機會,獲得寶貴的經驗。

    也就在談仁皓忙著去「撈金」的時候,羅晉明正式提出了成立預備航空隊,並且將艦隊航空兵與艦隊分開,作戰的時候由艦隊指揮官統一指揮,平時則分開訓練。而且這個搭配是可以隨時調整的,並不固定搭配,這樣即可以讓更多的飛行員獲得參戰的機會,同時還可以讓航空兵得到寶貴的休息機會,減少了飛行員因為高強度作戰而體能下降的問題。

    羅晉明提出的新編製首先獲得了海軍航空兵司令的贊同,接著就送到了聶人鳳這裡來,而當時談仁皓正好離開了舟山,所以不知道這件事情。幸運的是,聶人鳳沒有立即決定這件事情,只是沒有立即與談仁皓商議而已。結果,在談仁皓與郝東覺通了電話之後,談仁皓就急匆匆的主動去找聶人鳳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