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侯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王者代表的不是正道
    的時間說長不長,汝短也不禪需要做的一十是匈奴人,以及從河東那裡來的公文。(.)

    這公文都是一日一。

    但是這日,曹禪卻得到了一封荀彧的報告。

    請功表。

    張燕率領夏侯淵,夏侯惇兄弟大破黑山賊楊鳳,白繞,勝固等十餘賊帥。楊鳳,白繞被殺,其部曲被吞併。膛固投降。楊鳳三人都是黑山賊中較為巨大的,各自部曲都不少於數萬人。

    再加上其餘十餘賊帥。降者不下七十萬。黑山軍被張燕三人剿滅了六七成。

    餘下的三四成都是翼州,幽州境內的。并州一帶的黑山賊,隨著這一戰被完全的肅清。

    黑山軍的組成部分要比白波軍正常許多,其中男女比例比較正常,只是老弱少一些而已。完全不用像白波軍一樣,考慮這七十萬人中壯丁過剩的事情。

    換而言之,這批人可以直接放去并州各地,補充當地人口。唯一要顧慮的就是這批人到底也是賊眾。

    需要分散再分散,分散到各個縣城安置。安撫好後,還要防備他們鬧事。

    好啊。好啊。看到這封請功文書的時候,曹禪大叫了幾聲。如此一來,并州被完全肅清,從別州到河東,陳留,穎川等都是暢通無阻了。物資,以及兵丁的調動就會順暢許多。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并州也可以與別州一樣,進行較大規模的開,以及展了。

    現在并州大約有一百二三十萬人左右。七十萬人口,足足讓并州人口增加了一倍還要多。

    請功表。曹禪立刻批復了下去,封張燕為列侯,食邑三百戶。夏侯淵,夏侯惇,於毒。三人則封關內侯。加將軍。

    不管夏侯淵,夏侯惇以及於毒,張燕等人的能力幾何。但是這次戰功卻是張燕應得功,其餘皆為副將。為次功。

    應該一視同仁。

    曹禪做了這麼多年的大將軍。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犯糊塗的。

    請功表批復以後,曹禪並沒有立刻出去。而是看了眼,荀彧上的第二封表。這是請如何安置七十萬黑山賊的。

    按照荀彧的意思,今年秋收不錯,又加上并州人口大增,來年肯定是大豐收。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兵丁。畢竟張燕夏侯,陳到等加起來的兵丁才五萬五千人,要守衛偌大的并州,實在是困難。

    另一方面,荀彧也是有些危機感。因為翼州的袁紹,以及幽州的公孫瓚都在大肆的增加兵丁,兩人加起來不下八十萬,而翼州,幽州兩州加起來的民眾也不過六七百萬而已。窮兵欺武啊。

    要是兩人忽然聯合,那麼曹禪就危險了。

    但曹禪卻否定了荀彧的這個建議,公孫瓚與袁紹二人互相看不順眼久矣,互相是恨不得吞下對方治下的州郡。聯手的幾率根本沒有。

    再說了,并州坐擁天下少有的雄關壺關,也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攻破的。只要令夏侯敦好好的修繕壺關就沒事了。

    曹禪目前不需要窮兵欺武,他需要展。別州要展,并州也要展。

    積厚薄才是王道,窮兵默武只是霸道。要是窮兵欺武遲早會陷入兵疲,糧乏的窘迫之中。

    因此,曹禪只批復了請功表,留下了那增添兵丁的請求。

    處理完畢之後,曹禪才把文書了出去。

    坐了片刻,曹禪忽然想到。并州既平,那麼從河東到別州的路就是一路暢通了,也是該接著母親,以及她們來這裡了。

    還有呂布。那傢伙留在河東享清福實在是太便宜他了。

    想著,曹禪又提起筆,了一封公文前往河東,令程昱派遣兵丁護送家小過來。

    從河東到別州,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從匈奴那邊回來之後,就可以見到家人了。

    曹真都有三四歲了吧,曹顏也有兩歲多了。蔡琰也大了。王氏,王燕她們肯定越俏麗了。

    擱下筆,曹禪躺在塌上,雙手抱頭,望著天花板有些出神。

    「大將軍,三位將軍已經準備就緒,請令出。」忽然,一個車在外邊報告到。

    這小卒一身鐵甲,神色堅毅。雖然站在門外,但卻低著頭,對躺在塌上的曹禪不敢有一絲一毫的不敬。

    此人叫法司。是為數不多的,在清河村時就已經跟隨曹禪身邊的一個心腹小卒。以前的那些人,都被曹禪一一的放出去了。或是軍侯,或是校尉。

    但是有不少人,一直追隨曹禪,法司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曹禪這個改變他們命運,並且帶著他們走到今日地位的人,他們不容許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曹禪也隱隱有些察覺。他也覺得在自己身邊放上心腹是必須的,典韋,許諸兩個畢竟不夠。

    因此也默認了這群能力都在軍侯以上的士卒留在自己身邊。給的地位等同校尉。

    睜開眼,曹禪站了起來。對著法司言道:「回報三個將軍,說我馬上就道。」

    「諾法司低聲應了一句,立刻起身離開。從始至終,都是低著頭。

    「更衣。」曹禪展開了臂膀,大刻有幾個侍女從旁邊毒出,為曹禪穿上正服,戴堅鼎,

    其中繁瑣,足足耗了一刻鐘。

    當曹禪踏出將軍府,乘坐上馬車的時候。他整個人已經完全變了,一身威嚴無比的正服,以及頭上紫色冠。腰帶紫色綬帶,懸佩劍。

    端坐在馬車上,左右許諸,典韋隨行護衛,身前身後足有三五百的護衛。

    這還算是簡單的,真正的大將軍出行,依仗還要加無數。曹禪都省略了。

    三封城的變化日新月異,現在不僅人口眾多,偶爾也有一些金碧眼,或是額骨寬厚的女子經過。說著不太利索的漢話。買賣東西。

    隨著曹禪的婚配計劃完全進行,漢人百姓對於出現這些異族女子已經見怪不怪了。也慢慢習慣了。

    你來我往,互相友善。賣家起來又斤斤計較。在曹禪的治理下,民風漸漸變為樸素。

    但是當曹禪的馬車出行的時候,卻改變了這一和諧的一幕。

    不用護衛驅趕,左右百姓都很自覺的推到兩旁。為曹禪的車架讓出一條道路來。

    動亂的時候,人們最渴望的就是和平。誰結束了戰亂,誰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高如天上的紅日。

    對於別州數十萬百姓來說,曹禪就是那種人。何況在曹禪的治理下,百姓鮮少有餓死的。今年的田地內也是一片黃燦燦。

    已經初步顯露了大豐收的景況。這幾樣事加起來,曹禪在別州的地位齊高。因此,百姓才會自的避過。

    不過,有一點讓百姓們很是憂心。那就是曹禪很少配備大規模的護衛出行。若是配備了大規模的護衛出行,就等於要出戰了。

    一半是憂心能不能勝,保住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一半也是擔心曹禪的安全。

    若是曹禪有個不測,百姓們不知道這天會不會塌下來。

    隨著曹禪的出行,這一帶百姓們悠閒的心也沒有了。各自快的回家,與家人商議。看能不能幫一些忙。

    歷來征戰。少不了民夫運送糧食,一場十萬人的戰爭,起碼有數十萬的民夫在幫助運送糧食。在別的地方都是官府徵調。

    但是在別州,卻是另一番景象。是百姓自來官府報道的。

    曹禪出城沒多久,就有數百民壯丁前來鍾摔的衙門外報道了。聽著有護衛來報,說是門外聚集起了無數百姓。希望為大軍運送糧草的時候。

    鍾集擱下了手中的筆,月想打一個小吏出去打了那群百姓。但是鍾赫最終沒有這麼幹,他再次提起筆,從旁抽出了一張白色的布。

    書寫了起來。

    大意是這場戰爭不需要民夫。讓百姓們返回家中,安心耕農。寫好後,鍾摔讓人把這份公告貼在衙門外。讓百姓們自己看。

    因為鍾辣忽然想起來,這波走了,還會再來一波。還不如給寫清楚,乾脆利落。

    王者之國,使民富;霸者之國,使士富。

    這句話是姜尚所言,如果鍾猜在未來別州前或許還不明白,那麼來了別州後,他覺得他已經明悟了這句話。

    使民富,則民用力。使士富,則士歸心。但是民的力量,顯然要比士強大。而且民心是單純的,士則充滿了各種的利益糾葛。

    叛變。疏離。等等都時有生,但是民不會。王者之國並不是說帝王之國,正道之國,王者之國只是代表了力量。

    各方面的力量要比霸者之國強悍。

    含著一絲明悟的笑容,鍾辣起身出了庭院。看著天空中的太陽,只覺得旭日東昇,冉冉向上。

    若匈奴那邊順利,別州將再進一步。大將軍也再進一步。天下爭衡的腳步,也會再進一步。

    城外大營。

    不管是馬步軍,還是騎兵。趙雲,曹純,徐晃都已經準備就緒了。曹禪要做的就是登點將台,進行出征的儀式。

    類似的情況,曹禪已經歷經過無數次了。

    馬車進入軍營後,士卒開道。來到二萬餘的士卒站立的校場旁邊,隨即曹禪下了馬車,在無數士卒的目光中,稍微的掀起衣襟,登上了點將台。

    站在高處,頭上帥旗迎風飄舞。下邊,徐晃,曹純,趙雲一字排開,站立著。

    三人皆是一身銀色甲冑,威武不凡。

    「將兵出北。」掃視了眼腳下士卒,見軍容肅整,隱隱帶著一股肅殺之氣。曹禪心下滿意,大手一揮,大聲叫道。

    「諾。」轟然聲中,在徐晃以及他的部將帶領下,二萬大軍緩緩的出了大營。曹純,趙雲二人則是策馬出了大營,在大營與自己的騎兵會合。

    拱衛大軍左右兩側,以及肩負著打探消息的任務。

    三封縣離朔方才一二百里左右。馬步軍四萬的動向,而且還是近在咫尺。而且匈奴單于於夫羅雖然廢材了一些,但卻並不是沒有心機。他在三封縣有探子。每當曹禪做了什麼大事的時候,他就能第一手得到消息。

    一半是為了警戒,另一半也是拍曹禪的馬屁。就像曹禪與鮮卑人的交易女子的事情傳出後,於夫羅就從族中挑選了五百名女子,為曹禪送了過去。

    為此,曹禪褒獎過於夫羅

    這些歲月以來,曹禪不是挖痛河道,就是整治具風。還有就是建立學堂,開墾農田。

    使得於夫羅心中對曹禪的警懼心降到了最低點。

    認為曹禪是真的一代能臣,其心只在治理河套,對他們匈奴人並無威脅。

    隨著警惕心下降,又有曹禪的大軍屯在身邊,不用膽戰心驚的隨時提防鮮卑人南下反撲。軍隊的事情,被很乾脆的於夫羅拋之腦後了。

    軍隊疏於練,戰鬥力自然直線下降。

    所以當消息說,曹禪馬步軍四萬北上,目標直指朔方城的時候,於夫羅傻眼了。

    傻了足足一刻鐘,還是在侍衛的提醒下。匆忙的下令召集匈奴的八王。左右賢王,左右校王。以及其餘王,共八人。

    本來,匈奴人的制度應該是十王的,但是南遷進入河套後,部族規模縮貴族之間又爭鬥很多,最終只剩下了八王。一單于。

    下令召集眾王后,於夫羅拋棄了便服。穿上了一身正服,風帽,腳踏長靴。腰懸彎刀。坐在上位。

    片刻後,左右賢王率領其餘六王進入大廳。

    大廳一共也才九介;位置,這九個位置是恆定的。自從匈奴人半臣服漢人居住在城中的時候,初代南匈奴單于立下了這九個個置。

    左賢王踏論大約二十四五歲,穿戴方面看起來與於夫羅差不多,只是頭上戴著的是尖帽。是於夫羅的親弟弟。在理論上也是第一繼承者。

    右賢王呼浩是於夫羅的堂兄,四十歲左右,長的極為魁梧,有些威嚴。其餘王或老或年少,都是一幅王者打扮。

    眾人落座後,於夫羅把曹禪大軍的動向說了出來。在場的眾人齊齊變了臉色。

    正在這時,有小卒進門稟報道:「啟稟大單于,曹禪軍隊已經進入朔方城五十里範圍以內。」

    五十里範圍以內。在場眾人臉上一臉的冷汗。

    調動大軍,以及找尋軍馬,都來不及了。

    匈奴人雖然南遷進入漢人地界,也學習了許多漢人文化,律法等,但是在軍隊的配置上,還是標準的草原人配置。

    常駐軍隊只有一二萬,其餘的都是牧民。四散在河套的各個地方放牧,戰爭時候徵召就是兵。和平時期就是民。

    距離五十里了,徵召已經來不及了。

    「大單于,我們先派人去召集各地的牧民前來朔方拱衛朔方。在牧民們到達前,鎮守住城池左賢王踏論雖然年輕,但是反應卻極為迅,看著高坐在上位的於夫羅建議道。

    「哼,我大匈奴儘管是面對鮮卑人,也要以騎兵進行周旋。面對馬步軍四萬的曹禪,你居然要守城?我們大匈奴人的臉面往哪裡擺?」右賢王呼浩出一聲冷哼,極為不滿的看著左賢王踏論。

    踏論溫言立刻橫了一眼踏論,神色間無比的猙獰。

    「哼。」右賢王呼浩冷哼一聲回應之。

    匈奴人的制度,以及單于繼承製度很奇怪。大單于的繼承者一般都是左賢王,而左賢王一般又都是大單于的弟弟。

    但是地個雖然是這樣確立的,但是很多都生了例外。內鬥,以及軍事政變什麼的。往往廝殺很慘烈。

    右賢王呼浩的父親是上上一代的單于。而上一代單于卻是右賢王呼浩的叔父。錯綜複雜的關係,使得右賢王呼浩與於夫羅兄弟的關係歷來不好。

    互相明爭暗鬥不止。而且最主要的是右賢王呼浩對於祖先的榮耀極為狂熱,而於夫羅卻是慣於享受。享受漢人貴族的奢華生活。

    因此,三人在政治上,以及私人上都是矛盾突出,尖銳的。

    但是這個時候外敵侵犯。匈奴人就要滅族了。顯然不合時宜。

    因此,在於夫羅以及其他六王的勸說下,左右賢王都暫時的平息了怒氣。

    但是就這麼一耽擱,就是半個時辰過去了。半個時辰啊,對於這些匈奴貴族們來說,只是過了片刻而已。

    但是今日,這幫匈奴貴族們卻察覺出了時間的寶貴,因為在這片刻,曹禪的軍隊就推進了近四十里。

    騎兵都已經到達了朔方城外,十里距離的地方了。

    聽到小卒再次進門稟報後,在場的人立刻驚出了一聲冷汗。

    於夫羅驚慌失措的大吼道:「守城,先守住城池再說。」

    派遣官員前往各個部族召集族人,牧民參戰。再以漢人的守城方法,進行防禦。

    這一刻,大匈奴人再也顧不了什麼顏面了。能保住性命,以及保住大匈奴人一族,什麼都可以放棄。

    反正他們學習漢人的東西也不是一樣了,再學一樣又有什麼了不起的。

    抱著這種想法,匈奴人貴族全部運轉了起來。毒個朔方城常駐的數萬人口,以及一萬六千的騎兵,都運轉了起來。

    騎兵下了戰馬,拿起弓箭,走上城頭。充當守城兵。民眾則在官員的帶領下,準備各種守城器械。

    先守住城池再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