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帝國崛起 大秦帝國 二百七十七章 秦半兩錢
    嬴嘯歎了口氣:「這個也就慢慢來吧。金,銀皆是貴重金屬。已經下令,金,銀礦藏全部收歸國有,私人不得開採。這樣一來的好處,我想你們都會明白吧。」

    「是,只是,陛下這更改貨幣實在需要謹慎,一旦有差錯就會傷害百姓。」

    「的確不是那麼簡單。貨幣的使用在於持久,若是變來變去,那不就成了王莽那會的瞎搞了。王莽在政八年,卻進行了四次貨幣改革,這貨幣變來變去,變的百姓都沒錢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我大秦只變一次,這三種貨幣通行要一直持久的傳下去。」

    田豐也出來說到:「陛下,這秦半兩錢和漢五銖錢之間的兌換也要注意。若是有官員從中漁利,損害百姓的財產可容易出事。」

    「丞相說的好,這個事情你派專人負責監察,一定要讓幣制改革不出問題。這如何兌換,按照市值來,此時由楊松你親自訂立一個標準。」

    「陛下,現在民間大量流通的是漢靈帝之時鑄造的四出五銖。這些錢重五銖,但是我大秦的半兩錢重十二銖。一枚秦半兩錢,相當於兩枚六分五銖錢的購買力。便以一枚秦半兩錢兌換兩枚五銖錢,讓利於民。百姓無形中增加了財富,必然自然更順服陛下。縱觀以往變更銅錢,皆是搜刮百姓財富,而陛下此舉,卻是讓利於百姓,百姓必感恩戴德。」

    「嗯,不錯,便如此,民心比錢更重要。這金,銀,銅錢之間該如何兌換?楊松有什麼意見?」

    「這個要以谷,布為折算參考。現在陛下治下承平,百姓生活還算不錯。現在均價為一石穀物三百錢,一匹絹八百錢。而原來的兌換價格是一斤黃金兌換一萬錢。而現在金銀的產量都很低,對比銅錢的鑄造量。我認為,應該壓縮。」

    「如何壓縮?」

    「以兩為單位。半兩錢製作精美。只要一直保證這個質量。即便民間私鑄銅錢也是無利可圖,自然不會有人冒著滅族的危險去鑄錢。而可以提高金銀的價值,以一兩黃金兌換一千錢,而一兩黃金可兌換十兩白銀。即一兩白銀兌換一百枚銅錢。

    這樣,三兩白銀可買谷一石,八兩白銀可買絹一匹。而本來的一斤黃金能兌換一萬錢,而這樣一下,一斤黃金可兌換一萬六千錢。黃金在無形中就提高了價值。更有利於流通。同時。再一次讓利於民,有黃金者,多為富商門閥,此舉在收一部分富商門閥之心。」

    贏嘯有點猶豫:「那這外面的黃金流入我大秦境內,不是讓他們佔了便宜?」

    「陛下放心。江東,荊州歷經戰亂。現在物價混亂不堪,江東一石谷價值五百錢,荊州更達到一石谷價九百錢的恐怖價格,即便他們拿著黃金來兌換我秦半兩錢。最後吃虧的還是他們自己。在一點。我大秦不怕黃金多,就怕黃金少。來地越多,對我們大秦的商業流通越有利。而且,更換貨幣之後,五銖錢根本就不能在我大秦流通,他們只能用黃金白銀來做生意了。」

    田豐說到:「陛下,這秦半兩兌換五銖錢一事是否可以在緩三個月實施。」

    「你有什麼意見?」

    「在有三個月,我便可將帝國現有的地方戶籍統編完善。而三個月後,可以按照戶籍上地登記,同時開始在各郡以秦半兩兌換五銖錢。這般下來,按照戶籍兌換,別人想拿五銖錢來兌換秦半兩那就困難地多了。」

    「丞相之言有理,現在兗,豫兩州之內有大量的劣質五銖錢。一旦劉備,曹操他們派人拿著劣質的五銖錢來換取秦半兩,而後大批購買貨物而去,那吃虧的就是我大秦了。」

    贏嘯聞言也汗了一下,兗,豫兩州地劣質五銖錢就是他幹的,當初為了破壞曹操的經濟體系,可是讓這些百姓吃了不少苦,現在也是該補償他們的時候了。

    「好,便如丞相所言。等戶籍登記完畢後,以戶籍為準,兌換銅錢,至於劣質的五銖錢嘛,也按照正常五銖錢來兌換。」

    田豐和楊松都知道這是贏嘯補償百姓,也都沒有出言反對。糜竺自然也不會反對這個。

    「還有,楊松,你規劃一下,這開始流通秦半兩錢後地物價,也要平抑得當。不然很容易混亂。」

    「遵命。」

    「糜竺,你要注意管理出入國境地商人,貿易上要把關嚴格一些,做生意可以,但是運輸違禁品就不行。明白嗎?」

    糜竺當然明白這違禁品是什麼,軍用物資自然是要把關嚴格的。

    「你們三人,在做一個具體計劃。朕要將銅本位的貨幣制度改成銀本位的貨幣制度。」

    「陛下,現在銀的產量還不夠高,要轉換到銀本位怕是不能一蹴而就啊。」

    「朕知道,所以一步一步走。首先,讓銀在市面上流通起來,以後將以稅收為依據來鑄造銅錢。任重而道遠,朕與眾臣一同努力。」

    炎黃418年正月初十,嬴嘯在大校場展開了一場浩大無比的閱兵活動。參與的部隊整整有十萬之眾。

    這些部隊的戰士們皆是精神非凡,盔甲武器也整理的十分整齊。

    騎兵們一色地彎刀,馬蹄轟鳴,震懾著所有觀禮地人。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一支特別部隊,凌霄衛隊。

    五千人地凌霄衛,清一色的火紅戰袍,清一色的火紅戰馬,清一色的手持方天畫戟。畫戟這種兵器很難用,用不好根本沒有戰鬥力,以至於後來很多人是拿著方天畫戟當儀仗,喪失了它的武器作用。.所以有了用畫戟廝殺者皆為高手的說法。

    而這一下就出現了五千人,五千支方天畫戟閃耀生輝,大多數人以為這凌霄衛只是儀仗隊。只有少數知情者才知道這凌霄衛的可怕。嬴嘯親自教授武藝的凌霄衛,都將是戰場上的殺戮機器…………

    步軍軍陣,大盾如山,長槍如林。千百人如一人的前進。只這陣列便能將膽小的人壓的窒息。強弩手手持秦弩,背玄箭壺。潔白地箭羽向世人宣告他們的威力。刀兵手中長刀反射出森森寒光,表示著它能輕易的砍掉人地頭顱。

    每一個軍陣經過嬴嘯面前之時。皆高呼萬歲。整齊有序地隊列。向人們展示他們的強大,他們嚴明的軍紀,以及他們那永不拋棄袍澤,死戰到底的軍魂。

    自從嬴嘯建立西涼軍開始。不拋棄袍澤,死戰到底地魂魄已經被注入每一個戰士的靈魂之中。而這些人帶出來的新的軍隊同樣具備了這樣的氣息,不論主將更迭,不管士兵變化,每一支軍隊地軍魂已經養成。一代代地向下傳承。

    軍隊。是嬴嘯強大的根本。而對於軍隊,嬴嘯也從不吝惜金錢,裝備,糧餉,很是捨得投入。因為這個時代,武力才是根本,沒有足夠武力的,根本什麼都做不成。

    好的裝備提升軍隊的戰力;豐厚的糧餉與撫恤讓士兵沒有後顧之憂,敢於在沙場上死戰;榮譽帶來的後果是人們踴躍參軍。可以精選出最好的戰士。

    軍閥混戰給百姓帶來的傷害太大了。歷經黃巾之亂。軍閥混戰地中原百姓。生活可謂苦不堪言,而當兵有飯吃。這也就成了拉軍隊速度快地原因。

    嬴嘯的勢力,已經掌握了整個長江以北地地區。就是這樣大的國土了,可嬴嘯麾下正規軍只有三十萬,其他的皆為護軍。

    護軍只有糧沒有餉,正規軍糧餉豐厚。即便嬴嘯不怎麼擴大軍隊,這軍費都是他支出的最大頭。在連年征戰之後,他實在需要修養生息了。糧食是足夠的,但是金錢不夠了…………

    嬴嘯也想一口氣就統一全國。但是一個障礙是長江,他的水軍還不多,現在還不足以與荊州,江東的水軍爭鋒。另一個障礙就是金錢,打仗是一件非常耗費錢的事情,兵器盔甲的損耗,傷兵的救治,死亡士兵的撫恤,立功士兵的獎賞等等……

    此時建國,實在不宜出動大軍作戰,至少要等銅錢的改制走上正規才可以。這些年來嬴嘯並不缺金錢,只是一部分金錢來的可謂是血跡斑斑。

    西域三十六國,有八個國家已經向嬴嘯臣服,每年上繳大量貢金。嬴嘯完全不像漢朝講什麼禮儀,漢之時,所謂進貢,往往是拿些特產來,卻為漢庭回賜數十倍於貢品價值的東西。可在嬴嘯這裡完全沒有,回賜的都是些並不值錢的東西。對於此,這些小國是無可奈何,他們是弱者,沒有說話的權力。嬴嘯只是要他們上貢,若不上貢,很難說國家存在不存在了,因為他們是依附於嬴嘯的存在。

    另一方面,嬴嘯不斷的打壓各地門閥。反抗的門閥不在少數,但是都在嬴嘯的大軍之前灰飛煙滅。這些門閥的家產自然是充公,嬴嘯手下的細作系統可謂窮凶極惡,這些門閥隱藏的非常深的財富也逃不過這些傢伙的嗅覺。

    這些金錢可謂是血跡斑斑………………嬴嘯同時掌握著絲綢之路,通過絲綢之路,嬴嘯也賺取了大量的金錢。他十分清楚現在絲綢之路上的大頭都被貴霜,身毒這些訛取,但是他暫時沒有時間去對付他們。

    稅收之上,嬴嘯很是善待百姓。從一開始的諸侯混戰到現在的他一家獨大,嬴嘯治下的稅收一直是最低的。而即便如此,嬴嘯的稅收並沒有降低,反而在增加。

    一個是因為,低稅率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嬴嘯治下官員還算清廉。這些官吏基本都是學宮出身,本身的才敢品德都可以得到保證。更重要的是,嬴嘯手下有自己的暗衛系統,這些人可謂無孔不入,監察著所有的官吏。讓這些官吏們不敢過於放肆。

    若說貪污受賄,當然有,但是並不過分的情況下,嬴嘯也不去管。只要你沒有鬧的民怨沸騰,收取點賄賂什麼的無可厚非。這個事情是無法禁止的,水至清則無魚啊。

    官吏們受過良好的系統教育。又有強勢地嬴嘯壓制,自然不敢太過分。這個貪污受賄基本是有度的,不敢過分。這也是所謂的官場潛規則………………

    在嬴嘯治下。做出實事成績地官吏就是貪污一點,也不會有人管,還會得到陞遷。反而那些沒有做出實事地官吏,即便清廉如水。也很難陞遷。當然,也有既不為百姓造福又貪污受賄的官吏,他們的下場就是罷官免職,牢獄之災,甚至砍頭。

    現在嬴嘯面臨的最大問題。一個字是錢。兩個字是缺錢,三個字是很缺錢。即便已經佔據了富庶地中原地區和整個北方。這個時代人口大都集中在中原與北方地區。雖然現在大秦的收入是巨大的,但是支出更是龐大的。

    田豐給他盤點了一下支出。大秦初立,支出最大的軍費,這個沒有什麼疑問,軍隊是根本,嬴嘯也捨得投入。

    而支出第二大地是教育經費,這是讓人匪夷所思地。各地學宮的建立,伴隨的是教育經費的巨大支出。嬴嘯對於學宮的投入也是不吝嗇的。這個時代有他的局限性。竹簡作為載體。製作麻煩,成本太高。

    雖然新型的紙張已經研製出來了。但是依然比較昂貴。可嬴嘯卻堅持不削減對於教育的投入。學宮之中,收費極其低廉,使得寒門百姓書弟有了受教育地機會。也為嬴嘯治下提供了大量地人才。

    好處也是明顯的,隨著學宮地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教育。而在陳琳調控下的教育,對於這些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絲毫不抵制大秦,不抵制嬴嘯稱帝,而是齊聲歡頌。這也是嬴嘯能如此順利稱帝復秦的一大。

    而學宮還有培養低級軍官的責任,這些低級軍官在軍隊中立軍功,受到提拔,要去學宮進行學習,而後才能被委任軍官。

    這些軍官在學宮接受教育的時候,更被灌輸了忠誠於嬴嘯的概念,以至於終嬴嘯一生。他麾下的軍隊,幾乎沒有發生過兵變。同時,這些軍官在學宮之中,也被灌輸了軍魂的思想。軍令大於一切,死戰不退,不丟棄袍澤等等…………嬴嘯將當初自己麾下的西涼軍軍魂已經普及到所有的帝國軍隊中去。

    對於起來,當初的秦始皇是不讓人讀六國文字,漢武帝是不讓讀儒家以外之書。而嬴嘯卻開百家,博取百家之長,讓人們都去讀書。

    第三大支出,是建設經費。大秦帝國,現在可謂百廢待興。而嬴嘯現在做的最優先的,就是凌霄閣與馳道的建設。凌霄閣相對是個小工程,但是全石料結構也要耗費相當大的人力物力。

    馳道更不用說了。嬴嘯要傚法先祖嬴政一般,修建一條貫通帝國所有城市的馳道。這馳道也有著嚴格的規定,寬七十米,道路兩旁每隔十米就有一顆樹。

    現在恢復了大秦,贏嘯也就沒有了顧忌。以往修建的馳道都要進行改進。原先顧忌漢庭的力量,所修建的馳道應該稱呼為直道。

    馳道與直道之間的區別就是,馳道中間有軌道,而直道沒有。而這個軌道,不得不說是秦始皇的一大功績。秦始皇的「車同軌」政策是很有用處的。因為統一了車輛的型號,輪書之間的距離,就好像今天的火車一樣。簡單的說,秦直道就是今天的公路,而秦馳道就是今天的鐵路。

    馳道之上的修建宛如現代的火車軌道一樣,光滑的木質軌道可以減少車輪的摩擦力,讓拉車的馬匹跑的更快,拉的更多。而枕木之間的距離也很講究,人在上面走路,一次跨一跟顯得小,一次跨兩根又顯得大了。

    很顯然,這枕木不是給人走的,這枕木是按照馬匹的平均步伐進行鋪設的,馬匹在枕木之上奔馳,就可以產生一個非常高的速度,用現代語言叫「自激振蕩」。

    這樣的馬匹奔馳起來,在合適的地方又可以換馬繼續奔馳。速度達到一個恐怖的程度。先秦時代可以達到一日一夜可達一千五百里的速度,比之後世的八百里加急快了接近一倍。固然有不斷的更換馬匹保持高速的關係,但這馳道卻是最大的功臣。

    而馳道的修建卻也是異常艱難的,因為要求太嚴格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