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以後,黎明時分。
劉冕回到神都幾天了,頭一次參加早朝。他是外臣,按理來說是不必參加的。但是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除了他這個鎮守西京的大將軍,還會有一些很少在朝堂上露面的人,也會前來參加早朝。
這其中包括,太平公主、李賢,和那個一直藏身於禁宮深處的皇帝李旦。
劉冕頭一次對著鏡子如此認真的整理衣冠,表情也比較嚴肅。紫色的官袍上紋有一隻金絲虎頭,右衛大將軍的標誌。
出門時天色仍暗,劉冕騎上馬往寶城而去。
今日,神都這座宏偉的城池彷彿也過早甦醒過來,寶城前的大街上居然有了不少的行人。劉冕稍加注意就明白了,大家的目的地都是一樣的指向皇宮。原來今天還是三初一朔望朝會的大日子。每逢月初和月中,朝廷都勒令京畿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前來參加早朝。難怪今天來的人如此之多。
劉冕徑直穿過寶城來到太初宮,進了西朝堂武將候班室裡。黑齒常之已經在這裡了,另有七八個將軍彷彿也來了許多時。看來大家今天的心情都不太平靜,許多人都趕早起了床來上朝。
黑齒常之走到劉冕身前對他低語道:「今日朔望朝會,來上朝的人至少有三百人。潞王和太平公主他們,都安排妥當了吧?」
「放心.」劉冕示意他放寬心。看得出,黑齒常之還有點緊張。稍後他就要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以軍方代表的身份站出來說話。
稍後不久,兵部要員與十二衛的將軍們差不多都到齊了。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大家聚到了一起很少寒暄說話,堂中保持著有點異常的沉默。
終於聽得鐘鼓樓傳來的鼓聲。眾人排成隊列走出西朝堂,往龍尾道上而去。
由於今天是大朝會,前來戒嚴護衛的御林軍也增加了一倍不止。龍尾道上三步一亭五步一崗。旌旗飛揚兵戈林立,頗顯莊嚴與隆重。三四百餘人排成了兩隊。陸續走上了龍尾道進了含元正殿。
滿堂寂靜,大家都在翹首以待。許多人都在心中思忖,據說今天久已不見的皇帝會親臨早朝,不知道是不是真地?
片刻之後,金鑾殿旁走進來一隊宦官先在龍椅下站定,然後扯長了嗓子喊道:「皇帝駕到!」
眾人心中一彈,一齊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果然,金鑾殿左側的偏門裡。消失許多時間了地皇帝李治不急不忙的走了出來。他彷彿胖了一點,臉上有點不太健康的蒼白顏色,神色略顯緊張。走到龍椅邊後,聲音都有點不自然的道:「眾卿,平身吧!」
眾臣都起身站了起來,全都下意識的用餘光瞟著這位難得見面的皇帝看。[閱讀文字版,請上]\
片刻,司禮宦官再度高喊:「聖母神皇駕到!」
眾臣只得再拜一次:「聖母神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吼的嗓門比剛才還要大。
武則天一身盛裝雍容華貴的走了進來,在龍椅後珠簾下坐下:「眾卿平身。」威嚴十足。李旦也回身拱手對武則天施禮:「皇兒給母后請安。」
「陛下多禮了。請安坐。」李旦這才坐了下來,但顯得很是侷促不安,眼神有點飄忽都不敢直視座下地臣子們。
武則天方才坐定。金鑾殿外的司禮臣進來報道:「報陛下。聖母神皇:潞王、太平公主與九江王、河內王等十餘名郡王一起求見,請求上殿進諫!」
武則天沒有說話,看樣子是有給皇帝一點面子讓他表態。李旦稍等了片刻才回過神來,揚手道:「宣!」
眾臣都頗感驚訝,這些皇子皇戚們還真是很少這樣成群結隊的出現在朝堂之上。看來今天當真不是個平常日子。
李賢排頭走了進來。一身親王紫龍袍氣質閒定步履輕盈。太平公主緊隨其後,華麗如珠令滿堂生輝,明艷不可方物。許多頭一次見到太平公主的大臣們眼睛都有點直了。跟隨在後順的是九江王武攸歸等十幾名皇戚郡王。眾人進了班堂分成兩列拜於堂中。李旦都叫平身,就讓他們獨立站成兩排居於金鑾殿下。
珠簾後的武則天異常平常,淡然道:「今日朝會由皇帝主持。予只聽政。」
「是,母后。」李旦謹小慎微對武則天施了一禮。轉過來看了一眼群臣,神色很是有點複雜還摻雜著一點驚慌。
今天……對李唐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性的日子。李旦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事已至此騎虎難下,他也只好硬著頭皮將已經準備好的一段腹稿當眾講出:
「六皇兄,太平,諸位愛卿,朕今日有一言,要對大家言明。」
李旦皺了下眉頭。好像有點難啟齒的抿緊了嘴。但仍是說了出來:「朕……至從登基之後,一直身體欠恙。國事全由太后操持。時到今日,太后比朕更適合位居九鼎操持社稷。對於此事,朕不想多說。天意如此,民意如此。朕,今日就當著眾卿地面,決定將皇位禪與母后。由她來執掌乾坤、布儀九鼎!」
「啊……」堂中響起一陣輕輕地低呼。畢竟還有一些人不太知情,這個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但是絕大多數人、尤其是真正位高權重的人,則表現得異常的平靜。
說罷,李旦從皇位上站了起來取下頭上龍冠,走下金鑾殿與李賢、太平公主等人站在了一起,對珠簾後的武則天拱手而拜:「母后,皇兒肯請母后順天應人,接掌皇權!」
武則天馬上就出聲說話了:「皇帝,你這是作何言語?此舉萬萬不可!」
「母后!」李賢發話了,「天意如此,請母后勿作推辭。兒臣這裡有關隴裴馬冼與長安仕族千餘人的聯名上書,合議肯求母后登基為帝!」
上官婉兒從珠簾後走出來,接過了李賢手中的聯名上奏遞進來。
金鑾殿內異常安靜。當初不知情的人也都回過神來了。今天這是一場早就安排好一切細節的政治秀。大家要做的。就是靜靜的看熱鬧,必要地時候跟著附合一下。有任何異常地舉動都會萬劫不復!
武則天大致翻閱了一遍。慨然歎道:「裴馬冼家的那人,不是要置予於不忠不義不孝麼?」
「母后何出此言?」一串清脆地聲音響起,此前從來沒有在重大政治場合現身的太平公主,發話了。她道:「忠於萬民、義於萬義、教於天下,乃為大忠大義大孝。如今天下百姓皆願奉母后為主。母后在位,天下昇平百姓安樂,一切有目共睹。兒臣雖乃閨秀卻明天下大義。母后接掌皇權乃是順天應人輝煌之舉,萬不可推辭!」
以武三思為首的武家親王郡王們。自然是同聲附合大嚷起來。朝堂上一下變得熱鬧了。
「肅靜!」武則天長聲一喚,眾人方才安靜下來。她悠然道:「予受先帝托孤之重輔佐皇兒,豈可取而代之?」
李旦急忙又道:「母后此言差矣,何謂取而代之?是皇兒心甘情願苦苦哀求母親為皇兒主事。皇兒無能又兼體弱,實則無力料理國事。日前,皇兒還受先皇托夢。先皇於夢中對皇兒說:母后才是合適前來主宰乾坤之人,勒令皇兒將皇位禪與母后。先皇之令,皇兒也不敢不從啊!還請母后千萬不要再作推辭!」
李賢和太平公主一齊道:「先皇托夢御令如此,請母后千萬不要再作推辭!」
劉冕一直不動聲色在一邊看熱鬧,這時不禁心中暗笑這李旦還真會整妖蛾子。連先皇托夢的把戲都用上了。
武則天仍是顯得非常猶豫。不停地歎氣。
李昭德與武三思一起站出來了,拱手諫道:「太后,微臣這裡有兩京京畿所有官員以及十道州官刺史地聯合上書。眾臣合議,一力推舉太后登基為帝!」
上官婉兒再度現身將奏折遞進去給了武則天,極厚的一本折子,武則天卻只是象徵性地翻了幾頁,仍是為難地歎氣不肯接受。
鶴立雞群一般的黑齒常之終於站出來了,聲如洪鐘的大聲道:「太后!微臣深知太后登基乃是順天應人之舉。日前曾趁賤辰宴會之日與當朝所有大將軍一起商議。結果眾人意見一致,全力推舉太后登基為帝!」
上官婉兒第三次走了出來取走奏折。正當武則天仍是翻看的時候,劉冕動身了。
「臣右衛大將軍劉冕。代表右衛大軍七萬將軍,肯請太后登基為帝,順天應人!」劉冕大聲道,「此乃七萬將士的共同心聲,微臣不得不稟耿直言!」
薛懷義這下樂了,馬上跟著站了出來大聲喝道:「臣左羽林衛大將軍薛,代表左羽林衛大軍兩萬餘將軍。肯請太后登基為帝。順天應人!」劉冕大聲道,「此乃七萬將士的共同心聲。微臣不得不稟耿直言!」
劉冕不禁有點惱火:他***沒文化的薛懷義,這種台詞你也要造抄?
接下來更熱鬧了。論弓仁、薛訥以及其他十二衛大將軍,也效訪劉冕出來進諫了。大家甚至誤以為今天這台詞都是固定了的,於是全都照著念叨了一回。
十二遍幾乎一樣的台詞在金鑾殿上大吼了一通,搞得眾人有點悶頭悶腦。看那情形,彷彿武則天要是不肯登基地話,十二衛地所有將士還都不會放過她了!
「哎……你們!——眾卿!」武則天作出一副坐立不安鎮不住檯面了的焦急模樣,從珠簾後急忙走出來,抬起手道:「平身、快平身!這是幹什麼?!」
劉冕明白,這時候可千萬不能聽話的平身退下,於是硬著脖子粗著嗓門大喝,把將軍的粗獷與直爽一起發揮出來:「請太后順天應人答應登基,否則三軍將士不服!」
其他的大將軍們哪裡還有不跟風的,學著劉冕的模樣**裸的威脅起武則天來。
統率天下六十餘萬兵馬的十二衛大將軍們一起發彪,這種情況在大唐的朝堂之上還真是少見。換著是誰,也會鎮不住檯面了。看現在這架式,簡直就像是要逼宮了。
武則天地演技也很到位,顯露出一絲驚惶神色愕然道:「眾位將軍今天怎麼……」
話音未落,殿外執事通報的官吏進來大聲報道:「報皇帝陛下、聖母神皇!寶城之外突然聚集了數十萬百姓,洶湧如潮大聲齊呼,要擁迎太后登基!」
眾人一起發出一聲驚咦。武則天也愕然道:「多少?」「至少有二十萬人!」
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李旦趁熱打鐵,大聲疾呼:「母后,天意如此、民意難違,請你再不要做任何推辭!就請決定登基為帝吧!」說罷,他當眾拜倒下來,對武則天行起了君臣跪拜之禮。李賢、太平公主也同時拜倒:「請母后當即決定登基為帝!」
武家皇侄、滿朝文武如同波濤般相繼拜倒——「請太后當即決定登基為帝!」
武則天一時愣了,愣了許久。
半晌後,她方才仰天長歎:「既然如此……予只好順天應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