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時空—中華再起 第二部 鐵與火之金戈鐵馬 第十五章
    「各位尊敬的參議員,我現在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楊滬生面帶笑容,清清喉嚨提高八度道:「剛剛接到電報,我第二、四集團軍在兗州府與濟寧州交界處——白馬河、獨山湖、界河一帶,將李鴻章所部淮軍與南下之清軍第五、六師團團圍困,經三天三夜激戰,我軍已徹底全殲包圍圈內之敵,在魯橋鎮,將屢次逃脫我軍打擊的李匪鴻章俘獲!」

    「萬歲!」

    下面坐著的參議員們聽到解放軍再次取得重大勝利,也不知是誰帶頭喊了聲萬歲,接著萬歲聲如山呼海嘯般在大禮堂內響起。

    上千參議員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面朝楊滬生拚命鼓掌。

    土改雖然讓在鄉下有地產的一些人損失慘重,可同樣的,政府在工商業上鼓勵與引導,讓他們在城市裡大發其財。如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這些人既想從城市裡撈取大量金銀,又想在鄉下擁有良田美宅,他們才不會對土改有這樣牴觸情緒。

    對土改的怨言,更多的是對楊滬生而發,要不是楊滬生一貫堅持對地主採用暴力手段,泥腿子是根本沒有翻身機會的,就算有土改,至少也會溫和一些。

    作為第一屆國家主席,楊滬生還兼了軍隊總司令,並且將軍隊大小權力全部抓了過去,國家副主席兼軍隊總政委的史秉譽在軍隊中到成了一個擺設。

    雖然大權獨攬,可只要能不斷取得勝利,別人只會欽佩,不會有別的想法。

    連史副主席自己都默認這種現狀,別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在楊滬生運籌帷幄下,解放軍從默默無聞的一支小部隊,發展到擁兵百萬,連敗不可一世的湘軍、淮軍、英法聯軍,打下了大半個中國。

    地盤越打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他們的產業也蒸蒸日上,雖然強大的解放軍在暴民圍攻參議院時(那些參議員就是如此理解貧民集體上訪),發來的那些電報讓他們感到心悸,不過如沒有楊滬生指揮的解放軍在前面浴血奮戰,他們這些參議員決不可能坐在這裡對國家大事指手畫腳,這是讓這些參議員感到矛盾的地方。

    今天楊主席在上面宣佈徹底消滅了淮軍,竊據在北京的滿清匪幫又少了一支用來頑抗的力量,地盤擴展到山東境內,市場也隨之發展到山東。

    更讓他們高興的是:隨著山東清軍主力被消滅,北京南大門算是被打開了,一統江山的日子就在眼前,只要解決了北京,到時候他們這些參議員都是開國元勳。

    於是,掌聲與口號聲更是熱烈。

    站在台上的楊滬生將電報高高舉起,讓下面那些參議員都能看到帶來喜訊的這份電報。雖然距離有些遠,絕大多數參議員是看不到上面那些字的。

    楊滬生聲音顫抖地說道:「用不著我多說,大家都一定知道,消滅淮軍,是我們最大的軍事成就,是比打敗英法聯軍更值得祝賀的大事件!……李鴻章是滿清最後一根柱石,自一八六二年起,他與他統率的淮軍多次與我軍激戰,隨多次戰敗,屢敗屢戰的李鴻章卻多次逃脫出去,淮軍一直是我心腹之患,是滿清精神寄托之所在!今日狡詐如狐的李鴻章在魯橋鎮被我第四集團軍俘獲,這大滅滿清氣焰,對清軍的士氣和鬥志,都是極大的打擊!」

    大禮堂內再次響起狂熱的掌聲,「主席萬歲!」、「第四集團軍萬歲!」的口號響起。

    看到下面那些參議員的反應,極為滿意的楊滬生伸出手,朝下壓了壓,掌聲和口號聲漸漸低落下來,大家靜靜等待楊滬生繼續朝下說。

    楊滬生將電報放在眼前,眼睛掃了圈下面站起來的那些參議員,繼續說道:「我在這裡向大家宣讀這份電報……是第四集團軍司令員——我軍長勝將軍邱明邱司令員剛剛發來的電報……」楊滬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高昂地念道:「我軍經三晝夜激戰,陶野青師長指揮的模範軍第二師——不愧是模範軍,戰鬥力就是比其他部隊要強!——於昨夜攻佔頑敵最後據點魯橋鎮,順利結束兗濟戰役。是役俘敵兩江總督李鴻章、漕運總督吳棠以下二十餘萬,繳獲武器彈藥無數,現正清查中……二十餘萬,諸位先生,是二十……」

    楊滬生將電報放在面前檯面上,伸出兩隻手翻來翻去,嘴裡念叨著,可霎時間楊滬生突然有了些口吃,二十餘萬這個數字越說越含糊,臉上的笑容也變得牽強起來:「這是我軍建立以來取得最大勝利,二十餘萬,不是小數字啊。」

    下面那些參議員沒有一點中國人特有的含蓄,跺著腳拍著掌狂吼亂叫。

    「參議院應該向邱司令員發電祝賀!」

    「應該通令嘉獎參加戰役各部將士!」

    「將兗州府改名邱明府!」

    下面那些參議員以他們的方式表達對勝利的喜悅。

    「是的,應該向參加戰役各部發電祝賀!」楊滬生面帶笑容高興地說道:「至於將兗州府改為邱明府,我看這還是算了。要是解放軍打一個勝仗就改一個地方地名,恐怕中國之大,沒那麼多地名好改。」

    下面響起雜亂的笑聲,熱烈的掌聲。

    掌聲中,一張紙條從下面傳遞上了主席台,遞到楊滬生手中。

    楊滬生以為是哪位參議員又劍走偏鋒,想要給自己出謀劃策,要麼如何嘉獎邱明,要麼如何一鼓作氣打下北京。這些參議員整天吃飽飯沒事幹,什麼事情都要插手,又什麼事情都說不到點子上。參議員插手到楊滬生地盤上,這雖然讓楊滬生隱隱有些不快,還是饒有興致將紙條打開,看看上面寫了些什麼。

    紙條上草草寫著:李鴻章所部清軍不過十萬之眾,即使加上兩個師,最多不過十五萬,何來俘敵二十餘萬之數?

    楊滬生剛才之所以口吃,正是因為發現了這方面的奧秘。淮軍號稱三十萬,真要有這麼多兵馬,加上新軍兩個師,俘虜二十餘萬原本不算太過分。

    可號稱畢竟是號稱,這與實際數字天差地遠。

    楊滬生主管軍事,他很清楚清軍各系統實力如何。至於這些參議員,其中不少人對軍事也很感興趣——若軍隊失利,他們一切都完了——參議院不是世外桃源,從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中,這些議員很容易就可以瞭解到他們所要知道的消息。政治舞台上蹦達了這麼幾年,大家誰也不糊塗。

    號稱三十萬的淮軍,就是將李鴻章指揮的八旗、綠營、勇營、團練都加起來,也只有二十萬,其中有戰鬥力的不過十萬。

    這次皖蘇魯大會戰,大量替李鴻章當替死鬼的各地團練在解放軍打擊下紛紛潰散,號稱三十萬的淮軍能逃到山東境內的,最多只有八萬,要是加上新軍兩個師,兗濟戰役中,解放軍面對的敵人也不過十萬出頭。

    何況既然發生三天激戰,在強大火力打擊下,清軍傷亡決不會少,總不能不死一人,大家都乖乖舉手走進戰俘營吧?這電報中水分還真是大的離譜。

    李鴻章何許人也?自從讀書後,李鴻章大名就一直縈繞在楊滬生耳旁。

    開頭說李鴻章是賣國賊、國之奸臣、讓中國落後於世界的罪魁禍首,是中國近代史上媚外賣國的典型人物,要是用京劇裡面臉譜來描繪他的話,必然是個大白臉了。

    到後面就不對了,這位自稱「李大妖頭」的滿清重臣,成了夾縫中求生存,苦心為中國不至於淪落到殖民地的裱糊匠。至於不平等條約,這是上層統治者要求籤訂的,沒有李鴻章,也有王鴻章、張鴻章去簽訂。李鴻章是身在其位,不得已而為之。

    至於李鴻章作為首領引導的洋務運動,這也不再是「清政府一部分帶有買辦性的當權派採用一些資本主義生產技術,以保持其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過程」(一九七九年版《辭海》關於「洋務運動」的解釋),而是「洋務運動,從其整體說,是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興辦和發展近代工商業及相應地發展新的文化教育運動。」

    按照新的觀念,李鴻章不光不再是賣國賊,反而成了能清醒看待中國與外國之間差距,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努力幫中國爭取最佳結局的完人了。

    楊滬生既不相信李鴻章一無是處,也不相信李鴻章真的是憂國憂民之士。左宗棠是這樣的人,李鴻章絕對不是,不然無法解釋中法戰爭中,左宗棠積極備戰,而李鴻章為何不抗戰,反而一直尋求各種途徑,想要妥協投降了。當然,按照未來觀點看,既然中國國力不強,不敗求和是上上之策,簽訂和約雖然付出不小代價,總比人家法國總動員打將過來,簽訂城下之盟要好。

    以前對李鴻章只有書本上印象,至於電視裡李鴻章的形象,那都是「家言」,是萬不可相信的(如大清統治者真為國為民著想,而孫中山如果跟電視中所演一樣,是個小丑一般人物,辛亥革命是決不能推翻大清王朝的。將一個國父醜化成小丑,這也只有中國導演才能做出來)。

    來到這個年代,時間久了,楊滬生不能不受到現在中國人的影響,他總覺得自己不再是二十一世紀之人,而是和十九世紀那些人沒什麼兩樣,這讓楊滬生很是苦惱。

    正因為楊滬生來自二十一世紀,他來的那個年代可以通過書本、電視、絡瞭解到大量知識,而現在的中國人只能看四書五經。《紅樓夢》?這個是淫穢的,屬於禁書,當然,一些富貴之家屋裡有幾本禁書也不為過,只是這樣的書屬於讓才子佳人落淚的,對如何改造這個社會一點用場也沒有。至於《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這樣的書或者都是鬼怪神佛,或者彼此勾心鬥角,或者煽動造反搞什麼替天行道,沒一本介紹平等自由,也沒一本講述如何發展生產力,將中國建設成強大的國家。

    楊滬生來的時代這樣也不少,《我就是***》、《豐*肥*》、《**孤男寡女》這樣在那些生長在快餐年月的少男少女中風靡,主人公不是黑社會的流氓,就是頭上懸著一把刀的色鬼(這些人既然當了主角,運氣自然不錯,楊滬生以為他們的運氣比自己還好)。當時人是如此形容這些的:拳頭加枕頭。

    別人喜歡看這樣的,軍人家庭出身的楊滬生喜歡看的是《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軍事思想》、《世界軍事》、《兵器知識》,或者《戰爭論》、《中國戰爭發展史》、《西方戰爭藝術》……這樣的書籍,對當時的人而言,他也算劍走偏鋒,與眾不同了。

    這樣也好,如果楊滬生整天沉浸在魔法世界,或者如何將那些沒頭腦的花瓶變成自己收藏品的色狼世界,回到這個年代,楊滬生只能痛哭上天害他不淺了。

    就是看了那些書,回到這個年月用場同樣不大。

    那些軍事書籍主要說的都是戰爭,而打仗顯然不能光*軍隊。部隊在前面打,後面要是沒有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再強大的軍隊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最終必然失敗。

    打仗需要錢,知道如何兜***,如何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楊滬生對如何搞錢卻是外行。吹噓自己是經濟專家這自然不難,可如何將亂墜的天花在短時間內變成現實,這就不是他能力所能辦到的了。

    可能夠給楊滬生帶來錢財的史秉譽與容閎、洪仁玕領導的政府、參議院,楊滬生卻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尤其是參議院,更是讓楊滬生牢騷滿腹。

    在楊滬生眼裡,參議院裡的這些參議員哪裡是什麼右派了?他們根本不代表廣大人民群眾,而是地主、資本家的代言人嘛!

    如果說作為反動政權,滿清政府是屬於必須無情消滅的。那麼楊滬生認為自己這個參議院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裡面窩藏著這麼一大堆所謂「精英」。要是楊滬生能找到有無產階級覺悟的先進代表,這些「精英」也會讓他掃到歷史垃圾堆裡去。

    說起來這些參議員都是地方普選選出來的,可楊滬生明白所謂普選不過是走個過場。鄉下誰最有威望?不是窮人,而是極少數地主、鄉紳。這些人如參加普選,他們很容易用一些小恩小惠收買窮人,讓大家投他們的票,至於土地,當然是除了口糧田都「賣」給了政府。只要選上議員,他們就在新的中國再次有了社會地位。而沒錢施恩的窮人如何能跟這些財主老爺比?到最後,農村選上來的參議員絕大多數都是地主,只有極少數窮人成了特例。而這些窮人出身的參議員,到了參議院很快就讓地主老財給同化了,到最後,用來點綴的這些人,有,等於沒有。

    城裡也一樣,在溫州參議院嘗到甜頭後,城市裡的那些商人對參加商會和參議院興趣極大,只要進了商會,他們可以決定商品價格是多高——說到底就是搞壟斷。如果進入參議院,他們就能決定是否就某項商品進行加稅或者減稅。實際上對這些商人、工廠主而言,只要當了參議員,他們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國家在經濟上動態,而這些都可以在他們生意上體現出來。時間就是金錢,這並非二十世紀末中國人才明白的道理。

    自己參議院充斥著這樣的「人才」,「嫌富愛貧」的楊滬生要是看他們順眼才奇怪了。

    可真要與這些比未來許多白話文作家更懂得運用之乎者也,習慣八股文,討論什麼事情都喜歡給你來個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讓遠不是古文大師的楊滬生常常聽了瞠目結舌,半天轉不過彎來。

    與這些人比誰作的八股文更花團錦簇,楊滬生連比的資格都沒有。想想看,一個對英語只是一知半解的初中生,讓他到英國參加議院辯論,那是什麼感覺?楊滬生就經常有這種奇怪的錯覺。

    嘴皮子鬥不過人家,楊滬生可以用拳頭來說話。

    當然不是用武力揍得那些參議員哭爹喊娘,雖然楊滬生很樂意暗中威脅一下參議員,但這是上不得檯面的,只能偶爾而為之,不能經常使用,誰叫楊滬生一相情願,想將新中國建設成一個「民主」的國家呢?

    戰爭年代,參議員嘴皮子再厲害,他也沒有步槍狠。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同樣的,誰掌握了槍桿子,誰就有了發言權。楊滬生對這一點還是很熟悉的。

    要想讓這些參議員閉上「鳥嘴」,山呼萬歲,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大勝,讓那些參議員知道誰才是強權人物,知道自己的鐵拳還是很有力量的。

    這次山東那邊傳來大捷,這自然是楊滬生期盼已久的好消息——為了這個好消息,楊滬生一回到南昌,就以調研的名義將參議員趕到農村散步去了。絕大多數參議員都跟農村有各種各樣、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又如何需要專門搞一個勞什子調研?——今天這好消息一來,與楊滬生想像完全吻合,全場馬上就是一陣高過一陣的萬歲聲。

    可楊滬生沒想到的是:邱明發來的電報居然有這麼多水分!

    那麼點清兵,俘虜十萬已經很了不得了,失心瘋一樣愣報個二十萬出來幹什麼?!難道多報了,自己就會特別開心嗎?看到擺在面前,慘白得有些耀眼的紙條,楊滬生不由暗暗叫苦。

    看看面前讓自己尷尬的紙條,再看看下面站著的參議員們,楊滬生似乎感覺到下面群情不再像剛才那麼激昂了——也許這張紙條在上來之前,已經讓傳遞的那些參議員都看了個遍。瞭解了實際情況,要是還這麼激動,肯定不正常。

    「二十萬……該死的二十萬!……你邱明就不會少報一點嗎?就是報個十五六萬不也一樣嘛!」楊滬生心裡暗自嘀咕著,看看紙條上龍飛鳳舞的字跡,這字可比楊滬生寫的那些狗跳蟹爬字要漂亮多了。紙條上沒有簽名,也不知道是誰寫的,這讓楊滬生又是一陣堵心。「他娘的,懦夫!有膽子跟我唱對台戲,沒膽子留下大名,算什麼英雄好漢?要是給我查出是誰寫的,我非……」

    生氣是生氣,但現在不是糾纏這張紙條的時候,連任何解釋都不能做——這種事情,常常是越解釋越麻煩,楊滬生不是剛從學校畢業的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白臉,他很明白人情世故。

    將紙條擱到一旁,楊滬生手撐著主席台,很是威嚴掃了圈下面站著的參議員們,語重心長地講道:「戰爭年代,很多事情非躲在後方安全地方的人們所能瞭解。要知道,每一場勝利,都是無數窮苦人家子弟,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又如何能夠不感激他們,而總是想著要拖他們後腿呢?當此之時,不管是前方,還是後面,大家更需要精誠團結。後方的堅定,才能讓前方將士鮮血不會白流……史副主席,你繼續說吧。」

    說完,楊滬生抄起擱在台上的電報和紙條,轉身走了下來,讓站在身後的史秉譽繼續他的「調研報告」。

    回到座位上的楊滬生環抱雙臂,很是沉穩地坐在那裡。好像紙條帶來的不快在離開演講台後就不存在了。

    不管怎麼說,前線打了一場大勝仗是不容置疑的。有了這場勝利,楊滬生就不再像前段時間,整天光是不好的消息縈繞在耳邊,讓他說話都覺得底氣不那麼渾厚。

    看看電報,再看看紙條,耳朵裡聽著史秉譽在前面一再恭維解放軍乃虎賁之師,是如何天下無敵,是公民的子弟兵,人民政權的堅定守護神。楊滬生微合上眼,神遊四方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