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三百六十章陶謙的心思
    曹軍退走了。留下了滿地屍體,灰溜溜地退走了

    徐州城前泥淋的土地上,趙雲騎著白龍馬,威風凜凜地傲立在一萬龍騎前方,手中那柄寒光閃閃的亮銀槍還沾染著點滴血跡,英武之中透著股凌厲之氣。經過數年的大漠磨礪,風沙冰雪,趙雲身上的青澀盡去,性情和武功都已漸趨成熟。

    劉備、關羽兄弟也停下了戰馬,身後跟著有點狼狽的一萬青州軍。他們經守長途跋涉,又與曹軍小打了一場,樣子確實也點狼狽。兩人的眼光不約而同地看向趙雲,看向趙雲身後那一萬龍精虎猛的龍騎,羨慕、嫉妒、恨三種情緒都有。

    為何天道如此不公?

    備兄弟打拼了數年,卻連鎮西將軍旗下的一個小小將領也不如,劉備無語問蒼天

    劉備、關羽、趙雲算是舊識,在群雄伐董時,趙雲曾經大戰過呂布。在大戰的最後關頭,劉備、關羽也曾跟在皇甫劍身後趕到了戰場。

    那時趙雲就給劉備、關羽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畢竟這個世人能與呂布單打獨鬥五十合而不敗的人並不多,趙雲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最後趙雲還是敗在了呂布的天下戟下,但即便是這樣趙雲也一仗成名了。

    「趙將軍,幸會,幸會」片刻之後,劉備強壓心頭不快,拔馬來到趙雲近前,滿面堆笑,拱手施禮,十分謙恭地與趙雲打著招呼。

    這個時候,劉備與趙雲算得上是盟友,趙雲這個鎮西軍龍騎將軍的官位、權勢也比劉備這一縣之令要高出許多。身後的勢力更是不用說了,現如今鎮西軍一家獨大,誰與爭鋒。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事實就擺在面前,劉備還是以下臣之禮拜見了趙雲。

    「將軍幸會」趙雲坐在馬上,也拱手還禮。

    「群雄伐董之時,子龍將軍與備便是一見如故,不想一別數年,備甚為想念。今天,終於見到將軍了,讓備如何不激動」劉備滿臉哀意,說到動情處,竟然是眼含眼光。不知道的還真以為他同趙雲是如何情深思重呢

    趙雲聽後,頭皮有點發麻,身上起了一身的疙瘩。心道我倆雖然見過那麼幾次面,那也頂多算是認識而已,有你說的這麼熟嗎?但趙雲是位謙謙君子,這話他是斷然不會說出口的,只得禮貌地答道:「雲與將軍也是一見如故」

    劉備最擅長的就是這種長袖善舞的功夫,在皇甫劍的前世歷史中,趙雲就是這樣被劉備忽悠到了麾下。現在劉備雖然知道沒有了一點希望,但還在不懈地努力著,最起碼也要和趙雲結個善緣。

    兩人就在徐州城前,有一句沒一句的傾訴著,劉備一臉熱情,真的像是相見根晚。但這股熱情太盛,讓趙雲有點吃不消,只得頭痛地應付著。好在這種煎熬沒有持續多久,徐州緊閉了很久的城門打開了,徐州刺史陶謙帶著陳宮、陳登等一干將官迎了出來。

    這個時候,陶謙當然知道並不是曹操不忍讓徐州城屍橫遍野,良心發現而退兵,是因為城外來了兩路救星。趙雲、劉備兩人他在群雄伐董時都見過,陶謙在城頭上看到這兩人時,是大喜過往,最起碼徐州之圍已解,徐州暫時的危機算是過去了。

    見到趙雲的龍騎出現在徐州城下,陶謙就知道徐州城目前是保住了。雖然不知以後如何,他還是感到很欣慰的,皇甫劍並沒有忘了他,並沒有見死不救。至於劉備、關羽那純碎算是意外,陶謙也想不到這兩個窮兄弟也來了,就算是急公好義吧。

    陶謙等人的樣子有點不堪,陳宮、陳登、曹豹身上都是血淋淋的,身上還帶著碎肉,也不知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但他們個個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喜意。誰被曹操這個屠夫圍了幾個月,都不會輕鬆。眼下安全了,一個個都放下心來,終於可以長吁一口氣了。

    陶謙雖為一州之主,但在趙雲面前他是一點也不敢托大,帶著一幫文武,到了趙雲、劉備近前,翻身下馬,大禮參拜起來,口中說著:「多謝將軍前來相救,老夫代城中數十萬百姓謝過將軍救命大恩」

    趙雲也下了戰馬,躬身還禮,微微一笑道:「陶公要謝就謝我家主公,本將只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趙雲行事,中規中矩,絕不會行差踏錯半步,豈會留人口舌。

    「是啊陶某謝過盟主大恩」陶謙又連聲說道。這一刻他又想起了昔日伐董之時,口中又一次稱皇甫劍為盟主,就不知何意了。

    劉備、關羽看著陶謙等人在趙雲面前畢恭畢敬,心裡甚是難受。同樣是援軍,只不過趙雲是鎮西將軍的屬下,就受到陶謙如此重視。而將他這個無名小輩撂到了一邊,讓他們有點難堪。

    劉備臉上雖沒表面出什麼,但關羽那對丹鳳眼裡卻燃起了怒火。暗道這廝好甚無禮,我家哥哥好意前來救你,你卻對我哥哥如此冷落。關羽心中雖然對皇甫劍也有點敬畏,而且皇甫劍還曾救過他一次性命,但在他眼中這天下還是劉備最重。

    也許是感受到了關羽眼中的怒意,或是只到這時陶謙這個徐州主人才想起了劉、關兄弟,陶謙沖在趙雲身後的劉備也施禮問候起來。那態度、那語氣卻是與趙雲相差了不少,隱隱之中陶謙又擺出了一付徐州刺史的官威來。

    「主公,還是請諸位將軍到城中歇息吧?」這個時候,長史陳宮似乎是想起了什麼,開口說道。

    「你們看,老夫都興奮得糊塗了。子龍、玄德、雲長,你們大老遠地趕來,都累了,餓了老夫已經命人在府中擺下酒宴,還請隨老夫進城,痛飲一番」陶謙聽後,拱手相邀。

    劉備兄弟正有此意,當然是不會推辭。

    趙雲卻是微皺起了了眉頭,搖頭說道:「本將奉命解徐州之圍,現今徐州之圍已解,又有劉、關二位將軍在此,徐州無憂,本將也該回去重命。」

    陶謙打仗不咋的,但也還有識人之明,他當然知道敗曹軍的是趙雲的這一萬龍騎,劉備、關羽的一萬青州軍來不來結果都會一樣。曹軍退而未散,陶謙聽說趙雲這就要率部離開,馬上急了。他不想再一次遭受曹軍圍城之苦,他不想成為曹操屠刀下的亡魂。

    「撲通」陶謙跪下了,口中連聲說道:「子龍將軍,曹操凶殘,他是要殺盡這城中百姓。為了徐州城中數十萬百姓,老夫厚顏請求將軍留下來,保徐州一方平安。」

    陶謙這話的確是厚著臉皮說的,因為他知道這世上除了鎮西軍外,誰也救不了他。在生死和面子面前,他還是選擇了生死,說什麼也要抱住鎮西軍的大腿。

    「這……」趙雲有點為難了。

    他接到的命令是,在徐州危急的時候擊潰曹軍而已。什麼解徐州之圍,那都是騙人的。皇甫劍更沒有讓他在徐州城駐軍,當然也沒有說不可以,這就要靠趙雲臨機決斷了。

    看著趙雲面露為難之色,陶謙更是痛哭流啼,大有趙雲要是不答應留下來,他就要長跪不起。一旁的徐州官員見主公都跪下了,那他們也跪吧

    「刷」趙雲身前跪了一地的徐州官僚。

    這下子趙雲就是想不答應也不成了,盛情難卻啊誰讓他還是位謙謙君子,受不了陶謙等人的這一套呢。

    只有劉備、關羽面色暗淡,心中不平,同樣是來助人,乍差別就這麼大呢

    「都起來吧我答應大家就是」趙雲終於開口,答應留下來。

    「多謝將軍高義」眾人聽了,都鬆了口氣,一個個爬了起來,高聲說道。

    就是陳宮、陳登二位謀士也不例外,就是他們也被曹軍打怕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陰謀詭計都是浮雲,戰爭的最後靠的還是實力,強大的實力。這二人知道,只要有趙雲的這一萬鐵騎在,那怕是不出兵,曹軍也不敢再打徐州的主意。

    這一刻,趙雲成了徐州城的主宰,徐州城的生死存亡掌握在了他手中。

    趙雲只帶了五百龍騎進了徐州城,龍騎大軍在城外左側紮下了大營。劉備、關羽兄弟也只帶著數百親衛進城,青州軍在徐州城的右側紮下大營。有這兩營拱衛,徐州算是固若金湯,再也不怕曹軍來犯。

    曹軍經此一役,也是傷亡慘重,要是面對以前的徐州軍尚有一戰之力。但現在徐州又多了這樣兩支強軍,曹操除了退回兗州,再無第二條路可走。

    當夜,徐州城主府,難得地燈火輝煌,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近一年了,徐州城都籠罩在一片血色恐怖裡,不論是城中百姓還是府中的這位主人都在痛苦中煎熬著。

    現在苦痛過去了,鎮西軍來了。鎮西軍在一般百姓中的聲譽如天高如海深,他們或許不相信陶謙,不相信城中的徐州守軍,但在見到趙雲的一萬龍騎之後,都充滿了信心。V!~!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