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三百五十四章關中祥瑞
    關中三月,桃花艷,杏花紅,青山玉翠,田里的麥子正在抽著穗兒,滿眼都是綠意。

    鎮西軍統領關中十餘載,一方面是文治武功,一方面是大興土木、開道鋪橋。十餘年過去關中百姓是安居樂業,關中也成了這天下最大的政治、軍事、文化、商貿中心。

    關中之繁榮空前,關中之兵鋒尤盛過秦皇漢武之時

    鎮西軍又打勝仗了,繼鎮西軍平定江東之後,天下之腹荊州也回到了鎮西軍手中。消息一經傳出,關中百姓無不歡呼雀躍,都在傳誦著鎮西軍的一次又一次勝利。尤其是那些熱血青年,更是熱情高漲,恨不能也加入到鎮西軍中去,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隨著鎮西軍的一次又一次勝利,鎮西軍控制區內也是武風日隆。

    未央宮,宮闕巍峨,曲折連環,樓宇相抱,連綿數里。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風吹雨打,山河動盪,未央宮依舊雄姿挺拔,屹力在長安城中。富麗堂皇的宮闕、殿宇無不彰顯著它的皇家氣派。只是這昔日的大漢皇宮城,再也沒有了深宮怨婦的清幽悲歌,兵戈甲士林立之中,散發著一股無形殺氣,鎮西軍最高軍事決策部門軍機處就設在了這裡。

    穿過一座座亭台樓閣,趟過一道道曲折迴廊,林蔭綠樹,奇花異草之間,一座灰暗色的宮殿出現在眼前。這座灰暗色宮殿周圍更是戒備森嚴,雖然沒有什麼好聽的宮名,但熟知鎮西軍內情的人,對這座宮殿無不抱著敬畏之心。

    因為這座宮殿是鎮西軍左、右軍師兩位大人的辦公地點,是鎮西軍軍機處的核心所在。鎮西軍大大小小的戰令都是由這裡簽發出去的。這裡猶如鎮西將軍皇甫劍的一條巨臂,推動近百萬鎮西軍在不停前進。

    此時,這座大殿中的一間雅致的會議室內,鎮西軍三大巨頭左軍師賈詡、右軍師閻忠、尚書僕射張昭正聚集在一起,密議著什麼。

    三人之中以左軍師賈詡跟隨皇甫劍的時間最長,對皇甫劍的雄心也是最為瞭解。

    「主公南方平定,現在大漢天下十三州我軍已擁有關中、涼州、荊州、揚州、豫州、司隸、并州,七州之地,西控西域,北擁草原,我軍大勢已成。可主公至今還在頂著一個鎮西將軍的名號,不僅是名不副實,更不能對旗下之地進行有效的統治。」四十來的歲的賈詡,書生氣漸去,更趨陳熟穩重,思慮也是日益深邃。也許是長期處於暗處的原因,賈詡身上隱隱多了一股陰霾之氣。

    賈詡這些年不僅出任鎮西軍左軍師,負責一個個戰略策劃,手下更是控制了鎮西軍最為繁雜的諜報機構「螞蟻」,位高權重,在三人當中也是最有話語權。

    戶外陽光明媚,透過叢叢樹影,一縷光亮照進了這間小屋,反射在鎮西軍這三位巨頭的臉上,讓他們的表情更加生動。

    三人都有大智慧,都絕頂聰明,賈詡一點即透。但涉及到如此大事,閻忠、張昭二人還是沉思了起來。皇甫劍對這三個都是委已重用,鎮西軍的大部分大權都掌握在三人之中,但君臣之間,信用是一回事,可一旦觸即了主公的底線,信用也會變成一種悲劇。

    「只是不知主公的意思?」張昭抬起頭,透過窗戶,朝外面看了看,淡淡地問道。

    「主公心中具體怎麼想,在下也不知道。只是主公自小的宏願就是戡平亂世,建立一個太平盛世,一個強大的國家。現在主公已做了很多,時機也已陳熟,有些事要是從主公口中說出來就不美了,這就需要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去推動。只要是忠心為主公謀,在下想來主公是不會怪罪我等的。」賈詡白淨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慢條斯文地說道。

    「大漢天下無主多年,漢室不存,戰亂不止,是該重歸秩序了,在下贊同文和的意見。」大造反派閻忠一聲歎息,點頭讚道。

    在閻忠心中這天下早就應該是主公的了,劉漢失德,到致天下分崩,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他一直在尋求著一種治國之道,直到遇到了皇甫劍,並為皇甫劍為感,最後忠心地跟在皇甫劍身邊,盡心盡力,得已實現平生大志。

    「二位所言堪是,在下也同意」張昭也笑了,事情都到了這上步,自己心中還在猶豫什麼。主公上位之勢,已不可阻擋,現在稱帝也算是適逢其時。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在下意見,那我們就需做些什麼主公在平定荊州之後,想必不久就會回兵關中,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我們要好好地把握這段時間,做些什麼。」賈詡臉上的笑意更濃。甚或想到了很久以前,想到與皇甫劍初相識時的情景,那時皇甫劍還是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少年,自己也只是一個失意的書生。

    鎮西軍一年年地在壯大,自己也正入旺年。不想十幾年的時間,當初那個年幼主公的設想就實現在大半,鎮西軍也成了這天下的第一雄軍,一切如在夢中。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三個鎮西軍巨頭在小聲地商議著。

    雞頭山脈,崇山峻嶺之中,薄落谷、飛馬牧場、石城,皇甫劍雖然已經有多年沒有回去了,但這裡無處不留著皇甫劍的足跡。皇甫劍在這個世上的第一桶金,第一支軍隊八部眾就是在這裡建立的。石城之中的十幾萬眾,也許有些人並沒有見過皇甫劍,但誰都知道石城那座城主府的真正主人是誰

    三月的清晨,石城後面的雞頭山主峰籠罩著一層濃濃霧氣。若隱若現之間,皇甫劍爺爺皇甫規的墓地上空,突然傳出一陣龍呤之聲,呤聲轟隆,在山谷之中連成一片。接著一股輕煙冒出,透過層層霧氣,真沖雲霄。

    淡淡的霧氣之中,整個飛馬牧場,都能聽到龍呤之聲,都能見到這股奇特的輕煙。

    「龍呤、清煙……」早起的石城中人都被這龍呤之聲驚動,一個個跑出家門,朝雞頭嶺主峰方向望去。

    那一縷縷騰起的輕煙,不斷擴散,旭日之下,散發出七彩的光。不斷傳出的龍呤之聲,越來越大,彷彿是頭沉睡中的巨龍正在慢慢甦醒,昂頭長嘶。

    石城中的百姓一個個跪拜在地,在不可解釋的奇跡面前,人們自然會想到那些神跡。神臨人間,萬眾伏首。巨大的石城,數十萬之眾一個個跪拜在地,虔誠地祈求著

    在眾人的崇敬恭首之中,龍呤之聲持續了半個時辰方止。龍呤聲止,輕煙消散,最後一切又歸於平靜。石城中的數十萬之眾卻還是猶如夢中。

    薄落谷,飛馬牧場、皇甫劍的爺爺、老將軍皇甫規的墓地出現神跡的事,似一陣清風,吹拂了關中大地,吹向了中原,又向大漢各州漫延。

    就在這則神跡發生不久,與長安城相臨的渭河,又發生了一件驚天大事。

    清晨,渭水之上薄霧瀰漫,一些早起的船夫已經開始了他們的航程。隨著日出,江中的霧氣也逐漸散去,就在這時,滾滾流淌的河面上出現了一座巨大石碑。大碑浮出水面數丈,上面還有八個金光閃閃地大字,「龍興關中,皇甫稱帝」。

    旭日之中,這座巨大的墓碑顯得神秘而詭異。

    又一日,一聲嘹亮的鳳鳴之聲劃過長安城,一對巨大的金鳳從長安城上空飄過。

    未央宮,那間雅致的書房裡,賈詡舒適地坐在軟榻上,手裡拿著一份份各地「螞蟻」送過來的信報,臉上帶著濃濃的笑意。

    「很好這些還不夠還得加得料」看了一陣之後,賈詡喃喃自語。

    「來人」賈詡衝門外,淡淡說道。

    「大人,有何吩咐?」一個「螞蟻」中的天干人員,出現在賈詡面前。

    「將這些馬上傳達各軍」賈詡吩咐道。

    「諾」這名「螞蟻」高層答應一聲,帶著一份份信件走了出去。

    如此同時,張昭那裡也將一封信件傳向了各府州官人裡。

    在賈詡、閻忠、張昭三大鎮西軍巨頭的推動下,皇甫劍稱帝之事在逐步進行中。

    五月中,皇甫劍在安排好荊州諸事之後,率領五千親衛鐵騎和蠻王沙摩柯統領的五千蠻兵開始回返。

    武關道上,在前呼後擁之中皇甫劍安靜地坐在戰神車中,小喬一臉嬌媚地蹲在皇甫劍面前,輕輕地捶打著皇甫劍那虯勁的雙腿,大喬俯身皇甫劍後面,在為皇甫劍輕巧地按摸著。小公主乖巧得像隻鳥,難得的安靜下來。這次回到長安,皇甫劍與小公主的婚事也要辦,所以離長安逾近,小公主心中反而有點忐忑不安。

    雖然跟隨皇甫劍多年,該做的都做了,皇甫劍的幾任夫人也都熟識,小公主心中還是有著一股羞意。

    「啟稟將軍,急件」這時,車外傳來了隨從鐵鷹的聲音。

    「遞上來」皇甫劍雙眼微閉,輕輕答道。

    龍九上前,接過鐵鷹手中的信件,然後交給了皇甫劍。皇甫劍打開一看,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大哥哥有什麼喜事,你怎麼高興」雖然就要成皇甫劍的小妻子了,但小公主還是保持著對皇甫劍的一慣稱呼。似乎只有這樣,她才感到安全。

    「呵呵……」皇甫劍淡淡地笑著,卻沒有直接回答。

    「小公主,要是本將真的稱帝了,你反對嗎?」過了一會,皇甫劍問小公主。V!~!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