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二卷 飛馬牧場 第三十九章 谷城
    時間過得飛快,冬去春來,轉眼到了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五月,皇甫劍守孝期滿。

    天色漸亮,天空中泛起一道道微光,天高雲淡,雞頭山周圍視野異常開闊,連一絲霧氣都見不到,是個難得的好天氣。

    皇甫劍靜靜地佇立在老爺子皇甫規墳前,閃電貂慵懶地趴在他肩一動不動,那頭全身雪白已有小牛犢般大小的虎王緊緊跟在他身後,兩隻金色幼雕在晨風中展翅,不時發出歡快的「喳、喳」聲,一切都是這般自然和諧。

    在雕奴鐵鷹和虎奴石獵的精心訓養下,這一虎兩雕長大了不少,很是聰明伶俐,似乎能明白皇甫劍的一些肢體語言,對皇甫劍也更為依戀。令人奇怪的是,這頭虎王甚是奇特,全身下生著一層雲霧般白色毛髮,獅頭虎軀十分漂亮。

    兩隻金雕也差不多長齊了羽毛,在鐵鷹折骨斷翅魔鬼般訓練之下,已經初步顯露出雕王丰姿。一虎兩雕現在大多時間自由活動,可不論它們身處何方,只要聽到皇甫劍的獨特嘯聲,便會在最短時間趕到他的身旁。

    皇甫劍的身後是華雄、「黑子」成宜、徐晃三位親衛首領,三人後面是解憂公主、閻行、鐵鷹、石獵四位貼身近侍,再後面是分列成十排的一千鐵血親衛。

    墳前眾人面容肅穆,空氣都有些凝結,四隻小獸大概也感受到了氣氛的凝重,顯得異常安靜。

    老爺子皇甫規墳前,已擺滿各色祭品,都是老爺子生前愛吃的美食,香爐裡正燒著冥錢香燭,微風一吹,飄飄灑灑到處飛舞,不時發出璀璨的火光。

    皇甫劍緩緩前,打開一甕皇甫規生前最愛喝的美酒,輕輕潑灑在老爺子墳頭,然後伏倒在地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他身後眾人也跟著一齊跪地叩頭。

    三拜畢,皇甫劍站起身來,不捨地看了一下周圍營寨,還有那灑滿晨輝,傲然而立的「望月亭」,說了句「起程」,便毅然轉身向山下行去。

    不論是新招的八百親衛,還是後來山的徐晃、閻行等人,這半年時間都有很大改變,八百親衛已脫去了一身稚氣,隱隱蘊含著一種攝人氣勢,就是下山路途曲折難行,他們也都保持著一種最佳的攻守隊形行進。

    徐晃、閻行、鐵鷹、石獵跟隨皇甫劍越久,越能體會到皇甫劍的神秘之處,更是成了皇甫劍的忠實擁躉。皇甫劍對他們也不吝嗇,將皇甫家祖傳之術霸槍、絕劍盡數相傳,在一定程度他們也算得是皇甫劍的半個弟子了。

    今日是城主脫孝的大日子,飛馬牧場中的高層人物在趙岐老人、侯選、賈詡的率領下早早地候在山腳。

    「參見少主!」當皇甫劍的隊伍出現在眾人眼前,趙岐老人、侯選、賈詡帶著飛馬牧場眾人齊齊躬身相迎。

    「大家免禮!這一年來大家辛苦了!劍在此先行謝過!」皇甫劍邊說邊向眾人還禮。身後黑壓壓的親衛肅然而立,散發著一股迫人氣勢。一虎兩雕可能還沒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也是歡聲雀躍,躍躍奔騰。

    石獵牽過皇甫劍的棗紅馬,這棗紅馬現在已是一歲多,身形跟一般良馬差不了多少,在石獵的訓練下,不僅速度有了一定提高,也比以前更加矯健、靈敏,連對一些弓弩的射擊都能做出有效規避。

    眾人紛紛馬,向谷城北城門馳去。

    皇甫劍雖然在山也能看到谷城全貌,也從眾人的嘴裡聽講過谷城的不同凡響,但當他近距離觀看谷城時,還是被它那高大雄偉的氣勢深深震撼。城牆完全由青色條石堆砌而成,高大的城牆在太陽底下散發出徐徐金光,遠遠就能感到一種恢弘厚重的壓力。

    飛馬牧場關隘自從去年被飛雲寨馬賊偷襲後,鬼谷子就在一線天峽谷入口處又建了一座雄關,現在也已完工,比原來的那座關隘更加高大雄偉。不僅如此,鬼谷子還命人在兩座關隘裝備了大量的守城器械,幾乎杜絕了敵人偷襲的可能。

    這樣想來,位于飛馬牧場內部的谷城就更加安全無虞,但為了以防萬一,鬼谷子在設計谷城時還是作了最壞打算,這裡才是皇甫劍的根本,是皇甫劍的根。

    城頭不僅配置了大量守城器械,城牆每隔一段距離都建有一座高達三丈的塔樓,四座城門方又建有高達五丈的城門樓,塔樓和城門樓遙相呼應,面晝夜都有士卒把守,這樣的守備就是只耗了也難已入侵,更別說是個活人了。

    谷城外圍還引息河水構建了一條寬五丈深三丈的護城河,又為谷城增添了一道巨大屏障。

    皇甫劍勒馬,站在護城河吊橋邊,停下觀望,越看越是心驚,他發現這些塔樓的位置並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般簡單,內裡更是藏有玄機。城牆的任何一點都處在兩邊塔樓的打擊範圍之內。這樣強攻谷城的的任何一點都會受到城牆和兩邊塔樓守衛的打擊,難度大增,沒有幾十倍兵力休想撼動谷城分毫。

    谷城是在原來老軍營的位置擴建的,面積比以前大了好幾倍,南抵息河,谷城的形狀和山坳山勢保持著一致,呈不標準的梯形,南面寬廣,北面因延伸到雞頭山山坳裡面,寬度還不到南面的三分之一,東西兩側城牆順著兩邊山勢而建,整座谷城與雞頭山渾然一體,遠遠看去就像是眾山的一部分。

    谷城由於受到雞頭山山坳和息河的限制,東西走向最寬處不過十五里,最短處只有五里,南北走向也不過十里,只能算是個中等城池。城中居民大都是飛馬牧場的原居民,還有一些是有一技之長的匠人和收留來的流浪兒童。

    為了防止谷城秘密外洩,谷城建有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出入盤查嚴格,沒有城主府特批而戶籍又不在谷城的人是無法進來的。

    谷城的地面規劃整齊,並建有超出這個時代的下水道,幾個片區之間以大型公園相隔。谷城又分北城和南城兩大部分,北城是城主府和谷城高層人物居住的地方,占谷城面積的三分之一,由一道高三丈寬三丈的內城牆分開,城牆中間開有一道巨型城門,這道城門與谷城的南、北主城門之間由一條能容八匹駿馬的寬闊速道相連,這就是橫貫谷城南北的兵道,只允許谷城的高層人物和軍隊通行。

    兵道兩側各有一條四馬馳道,它們南端連接南城的兩座輔城門,北端止於內城牆。這三條道路又將南城分成了四個區域,從東到西分別是居民區、商業區和兩個工業區。

    眾人從北門入城,前呼後擁地行進在南北貫通的兵道,這條兵道將整個北城分成兩半,東側是城主府,西側則是谷中高層人士的府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