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風雲 第一卷 鳳鳴朝陽 第一章 驚波一起三山動 第一節
    大周天河六年(公元571年),九月,敦煌郡。

    =

    石墩烽燧。

    「咚咚……」戰鼓擂響,低沉的鼓聲霎時擊碎了荒漠上的靜謐,迴盪在一望無際的蒼茫戈壁上。

    鎮將李雄駐馬山坡,回頭望向營壘。

    營壘中大纛飛舞,戰旗獵獵作響,幾十名烽卒正急速奔向防守位置。遠處地平線上,一隊鐵騎踏著煙塵呼嘯衝出,風馳電掣一般飛馳而來。

    李雄微微皺眉,轉臉看向烽帥獨孤風,目露疑問之色。

    「嘉瑋公……」獨孤風舉起馬鞭,指著遠處的來騎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是從敦煌城來的,押送流犯到邊塞。」

    「流犯?」李雄詫異地問道,「是不是定陽大戰中的那批逃卒?」

    獨孤風鄙夷地哼了一聲,「正是。」

    「他們這麼快就到了敦煌?」

    「你巡視邊塞諸烽已經一個多月了。」獨孤風笑道,「按照行程推算,他們也該到了。」接著他用力揮動了一下馬鞭,惡狠狠地說道,「這些人臨陣脫逃,丟盡了我們大周人的臉面,我要他們好看。」

    李雄瞇起眼睛,再次抬頭看向遠方,思緒隨著那一團團翻滾而起的煙塵慢慢回到了遙遠的河東。五月的時候,大齊國的太宰段韶和太尉蘭陵王高長恭聯兵圍攻汾州,包圍了定陽城。汾州刺史楊敷率兩千精銳死守城池。大司馬齊公宇文憲、鄖(yun)州刺史韋孝寬陳兵於龍門、華谷城一線,躊躇不前,導致定陽城完全陷入絕境。楊敷堅守了一個多月,最後在守軍折損近半,守城無望的情況下,率眾突圍,全軍覆沒。

    「嘉瑋公,這一仗怎麼會敗?定陽怎麼會丟?齊公(宇文憲)和鄖國公(韋孝寬)的大軍就在汾水北岸的龍門和華谷城,距離定陽不過百里,大軍一日就能殺到,為什麼他們見死不救?」獨孤風策馬走近李雄,壓低聲音,憤憤不平地說道,「臨貞公(楊敷)死得冤啊。」

    李雄輕輕歎了一口氣,低頭想了一會兒,然後看看散落四周的親衛,稍稍湊近獨孤風說道:「因為斛律光正在攻打宜陽,他手上有五萬大軍。斛律光太厲害了,沒人能擋得住他,就連鄖國公(韋孝寬)都屢屢敗北,更不要說陳公(宇文純)了。陳公連番告急,晉公(宇文護)無奈,只能從河東戰場上緊急抽調人馬支援關西戰場。齊公(宇文憲)和鄖國公(韋孝寬)手中無兵,所能做的也就是虛張聲勢而已,有心無力啊。」

    「長安的府兵呢?晉公(宇文護)為什麼不把長安的府兵調往河東戰場?」

    李雄神色漸漸冷肅,眼神也變得銳利,臉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幾下,鼻子裡發出了一聲憤怒的冷哼。

    獨孤風猶自不覺,繼續說道:「晉公(宇文護)讓中外府參軍郭榮率軍於姚襄城南、定陽城西築城,以策應定陽,但被段韶擊敗,逃過了黃河。他手上還有軍隊,他為什麼不能重振旗鼓,渡河救援,攻擊齊軍的後方?晉公是不是成心要殺了臨貞公(楊敷)?」

    李雄怒視獨孤風,厲聲喝道:「子彪,你想死啊?」

    「我說錯了嗎?」獨孤風瞪著眼睛叫道。

    「你給我閉嘴。」李雄舉起馬鞭,重重打在獨孤風背上,「不要給隨國公(楊堅)找麻煩。你不過是一個邊塞的烽帥,這些事還輪不到你說話。」

    「如果我祖父不是被晉公(宇文護)害死,我現在豈是一個小小的烽帥?」

    「那你就不要做烽帥了。」李雄望著怒氣衝天的獨孤風,嘴角突然露出一絲神秘的笑意,「你到我鎮將府做個列曹參軍吧。」

    獨孤風詫異地看了他一眼,「這是隨國公(楊堅)的意思?」

    李雄沒有回答,他一鞭抽到馬臀上,打馬衝下山坡,「走吧,我們回營。」

    =

    斷箭趴在地上,劇烈地喘息著,難聞的汗臭和馬糞味熏得他頭暈腦脹,四周散亂的馬蹄聲和戍卒肆無忌憚的笑罵聲就像從遙遠的天際傳來,讓他有一種深陷惡夢般的感覺。

    「快起來……」馬鞭的呼嘯聲由遠而近,撕心裂肺般的痛楚讓斷箭忍不住蜷縮身軀,無力呻吟。

    「這裡是瓜州敦煌,是距離長安最遠的邊郡……」一個興奮而高亢的聲音傳進了斷箭的耳中,「石墩是我們大周最西面的烽燧,是大周最苦的地方,歡迎你們來到石墩……」笑聲轟然而起,中間還夾雜著一連串雜亂無章的鼓聲和粗俗不堪的罵聲。

    斷箭舔了舔乾裂的嘴唇,艱難地抬起頭。一個粗壯的漢子站在戍卒中間,正揮舞著手臂大聲叫嚷著,他長著一臉亂糟糟的大鬍子,張開的大嘴裡有兩排黑乎乎的牙齒,就像兇猛的野獸一般咆哮著,「起來,都給我起來。你們這幫可恥的逃卒,我要讓你們生不如死。快點起來……」

    逃卒。聽到這兩個字,斷箭的心裡一陣顫慄,怒火猛然間爆發了。我們不是逃卒,我們是奉臨貞公楊敷的命令殺出重圍向大司馬宇文憲救援的信使。大司馬見死不救,他把我們抓了起來,誣陷我們是逃卒,把我們流放到敦煌烽燧。

    「我們不是逃卒……」斷箭一躍而起,鬚髮戟張,睚眥欲裂,高舉雙臂,縱聲狂吼,「我們不是逃卒……」

    笑罵聲霎時消失。

    =

    大漠上的陽光非常火辣刺眼。李雄舉手放到額頭上遮住陽光,凝神向站在廣場當中的人看去。那是一個高大健壯的年輕人,衣衫襤褸,蓬頭散髮,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暴虐的殺氣。這種殺氣李雄非常熟悉,只有久經戰陣的悍卒在歷盡殘酷的殺戮後才能錘煉出這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十步殺一人,擋者披靡。

    「快擋住他們,不要圍攻,那人太危險……」

    李雄的話尚未說完,廣場上的戍卒已經衝了上去。

    「這有什麼危險?」獨孤風不屑地看了李雄一眼,嗤之以鼻,「嘉瑋公,凡流放到邊塞的犯人,要想成為戍卒,必須通過五人的圍攻……」獨孤風手指廣場,得意洋洋地正想說下去,卻看見自己的一個手下騰空飛起,淒厲的慘叫聲令人不寒而慄。

    獨孤風勃然變色,破口大罵,身形如風一般衝下了高台,「我要殺了他,殺了他……」

    =

    斷箭就像一頭憤怒的猛虎,高聲叫嘯,瞬息之間,五個戍卒被他打翻在地。

    「幢主,幢主……」幾個流犯惶恐至極,連聲驚呼,「不要打了,你會被殺死的,快停手……」

    流犯們的叫聲讓正想衝上來的戍卒們愣了一下。幢主是正三命的軍中官職,比他們的烽帥級別要高,這種人可惹不起。「他是流犯,是流犯,給我殺了他……」大鬍子氣急敗壞的怒吼聲衝進了戍卒們的耳中。這個人不再是幢主,而是一個命如草芥的流犯,殺了他。戍卒們一擁而上,雪亮的環首刀從四面八方呼嘯剁下。

    斷箭瞪大一雙血紅的眼珠子,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衝進了人群。

    「當……」環首刀砍在了手銬的鐵鏈上,火星四射。斷箭低聲咆哮,迎面踹中戍卒的膝蓋。戍卒仰身慘叫。環首刀瞬間易手,斷箭搶步再進,手中刀如電閃,眨眼之間撞開四把戰刀,同時左手抓住了倒地的戍卒,將其騰空舉起。肉盾橫空掃過,戍卒們連聲驚呼,竭力避讓。

    「去死吧……」斷箭虎吼一聲,把手中戍卒凌空砸向了舉矛衝來的大鬍子。大鬍子猝不及防,脫手丟掉長矛,張開雙臂接住那名戍卒。兩人撞到一起,齊齊栽倒於地。

    「殺……」斷箭雷霆一刀砍翻身前戍卒,人借刀勢騰空而起。空中急墜的長矛被其一手抓住。矛尖觸地,斷箭借助矛桿反彈之力,矯健的身軀在空中連跨兩步,穩穩落到大鬍子身邊。大鬍子眼明手快,舉起手弩就射。斷箭的腿像風一般快速,狠狠踢斷了大鬍子的手臂。弩箭歪出,直飛馬群。斷箭順勢一腳剁下。大鬍子高聲慘嗥,一口鮮血噴射而出。長矛厲嘯而至,筆直地插進了大鬍子血糊糊的嘴裡。

    兩匹戰馬連聲痛嘶,轟然倒下。十幾個戍卒倒在地上慘聲哭叫。還有十幾個戍卒拿著武器圍在四周,肝膽俱裂,噤若寒蟬。

    =

    「幢主……」

    突然,一聲淒厲的哭喊衝進了斷箭的耳中。斷箭霍然驚醒,長矛在瞬間頓住。我還有兄弟,我還有兄弟……斷箭猛然回頭,殺氣騰騰的目光穿透長髮,像大漠上的餓狼一般死死盯住了獨孤風。

    六個流犯一字跪在地上,獨孤風和幾個戍卒站在他們的身後,戰刀就架在六個人的脖子上。

    獨孤風咬牙切齒,從牙縫裡冷冰冰地蹦出兩個字,「跪下……」

    戰刀無力垂下。

    斷箭抬頭看看湛藍的天空,一腔怨氣沖天而起,禁不住縱聲悲嘯。

    長矛倒轉,血淋淋的矛尖直插咽喉。

    =

    =

    以下不計字數。

    =

    註釋:

    韋孝寬,名叔裕,字孝寬。少以字行,故稱韋孝寬。

    定陽,今山西吉縣。

    鄖州,今山西稷山附近。

    龍門,今山西河津。

    宜陽,今河南宜陽以西,距離洛陽一百多里。

    幢:(chuang)本義是指古代作為儀仗用的一種旗幟,這裡是指軍隊的編制單位。一般百人為幢。

    =

    北周的軍隊編制:

    北朝軍隊基層編製的最高一級是軍。軍設軍主、軍副各一人,統率全軍。

    西魏北周府兵制下的儀同將軍所統一軍亦為千人。大體說來,北朝時期一軍的兵力為千人左右。軍以下的編制是幢,幢設幢主、幢副各一人,統領全幢。幢以下有隊的編制,隊有隊主、隊副,統帶全隊。隊以下是什、伍等傳統基層建制。

    以上幢、隊所述主要為北魏軍隊編制,但東魏北齊大體同於北魏,西魏北周早期軍制與北魏略同,後期雖建有府兵,其軍隊基本編製與北魏大致相同。

    西魏北周軍隊的主體是府兵,但府兵不是當時唯一的軍隊。府兵之外,還有另成系統的宮廷宿衛軍、鎮戍兵、州郡兵等軍隊。大體說來,府兵和宮廷宿衛軍是西魏北周的中軍,州郡兵和鎮戍兵是其外軍。

    鎮戍兵中,則主要有鎮將、城主、防主、戍主、烽帥等不同級別的將領。

    =

    北周的九命制度:

    一、北周依《周禮》置六官(天、地、春、夏、秋、冬),於西魏恭帝三年(556)正月,作九命之典,改九品為九命,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九品原各有正從,北周制度於每命前加正命,如正九命、九命、正一命、一命。

    二、北周此制來源於《周禮》。

    周官爵分九等,稱「九命」。任官的儀制各異稱「九儀」或「九儀之命」。《周禮amp;#8226;春官amp;#8226;典命》謂:上公九命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以上為諸侯);王之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出封都加一命(以上為周王的臣);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大夫二命,士一命;子、男之卿二命,大夫一命,士不命。《禮記amp;#8226;王制》謂大國之卿不過三命,下卿二命;小國之卿與下大夫(諸侯無中大夫,卿即上大夫)均一命,與《周禮》稍有出入。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