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援軍十萬
(誠摯感謝書友“我會飛啊,魚”和“nuelu”的慷慨打賞~~本書的第一個大高潮就要到了,且看小生將精彩的故事慢慢道來~~)
馳援上黨的決策一定,連日來醉意朦朧、睡眼惺忪的大將軍趙括,便是陡然一震,頃刻間變得雷厲風行起來。隨著大將軍趙括將一道道軍令發下,邯鄲周邊城池的軍隊、糧草輜重等等源源不斷地向邯鄲——這趙國都城集結而來。
聽聞大將軍趙括將馳援上黨的守軍,御林軍大營頓時沸騰起來,那飛騎營千夫長苗邦、勁步營千夫長申陽、猛虎營千夫長陳不群一個個滿腔熱血地向大將軍趙括慨然請戰,其言辭之誠摯熱切模樣,恨不得插上翅膀一夜之間飛到上黨,將那凶猛來襲的秦軍殺他個落花流水。
“哼”面對著熱情高漲的御林軍心腹愛將,大將軍趙括卻罕見地冷肅起來,他沖著幾位心腹愛將怒喝道:“都給我滾回大營去,誰敢懈怠本將軍的訓練計劃,誰敢再擾亂軍,本將軍將軍法從事”
“大將軍——”
“大將軍——”
聽大將軍趙括竟然如此說法,御林軍的幾位千夫長齊齊喊了一聲,見趙括面色寒冷如冰,便慢慢沉寂了下來。大將軍趙括此言一出,他們一個個如同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們雖然不敢再請戰,但是心下卻有些不甚明白:大將軍並非怯戰之輩,當此國家危難之時,大將軍趙括卻為何不給他們這支趙軍中的精銳一展威力的機會?
“諸位愛將,稍安勿躁”就在這邯鄲城外臨時扎就的趙軍大營中,大將軍趙括冷冷地一笑,收起了那板著的面孔,招呼著各位心腹愛將坐下,讓他們一個個將頭腦冷靜下來。
“本將此番馳援上黨,我御林軍暫且按兵不動”隨後大將軍趙括便將其中的緣由一一到來,聽得苗邦、陳不群、申陽等人漸漸變得神色肅然,連連吸著冷氣心想:還是大將軍謀慮深遠,方才自己幾個真是孟浪了。
對這千夫長苗邦、陳不群、申陽等幾位心腹愛將,大將軍趙括向來是推心置腹,他不喜歡玩那一言堂,而是崇尚打開天窗說亮話,每每有重大決策,都要頭腦風暴一番。為的就是減少錯誤發生的幾率,同時將御林軍的核心決策層牢牢地擰成一股繩。決策一出,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再說此事,關乎御林軍的軍心斗志,大將軍趙括當然不敢馬虎。
此時,秦國大軍來襲,上黨防線危機,大將軍趙括寧願調動其余各處大營之趙國常備軍,卻不讓就在邯鄲城外扎營的御林軍安之若素。這並不代表著大將軍趙括心疼苦心經營的御林軍,特意讓其按兵不動,而是此時尚不是御林軍出動之最佳時機。
審時度勢方為真英雄。在這場讓人熱血沸騰、激動得為之窒息的秦趙大決之中,穿越兩千余年歷史迷霧的大將軍趙括,難能可貴地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其列出御林軍暫不可出的原因有四。
一者,秦趙大決之戰才剛剛拉開序幕,御林軍出戰時機未到。且看此時,秦趙兩國囤重兵於上黨之地,那秦軍已有大軍十萬,趙軍算上趙括臨時征發的援軍則已滿二十萬,趙軍倍於秦軍,仍在苦苦的對持階段。
那上黨防線的形勢還不明朗,暴秦屠夫白起的後續部隊還遠遠沒有到來,秦軍的糧草還在加緊運輸,那野王十余個糧草大倉,也剛剛填了一小半而已。這些秦軍、這些糧草,大將軍趙括還真的看不到眼裡。
二者,眼下趙軍之最高指揮權尚不再大將軍趙括的手中。此時,若是十萬御林軍出動,當如何作戰、如何鋪排?眼下趙軍的統帥是上將軍廉頗,而不是趙括。這御林軍到底是歸廉頗統帥,還是大將軍趙括不受束縛地親自指揮。
這是核心的指揮權問題。若來日御林軍真的出戰,在這個問題上,大將軍趙括絕不會讓步。不是趙括不想為他們做嫁衣,而是趙括深信只有自己才能將這御林軍之戰斗力發揮到淋漓盡致。趙括不想因一時的沖動或退讓,而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
三者,這御林軍成立的本意,乃為拱衛趙國王室之軍,真因為如此才得到了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趙王丹)兩代趙王的傾力扶持。此時那秦軍隆隆殺來,可以說趙國已是岌岌可危,甚至國都邯鄲都收到了秦軍的威壓。當此之時,正是御林軍效死命守衛邯鄲、拱衛趙國王室的時候,怎可輕易調離邯鄲大營。
試想,即使大將軍趙括願意御林軍出征,那趙王丹、平原君趙勝等王室宗親中的一班核心人物,豈能不另有想法。這種無端的猜疑與齟齬,也正是大將軍趙括所要盡力避免的。
四者,在大將軍趙括的謀劃中,這支所向披靡、自成軍以來無一敗績的鐵軍,乃是秦趙大決之戰的一支奇兵。御林軍要麼不出,只要出戰那是務須戰則必勝,十萬當如一把鋒銳無匹的尖刀直插秦軍的心髒,徹底戰勝秦軍、摧毀秦軍的戰斗意志。而不僅僅是一城一地之得失。此時,相持出現端倪,顯然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聽了大將軍趙括的解釋,御林軍的那幫心腹愛將們這才將心頭的疑慮一掃而空。他們認識到他們的大將軍還是那無所畏懼的大將軍,他們在大將軍心目中還是那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我等謹遵大將軍號令”於是千夫長苗邦、陳不群、申陽齊聲應諾,當下不敢再做耽擱,趕緊告辭上馬,飛速往御林軍大營而去,大戰在即,御林軍臨陣磨槍之作訓規劃想要完成,非要脫層皮不可。
大將軍趙括剛才說得很明白,御林軍的軍演訓練那可是寫成了大綱的,若是被大將軍發現偷懶,那如冬日鋼鐵一般冷硬的軍紀,可不是鬧著玩的。
送走千夫長苗邦等一班心腹愛將後,趙括立即投入到大軍調集的繁重軍務之中。天賦奇才的大將軍趙括果然名不虛傳,僅僅用了三日時間,便調齊了步騎十萬大軍,其中步兵約九萬五千,騎兵近五千。十萬大軍聚齊後,大將軍趙括一聲令下,便浩浩蕩蕩往太行山滏口陘殺去。
在大將軍趙括的催促下,十萬大軍加足馬力,晝行夜伏地飛速行進,旬日之間,十萬十萬馳援大軍便抵達了上黨郡治所——壺關城外的趙國大軍營地。
見到大將軍趙括率領十萬大軍來援,坐鎮上黨的上將軍廉頗大是振作,他立即號令中軍司馬發令升帳,在行轅會聚諸將。待眾將領聚齊之後,廉頗忙神色肅然下達整備上黨防線、力抗秦軍之軍令。
上將軍廉頗勇武果決且沉穩持重,他進駐上黨三個多月,已經帶著軍中將領們跑完了全部十九座關隘要塞,踏勘了所有山川重地,方對韓國留下的上黨郡的一山一水,可謂是了如指掌,閉上眼睛都能想出個大概模樣來。
大將軍趙括昂然立身在行轅中軍大帳中,耐心地聽著廉頗布防,心下隱隱透露出一絲贊許之意。他心想:這老將廉頗果然名不虛傳,一道道防線守住要害恰似鋼鐵營壘一般,定讓那來犯的秦軍吃些苦頭,付出血的代價。
但是,再想想那歷史上趙軍苦於防守、損失慘重,大將軍趙括猛地皺起了眉頭,這一刻他的理性理性戰勝了感性,他心頭的熱血頓時變得一派冰寒。趙括在心頭默念道:“不好若真是這般一力死守,難不成了對峙之死局?”
上將軍廉頗卻未注意到率大軍來援的大將軍趙括神色的變化,他猶自聲調鏗鏘地與趙國諸位將領們反復計議、籌劃,最終廉頗宣示的上黨抗秦方略是:趙軍以深溝高壘,三道布防;不求速戰,全力堅守消耗秦軍。
廉頗乃百戰名將,穩重求勝乃是其所長。此番駐守上黨,穩住防線、利用有利的地勢血抗秦軍,正是廉頗之戰術謀劃。這上將軍廉頗令趙國大軍進駐的三道防線,俱是要害之地,它們分別是:
第一道防線,乃西部老馬嶺營壘。上黨西南部的沁水至中部的高平要塞,有南北長八十余裡的一道山嶺,是上黨西部的天然屏障。上黨東南均有太行山天險阻隔,西部的沁水河谷便可能成為秦軍進攻的主要方向。
這道山地有三處要害:北段老馬嶺,中段發鳩山,南段武神山。其中以老馬嶺最為要害處。廉頗便以這三座山嶺為依托,派出五萬精銳步軍防守。第二道防線,乃中部丹水營壘。上黨中部有一條貫穿南北的河流,這便是丹水。丹水發源於高平要塞的丹朱嶺,東南出太行山處,正當太行山南三陘(軹關陘、太行陘、白陘)之中央地帶,是秦軍從河內北進上黨的必經之路。
上黨山地崎嶇難行,但是這丹水沿岸地形卻相對較為開闊,廉頗在這一線非但派出六萬步兵深溝高壘防守,而且同時還配置一萬精銳騎兵,做機動策應,以防不測。
正是因為丹水防線乃是正面迎擊秦國河內大軍的核心大陣,所以上將軍廉頗慨然下令:趙國大軍之中軍幕府立即從壺關南遷,在丹水防線北端的長平要塞重築行轅。(列位看官留意:趙軍已經進駐長平了)第三道防線,乃東部石長城營壘。韓國上黨郡守馮亭當年率領韓軍駐守上黨,因兵力單薄,便在東部壘起了一道東西百裡的山石長城,以備敵軍萬一攻破陘口而深入,將士們便在這石長城內,做縱深防御。
這道長城西起長平關外的丹朱嶺,沿著連綿山顛向東經南公山、羊頭山、金泉山,直抵壺關城西的谷口馬鞍壑。這道長城背後便是彰水流域,前出便是丹水流域。石長城所在的山坡由北向南傾斜,山南坡陡谷深,山北卻高而平緩,一軍居於長城之上,對南便是高屋建瓴之勢。
上將軍廉頗下令:這道石長城防線共駐軍八萬,同時做全部上黨防線的總策應。可以說一旦老馬嶺、丹水兩處防線營壘吃緊,這溝通聯絡上黨腹地乃至趙國之重任,便在這石長城防線了。上將軍廉頗軍令下達之後,又森然道:“百裡石長城營壘,既是上黨之總根基,亦是邯鄲西大門萬一西南兩線失守,這石長城便是封堵太行山,不使秦軍東出威逼邯鄲的血戰之地為此,本上將軍親自兼領石長城營壘”“我等謹遵上將軍號令”眾將士齊齊一聲吶喊,紛紛拱手鄭重地接令,當下轉身就要出帳而去。
布防抗秦之軍令發布完畢,上將軍廉頗正要請,隨大軍馳援而來的老國尉許歷增撥各營大型防守器械與各種弓弩,陡然便聞一聲中氣十足的大喝:“上將軍且慢,我有話說”
這聲大喝如同炸雷般在大帳中響起,炸得眾將俱是身形一震,眾將紛紛往那炸雷響起之處看去,卻是增兵主將大將軍趙括手按長劍昂身而立,那種穩如山岳、藐視一切的攝人氣勢,看得眾將們心下嘖嘖稱奇。
大將軍趙括“天賦奇才”之名早已傳遍趙國,趙軍眾將們早已聽得耳畔起了老繭。不過此番親眼看到率領十萬大軍來援的大將軍趙括,他們覺得這御林軍大將軍趙括,不過是一個身形較常人高大硬挺少年而已。
除了那披肩的長發、血紅色的披風和那黑紅色的面龐之外,他們並未看出這趙括到底有何與眾不同之處。眾將們甚至懷疑起那傳說中戰無不勝的“天賦奇才”僅僅是仰慕英雄的趙人以訛傳訛所致。
正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直到此時,大將軍趙括一聲響亮的大吼一出,那種凜然不懼、殺氣四溢的聲勢,才讓眾將們頓覺眼前一亮。他們雖然心頭有些不快,不過卻不得不承認,此時的趙括才有些不凡之意思,這才是那傳說中“天賦奇才”應有之氣勢。
“大將軍,不知有何見教?”那上將軍廉頗面上露出一絲不快之意,一對大眼斜瞥著趙括問道。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