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一曲 第十七卷:神龍擺尾篇 第七百九十三章:衛鞅的舌辯之術
    新魏王宮在大梁,比安邑王城還要大兩倍。!!!超!速!首!發安邑的王城經歷了三代的增建,幾乎每代的魏王都要加築。按理說,魏國不當放棄安邑的,這未免太過也可惜,特別是安邑還有一座禹王台。這就更有地利之相了。但是……大梁的城池規模與街市氣勢卻比安邑大得多。梁地處豐腴的平原,北臨黃河,南依逢澤大湖,水路陸路四通八達,便成了中原地帶最大的物資集散地。魏國當年之所以沒有將大梁作為都城,僅僅是因為韓趙魏三家分晉時,魏氏勢力範圍內的南部平原尚是貧瘠荒蕪的原野,大梁還只是一座小城池。而當時的安邑卻是魏氏的勢力中心,地處黃河汾水交匯處,農耕發達,城池堅固,自然便做了都城。不想自魏文侯起用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全力在黃河南岸發展農耕,大梁大大地得了一回天時地利與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來。隨著農耕興旺,工匠商賈也紛至沓來,大梁便在一百多年間蓬蓬勃勃地變成了水陸大都會,重築大城池,工商雲集,店舖林立,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魏市。

    魏國要移都大梁,別的好說,但是這王宮是絕對不可以小的。特別是……在安邑有一個湖心島,魏王深喜之,不忍棄。王者的威就是如此,魏王喜歡,他就要再建,不僅要建,還要建的比安邑人工湖要更大,更豪華!這樣一來,加入的人工真是多少都不夠,結果,工期一拖再拖。大梁的城修好了,宮室也十之俱全了,但這個人工湖,卻是遲遲難以駿工!

    在這段時間裡,秦國移都,五年而成,號曰————咸陽!咸陽於渭水北阪。雄峻的北阪好像一個巨人張開了雙臂,將渭水攬進了懷抱。北阪塬根至渭水河道,是寬約三四十里的廣闊谷地。歷史秦始皇每每總是在渭水大刑,殺人入水,渭水為之赤,就是因為方便,近。

    自咸陽城成,秦國就立於不敗之地,在山東,就算是他們攻破了大散關,攻破了武關,進入關中腹心,這塊依山面水縱深寬闊的谷地,也完全可以展開兵力憑險據守,至少可以從容不迫地向北阪撤退,進入北邊的山塬地帶再行周旋。咸陽地利,可貴於此。咸陽,處處向陽,一片大明大亮,都是太陽,既有陽剛之美,又有渭水之柔,兩相宜合,千年的帝都!

    相比起來,魏宮就顯得過於奢侈而不盡務實。不及得咸陽宮了。但是……還有一都,那就是秦燕京。只是秦燕京的建造端得是令人髮指,三十萬人起工於事,二十萬人操勞而死,他們的血與淚,始成了這座六年而成的大都。都中林木郁森,花開不敗,香氣終年而不散之,城外,森林鬱鬱蔥蔥,無有盡絕,雖然北秦伐木砍了不少,但是北秦的建築多有利用土石之功,所以樹木的運用,並非是如那些傳統的中國都城那樣離譜。一座中國城,往往要把方圓的林木砍伐一空,但是在北秦,卻是可以得到減緩,除了門、窗等些微,北秦的建築都是用石條,水泥,城磚而起築的。中原用大木為支為柱為梁,但北秦卻用石柱以支。這就是北秦的秦燕京。雖然用到了這些的巨石,感覺一定會很累,可是北秦墨家更是變態,在北秦王的啟發下,他們運用軸輪之術已經到了孫猴子的地步,那叫一個千變萬化,縱萬斤之石,一樣可以搬來調去。正是如此,秦燕京才會這樣飛快的建好。可是,明明有這樣先進的器物,可是北秦國仍然是整死了二十萬的奴隸,雖然這些奴隸是北秦軍方從北面那些山林裡抓來的奴隸,甚至還要北秦王逼那些小國窮鬼們晉獻的奴隸,可是也是人,卻就這樣活活累死在秦燕京下。後世人感歎的說:「秦燕京……秦燕京……無論名字還有城,都是這麼的美……但是……你的美卻有著太多太多的鮮血了……」說這話的詩人給北秦情報組織抓起來,後病逝於監察給事廳。事實,此後,秦燕京又進行了數次的整修和增建,北秦王更是在此又加建了一座空中花園用來供自己與天下佳麗淫樂。但那已經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而現在麼……卻是衛鞅的舞台!

    「外臣衛鞅,參見大魏王……」衛鞅深深一躬,這個禮並不輕,縱在秦公面前,他也是拱手小禮,焉有現在這樣把整個腰都彎下去的道理!魏王不置可否,他在心裡還算計著……衛鞅還真是有一點才能,他不是只會餵羊啊!要不怎麼說呢,這個秦國可不是在他的幫助下強大了麼?老公叔當初真是沒有看錯人。雖然魏王這樣想,但並不代表他知道自己錯了。

    假如歷史的車輪倒退,魏王也許會給衛鞅一個大官,但還是會立公子卬為相。在魏王看來,衛鞅可以替代,但是丞相公子卬卻是不能替代,公子卬的才能他看在眼裡,大魏國能支持到現在,甚至可以說霸業重興,這不能不說是丞相的功勞。公子卬可並不是如《新大秦帝國》裡那樣的一個廢物!那只是作者的一個創作需要。貴族階級是古代人類的一個精英團體,也許當這個帝國走向了毀滅時,貴族會腐化,墜落,可是現在卻並非是如此。一定要說明,魏國在經歷了公叔痤後,出現了一段時間的不穩,而正是丞相公子卬,才讓大魏順利的把魏國的霸權保持下來。這一點,魏王是不會看錯的。因為如果聽公叔痤的話,用衛鞅,那衛鞅一定要變法,法家麼,不變法幹什麼?可是魏國並沒有到非變不可的地步,魏國不想變法,變法是逆天,哪怕是輕輕的變動,魏王覺得魏國足夠強大了,不要再變,相反的,如果真要變了,那在這個變法的過程裡,死人是一定的。那時反而給魏國平添出沒來由的亂來。

    魏王不變法,自不要用衛鞅,可是,在此,他就該從公叔痤的命令,殺死衛鞅。因為衛鞅對於魏國真是太瞭解了。從衛國出來,衛鞅先是在外求學,又在稷下待過,有了出身學識,他再到魏國,在魏國,衛鞅付出了很多,他也得到了很多,公叔痤的時代,衛鞅幾乎參與了所有的魏國政務。這樣一個對魏國的朝政瞭如指掌的人,魏國卻把他給放到了國外去……

    這是一種何等樣的洩秘。而現在,這個結果就到來了。本來魏國想要教訓一下秦國,也就是打秦國一下,秦公是沒有辦法的,他只能打,老秦人只會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可是現在秦國有衛鞅,對魏國瞭解至深的衛鞅有辦法,他就這樣施施然的來到了魏國的朝堂!

    蘇秦張儀縱橫時代,可以口舌退兵奪城,天下公卿掌握中。那叫一個可怕。但是……

    並非是他們兩個才有這種本事的,還有,就是衛鞅,在歷史,蘇秦和張儀策士無雙前,衛鞅已經向人展示了他的這種外交的才能。他有兩個大手筆,其中之一,就是現在。使魏。

    正當魏王心裡感歎的時候,龐涓側席而視,語音清冷道:「咦?這不是當年的中庶子麼?」

    本來龐涓是要統率大軍的,但是他還沒有到那個地步,眾小國的軍隊還沒有調齊,軍糧物資也要時間,大軍只是在準備著,就等著時機一到,就打秦國。古時行軍打仗那叫一個慢。這一點,在之前已經說過了。所以龐老總才可以悠閒的坐在這裡,他也是一個怕,怕魏國給說的不再動兵了。這種事前已有之,畢竟,龐涓壯年已過,他已經不再年輕,身為一個兵家,一生之中,沒有一次滅國拔都之功,這讓龐涓情可以堪之!可惜,當年龐老總對北秦王下手陰了點,北秦王曾經說過,不與龐老總共存一個青天之下,可見其恨意滔天。不然的話,他龐涓就去投北秦王,至少,以北秦的軍力,可以撈一個滅國之功。當然,龐涓只是想想!

    北秦的軍方自成系統,怎麼可能由他去當面。只是他在心裡感慨,別國也就算了,可是北秦國……北秦國真是滅國連連,其它國家滅一國,比吃炒熱了的隔年冷屎還要難,可是北秦王就中原來說,先克中山國,再下燕國,然後回過頭來,就吃了趙國,如同輕鬆的下棋一樣。雖然北秦也是吃撐了,可是這是有區別的。所謂的吃撐了,是指北秦的國力擴張到了極限,其國力的資源不足以再進行擴張戰略,而並非是說他們沒有自保的能力。

    就是這樣,北秦國吃飽了,休養足了。而魏國,在整個中原勞碌不小,卻沒有什麼可得。

    龐涓的心裡十分的鬱悶,現在這一腔的鬱悶全衝著衛鞅發作起來了。可是衛鞅是誰?他在公叔丞相府時就不在意這種小事了,聽龐涓的話,只是淡然輕笑,道:「將軍有禮!」

    龐涓指斥衛鞅當年中庶子,對他羞辱,可是衛鞅卻是灑脫的回之以禮,這種對比頓時讓龐涓感覺低人一等,衛鞅回禮,他反而更覺怒,只是他也不是政治傻子了,吃了那麼多的虧,最基本的察言觀色,卻是會的。這下,他可見到了,那就是魏王臉是晴轉多雲,趁著沒有打雷下雨,龐涓深吸一口氣,不復多言。魏王見到龐涓老實了,這才松氣。可不是麼,怎麼說衛鞅也算是魏國的舊臣,現在他主動門,我們多少要擺一下大國的譜,這樣小器巴啦的,沒得丟我們大魏國的臉面。就聽魏王平和的聲音道:「衛鞅,你不在秦國為官,來我大魏……」

    衛鞅深深一禮,把禮數周全到了無以復加,然後道:「我主秦公聽聞大魏盟主會於天子前,深得天恩,是以由外臣來前恭賀大魏霸權更盛,國勢無儔!」太子在旁道:「陳腔濫調,未見新意!」意思諷刺衛鞅拍魏王的馬屁!魏王也覺得這話老土了一點,我大魏國現在如日之中天,還用得著你說麼?所以他的臉也不大客氣,便道:「衛鞅也算是曾經的魏人,不過現在你代表秦國而來,相信只怕是為了……本王那無敵大軍!」衛鞅自信道:「秦自服於魏,一向勤禮有加,無罪於魏焉,何以當魏之伐也?是以我主秦公並不在意魏國大軍,魏國聚大軍,可以攻齊,可以攻韓,可以攻楚……何以非要攻魏呢?」這也是有學問的,因為在魏王招天下十二國的時候,韓國、楚國、齊國,都沒有來。而秦國雖然沒有來,但是卻派出了代表,總算是給足了魏國面子,從這個角度講,五十步是可以笑百步的。

    是呀,你魏國招集諸侯,韓國沒有來,楚國沒有來,齊國沒有來,我們秦國,雖然沒有來,可是我們派代表了,至少這個態度是到位了,而且我們也是怕麼,萬一我們派人多了來,給你們誤會我們侵略你們,這可怎麼說呢?現在衛鞅手心手背全是理,除非魏王學北秦禽獸死不要臉,不然他還真不好找個理由來說道。這也是魏王想要打秦國的主意,而秦國立時就知道的原因。可是衛鞅這話裡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挑撥離間。但這個意思是一個若有若無的。

    也就是說,這句話的作用只看聽的人了,變數太大,只是無心之柳,是不是可以成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魏王一下子給噎住了。這時,魏國的一個大臣出來了,這人叫惠施。

    惠施,宋國人,戰國時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叔痤死的時候,魏王招見惠施,年青氣盛的惠施急去安邑,以為自己可能會給封成丞相。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條大河擋住去路。惠施心裡記掛著魏王和魏國的事情,心急火燎,結果,過河時,他一失腳跌落水中。由於惠施水性不好,他一個勁地在水裡撲騰著,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況十分危急。正在這時,幸虧有個船家趕來,將惠施從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請惠施了船,問道:「既然你不會水,為什麼不等船來呢?」惠施回答說:「時間緊迫,我等不及。」船家又問他:「什麼事?這麼急,讓你連安全也來不及考慮呀?」

    惠施說道:「我要去做魏國的宰相。」船家一聽,覺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湯雞似的失魂落魄的樣子,臉露出了鄙視的神情。他恥笑惠施道:「看你剛才落水的樣子,可憐巴巴的只會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趕來,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像你這樣連鳧水都不會的人,還能去做宰相嗎?真是太可笑了。」惠施聽了船家這番話,十分氣惱,他很不客氣地對船家道:「要說划船、鳧水,我當然比不你;可是要論治理國家、安定社會,你同我比起來,大概只能算個連眼睛都沒睜開的小狗。鳧水能與治國相提並論嗎?」一番話,說得船家目瞪口呆。

    現在的惠施頭有著公子卬,可他卻已經在魏國展露了自己的頭角,見衛鞅答辯無敵,連魏王也給說住了,當下就插了進來,道:「邦交有禮,大良造,你秦國之禮,可有焉?」

    惠施先一步點明衛鞅的秦國官名,意思是說你的官位現在不小了,再說邦交的國禮,那就是說,你官這麼大,這邦交之禮,可不能小了!這也是一個為難,但卻恰到好處。

    衛鞅早就等著這句話了,可見惠施年青了,也不想想衛鞅是什麼人,這種事情他怎麼可能沒有想到,自然是張口就來:「邦交之禮在此,請大魏王過目!」說著,從懷裡取出一絲織的軸卷,呈進而。這可引得魏國的好奇心了,這是什麼東西,讓衛鞅以秦國第一把執政的大位來送呈?內侍拿過,轉承敬。魏王漫不經心的打開來,先是隨便看的,然後越看越認真,後來竟然從內侍的手裡親自拿過,捧在手心看,這就更令人好奇了,誰也不知道秦國衛鞅這樣送呈來的文中寫的是什麼!好一會兒,魏王放下了文告,臉表情怪異到了極點。好一會,魏王道:「……彼見我之大軍兵威,是以行此獻媚之計,當本王就會當麼?」

    衛鞅長揖到底,然後動情至深的道:「外臣本魏臣,奈何魏之不用,而就秦……」這是說,我對魏國有感情,但是魏國不用我,我才去秦國的,可由此能見出,我不是甘心去秦國的,我對魏國還要感情!「……方今之世,天下之霸有二,北秦北霸,然北秦人少地大,曰霸而無霸,徒具其勇也,不足道!」這是說北秦雖然大,也有不霸之霸的名聲,可是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還是比不魏國!「……魏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兵強馬壯,氣勢如虹,中原至尊,魏國霸主,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現在的魏國代表了我中原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然……以魏國之尊……天下共王號者卻有四,楚國、齊國、北秦先後稱王,與魏齊名,這實是大大的不敬……」說到這裡,衛鞅算是說到了魏王的心!

    本整理發佈。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