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公大怒,微微一沉,低聲喝道:「我把你這低下銅臭的商人,平日裡指著國難大發其財,現在國難當頭,要你付出一點代價,卻這般推三阻四!再有囉嗦,我滕餱認得你,可我手下的兒郎們卻不見得認得你們了!」滕餱這老東西一發怒,手下的趙兵齊聲大喝。
)——
郭亙臉色發白,忽然又緩了一下,只見到一隊趙國的官兵奔來,卻是這榆次城令。這榆次城令大叫:「休要動手……」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榆次這個地方得到郭氏許多的好處,榆次城令自然是要替郭亙細說一二的。只是榆次城令只是一個區區城令而已,他的手下不過上百人,如何鎮得住滕餱。好在他總算是一地之長,滕餱道:「你是榆次城令?」榆次城令方話,滕餱道:「不管你是不是管事,只是此事關係到我大趙的軍機大事,容不得虛假托辭!郭亙,現在你光拿武器也不行了,老夫還要你拿軍資三十萬金!以資勞軍!」
郭亙再和氣也是火大,他手做戟指道:「我郭家對大趙的捐資,從沒有短少過,好麼,有生意,大趙交給卓家,現在不費而取,卻來尋我郭家,你這匹夫之意,是否趙侯的君令?」
郭亙在這裡用了一點心思,其它到了現在,有些事已經隱瞞不過去了,比如說趙國前方軍隊的失敗,對於趙軍的失敗,郭亙是高興開心的。小樣,要你們趙國對不起我郭家,輸了吧,輸得越多越好。最好整個趙國都滅在北秦國的手裡。現在滕公到榆次,郭亙也是知道的,晉陽的事也傳開了,可憐此時的滕公過於急著到郭亙這裡,催要武器,所以還不知道。
滕公道:「大膽郭亙,你私通於北秦,老夫聽說了,大趙國只你郭氏一家有足夠的鹽出售,而天下目前,可以拿出大量的鹽的,除北秦外,豈有它哉!」郭亙莫名其妙。只是這件事卻是有因的。要知道滕公年紀大了,可以說是已經退在家中,平常都是靠自己從前的積蘊為生,這點錢賦雖然不算少,可說起來也不算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國缺鹽,他也就跟著遭了殃,老頭吃的鹽越多,花的錢自也就越多,他花的錢越多,這養老的錢就越少,如此一來,老頭那個慘,每天最常吃是土菜,甚至一度的,老頭想要賣自己的田!
現在老頭重新得到了起用,他這樣跑來發郭亙的火,就可見出這老頭對郭氏大量走私昂貴的私鹽的仇恨!可這一點郭亙哪裡會知道,他道:「郭家的鹽也是買來的,花的錢也非在少數,我郭某高價進鹽,低價出鹽,有時還要折本,我行的正,坐的端,你要有理,請趙侯下君令拿我,郭某認了,但這樣縱兵為禍,老匹夫,我縱給你錢財,你消受得了嗎?」
滕公大聲道:「拿下!」這裡就可以看出軍事的力量了。趙兵大喝,一支支長鈹向前,把郭氏一族圍住。在榆次城裡,郭氏雖大,有龐大的冶煉工廠,也有眾多的工匠,人數多的時候,可達數千。這股力量絕對非同小可,身為大商之家,郭氏也有養劍手豪士的習慣,但面對趙國的這些士兵,縱然他手下的劍士再多,又能有多少?「慢————」郭亙大叫。
滕公揚手止兵,道:「你識相了?」郭亙仰天長笑:「罷了罷了,官奪民財,自古有之,郭義,你領軍爺們去我們的府庫吧,滕將軍,你我們郭氏沒有,但把個府庫全給你看了,你能拿多少,要拿多少,想搬多少,要搬多少,自請隨意吧!陶公好,錢財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哈哈哈哈……」陶朱公就是范蠡,他本是國宛人,公元前四年前後,楚國費無忌當政,范蠡入越,輔助勾踐滅吳復國的第一謀臣,官拜上將軍。
當勾踐復國之後,范蠡急流勇退,毅然棄官。首先他到了齊國,改名為鴟夷子皮。齊國請他當宰相。范蠡又到了當時的商業中心陶定居,自稱「朱公」,人們稱他「陶朱公」。
陶朱公做生意雖然牛B,但他名揚天下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說這「陶朱公」三字在後來,居然蓋過了他越國上將軍之名,這就有原因了。當時是一個士的時代,陶朱公自然算得上是一個士,更何況,他是一個國家將軍,替勾踐復國的傳奇人物。從商居然蓋過了他的官名,其關鍵就在於他三富而三散!每當陶朱公做生意發了財之後,他就會把自己的錢財四散而去,分掉給他的朋友鄰居,他每散一次錢,不要多久,就又發大財,錢就又回來了,所謂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並不是說暴發戶亂花錢,也不是說陶朱公有本事,花多不可以再賺多少。
這裡面真正的意思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一種生活的信仰。我們現在人總是為了錢而奔波勞苦,在這個物質的時代裡,人基本都是錢的奴隸,而在春秋戰國時的陶朱公,卻已經參悟透了錢之為物。他不僅認識到錢多了會遭到人忌恨,還採用了一種放輕鬆的生活態度。
天下經商的人多,但能做到如陶朱公這樣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走得脫的,真是沒有幾個了,也是由於陶朱公的這種生活態度,他一直活到了八十八歲。人生七十古來稀,八十珍貴了。郭亙明白了此點,終於選擇了放棄。當然,這也不是他就真的可以如范蠡一樣看得開,放得下,而是他現在多少有些自得。因為對於他這樣的大商來說,就算是給搶一下子,搶光他嗎?何況他已經把相當一部分的資產運到了北秦國去。早在趙國攻打北秦的時候,他還有點擔心,萬一北秦戰敗,到時他的產業怕也就沒有了,可是現在事情倒過來了,北秦軍大獲全勝,趙軍失敗的極為慘重,也是由此,郭亙放心了,在北秦的產業還在,他怕個屁!北秦國在,他在北秦三大金行(北秦國家金行、北秦人民金行、北秦商業金行。)裡的存金就可以放心的使用了。只是,這個仇,他是真的記恨上了。
滕公冷哼了一聲,轉眼之間,他帶著大軍捲走了郭亙大量物和金財,這才走人。
榆次城令和郭亙議了一會兒,便行離去。和晉陽城不明不白的丟了不同,現在晉陽的動靜太大,這相當於一次革命。在此時,農奴制度已經崩潰,現在是農民的時代,可就算是農民,在這個時候也是倍受剝削的,中國正進入到封建地主時代,不過在東方,比如趙國,這還是一個領土時代,領土時代和地主時代是不同的。相比起來,地主會小一點,一個地主的田地雖然會多,可不會多到離譜的境地。而領主就不同了,相當於國中之國,此外還有一點,那就是領主一般的情況下不向國主上貢交賦,或是交的少,意思一下,而地主,是要交的。
秦國的衛鞅在變法,就是進行把大大貴族領主變成地主的這個變法。
北秦由於建國的時候沒有貴族,後來的北秦伯更是一個自私到頂的人,他宣佈土地國有,雖然給百姓們種,但百姓也是要交賦稅的,當然,這個賦稅少的相就其它國家來說,是低到了令人髮指的。現在的賦稅還好一點,在戰國後期,平民百姓的稅賦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齊國曾經一下子把稅賦提高了四倍之多,而秦國現在進行平和的稅賦,可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高到了三分之二!也就是說,農民種十足的田地,卻把超過六成的賦稅交出去。
晉陽的革命是北秦國的一種方法。古代佔領一地,往往都是委派官員,推行法律,可這總有著種種的問題,會關係的利益的再分配,北秦的方法就是殺光了晉陽三萬多人,把整個晉陽城給血洗了,然後把城人財產沒收,由於趙國的落後,山林有野人,外有戎胡人,這些人過著生不如死的野蠻生活,北秦人許以利之,就可以成功的讓這些人變成北秦人。如北秦伯,再也沒有什麼關係比利益更加團結人。在趙國進行領主封建制度,對下層百姓的壓迫越是嚴重配合,就越是對北秦國有利,對北秦的治理有利。按理說,這對於郭亙不利,可是這裡面有一個學問,北秦人殺的正常都是貴族,而不是商人,北秦重商,北秦不是一門心思控制土地的地主貴族,而是那些商人大富。正是明白北秦國的國法,郭亙現在起了正式通好北秦的心思。這也是其它國家對商人不信任的一個原因。
儒家就是這樣,他們認為商人無君無父,眼睛裡只有利益,但求利之所在,就不顧一切的追求,而視國家大義於不顧。但這是錯誤的。關鍵就在於,國家對商人的態度,雖然國家重視商人,有了商人,就會富足,所以為了錢財,國家對商人一方面抬舉,一方面卻是想著法兒從商人手裡弄到好處。甚至在一定的時候,對商人下黑手。所以對於商人來說,關鍵的不是別的,而是國家給商人的政策。誰的國家給的政策好,商人就投向誰。
趙國既然對不起郭氏,那郭氏謀去就之心,也就是情有可願的了。不過現在是滕公。
滕公到底不是真傻子,他總算是知道了北秦軍攻下了晉陽,於是,他決定攻打晉陽。因為對於趙國來說,晉陽太重要了。有著晉陽,北秦國就可以憑藉著汾水河守衛已經佔領的趙國之地,而趙國援兵攻打北秦,就會面臨晉陽的劫擊。同時,晉陽的大軍也會直接威脅到趙國的安危。說白了,不拿下晉陽,滕公手這五萬人根本沒有力量援救趙侯。
算得上知兵識將的滕公立時帶軍馬到了梗陽。梗陽。春秋時為祁氏邑,晉滅祁氏,魏獻子為政,分其地為七縣,以魏戊為梗陽大夫,此梗陽城名所由始也。現在梗陽屬趙。
滕公帶著五萬大軍到了梗陽,招募了兩千兵馬,然後渡過了汾水,大軍直向晉陽而去。
但是滕公算錯了一點,他得罪了郭氏。本來對於這場的戰事,郭氏是做商人本份的,不想出面,可是由於滕公對郭氏無禮,所以郭亙派出手下去向北秦軍報信。一來滕公的大軍行動不便,二來他要先到梗陽,所以行路自然是長了一點,於是,在趙軍士兵向北秦晉陽而去的時候,北秦軍已經先行一步知道了這個消息。在這裡可以看到兩個將軍的區別了。
滕公是一個老將軍,他七十多歲了,有十多年沒有履及疆場,可北秦軍的將領卻是一個年紀不過二十的年青人。一老一少,反應了北秦的年青與趙國的老邁。其實趙國老嗎?當然不是的,而是北秦太年青了。年青,這是北秦伯的治國之術。北秦伯認為,一支軍隊,它的將軍,無論如何,也不能是一個老頭。想也是知道,衛青那麼牛B,可年紀一下就不行了,而霍去病後來居上,他從戎的時候不過十七,到他死的時候,也才是二十五歲,一個男人最年青豐茂的年華,這就是兩個將軍的區別了。那就是年青人那熱火一樣澎湃的積極進攻的精神。北秦伯一向強調,進攻之說,他認為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就算是真的守,也要有守有攻,唐時的張巡守城的時候,動不動就出城打一個小反擊,逼得叛軍對此沒轍。
雖然滕公進攻晉陽,但他採取的方法是緩!是的,就是緩,因為要攻城,所以滕公建造了很多攻城物,事實上,整個梗陽給他搜刮的不輕。其中滕公還拆了梗陽大戶的大梁當成撞木,又打造雲梯三百,櫓車一百,浩浩蕩蕩的向晉陽而去。從他到梗陽開始,到他正式發兵,用足了五日的時間,然後他兵發晉陽,可是這無形之中,他給了晉陽守軍足夠的時間。
北秦軍怎麼打晉陽的?飛快的行軍,保密的行動,然後化妝突襲,隨後大軍直接的攻下了晉陽。趙國攻打晉陽和北秦人攻打晉陽,這就顯示了這兩種的軍事思想。這場戰爭的經過後來了北秦軍史中,在北秦軍的軍事教材裡,充當了反面的角色。連北秦伯看了之後也是大生感歎,並且覺得莫名其妙。在當時,對於北秦軍上下來說,趙軍的這種緩慢的行軍思想,真是讓人不可捉摸。因為這樣的行軍,可以讓北秦軍方面全面的瞭解趙軍的行軍路線。
既然趙軍的行軍路線暴露給了北秦軍隊知道,那北秦軍怎麼可能不打伏擊戰呢!
其實滕公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當然會知道北秦軍有可伏擊,就算不是北秦軍也會有其它的軍隊打這樣的伏擊,在當時,打伏擊是很正常的事,可埋伏大軍團,這種事是很少的。滕公的軍事思想很簡單,就是循大道,走明路,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趙軍也會派出斥候,在這樣的情況下,北秦軍縱然是伏擊,那效果也是可憐,因為從大道上來說,沒有什麼險關要道,趙軍士兵自然不怕有能埋伏的地方。可北秦軍還是來了。
劉金吾年紀連二十都沒有到,才打了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對於他來說,戰果不是很大,而趙軍的前來,正好可以讓他再顯一次威風。年青人果然是好戰的青春。由於趙軍的行動慢的那叫一個烏龜,所以北秦軍懶洋洋的**了三千大軍的步軍,還有兩千多的騎兵,同時徵召了一隊一千人的民夫打下手。五千多人的大軍,一千人余的民夫,全駐在清風山上。
清風山只是一個普通的山,當地有一個小村,叫徐家村,現在這個徐家村給北秦軍殺光了,北秦軍以此為基地,擺開了軍陣,等著趙軍的前來。這是一個斜坡的山體,北秦軍守在山上,這叫形而勢在上。處於上風,這樣對防守有利,劉金吾有理由相信,在北秦軍這樣少的兵力面前,趙軍一定會願意和樂意進攻的。十一月二十八日,趙軍到達了清風山前。
一經得知北秦軍在前,滕公大驚,或者說他沒有想到北秦軍居然再次的主動出擊,當然他也有想過了,只是當這種事發生在他的面前之時,卻就顯得驚人了。滕公策馬上前,細細一看,北秦軍堵在斜坡的清風山上,由於之前的戰鬥,趙軍的戰車少了,而且是斜坡,用戰車衝擊這樣的斜坡,勝算不大。唯一的特點,就是北秦兵的兵少。一見到北秦軍的兵少,滕公哈哈大笑,一聲令下,趙軍就開始準備進攻。是的,滕公在當時連營也不想扎,直接進攻,這也是經驗主義位思想,滕公覺得自己的兵多,而敵軍的兵力太少了,自己強攻,哪怕打不下這一個山頭。
(完啦,老實人給罵得狗一樣,不是人了,禽獸不如了,不過一位讀者好,小白們,不了,走吧!這裡是黑暗的世界,回地球去吧,火星很危險的!沒事來什麼太空呀!真是……)。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