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侯心中一動,說的也是呀,在趙國,誠如從前趙侯自己說過的話,趙國只缺農夫,而不缺戰士。特別是趙國有著大量的戎胡人,再說如果趙人要胡騎,勾勾手指,就有大票的戎胡騎兵。但這要很好的合作,首先要有一個威信高的人來組織這件事,負責這個徵兵工作,其次還要給出那些戎胡人一定的待遇,不能再似從前那樣只管食物,不管別的,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最後才可以得到強大的騎兵。騎兵騎兵,趙侯忽然發現自己的確是小看了北秦人,沒想到騎射之術用好了竟然有這樣的威力。在中原戰場,射箭的時候,要布成軍陣(站個隊就要小半個時辰),射得很慢(臨敵不過三發麼),威力有限,所以得不到重用,可是現在北秦人騎上了馬卻能自由的射箭,由此可見,這的確是一條新路。趙侯相信,北秦是憑著這一技術成功堀起的。這一條就如同魏文侯得到了吳起,吳起提出了正式的兵法改革,師孫武子之法,大練重甲步軍,成就魏武卒一樣。
魏武卒說白了就是當時第一支也是最先進的一支懂得運用方陣戰鬥的重甲步軍。
中國古代,最早從大夏時代就開始就有了車,但真正把車運用到軍事上的,並且組建了成建制的車軍,就是大商。從那以後,車兵成了戰爭的主角。不僅如此,當時的大商還有象兵、騎兵、步軍、車兵、獸兵等,其兵種之建全,戰力之強大,超後世之所想。可惜,在漫長的時間裡,大象也就是黃河象或說中原象給國人吃光和用以殉葬光了。像兵沒了,騎兵也沒有,主要的就是步軍和戰車,而戰車成了軍隊的主角。在當時,還沒有給步軍大規模的裝重甲,魏國開了先鋒。此後大批的重甲步軍成了戰爭的主流,他們要的錢少,比戰車要實惠多了。甚至當步軍湧在一起,戰車也是莫可奈何。但重甲步軍的弱點就是速度,人類的速度不可能在穿著重甲還奔跑如飛,所以他們往往是古騎兵攻打的要點。當然,話也不是這樣說的,重步軍無論從哪方面說,在軍隊裡都是主力。騎兵雖然強大,但是也要看怎麼組建,想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可卻並非是那麼容易的。北秦可以做到,是有北秦伯的指導思想,讓北秦的騎兵少了對騎兵使用的摸索,同時又有足夠的錢、馬、人來組建,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北秦才完美了騎兵戰力。
趙侯雖然從北秦騎兵的身上看到了趙**隊日後的發展趨勢,這讓他的心裡有了組建趙國騎兵的想法,但他並不知道要達成這一點所要付出的代價。趙國完成騎兵的建設,這就是趙國的胡服騎射。在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的時候,胡服是其次,騎射也是其次,重要的是他先進行變法,正是趙國進行了一系列的仿秦制的變法,變野人為國人,把國家的財力集中起來,當趙國有了錢後,這才把騎兵給建立成功。為了堅定騎兵的建設,趙武靈王甚至把庫存的上萬部新老戰車一把火燒光光了。趙侯想要進行軍事改革,這一點是好的,但是他如果沒有錢,那又談什麼改革呢?當日後趙侯進行改兵制時,才深深的意識到了這一點。
不過現在暫時並不是要改革兵制的事,想要做那些,那眼前的仗還要不要打了!
趙侯決定一回頭就進行軍事變法。這時,北秦軍在趙軍面前耀武揚威,他們大聲嘲弄趙人,並表演了一番的馬技,不過,很快,北秦伯就拉著馬,帶著大軍回城了。不回是不行的,因為北秦軍的馬力是有限的,他們的馬雖然好,但北秦騎兵身上或多或少也都是有甲的,和趙軍的那些無甲騎士是不一樣的,這樣下去,萬一馬力出現了不濟,那就會完蛋,何況北秦軍還要把那些趙軍戰死者的屍體拉走。趙軍現在是沒有辦法,可如果北秦軍露出了疲態,那時趙軍飛騎快車殺來,就會對北秦軍造成殺傷力。見好就收,這也是兵法的常識。北秦伯帶出了兩千多的騎兵,也許不算少,但是相比趙軍幾近於二十萬的大軍,那可就不足了。
見北秦軍正式走人,趙軍上下安心,他們也是明白,北秦兵力不足,不敢出來野戰,憑著騎兵之利和趙軍遠來之疲,出來嚇嚇趙軍,給城內的北秦軍鼓鼓士氣。要知道攻城最忌的就是一成不變的死板攻擊,而守城也是如此,忌諱被動的讓敵軍攻打。守軍要主動,要機變,要想辦法調動守城官兵的積極性,現在趙軍是要進攻的,可他們的士氣卻十分的低下,而北秦軍雖然處於守勢,士氣卻是十分的高昂!他們歡笑著,唱著歌兒回城了,趙軍看著北秦軍拖走了己方士兵的屍體,卻是眼呆呆的看著,不敢追擊。這也是無奈之舉,誰讓趙軍目前的體力十分的低下,行軍太累了,沒有休息,趙軍是不可能對敵迎戰的。
到了中午時分,趙侯進入了中軍大帳,中將軍趙產、裨將軍卻加、武夷、淡與、成狼、仇倚、東門盛、參將趙須、趙有、趙嵬、鄭同、裡克、息延、叔羊、荀假、行軍司馬、射僕大夫等一眾隨員的兵將分主次立於帳下內外。不消一會兒,皰丁把烹得發紅的鼎器搬抬上來,一塊塊發紅噴香的羊肉叫服侍的小兵用刀子分到眾將的盆前。趙軍上下行軍之間,不講什麼禮,一幫子都是餓死鬼,他們行軍的路上吃的都是乾糧米團,食物又冷又硬,現在好不容易紮下了大營,怎麼說也是要好好的吃上一頓。趙侯是馬上君主,拿著魯國小削就切割起了肉來,一塊塊布著血絲的肉片鮮嫩的令人髮指,趙侯一口口的大咥,其它將軍也是這個模樣。
接著服侍的小兵們又抬出了幾支陶罐的趙酒。趙酒最是激烈,讓人血氣沸騰。眾趙國上下一般都是甘之如怡,愛不釋口。一時間,酒香四起,趙人軍將大吃大喝,總算是把這一路上行軍之苦給怯除了。趙侯食畢,道:「蘇慢現在何處?」五大夫真勤道:「回君侯,蘇將軍身有傷病,已經回皋狼養傷去了,是不是要招其歸來?」如果蘇慢還在,那趙侯叫他來問話也就是了,可是現在蘇慢已經走了,還是因為趙侯打的,再叫這臉面就有點下不來了。趙侯的猶豫讓公子范看在眼裡,他道:「父侯放心,蘇將軍對一切事都向兒臣說了,再有仇前將軍也在軍前聽令,父侯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問兒臣與仇前將軍。」聽兒子這樣說,趙侯微微撚鬚,他感覺兒子並不是自己事前想的無能,從之前的戰鬥看來,北秦掌握了一種新戰法,軍力強大,讓如姑射由、公子范接連吃虧,非是無因,自己也不是看見了麼。
一念至此,趙侯的聲音也柔和了很多,他平心靜氣的微笑,然後道:「不看不知道,北秦騎射的確是有可取之處,我們從前看那些戎胡人小打小鬧,不敢和我們正面決戰,就因此小看了他們,不把他們當回事,看來這是我們的錯,騎射的確是厲害,我大趙財賦不足,配不起重甲步軍,不能仿那魏國之兵,但是我們大趙有的是敢戰的勇士,更有陰山無盡的良馬,北秦現在露出了真實面目,告訴我們還可以如此組軍,本侯心意已決,回邯鄲之後,我們也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不叫那北秦專美於前,到時,也讓他們嘗嘗我大趙鐵騎的厲害!」
眾將軍文武隨員一併喝道:「我主英明……」趙侯哈哈大笑,笑過之後又道:「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北秦騎兵厲害,這一點上看,本侯是錯怪了蘇將軍,也錯怪了我的兒子,不過我們可也不用怕那北秦,想他小小一個北秦國,能有幾多的兵馬,他們的兵力不足,國力有限,只敢虛逞威風,而不敢與我大趙短兵相接,從以前之戰也可以看出來,我料北秦軍兵一定不堪於正面接戰!此戰,我大趙必可勝矣!」中將軍趙產大聲道:「君侯說的好,區區北秦何足道哉,我大趙軍必勝!」眾將一起喝起來:「大趙必勝!大趙必勝!大趙必勝!」連呼三遍,充分證明趙軍官兵已經吃飽了,有力氣了,嗓門兒也大了,精神頭都上來了。但這是亢奮,是過於激動營造出來的,只是趙軍上下都要這股精氣,他們要休息,沒有一個長長的夜晚大睡,是不可能真正恢復的。可無論如何,他們現在還是精氣十足的。
現在的趙國大軍,十數萬人,一眼望去,漫天無邊,浩浩蕩蕩,旌旗無數,僅僅是看著這股無邊的大軍,就會讓人生出天下間沒有什麼是我做不到的感覺。如此之多的人,這就是一種權利,一種揮舞千軍號令天下的權利!很多權位者死死握著自己手上的權力,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中國古代,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特別是朱洪武,一個個的都是對權利極度的熱衷。他們當中,有治國好的,有治軍好的,一切全都是權利的因素。這並不是他們愛民仁德,而是他們愛自己的權利。他們知道只有治好了百姓,只有打了勝仗,那才是他們權利的保證與象證。此次出戰,有趙侯親自掛帥,就規模來說,是這十年來趙國動用兵數最大的一次,原本是小戰,但現在卻成了大趙的國運之戰!趙侯深深的知道,只要打贏了北秦軍,打痛了他,打重了他,不要趙國再說廢話,那秦國就會悍然撕毀條約,集中十萬大軍配合自己打北秦國。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秦國一動,魏國也不會坐住,由於魏國現在的軍力有限,他必然不會願意秦國吞北秦,因為秦與魏有死仇,而與趙卻沒有,最大的可能是魏國攻秦,而秦回兵自守,最後有可能的就是自己大趙一家滅北秦!
一俟成功,大趙就會由一個次一流之國一下子成為超一流的大國!到頭來,中山乞降、燕國求好!趙國可以於北方稱霸!成為和魏國相並對話的當世大國!當然,這只是想的,趙侯不覺得這會容易,只是這卻極有可能。表面上看,北秦的確是很強,他們有強軍有快馬有硬弩。但是他們的最大弱點就是兵力不足。要知道,當螞蟻多了的時候,大象都咬得死。北秦軍再強,可是在大趙這十多萬龐大無邊的軍隊攻擊下,趙侯不認為北秦會有什麼勝算!
「此戰我大趙必勝!」趙侯威嚴的說道:「但是縱然我大趙是必勝之局,只是北秦人鼠目寸光,不識我大國天威,不知我大國之能,起兵拒抗,此自取滅亡之道也,我大趙大軍一發,立時叫小小北秦化為齏粉!」這話說出,帳中的眾將一一附和,沒一個異言的。獨公子范面帶出淡淡的憂色。趙侯雖然看見了,但是他卻不以為意,用現在的話說,這是一種心理陰影的病,因為打了敗仗,所以耿耿於懷,但趙侯知道,只要自己打仗了,這病立時就去!
「不過話說回來!」趙侯道:「雖然我大趙所向無敵,小小北秦自不是我們的對手,這樣打下去,我大趙勝利自是不贅多言。然刀兵一起,死傷無數,北秦人會死,我大趙人也會死,中將軍說的好,我們當遣一使,前去說降,讓北秦人知道我大趙之威,如果他們願意投降,向我大趙稱臣、納貢、獻質、割地、賠款,那我大趙也未必不會原諒他們,諸位以為如何?」
從北秦立國,由於距離中原遠,還沒有哪個國家要求他們歸附。北秦國的志向也不小,在秦國和北秦對峙一下之後,北秦就提出了兄弟之盟。表面上,北秦是弟弟,但是人都知道,這種所謂的弟是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自謙而已。秦國如果真要擺哥哥的架子,那反而是自取其辱。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北秦雖然在前身是一個小國,也是歸附在秦國的羽翼下,但是秦國從來沒有真正的顧及到北秦,這給了北秦發展的機會,現在的北秦再也不可能當臣國了,北秦藉著兄弟之盟成了和秦國對等說話的一個國家。也就是說,北秦不向任何一個國家稱臣、納貢。當然,北秦向周王室納了一次貢,可是知道的人都是知道,那與其說是一種納貢,不如說是一種慈悲與施捨。北秦要的只是宗周的名,卻並不是對周有多尊崇。
在目前打要付出相當代價的情況下,逼北秦稱臣、納貢、獻質、割地、賠款。一方面可以落下北秦的面子,二來也可以避免趙軍繼續的損失,三來更是簡單,可以讓大趙已經乾涸的財源得到緩衝。當然,趙侯不是一個傻B,他當然知道北秦不會答應這樣苛刻的條件。只是話說回來,相信北秦也不會想要和大趙這麼大的軍力死磕吧,也許北秦會考慮這個問題,然後自然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趙侯當然不會奢望北秦人會老老實實的稱臣、納貢、獻質、割地、賠款,但是稱臣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要求,納貢也是一個形勢主義,可以學學楚國,楚國向周王室納貢,還不是隨便給幾根狗尾巴草。至於獻質、割地八成是不行的,北秦伯的孩子就一個女兒,還小小的,有屁用。割地,只要北秦人回到自己的地方老實呆著就很不錯了。但是北秦人既然那麼有錢,多多少少給一點,讓北秦和大趙的面子上都好過,那也就可以了。
趙侯覺得自己還算是仁慈的,畢竟他一開始是打算滅此朝食的,現在要一個好處也就算是便宜北秦了,從大國對小國的態度來說,這的確是很夠格了。所以在此趙侯沒有想到北秦人的想法,在眾臣一面倒的隨聲附和下,他對手下眾臣道:「不知哪位願意走這一趟?」
本來馬屁不斷的大趙中軍大帳裡,一下子就變得鴉雀無聲。所有的人在這一瞬間變得和蠟人一樣。不要說沒有聲音,有那麼一瞬,連臉上的表情也死板的和木頭刻的一樣。
去北秦出使,北秦國是什麼國,有最形像的比喻是,中山之狼。中山國聲名赫赫,一大半卻是因了這中山狼!老獵戶說,這中山狼都是妖狼,狡猾賽過千年老狐,凶殘勝過虎豹。它認人記仇,遇上落單的路人,絕不會一下子撲上去將人咬死,而是跟著你周旋挑逗,直到這個人筋疲力盡心膽俱裂,才守在你身邊慢慢撕咬消受;若有人打殺了狼崽,中山狼便會跟蹤而至,日復一日的咬死你家的豬羊牛雞,再咬死你家的小孩女人,最後才凶殘的吞噬主人;更有甚者,中山狼能立聚成群!尋常時日,你無論如何看不見狼群。但若有孤狼遇敵,這孤狼伏地長嗥,片刻之間便會聚來成百上千隻中山狼,連虎豹一類的猛獸也嚇得逃之夭夭。河西高原的獵戶以剽悍出名,可是卻不敢動這中山狼。北秦伯小氣自私記仇,得罪他的人北秦伯睚眥必報。現在趙國和北秦開戰,出使北秦,這和送上門讓北秦人吃有什麼區別?
本—書—泡—書—吧—超—速—更—新。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