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的幾個太學朋友站在館驛的大門外,大聲叫喊著和李瑋說了幾句話之後,被旅賁令魏斷好言好語勸走了。
)
李瑋心情沮喪,失魂落魄地走回屋子,臉上的表情顯得既無奈又痛苦。
李弘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問道:「仲淵,怎麼了,出了什麼事嗎?」
李瑋搖搖頭,歎了一口氣,憂傷地說道:「一個朋友,她要出嫁了。」
姜舞很同情地拍拍李瑋的肩膀,對李弘說道:「大人,仲淵要出嫁的朋友大概和仲淵關係很好,你看仲淵的樣子,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無精打采了。」
弧鼎摸摸自己的虯鬚,打趣道:「是不是李大人也想娶她?」
李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旋即神態落寞,連連搖頭,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
棄沉笑了起來:「李大人如果真有這個想法,我們兄弟幫你,把她搶回來。」
趙雲失聲笑了起來,他指著棄沉說道:「棄沉,你不要亂說話。這是洛陽,不是大草原。大漢人娶親有大漢人的風俗。」
弧鼎不服氣地說道:「管他什麼風俗,只要李大人喜歡她,我們兄弟就幫你去搶。洛陽有什麼了不起,我們不照樣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大人不也大搖大擺地走出了皇宮。現在大人已經向皇帝陛下宣誓效忠了,皇帝陛下今後就是我們的靠山,我們有這麼硬的靠山,難道還不能大搖大擺地走出洛陽?我就不信了。」
棄沉鼓動道:「仲淵,說說你朋友是誰?過幾天陛下給我們解禁了,我們就可以自由進出,兄弟們就可以著手準備,到時候我們搶了她就跑,直接回西涼。這事過去在大草原,我們一年要幹好多次,好玩。」
李瑋象看白癡一樣地望著他們,哭笑不得。
姜舞衝他們拱拱手,佯裝著一臉的崇拜,笑道:「兩位大哥真是搶親高手,竟然到了洛陽都敢搶,服了,服了。」
龐德輕輕打了一下弧鼎的髡頭,笑道:「兩位兄長豪氣沖天啊。這洛陽城裡藏龍臥虎,高人無數,你隨便在街上抓一個人問問,他可能就是個六百石的官兒,也有可能就是哪家王公貴族,門閥世族的門生子弟。你們不要把這裡當作荒無人煙的大漠和西涼,這裡人多啊。」
姜舞笑著指著兩人道:「過幾天如果解禁了,我們分批出去,尤其是兩位,一定要和我們一起,免得在街上看見漂亮姑娘就去搶,你們就是有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啊。」
屋內哄堂大笑,氣氛頓時輕鬆起來。
李瑋雖然心中苦悶,但也忍俊不禁搖頭苦笑。李弘早就趴在案幾上笑得直不起腰了。
笑聲沖淡了大家身心的疲憊,也悄悄撫平了李弘心中的茫然和惶恐,他突然在迷惘中發現,自己本來就忠於大漢,忠於陛下,要不自己千里迢迢地殺回大漢幹什麼?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經陷入了大漢的權勢紛爭,他被這股爭權奪利的狂暴颶風突然間席捲而去,他分不清東南西北,恐懼即將襲來的死亡,一時間他渾然忘記了生命,忘記了自我,更忘記了心中的信念。
我回到大漢,回到故土幹什麼?我是為了尋找自己回來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從未見過面的家人,自己心中的故土回來的,我不忠於大漢,我不忠於代表大漢王朝的陛下,我忠於誰呢?我在懵然無知中向陛下宣誓效忠,那不正是支撐我回到大漢的信念吧?我所做的這一切是為了誰?我帶著無數兄弟征戰沙場,我為誰而戰?兄弟們為誰而死?唯大漢,唯陛下而已,其他的,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李弘霎時間看到了自己奮鬥的路,他突然信心百倍,渾身上下好像湧出了無窮的力量,他猛地站起來,揮手喊道:「我們去搶。」
李瑋和眾人看著殺氣凜冽,神采飛揚的李弘,目瞪口呆。
「拿酒來,開飯了。」
==================
豫州是中原腹地,自古人才輩出,英雄馳騁,尤其以汝南和穎川兩郡人氏最多。自本朝光武皇帝到順帝年間,汝南和穎川就曾湧現出一批經學大師,汝南有戴憑、鍾興、許慎、周舉、蔡玄,穎川有張興、丁鴻,無不蜚聲海內,這些大師有的享有「五經無雙」、「五經縱橫」的美譽,有的招收門徒弟子成千上萬,為一代宗師。這裡的著名黨人更多,有「三君」中的汝南陳蕃,「八俊」中的穎川李膺、杜密,「八顧」中的汝南范滂、蔡衍,「八及」中的汝南陳翔,汝穎名士之多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汝南和穎川兩地的門閥更是赫赫有名,僅僅汝南就有四世三公的袁氏門閥、三世三公的許氏門閥,代代均出大儒的應氏門閥。
許氏門閥因為歷代都出易學大師,做學問的多,加上這幾年聞名天下的汝南「月旦評」就是由許氏門閥的子弟主持,所以許氏門閥的聲望之高,已經隱隱約約高居天下第一。
許氏門閥出自汝南平輿,其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專家許揚。還有一位叫許峻,以占卜之術名聞天下,其孫許曼,是歷史上的一代易學大師。他們家還有一位著名人物叫許慎,他著有《說文解字》。
本朝中晚期,許氏家族的後代許甫及其子孫六代,都是高官,百年不衰。許甫自己官至公府椽。他的兒子許敬官至司徒。許敬的兒子叫許訓,官至太尉,為三公之首。許訓的兒子就是本朝的司徒許相。從許敬到許相,汝南平輿許氏三世三公,和許相同輩的許家名士有許虔、許劭、許靖,無一不是當代超絕人士,由此可以看出汝南許氏已成為聲聞遐爾的大漢第一門閥土族。
司空許相的兒子正月十六要娶親,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上門送賀禮的人絡繹不絕。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中常侍趙忠,張讓和段珪,少府樊陵,大鴻臚曹嵩都在同一天的下午,親自上門給司空大人送賀禮。
許相雖然有五十多歲了,但保養的非常好,他容貌俊雅,面色紅潤,三綹長鬚,頗有一點仙風道骨。許相眉開眼笑,一路寒暄著,把幾位大人讓進了書房。
「那頭豹子早上已經到了洛陽。」曹嵩說道,「陛下為了見他,竟然連早朝都免了,諸位大人怎麼看?陛下這麼看重豹子,難道他真想立即動手?」
曹嵩五十多歲,個子不高,很胖。老頭精神很好,面色和善,花白的長鬍子,一說話就笑。曹嵩是九卿之一的大鴻臚,分管邊區少數民族事務和諸王列侯朝聘事務。
趙忠也是個胖子,他挺著個肥大的肚子坐在曹嵩身邊,笑道:「巨高啊,陛下是我們看著長大的,他那點膽子,能做什麼事?放心吧,他下不了決心,他心腸軟著呢。」
樊陵長相富態,沒有曹嵩和趙忠那麼胖,他瞇著一雙小眼睛,笑道:「現在看起來,陛下對豹子很看重,他擔心豹子被人殺了,把他安排在漳月台暫住,由南軍的旅賁令魏斷親自領隊,率騎兩百嚴加保護。夏惲夏侯爺也被陛下突然趕回了長安。陛下這麼做,是不是認為洛陽一定有人要殺豹子?而且還就是幾個侯爺要殺他?」
「殺是一定要殺的。」段珪冷笑道,「這個豹子太凶殘,現在不殺,將來一旦羽翼豐滿,他就要殺我們。為了防患於未然,還是殺了他好。」
張讓皺皺眉,那張乾瘦的老臉更難看了。他歎了一口氣,說道:「大將軍要對付我們,你們知道嗎?」
「我早就說過,這個大將軍的位置不能設,你們不聽。何進兄妹當初無權無勢,當然要盡力巴結我們,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將來翅膀長硬了,就不反咬我們一口。」趙忠沒有感到絲毫的驚訝,他手指屋內眾人,憤憤不平地說道,「還有你們,當時都不聽我的。當年北宮事變,那麼驚險,我們差一點就死了,現在你們都忘記了吧?」
「他現在殺的了我們嗎?」段珪不屑地撇撇嘴,懶洋洋地說道,「皇后沒有我們的支持,天子立即就會廢了她。沒有我們,何進那個殺豬的就是想回鄉下吃豬屎都吃不到,他神氣什麼?」
許相擺擺手,反駁道:「侯爺太輕視大將軍了。這幾年大將軍韜光隱晦,禮賢下士,招攬了不少人才。他為了防止將來皇統有變,禍及族人,暗中蓄積了很多力量。我看這個人很有遠見,也很有頭腦,手段也不錯,我們輕視不得。你們看他的大將軍府,表面上看都是賢人名士,其實暗地裡有好幾套人馬,我看他的野心不小啊。」
趙忠無所謂地笑笑,問張讓道:「自乘,你有什麼高見啊?」
「我看陛下十萬火急地召回豹子,純粹就是沒事找事。他唯恐天下不亂,要逼我們和殺豬的決一死戰。」張讓咬牙切齒地說道,「我們都死了,陛下的計謀就得逞了,他就可以為所欲為地干他想幹的事了。」
趙忠和段珪眼前一亮,恍然大悟地連連點頭。許相,曹嵩和樊陵略顯吃驚,隨即眼露敬佩之色。
「豹子是什麼?他就是陛下手裡一塊血淋淋的肉,陛下現在正拿在手裡,考慮往哪裡丟。丟得好,我們和殺豬的就死得塊,丟的不好,我們和殺豬的也是兩敗俱傷,任他隨意宰殺了。」
眾人聽著心裡一涼,都沒有說話。
曹嵩喝了一口水,緩緩說道:「自乘和大將軍是親家,皇后又很倚仗諸位侯爺,我們可以……」
「你想都不要想。」張讓用力一揮手,打斷了曹嵩地話,「這事情很明顯,我們是眾矢之敵,除了陛下不想殺我們,誰都想殺我們。我們和殺豬的談交情,就如同如虎謀皮,死得更快。」
「那現在……」段珪遲疑著,問道,「我們還殺不殺豹子,這塊肉我們還吃不吃?」
「不能殺。」張讓堅決地說道,「陛下一旦離開洛陽,我們和殺豬的就要展開一場生死戰。陛下不在洛陽,我們還有什麼倚仗,我們連偽造聖旨都沒有印璽可蓋。殺豬的有北軍,還有他自己的私軍,他的私軍就在滎陽,這麼多軍隊,我們除了等死,還能幹什麼?」
「那侯爺的意思,是想讓陛下帶走大皇子,趁機要挾大將軍?」許相問道。
張讓點點頭,眼睛內露出絲絲殺氣。
「但是以陛下的心思,他肯定不會帶走大皇子。」許相捋鬚說道,「何況大皇子不在洛陽,也並不能保證大將軍不對我們下手?除非大將軍想……」許相驀然一震,臉顯驚駭之色。
趙忠和曹嵩幾人同時想到了「弒君」兩個字,屋內頓時陷入一片寂靜,氣氛令人窒息。
段珪不由自主地脫口驚呼道:「陛下好深的心計,怪不得他一連下了五道聖旨催逼豹子返京,原來他早就看出來了。那他為什麼不直接殺了何進……」隨即他想到自己這話說得真蠢,殺何進?現在殺得了何進嗎?一旦惹急了何進,他先誅殺中官,再趁機嫁禍中官殺死天子,然後挾誅奸閹的美名聯合門閥世族,共同扶持大皇子繼承皇統,那一切就都遂了何進的心願了。這麼簡單的事難道自己都看不出來?段珪覺得這個殺豬的果然羽翼已成,如今不但尾大不掉,而且還威脅到自己的生存了。
「陛下召回豹子,以豹子的強悍,保護他和小董侯自然不成問題。」張讓說道,「大將軍要誅殺我們,自然會得到門閥士族的支持。只剩下我們,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怎麼辦?」張讓說到最後,大吼了一嗓子。
「讓董胖子立即回到關西,帶著軍隊趕到河東駐軍,他是我們手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了。」趙忠已經恢復平靜,他輕輕地拍著自己的大肚子,慢條斯理地說道,「不是說,最近河東有蟻賊叛亂嘛,就以這個理由稟報陛下吧。」
「陛下回冀州,中黃門,虎賁軍,羽林軍,南軍大部都要隨行,關鍵還是北軍。」樊陵說道,「北軍在西涼平叛過程中損失較大,目前尚有三萬人左右,大將軍如今正在募兵擴軍。如果我們勸說陛下,能讓豹子先行帶走兩萬北軍到冀州平定黑山蟻賊,那麼大將軍的實力就要削弱許多,我們的勝算就大了。」
「只要陛下安然無恙,大將軍敢在洛陽對我們下手,就是舉兵作亂,罪不容赦。」段珪冷笑道,「就算兩敗俱傷我們也不怕。殺豬的傷了就是死,我們傷了,還能立功受賞。」他看看曹嵩,說道,「巨高兄,孟德什麼時候回來?快點催他回來,讓他到北軍當個校尉,我看殺豬的還能幹什麼?」
「對,巨高,阿瞞什麼回來?我已經派人催你幾次了。如果京中出事,我們還要靠他領軍作戰。」張讓指著曹嵩說道,「過年前能趕回來嗎?」
曹嵩說道:「差不多吧。阿瞞那個臭脾氣,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管得住嗎?估計差不多。」
「那就這麼辦吧。」張讓對許相,樊陵說道,「公輔,德雲,你們和巨高聯名上個書,給董卓說說情,他被太尉張溫,五官中郎將袁滂,還有諫議大夫陶謙,議郎孫堅幾人連續上奏彈劾,至今沒有得到處理。我看,讓他功過相抵,還是做破虜將軍,立即回關西吧。」
許相微微頷首,笑道:「我們幾位難得聚一次,走,喝酒去,邊喝邊聊。」
「好,好,我們先去喝一點……」幾人說笑著,紛紛起身,
趙忠忽然說道:「對了,公輔,我看你寫封信給許劭許先生,讓他來一趟京城,給我們看看凶吉,你看如何?」
「我請不動。」許相無奈地點點頭,苦笑道,「幾位弟弟都清高,不願意和我來往,沒有辦法。」
「你寫一封信,語氣懇切一點,不要擺什麼大哥的架子。子侄娶得是當今大儒、光祿大夫朱俊朱公偉的女兒,你家是大漢世族,名士眾多,不能說幾個出名人物一個都不來,那也太失禮了。許劭不給你面子,但總要給朱大人面子。你寫一封信,我保準他來。」
許相連連點頭,說道:「有道理,有道理。」
=======================
曹嵩回到家,急忙寫了一封信,命令家人快馬去催曹操回京。
曹嵩是沛國譙郡人氏,原姓夏侯氏,乃是夏侯氏次子。曹嵩幼時家境貧寒,他的父親眼看養不活兩個兒子,就把長子夏侯巍(夏侯敦之父)留了下來,把小兒子夏侯嵩送給了中官曹騰,改名曹嵩。
曹嵩的養父曹騰雖說位極人臣,但絕非權傾朝野之徒。相反,曹騰很器重四方名士,頗得各地名士讚羨,以至於曹嵩幼年也算的上讀聖賢,知禮儀,也沒有沾染什麼官宦世家子弟的嬌縱氣質。少年學成之後,曹嵩被敦煌太守趙咨舉為孝廉,任滎陽令。真正體現曹嵩仁孝清廉的,正是曹嵩與趙咨的這一段故事。
趙咨為官清廉簡樸為世人稱道,後官拜東海相,赴任期間途徑滎陽,怎麼說趙咨也算對曹嵩有知遇之恩,曹嵩自然夾道相迎,哪料到趙東海竟然視而不見,一行人馬揚長而去,曹嵩追至十里長亭,還是沒有追到。面對恩公的冷遇,曹嵩並不羞惱,反而說:「趙咨大人海內人望,今過我界卻避而不見,外面的人知道了,一定會恥笑我待恩人輕慢!」於是盡棄印綬沿途追趙咨直至東海地界,拜見完畢後告辭返鄉,而那滎陽令自然也沒得做了,他直接回家了。曹騰死後,曹嵩世襲費亭侯。先後做了司隸校尉,大司農,直到現在的大鴻臚。曹嵩以此位列九卿之職,可以說位高權重,自然也就富甲一方了。
曹操小時候很調皮,幾經曹嵩調教而不得,沒有功名卻愛舞槍弄棒。虧得曹嵩的老友呂伯奢山東為官時給曹操也舉了一個孝廉,於是曹操在老爹的招撫下,步入仕途。
曹操送走陳逸後,安排妻丁氏留在譙縣,自己帶上妾卞氏,立即起程進京。
他在陳留又一次接到了父親的書信。
=====================
許劭在汝南平輿的家中收到了許相邀他上京的書信,他思慮良久,決定過完年後,到洛陽走一趟。
他命令家人把信送給自己的堂弟許靖,許相也邀請了他。
許劭字子將,少時好講倫理,評論人物。許靖字文休,少時即有人倫臧否的美譽。因許劭與許靖俱有高名,汝南人稱平輿淵有二龍焉。兩人之所以名震天下,皆因為「月旦評」。月旦評被稱為天下「第一評」,因獲月旦之高評而飛黃騰達者很多。
本朝以察舉、征闢為主的選官制度存在著重「德」輕「才」的巨大缺陷。本朝取士以「德」為第一要務。但是道德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不免沾染上厚重的「人治」色彩。「德」的名聲主要靠社會輿論的製造,在重視人物觀察、舉薦,而非考試的察舉制度下,先期獲得社會重要人物的肯定、讚譽,對於求仕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當時要入仕就必須先要靠「人事」而成名,先要超凡脫俗,獲得巨大聲名。本朝後期,門閥士族豪強們相互吹捧,自我標榜,風謠題目,盛行一時,什麼「鄉里之號」、「時人之語」、「天下之稱」等等,形成了一種社會公論,公論的好壞決定了被品評者的前途。於是主持公論的豪門世族擁有極大的權威,能夠識才舉士者更享有盛名。他們不僅在輿論界有重大影響,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廷的用人。
例如誰被李膺看中,立即就會鯉魚跳龍門,身價百倍。李膺的同鄉聶季寶,是個小家子弟,同僚杜周甫向李膺推薦之後,李膺把他叫到家裡。聶季寶坐在石階下的牛衣上,和李膺略一交談,李膺便說:「此人當作國士。」後來果如其言,但如不經李贗品題,聶季寶終免不了要老死窗下的,真可謂一言九鼎。不做官的一些著名士子,當代大儒,因為善於發現和品評人物,同樣也可以左右輿論。如終身未仕的郭泰,身為布衣的陳也,隱居鄉里的名士范滂都是極有權威的人才鑒定者,而「月旦評」的領袖許劭更是震動朝野的泰斗級人物。
許劭、許靖二人利用自己的名望,竭力向朝廷舉薦賢人,尤其是舉薦那些有賢德卻家居清貧的人。其中,由許劭推薦的「六賢」最為著名。他們是樊子昭、虞承賢、李淑才、郭子瑜、楊孝祖、和洽。這六人都出身微賤之人。樊子昭是個賣頭巾的,虞承賢為牧監(牧牛趕車),李淑才是鄉間的農夫,郭子瑜為鞍馬之吏,即為送信的郵差。這些人經許劭點評之後,隨即都被當地郡守舉孝廉。六人為官之後,皆能以才德治理鄉郡,贏得百姓稱讚。
可惜的是,這種辯人流品、私情不協的行為,不久便因黨錮事件的發生而被廢止了,品評清議被朝廷明令禁止。
時任汝南太守的徐璆,仰慕許劭的大名,主動找到許劭征辟他為功曹從事。許劭生性耿直,不善與人交際,和同僚關係也緊張,他最終棄官回家了。此後,公府再徵召他為公府緣,朝廷也想授他為鄢陵縣令,都被他一一拒絕了。
許靖比許劭小一歲,兩人因為政見不和,鬧翻了,許劭不再理睬許靖。生活陷入困頓的許靖只能靠套馬磨面艱難度日。前幾年,穎川人劉翊繼徐璆出任汝南郡太守,許靖這才謀到一個郡中掾史的小職務,但生活依舊很拮据。
許靖看到許相的信,大喜,立即決定上京。
=====================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這是李弘到達洛陽的第二天。
小黃門蹇碩早早來到漳月台,他陪著李弘吃了點點心,然後就催著李弘進宮。
「是上朝嗎?」李弘問道。
「不是。」蹇碩笑道,「陛下今天不上朝,他要帶你到永樂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