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太史慈 正文 第二部天下第十一卷第九章幽州(一)
    太史慈來到幽州時,早已經是金風送爽之時。

    魯肅、張郃、高覽及其兩個弟弟出大營相迎,眾人見面自然歡喜。

    塞北的天氣自然而然給了這些人一股肅殺之氣,在眉宇之間有了燕趙之地的慷慨悲歌的雄渾氣勢。

    尤其是魯肅,這典型的南方人在經過了幾年的生活之後變得壯碩起來。更不用說張郃這等武將了。

    眾人在大帳中訴過離別之情,又談笑了一番,話題便集中在了幽州的事情上。

    魯肅看了一眼趙雲,淡然道:「看來主上是一心想要和草原民族開戰了。」

    太史慈笑道:「早知道瞞不過子敬你的。」

    張郃和高覽聞言錯愕:太史慈此來不是要解決公孫瓚的問題嗎?

    太史慈解釋了一番,兩人才恍然,張郃頗有才智,皺著眉頭道:「主上請三思,一直以來,我華夏民族便在抵禦著北方的少數民族。但是效果甚微,雖然在對匈奴人的戰爭中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戰果,但是我大漢的北方是在是太遼闊了,一個草原民族被驅逐,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有另外一支草原民族崛起,只怕主上費盡心力,但多少年以後這成果便化為烏有,付之流水,倒不如傚法前人,採取守勢,駐守長城方為上計。」

    太史慈看著張郃笑道:「張郃你很用功,沒想到在幽州這麼短的時間內便有如此的心得體會。」心中卻想道:這個張郃果然不錯,居然會有如此見地。縱觀中國的古代,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等,無不是在北方先後崛起,而且正如張郃所說,大漢民族滅掉或驅逐了其中的一支,要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有後起者取而代之。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高覽也在一旁出聲道:「張郃言之有理,我雖然看不起劉虞的軍事才能,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劉虞在處理邊疆事務上的高明,一百個公孫瓚都比不上一個劉虞,只看從平定張舉謀反開始起,幽州不但日趨穩定,而且多年以來蒸蒸日上,就可以知道劉虞在治理邊疆上是有真材實料的人,尤其是少數民族對劉虞十分佩服,更有不少人在劉虞的政府中任職。現在劉虞身死,各個草原民族無不非常憤怒,紛紛出兵,揚言報復,劉虞的兒子劉和已經召集了很多的兵馬,以田疇為軍師,正在準備和公孫瓚作戰呢。」

    太史慈的眼中精光一閃道:「田疇?」

    魯肅看著太史慈,沉聲道:「主上對此人很有印象嗎?」

    太史慈點了點頭道:「此人才能相當不錯。」

    魯肅皺了皺眉頭道:「主上可否說清楚一點?日後我軍要征服幽州,和少數民族開戰,或許會碰到此人。」

    張郃和高覽聞言大為驚訝,不明白為何自己這莫測高深的主帥會同意太史慈向少數民族開戰的決定,這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此人的才能在於均衡的建設能力,他最擅長的應該是無中生有吧?!」

    魯肅驚疑不定道:「無中生有?難道是搬弄是非的小人?若是如此,我軍留之無用,倒不如收而殺之。」

    太史慈失笑道:「子敬真是君子,若是換了奉孝和文和,定會利用你所謂的這種小人,畢竟小人容易收買,不過子敬誤會了,這個田疇的無中生有是指他十分善於經營,能夠白手起家的意思,若是有此人來建築和規劃城市,真的是最合適的人選,遍觀我青州,雖然幼安兄擅長於內政,但是在這一點上,和田疇相比也差上許多。」

    魯肅的眼中閃過精光,笑道:「原來如此!看來我定要為主上活捉此人才行。在主上征討草原民族的策略當中,這人的作用非同尋常。」

    太史慈微笑點頭,看來這個魯肅果然不錯,他已經猜到自己解決少數民族問題的方法是什麼了。

    張郃是在是忍耐不住了,對太史慈道:「主上,為何不因勢利導,趁機收服這些草原民族的人心?現在劉虞死在公孫瓚的手裡,我們完全可以打著為劉虞報仇的旗號消滅公孫瓚,這樣一來,遠近民族無不臣服,幽州可以輕而易舉地落到我們的手中,何樂而不為呢?」

    頓了一頓又道:「何況,『兵者,不祥也,聖人非不得已而用之』,一旦與草原民族開戰,我青州的損耗將會十分巨大,得不償失啊。」

    高覽在一旁插嘴道:「張郃所言極是,草原無邊無際,草原民族逐草而居,有草的地方就可以生存,可是我漢人卻以耕種為生,軍隊所需的糧草均需要從遠方源源不斷地運送,這才能充足的補給因為追擊草原民族而離我們越來越遠的軍隊的需求。這還不算,為了運送大批的糧草,運糧的士兵每天的糧食消耗和車馬的修補又是一個大問題,還有,草原茫茫無際,我軍投入多少兵力都不為多,那些草原民族神出鬼沒,若是繞過我軍的進攻部隊,偷襲我軍的糧草,且不說我軍將會遭受到的慘重損失,就是在外征戰的士兵因為無糧而心生怨言,甚至陷身險境,以至滅亡,故此,還請主上三思!」

    張郃面色鄭重的點了點頭。

    太史慈看著高覽,心中卻在驚訝此人思慮的周詳,沒有想到這個在趙雲槍下一個回合都沒有走上猛將居然如此有頭腦,真是不簡單。若是培養得當,這個高覽絕對可以獨當一面。

    想到這裡,太史慈微笑著啟發道:「高覽你說得很對,不過若是總結起來,我想高覽你的意見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其一就是糧草消耗、甚至是對我青州的經濟影響問題;其二則是安全問題。」

    高覽點頭。

    太史慈側頭看向魯肅,笑道:「子敬,你說說看,這兩個難題有沒有辦法解決?」

    魯肅笑道:「其實這兩個問題都不是問題,在青州,糧草一向充足,而且馬鈞先生帶領學生發明了很多的農具,對提高糧食產量作用很大。而且這幾年來隨著冀州的穩定,我們又把大量的土地掌握在手中,更在剿滅頑固的世家大族的戰鬥中得到了很多的糧草,所以糧食絕對不是問題。」

    頓了一頓,魯肅又笑道:「至於說到糧草的運送,張郃和高覽你兩人沒有去過青州當然不知道,而且冀州這兩年的變化也很大,在主上的提議和管寧先生的組織下,青州和冀州開始大量修建官道,這種官道每年都會受到妥善的保養,而這種官道青州發明的馬車是相配套的,你們根本就像想不到這種馬車在這種官道上飛奔的時候到底有多快,再加上優越的性能和堅固的結構,所謂的額外損耗已經被大大降低了。」

    張郃和高覽都是軍事型人才,對於國計民生知道的並不多,在他們的觀念裡,青州的糧草運送部隊和其他諸侯應該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才會有此一問,此時一聽魯肅的解釋,登時大為放心。

    魯肅又道:「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根本就不必從後方運送糧草。」

    張郃和高覽大為奇怪,眼神中露出詢問的目光。

    魯肅神秘一笑道:「這就是主上為何那麼在意田疇的原因了。你們想一想,若是我們可以在草原上建立新的城市,開墾荒地……」

    張郃和高覽一愣,馬上想到其中的關鍵。

    這麼做其實等於把軍隊的後勤補給弄到了前線處,當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張郃卻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可是我們到哪裡去找那麼多的人,把他們遷移到這裡來呢?」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這個不是問題,甄氏家族的五萬族兵雖然打仗不是行家裡手,但是說到農業生產絕對是第一流的好農夫,把他們遷到此地,這就是一個人力來源,還有,在豫州的戰場上我們手邊了十萬多黃巾軍,連同將領,我們可以一併遷到此處來,前後加在一起就會有十五萬人之多,再加上幽州本地的居民,我們在人力資源上絕對不會成問題。」

    魯肅又道:「你們兩人也應該學習一下了,主上早就說過,戰爭要帶來利益才行,所以在我們對外開戰的同時,主上肯定已經確定我們會獲得哪些利益,又怎麼說的上『兵者不祥』呢?」

    張郃聞言計較了一番,便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因為在建造規劃方面他完全是一個生手。至於說到搞經濟,則完全一竅不通。

    太史慈站起身來,沉聲道:「當然,我會把這些人好好規劃一番。甄氏家族的五萬人接受訓練已經很久了,很容易指揮,所以用他們來建造新城和開墾荒地最好不過;至於說到黃巾軍,他們雖然也是農民,但是已經劫掠成風,還需要好好管束才可以,我準備讓他們從事畜牧業,把草原民族的長項搶到手中,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在草原上的牛羊就可以壓搾乾淨那些草原民族所有的生存空間。」

    太史慈的話令張郃和高覽震驚不已,沒有想到太史慈竟然會想出這種主意來,就連魯肅也吃驚不小,他原本以為太史慈把這十五萬人遷到這裡之後完全從事農業生產,沒有想到太史慈會有如此分工。

    太史慈這麼做當然是有原因的,一個方面是太史慈不希望破壞生態環境,一旦把北方的草原和森林毀壞掉,那麼土地沙漠化會成為華夏民族以後的大問題,身為「後來人」的太史慈當然知道「沙塵暴」的厲害。

    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從改善民族體質出發,太史慈很希望華夏民族的食物逐漸以肉類為主,這樣,我們民族的人民的體質可以得到不小的改善。

    正是因為這兩個方面,太史慈才想要大力發展畜牧業,當然,太史慈已經想到了放牧資源的規劃問題,放牧過度同樣會導致土地沙漠化的問題,這就需要用植樹造林來改變。

    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中國,要植樹造林改善土質真的要比後世容易得多了。

    高覽卻在考慮另外一個問題,沉聲道:「主上,您說黃巾軍難以管教,把他們派到這裡,會有不出紕漏,這群賊寇已經劫掠成性,不服管教慣了,若是這其中有人叛亂,草原這麼大,那可是不好收拾。」

    太史慈微笑道:「這一點我早就想到了,首先,我會實行我們大漢一直就有的戶口制度,把所有人員都登記在案;其次我會在這裡實行特殊的獎勵制度,畢竟草原的生活不比內地,十分辛苦,我會用優厚的補貼和低廉的稅收牢牢的抓住這些已經過夠了苦日子的黃巾軍的心,要他們知道只要安分守己就會有好日子過;更何況,我帶來了趙雲,子龍對草原民族十分熟悉,有子龍在此,軍事方面絕對沒有問題,更何況以子龍的聲名,那些黃巾軍應該十分懼怕才對,要知道我此來帶來了一萬青州騎兵,隨後還將逐漸派遣兩萬青州騎兵,有此三萬雄師,還有誰敢有異心?」

    魯肅在一旁接口道:「主上此計大妙,尤其是這些黃巾軍說到底還是一些農民,他們除了耕種之外沒有別的謀生技能,可是在茫茫無際的草原上,他們除了接受主上的安排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即便是以劫掠為生,也會因為路途不熟而難以為繼,更何況幽州自古以來民風剽悍,他們何來資格劫掠別人?一個弄不好反倒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獵物。」

    張郃和高覽聞言點頭,當然最能說服他們的還是太史慈採取的政策,絕對可以安定這些被遷移的百姓的民心。

    太史慈轉過頭來冷笑道:「你們說得對,草原民族一向是逐草而居,有草的地方就可以活下去,因此我們要把戰爭的方式由驅趕他們變成搶奪草原,當我們在草原上建立一座座城市,當我們漢人的牧場佔據了水草肥美的地方,我看他們還有多少生存空間?當然,這絕對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不過沒有關係,杜絕邊患並非是一日之功,既然早晚有人要做,那就由我太史慈做起!」

    趙雲、張郃和高覽用力點頭,被太史慈這種不計成敗的心胸所感動。

    魯肅奮然點頭道:「正是如此,不過我們必須要盡快地掌握放牧的方法。畢竟這並非是我們的長項。」

    太史慈微微一笑道:「這方面我們不妨和劉虞學學,適當的聯絡一下那些草原民族。」

    眾人一愣:太史慈剛才還在說和草原民族開戰,怎麼這麼一會兒又有了這種說詞?

    太史慈環視了一周,笑道:「並非是我出乎爾,反乎爾,劉虞是去安撫那些強大的少數民族部落,而我則是要聯絡一些弱小的部落,我們要從他們那裡學習有用的草原知識,有了這些世代相傳的寶貴經驗,草原將不再可怕!」

    眾人恍然大悟,心到原來如此。

    太史慈冷然道:「我們可以幫助這些小民族驅趕那些來自草原的強大敵人,讓他們心存感激,在傳授給他們一些漢人的農業知識,至於他們感興趣的種種漢人的珍玩則可意義非常低廉的價格賣給他們,告訴他們只要和我們成為朋友,不必搶劫,也可以得到無數的好東西,而且,我還將請一些人到我青州的五德院去傳授草原知識,以國士的身份給與禮遇,我就不相信他們不心動!哼!早晚我要他們失去草原民族的本性,漸漸適應我漢人的生活。」

    張郃的眼睛亮了起來,喃喃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太史慈仰起頭來,沉聲道:「其實劉虞打得也是這個主意,不過劉虞算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所安撫的少數民族部落十分強大,即便是把他們遷到內地,在短時間內也無法漢化,又因為他們聚居在一起,反而會因為深入我大漢的腹地而變成心腹大患!」

    趙雲等人聞言點頭。

    魯肅卻露出思索的表情道:「主上所言極是,這個劉虞的安撫政策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看看并州的於伏羅,實在是最好的例子,南匈奴也算是接受漢化了,可是因為聚居的關係,反而成為了我大漢在北方的一個潛在危險,我看主上在并州承認了於伏羅的地位,本來十分擔心,但是今天聽了主上這番話,我就知道主上早晚會收拾於伏羅的。」

    太史慈心中卻想著後來的匈奴貴族劉淵,當時的南匈奴已經被漢化了百多年時間了,可是怎麼樣?一旦當時政府有難,馬上就會趁勢而起,取代了西晉。

    縱觀劉虞的政策,也存在這種危險,如果幽州政府強悍的話,倒是可以威懾少數民族一時,可是一旦有事,少數民族馬上就會趁勢而起。

    現在劉虞死了,正是少數民族發展壯大的良機,藉著為劉虞報仇的機會大肆入侵,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歷史上,阻擋了少數民族這種居心的人先有袁紹,後有曹操,可是現在歷史已經改變,既然自己謀奪了幽州,那就要負起這責任來。

    想到這裡,太史慈轉過身來冷然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是那些少數民族真的臣服於劉虞,那就應該在劉虞和公孫瓚交手的時候來幫忙,而不是在劉虞死後才來貓哭耗子假慈悲,那分明就是對我大漢的疆土有野心!」

    太史慈的話說得張郃和高覽心中一震,一直以來,他們都認為安撫少數民族也是一條好計策,但是被太史慈這麼一說,才發現事情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太史慈卻微笑道:「但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先消滅掉公孫瓚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