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三國 正文 第五百九十九回 劉明新政
    皇帝傳位給劉明幼子劉夏。

    這一消息在幽州上層董延開來不亞於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於幽州上層來說擁護劉明登上皇位那是他們共同的心願。否則他們也就不會集聚在劉明的旗下。難道還當過家家似的打完天下就讓給別人?那他們這些大臣豈不全都越混越回去了?

    只不過在這些人等計劃當中在劉明武力取得天下之後世間再無敵對勢力之時召集劉氏宗親:祭天上彈天子無德而後公推劉明登上皇位。

    可如今這一來天子傳位卻直接繞過了劉明傳位給了劉明的幼子劉夏這麼一個剛滿週歲的小孩。這其中可爭議的地方就多了。

    而這些紛爭也絕對不止是那些知道消息的幽州上層就連劉明的核心智囊團對此也是分歧不少。

    就拿荀域、荀攸叔侄來說雖然王允搞得這麼一手大大出乎了這兩人的意料之外跟他們原先的設計大大不符。可是荀域、荀攸卻是歡欣不已絕對擁護的。

    荀域、荀攸大氏族出身自幼受的教育那就是忠君擁護正統就連跟隨劉明那也是因為劉明勢大、仁君之外那也與劉明有靈帝親口承認的皇族正統身份有關。

    故此如今王允搞得著一處雖然出乎荀域、荀攸地意料之外可皇上傳位的正統性那可又比宗親公推的正統性強得多了。這在荀域、荀攸地心目中那優先級別絕對是第一的。

    於是荀域、荀攸給劉明的建言就是:「君權天授天子傳位乃是大統不可辭!」

    然而郭嘉。賈詡卻認為:廢長立幼。乃是亂政之根苗。

    決不可因為一個名分而遭致最終的隱患。

    於是郭嘉、賈詡給劉明的建言就是:「幽州大興乃中興之貌。我主為開國之主。無需假手他人。且自古長幼有序廢長立幼亂政之根苗。不可不防。當借此開國自立門戶。安天下與大同。」

    至於楊軍、蔡琶這回倒是沒什麼看法。

    那楊軍乃是跟著劉明一步步走過來的深知劉明的底細。

    對於楊軍來說只要這皇位最終落在劉明的家中他那一輩子就算沒有白活。至於皇位給誰那都是一樣地。這也許就是一個人年紀大了看待兒孫們地一個天真想法。

    而那蔡琶那心裡可就複雜多了。雖然對於蔡琶來說劉明幼子劉夏是他女兒生的嫡子。可劉明長子劉振那也是他女兒生的嫡子。而且還是嫡長子。這對於蔡琶這種大儒來說規矩是不可廢的。這皇位就應該是嫡長子劉振得。但是。天子待天而行事皇命不可違。這對蔡琶來說那也是一個束縛。難啊!

    原本這種爭分地局面往常都是在劉明的大而化之下最終有一個非常圓滿讓所有人都認同的方案而劃下句號。但是這一回劉明也不知道怎麼搞得在得知消息之後聽完眾人的建言就那麼不一隅的走了。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給荀域、荀攸、郭嘉、賈詡等人。

    雖說這也讓荀域、郭嘉等人再次明悟:雖然主公劉明把大部分地工作都拋給了他們平常主公不管也沒什麼要緊的。

    可少了劉明確實就跟少了一根主心骨一樣。但是如今這局面劉明哪能一走了之呢?該來的事情終歸是要來的躲能躲得過麼?

    對比於這些大臣的分歧劉明地內室確是沒有什麼爭論。風平浪靜的很。不得不說在張秀兒的內宮軍事化管理下劉明的內室那還真是高度的統一。觀點也是出奇地一致那就是蔡琰的長子劉振才是應該登上皇位繼承劉明勢力的繼承人。

    因為張秀兒有過其父張角被兄弟暗害地經歷。故此張秀兒在蔡琰生下嫡長子之後就全力培養劉振文治武功而對那些後來的孩子包括她自己地孩子劉毅在內都是引興趣讓那些孩子追逐各自的天性愛好。

    這些外面人不清楚劉明的家事可包括蔡琰在內的所有內眷那都是一清二楚這劉振早就是劉明內定的接班人那豈是可以輕易改變的?對於這種早就明悟了事情自然也就不會有人有什麼奢望了。何況能有奢望的人也就是蔡琰和張秀兒而已。可這倆人的意見出奇一致那還什麼可爭論的?

    不過內室不得干政。這也是劉明早就訂下的家規。故此倒也沒人在此時干擾劉明。包括張秀兒在內。

    哪此時的劉明到底在幹什麼?逃避麼?還是說來自民主時代不想讓子孫當這個皇帝?

    當然不是了。對於劉明來說這麼多年劉明在手下那麼多名人、賢士的擁護下對於奪取天下登上皇位早就有所覺悟了。怎麼可能對此逃避?

    至於那讓後世子孫繼承皇位那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劉明可還沒偉大到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卻要實行什麼民主讓別人坐享其成。而且如今這個年代恐怕也不會有人想到什麼民主那怕是賦予的權利稍為大了一些少了一些權利的制衡都有可能形成權臣當道的危局。何況就算是在民主社會老子列業那也是給兒子萬萬沒有胳膊肘往外拐給別人的道理。

    只不過劉明雖有對登上皇位的覺悟。可因為孩子都小這繼承人的想法事先確實沒有考慮的。

    這劉明畢竟來自二十一世紀深知歷史造就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花無百日好。千秋萬代的帝國那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個家族再優秀即使可以保怔幾代人的人賢明可終究難免出現一兩個昏庸。這也是現代家族企業多聘用職業經理人的根本所在。這一點早在劉明上的企業課上就明白的很。

    而大到一個國家的變遷那可就更不是一個家族沒落可以罷休的。更是一個家族地毀滅之日。而且就算沒有外因。為了皇權。名利。兄弟相殘者比比皆是。這些卻都是重視情誼地劉明所不願看到的。

    尤其是這個皇位還是傳給劉明他的幼子劉夏這就更讓劉明不滿了。劉明在現代那會兒。慈禧選小孩當皇上的把戲那可沒少知道無論是電視書籍都沒少介紹。對此劉明可使深惡痛絕地。一個週歲大的孩子能有什麼處理國家大事的能力?就這樣受人操控長大的孩子又豈能沒有逆反心理而胡作非為?什麼國家大事百姓民生這在遠離貧苦的孩子心裡又能有什麼具體的認識?

    這一點。劉明甚至比較欣賞張秀兒的做法因人利導引孩子的興趣之後再加以教育的方法。只可惜大兒子劉振卻被她操練很辛苦。不過劉明也知道。這也是當初自己那一句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惹得禍。

    故此劉明如今腦袋裡面雜亂地東西巨多。而那些百十年才有可能生的事卻也不是可以立即拿出理論來和眾人商討的。而那些因由。更是還需要熟慮後才能在不引起眾人疑義的情況下和別人說起的。所以。劉明才會獨自一人靜思。

    劉明這一想就想了整整七天這才有了些脈絡。而此時王允早就到了幽州暫時住在關羽地府上。等待劉明的接見。

    說實在的王允對於自己到了幽州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得到劉明地接見既是不解又是惶恐。而且住在關羽府上之後隱約聽聞幽州上層的紛爭那就更是不安。

    老實說王允獻策劉協使其讓位給劉明幼子劉夏王允並沒有打什麼壞主意。

    畢竟王允忠心於漢室正統不惜身死自然也就不會對代表漢室正統地皇位人選有什麼不利的想法。這大漢朝帝室無後從族親中選擇繼承人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遠的不說就是那靈帝不也是解讀亭侯劉某之後麼。而今的皇上雖然年輕可終究無後就連那頭胎的龍子也給曹操扼殺在董貴妃的腹中誰知以後還會不會有。王允如此作絕對不會遭到任何非議。

    而至於立劉明的幼子那更是王允私下討好劉明的一個行為。

    在王允來說皇室正統只要是嫡子就可以了長幼其實並無分別全憑皇上的喜好。就連當今的皇上劉協也不是靈帝的嫡長子甚至連嫡子都不是只不過是王美人所出。不照樣是代表著漢室的正統。

    故此劉明的哪個孩子來接受皇位在王允看來意義都差不多。而之所以建議由劉明的幼子繼位那就是因為劉明的幼子年紀小繼承了皇位也不是繼承了一個正統的名號其他的什麼意義都沒有照樣還是需要劉明出面一統天下。這也就跟當初桓帝無後在漢室宗親中挑了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孩劉宏當皇上一個意思。

    而且如此一來等劉明幼子長大了那劉明也差不多到歲數給該退休了。正好交權。劉明父子兩不耽誤。絕對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買賣。這要不是王允覺得劉明乃是劉協的叔父這皇位沒有向上傳的道理。王允甚至會直接建議劉協傳位給劉明。畢竟誘餌越大動力也就越大。只要劉明能早日出兵一統天下重振漢室正統的威嚴那就足夠了。

    因此王允好心好意辦了如許多的事情再來到自己女婿府上卻隱約聽聞自己好似好心辦了壞事又怎麼能不惶恐?

    可偏偏關羽此時又不在府上而他那乾女兒雖然因為替張秀兒掌管青樓聯盟而消息靈通可終歸是女孩家與那些幽州大臣還是不能直接通話的。這王允無人商量又豈能心安?

    而劉明考慮了一些脈絡後雖然知道王允來了可在沒有最終方案的時候還是沒有接見王允。而是先叫來了自己的核心智囊團來完善。畢竟劉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想出來不過是根據歷史的借鑒所構思的一個框架和可能。具體的完善還是需要哪些腦袋好的專家們去完善。如今這麼好的人力資源那真是不使白不使了。

    待眾人到齊劉明先闡述了自己的構想道:「金太師王允攜皇話、玉璽來我幽州。我幽州大興此必然也。然天下無萬世帝國夏商周乃至未秋列國盡演國之興滅。而其中無不是內憂而至外侮。蓋一國之清平雖列強不得加身。然人力有儘是子孫千代優劣皆有無人可保。」

    而國之清平卻又盡系一人。此國不長存之必然。故本公思之。

    以體制補人力之不足。設三閣一處理天下事。此三閣為:

    龍圖閣、文淵閣、仲裁閣以及軍機處。龍圖閣設閣老二人主事十人。主管天下民生路橋建設凡與民與國之事盡皆管之官員升降亦在其中。

    劉明說到這裡屋裡的其他人就已經全都傻了。這龍圖閣的權利也太大了吧。這與皇上本人又有什麼區別。當下荀域、荀攸連同郭嘉、賈詡、揚軍等人齊聲勸道:「不可。」

    劉明擺了擺手制止他們繼續說下去開口言道:「爾等且聽我說完再議。」眾人遂不語。

    劉明繼續說道:「這龍圖閣主管民政卻也是只管民政。

    各地均設民政所管理當地民政使其當地繁榮富強。如此各縣設民政所各州設高級民政所各縣民政所受所在州高級民政所轄。而各個高級民政所最終受龍圖閣所轄。從而使全國上下如臂使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