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說,中國古代戰車是指專為作戰使用的各種戰鬥車輛的總稱。
)它由原始社會晚期木板圓輪式陸上運載工具演變而來,除了輜重車和特種攻城車外,主要有商周車戰時代用來乘載士兵作戰的木質戰鬥車輛,以及宋代以後裝備各種兵器的戰鬥。
據文獻記載,我國在遠古時代已有車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車使用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在周武王滅商的牧野(今河南淇縣以南衛河以北地區)之戰中,就動用了三百乘戰車。到了春秋時期,戰車發展到鼎盛階段,千乘之國已不稀罕。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在城濮(今河南濮陽,一說今山東鄄城濮陽集)之戰中,雙方各出動了七百乘戰車。到春秋末期,有的諸侯國擁有戰車達四千乘以上。春秋戰國之際,雖然由於步騎戰興起,車戰地位逐漸下降,但各諸侯國擁有戰車的數量仍然相當可觀。直到漢代初年,戰車在戰爭中仍然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車戰時代的戰車,在形制構造上大同小異。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構造,不但在《考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而且還有出土實物可資考察。它們一般是獨轅、兩輪、長轂;車輿(車廂)是橫寬豎短的長方形,門開在後方;車轅後端壓在車廂和車軸之間,轅尾稍露在廂後;車轅前端橫置車衡,衡上縛附兩軛,用以駕馬;車體都是木質結構,通常在重要部位裝著各種青銅製的車器,目的在於增加車身的堅牢度,便於縱橫馳騁,在一般「錯轂」交戰中不致被損壞。
車戰時代的馬車由兩馬或四馬駕挽,以四馬為主。從殷墟出土的車馬裝具可知,大約在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商代武丁時期,每乘四馬戰車的編制裝備已經制式化。按當時規定,每車編左中右三名甲士。左方的甲士持弓箭射遠,稱車左,是車首;右方的甲士執戈或矛同敵擊刺,稱車右;居中的甲士稱御者,佩劍一把。在通常情況下,車上裝備五件兵器,稱作「車之五兵」。《考工記》所記載的「車之五兵」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分別插在輿側的固定位置,供甲士臨戰使用。兵器的這種裝備方式,具有長短兼備、遠近結合的特點。不過戰車裝備的兵器也並非千車一律,種類和多寡稍有不同。
到西周時期,為適應作戰的不同需要,戰車的分類已經越來越明顯。據《周禮·春官》記載,當時的戰車已分成戎路、輕車、闕車、蘋車、廣車五大類。戎路也稱戎車,是國君或統帥乘坐的指揮車。輕車便於往來馳騁,是攻擊型戰車。闕車負責警戒和補充缺損的戰車。蘋車是一種防禦性戰車(據鄭玄注「蘋猶屏也」),可互相聯結成屏障,以抵擋或阻滯敵軍的進攻。廣車兼有攻防作用,主要用作防禦。
西漢以後,步騎兵逐漸取代了戰車兵,作為車戰時代的戰車,便逐漸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