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梵不是第一次到碧玉苑。
胤軒十一年,上任宰相黃無溪做六十大壽,他曾經領著一群年輕的朝臣到碧玉苑向他祝壽。暮春時節的碧玉苑修竹蒼翠碧柳如絲,漫天風絮映著點點紅杏粉桃,中間士子文臣舉杯祝唱,歌詠怡然,盛況當真可以用「群賢俱至,少長咸集」來形容。
只是,雖然景致風光令人流連,但朝臣之間彼此的立場見解多有不同,尤其當時恰在改革初始最艱難之日,身為策劃總掌的柳青梵也只有像祝壽這樣的場合才可能出現在元老重臣的府上。等到胤軒十四年黃無溪辭官歸鄉,碧玉苑被胤軒帝賜給了年輕宰相林間非作為府邸,那時青梵卻又不在承安京中了。
再次看到碧玉苑碧柳如煙的美景,青梵臉上的笑容竟是在全然的不知不覺中一點點加深。
林間非微微笑著,將青梵一路引到後院的假山石亭裡。碧玉苑中池塘之水與苑外暢柳湖相通,從石亭可以看得碧玉苑全部景致,也可一窺苑外湖上風光。此刻夕陽斜照,水面如金銀遍撒,風過之處波光粼粼,水氣中更顯湖邊碧柳間如雲如煙。對著如此美景,青梵長長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吐出,轉向林間非的臉上笑容亦如陽光燦爛。
「平日只要回來得早,我都是在這裡用的飯。」林間非笑著點向亭中石桌上四碟點心,「家裡也都知道這個脾氣——剛剛白琦說要親自下廚顯一顯身手,青梵先點點饑?」
「不,我要留著肚子,絕不辜負嫂子的手藝。」
林間非無奈似的搖搖頭,抬起眼看見苑中小徑上一個男孩在向這邊張望,頓時露出笑容,「子長,過來!」
見男孩應聲一溜小跑趕到假山亭前,青梵不由輕笑。林間非手臂一伸,已將孩子攬到身前,「青梵,這是子長。」頓一頓,語氣之中增了三分強調,「我的大兒子,袁子長。」
這就是林間非的妻子白琦帶過門來的那個男孩了!林間非是一朝宰相首輔,婚姻大事影響眾多。但他娶了平民不說,還將妻子先夫留下的男孩定為自己的長子;既然將他定為長子,卻又讓他保留了生父的姓氏,林間非如此作為,轟動朝野也是自然之極的事情了。青梵雖然身在西陵,但北洛朝中大小事情都有屬下一一記錄稟報,對林間非這個「大兒子」一直都十分好奇,此刻看到本人,也顧不得小孩子初次見面容易認生畏懼,當時便忍不住細細打量起來。
眨眼之間孩子臉上從膽怯緊張到歡喜驕傲的神情沒有絲毫逃過青梵的眼睛。見他隨即掙開了林間非懷抱的雙手,鎮定從容地走到自己面前穩穩跪下,磕了一個頭,然後抬起頭說道,「子長見過叔父!」青梵心中更是十分喜歡。「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嗯,我可不能白白受你這麼個大禮,」一邊抬頭看向林間非,「間非兄,可捨得讓這孩子跟我吃些苦頭?」
林間非頓時喜出望外,「若是青梵有意,那可真是子長的福氣了——子長!」
孩子已經機靈靈地跪下,「子長拜見師傅,請師傅多多教誨、多多指導!」
青梵哈哈大笑,伸手將他拉起,「好孩子,真機靈!幾歲了?讀了什麼書?有沒有學武?」
「回師傅,子長今年九歲了。」袁子長已經完全拋開了初時的怯意朗聲回答。「跟母親學了《通考策》第一卷的頭十篇,父親大人教了《國史》裡藝文志和地理志,現在在讀《四家縱論》的序志篇。子長沒有學武。」
《四家縱論》是青梵按著儒墨道法四家的學術旨意,融合了諸子思想,重新編了章節加了批注,和太學眾人議論了最後整理出來編成的一本冊子。前有序志,再是四家分章詳細的論述,然後是一個諸子精要的合著,最後列出他所知的歷代學者比較重要的結論評注,當中還添加了許多柳衍和青梵自己討論的內容。西雲大陸本來自有學術流傳,但既然有周天神明以血脈子孫的各國君主統治世界,專精的帝王治世之術所傳不多也不興盛。柳衍學究天人藏書無數,對青梵提出的各家思想也是驚歎不已,更不用說志在天下的胤軒帝風胥然了。因此這本來是專給藏書殿讀書的皇子們講學用的課本,書編成時交給胤軒帝審核,皇帝大筆一揮,於是《四家縱論》從此成為北洛學子入門必讀。
至於《通考策》則是北洛歷次大比策論文章和太學士與朝臣評議的總匯。三年一修一印,但頭兩卷基本的學術取士思想卻是從來不動,詳細述說了四家的政見主張,太學士的評議之外更有胤軒帝的御批。因為是通考之策,所以青梵處理這一部分時力求文字簡明暢達,結果民間的先生拿此教授孩子語言文字順帶讀書考試之用的極多,倒也是一個可以理解的意外。
聽他答的有條有理清清楚楚,青梵不由滿意地點點頭,隨即轉向林間非,「四家學術太難太煩,還是先讀些基本明德的文章比較好。嗯,聽他讀的這些,似乎完全沒有詩詞歌賦這種養性誼情的文字?雖然間非是一朝宰相經濟天下,但文士到底是文士,風花雪月才顯生活雅趣。孩子雖然小,《承京落華辭》和《京都歌賦合集》還是可以教讀的嘛!」
「青梵是太傅,自然比間非清楚。」林間非狡黠地笑一笑,「反正我這兒子已經交給你了,怎麼教導是你的問題,間非完全不需要操心。」
青梵頓時大笑,「真是用人如神的林相大人,能利用的半個也不放過!就這麼脫了干係,嫂子那邊通得過?」
「怎麼通不過?!你可是柳青梵啊——琦,你說是不是?」
「柳太傅肯教導子長,白琦在這裡拜謝了!」
二人尋聲望去,只見一個淡粉色長裙的少婦,身後領了兩個端了大托盤的僕人,站在山石小徑上向二人笑盈盈行禮。青梵頓時站起,雙手抱住,躬身行禮,「柳青梵見過嫂夫人!」
※
宰相夫人,就算再賢惠淑良,能夠親自下廚洗手做羹湯的不多。
北洛堂堂的宰相首輔,家裡偌大一座碧玉苑,上上下下屋裡苑內的僕役奴婢不下五十,身為當家主母每日查點府用過問油鹽都嫌忙碌。何況還要伺候丈夫教養幼子,就算初時出身寒微,幾年下來也是食移氣、居養頤,女紅針黹雖不至於放下,但家常菜色的鹹淡把握比起每日瞪著鍋鏟的廚子總是要差了一些的。
所以,在第一口嘗到白琦手制的魚蓉豆腐的時候,青梵臉上的驚訝根本沒來得及收回就落入等候已久的宰相夫婦眼裡。
雖然一直以白琦的廚藝打趣林間非,自幼便精於飲食的青梵其實並未對白琦的菜餚做太大的期待:主母親自下廚,奉菜餚待客,表達的更多只是一種心意,或者說是一種相待相交的禮節。林間非與他私交深厚,本來並不拘泥於此,但此刻白琦按照常人所見的至交之禮一一行來,卻讓人只覺自然之極。
菜餚精美,湯水清爽,配上香米煮的糯糯的飯,青梵一邊誇,一邊與林間非爭菜——白琦看得眉開眼笑,旁邊的袁子長則是瞪大了眼睛:林間非待他極好,為人又寬容溫和,但這樣不拘行跡在他面前卻還是第一次。而京城裡的孩子,青衣太傅柳青梵的事情從小就是當故事聽當神人供,雖然今日見到真人更得他收為門徒且有父親在場明證,但孩子的心裡還是覺得暈暈然做夢一般。此刻見他吃飯說話,席間談笑風生,只覺得眼前之人距離故事當中那個無所不至無所不能的青衣太傅越來越遠。
林間非自然知道男孩心意,心下暗暗好笑,看向青梵的目光也更多了兩分親厚溫和:青梵每每稱自己為兄,但自己卻不敢隨隨便便以他為弟。只因初交之時深覺青梵心思太過縝密周到,行事為人又是一味的老成持重,與他的年紀十分不符;只有在柳衍面前極偶爾流露出的天真稚氣,才會勉強提醒自己其實柳青梵還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擎雲宮中的柳青梵性情沉靜淡漠,萬事計算於心,遠離了擎雲宮行走西陵的這五年雖然聽到他「痕公子」風流瀟灑之名,但所謂的面具偽裝也便不過如此。自己與他相交深厚,才知道柳青梵唯有在至親至信之人面前才會流露出無拘的一面。此刻見他誇得真心吃得香甜,一貫沉靜的面具被拋得徹底,林間非竟是忍不住生出一種對長兄對幼弟的深深寵溺來。
「嫂子的手藝……真是沒說的。」接過白琦含笑遞來的手巾抹一抹嘴,青梵一雙幽黑的眸子閃閃發亮,「就是間非兄的文采蓋世,只怕也找不到足夠的詞句來形容這一餐的美妙!」
「把盤子吃空就是最好的讚美——青梵難道會不知道?」林間非笑著看向白琦,「夫人可再幫為夫添一碗飯來?」
「青梵不拽文是謙虛,你在這裡酸唧唧地說什麼?又不是花朝節唱大戲。」瞪了林間非一眼,手上卻是接過瓷碗來少少地添了半碗,「晚上還是少些,別一時高興便吃多了積食,對身體不好。」
「是是是,夫人所言最是!」林間非開開心心接過碗,隨即又看看一邊袁子長碗裡,「別總貪著肉食,小孩子要多吃些菜蔬才行!」一邊說著一邊挾了筷菜心送到他碗裡,「哪,把這些吃掉,不許挑食。」
青梵含笑看著眼前一幕天倫共樂的圖景,心思卻早已飛到千萬里之外。
頭腦中一夫一妻一子三口之家圍著飯桌爭爭搶搶玩玩鬧鬧其樂融融的場景緩緩浮現,越來越是明朗清晰。
世家大族的禮儀,飯桌上原本最能體現:各人的座次、動筷的先後、選食的次序……就連咀嚼品味的時間長短都有一定的規矩;食則不言,吐音放筷,分菜布食,起坐告訴……所謂「為官三代方知吃飯穿衣」,許多東西唯有時間才能積澱到骨子裡。但對一個孩子而言,衣食言行的規矩講究更像是孩童天性的殘忍桎梏,能夠逃避世家規範如尋常百姓的吃飯玩樂,曾經是自己內心最深的渴望和記憶最快樂美好的片斷。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不被規範禮儀約束,也沒有沉甸甸的家族職責義務,只有至親家人的寵愛縱容——
為了那一刻的言笑晏晏平安喜樂,無論面對多少艱難苦困,都可以咬緊了牙關苦苦堅持;哪怕那一刻的歡樂幸福其實短暫,也可以動用全部的心力,去為自己至親至愛之人鑄造一個風雨無摧、自由從容的天堂。
無論自由的代價是否高昂,都是一念執著頑強支撐著,讓自己可以在夢想的同時,背負古老而龐大的家族一路穩穩走過。
為家族而生、擁有最純粹濃厚君氏血脈,天生便注定要為領導君氏家族走向輝煌竭盡心血生命的君無痕,在對家族、對血脈的堅持之外,其實有另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一個因為真正愛他之人所擁有的、關於自由無拘的美夢。
曾經的少年,在風的原野裡,在海的激浪中,在正望日出的孤峰上,張開了雙臂,夢想凌空飛翔。
那一刻,天縱寬,海縱深,身如疾風,飛越長空。
無需回頭,無需懷疑,更無需迷茫,無論身在何處,無論飛往何方,天地間總有一個地方會寬容地包含自己,總有無條件愛著的人等待著自己的回歸。
那是……血脈所繫、心情所依的家,夢想的起點和彼方。
為「家」而負擔起一族興榮,接受注定艱辛、注定孤寂、注定為家族奉獻全部的命運。並非無所怨無所求,身體的拘束換取的是心靈的自由;為心中所珍視的一角溫暖親情,從不以為自己付出了太多失去了太多。
「青梵,你變了」——不是一個人對自己這麼說,更不是一個人感受到自己心緒的波動,當強調著心意的決定一個又一個做下的時候,當過分強烈的堅定一次又一次展現的時候,當習慣於隱藏的心情無法抑制地叫囂著欲圖宣洩的時候……終於知道,再也無法欺騙自己。
原來,那個君無痕……從未消逝,無論在彼時還是在此刻。
原來,記憶,不是隨著時間漸漸淡忘,而是沉睡在心底,糾纏在血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