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戰穿金甲 作品相關 第二百二十八章決戰幽雲(十九)
    從大梁出兵以來北伐之戰一直順風順水已對幽州形成了合圍之勢范質退兵之語雖是讓人感到婉惜卻又在情理之中。

    魏仁浦、趙匡胤不約而同用目光探尋侯大勇。

    官場中人都遵行著一套潛規則它無影無蹤、無條無文卻深深地影響著官場中人侯大勇是北面行營都招討使魏、趙兩人都等著他先開口。

    「歷史莫非拐了一個彎又回到了原處?」侯大勇避而不談軍務臉有憂色地道:「陛下龍體沒有痊癒真是讓做臣子的擔憂。」8816口2

    「哎陛下身體時好時壞眾太醫都急白了頭用了不少藥方病情仍然沒有好轉真是讓人心急如焚。我已派人四處尋找陳摶道長和少林寺智能大師不過現在還沒有兩人的消息。」

    范質無意識地握緊雙手歎道:「這些和尚道士最喜歡裝神弄鬼關鍵時候全都靠不住。」范質是真誠的儒生對佛、道兩家都有成見此時陛下病重無可奈河之下他想起了陳摶道長和智能和尚。8816口2

    「陛下心憂幽州之戰不能親自指揮此戰已成為陛下心病為此數次扼腕長歎。」

    范質說到這裡眼睛已經滿是淚水他久久不語過了良久才道:「陛下病情日重已有回大梁之意北伐大軍隨時要做好搬師回朝的準備。」

    此時座中諸人都心如明鏡:陛下病重隨時都可能駕崩。

    第二天一大早侯大勇、魏仁浦親自護送范質來到固安渡口。

    固安渡口已成為一個大軍營汴河水師駐紮於此另外還有數千村民人來人往戰馬嘶鳴侯大勇一行來到渡口之時。恰有一支船隊在卸貨一些村民在拒馬河北岸挖壕溝一些人如螞蟻搬物一般從戰船上搬下貨物一派熱鬧繁忙景象。

    拒馬河已被周軍完全控制周軍在此設立了兩個渡口一個是獨流口渡口一個是固安渡口。獨流口北岸地勢狹小並不利於大規模的轉移物資和兵員固安渡口成為集散物資最主要的一個渡口而獨流口成為輔助渡口。侯大勇極為重視這兩個渡口讓兩位副招討使一人負責一個渡口魏仁浦精於吏事就掌管集散輜重的固安渡口趙匡胤則掌管獨流口渡口。

    固安渡口臨河而建了一個大型軍寨裡面輜重糧食堆滿如山是北伐大軍重要的後勤補給基地。時英率領著四千名汴河水師軍士守衛著這個重要軍寨。

    軍寨防禦措施極其嚴密。壕塹、柵欄、鹿角和弩台一應俱全四艘玄蛟戰船停靠在軍寨後面的河邊戰船前部各安有一部投石車。只有敵軍攻寨投石車就可在水中射巨石打擊敵軍。

    范質心中裝著柴榮的病情對固安渡口展現出來的強大軍力沒有興趣他帶著數十名騎兵馬不停蹄地通過浮橋迅消失在侯大勇的視線中。

    等到范質地背影徹底消失侯大勇這才臉色平靜地對時英道:「特製的木桶到否?」

    時英曾經當過出使西北的欽差參與侯大勇指揮西北聯軍大破黨項房當人之役極為佩服這位威震西北的宰相他原是王樸的親信。王樸死後他就與侯大勇過從甚密算得上侯大勇的重要助手。

    「用黑油布蓋著的都是。」

    在軍寨的西北部黑油布隆起如小山一般旁邊站著一人正是軍器監王玨他見到侯大勇和魏仁浦急忙跑過來行過大禮。

    王玨親自揭開厚厚地數層黑油布露出一個個木桶。木桶是極平常的木桶只是每個木桶下面都有一條筷子粗細、長短不一的繩子「這些繩子是請大梁、鄭州、還有大名府最著名的爆竹工匠來做的使用之時把這些繩子用一根大繩串在一起火花依次而過先點燃的繩子要長一些後點燃的繩子要短一些我們試了幾次能按照侯相的要求做到同時爆響。」

    爆竹在中原源遠流長是春節等節日中必不可少之物中原多有能工巧匠這木桶上的引線對於這些技藝精湛的爆竹工匠來說並不是能事。王玨受侯大勇提攜在軍器監主管火器官位也升到了五品也正是由於有了這個職位他才能輕易地找了這許多爆竹工匠。

    侯大勇對這些火藥極為看重他對時英道:「火藥怕水更怕火千萬要小心看管這塊角落就是禁區要派重兵守衛等閒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魏仁浦心裡已經盤算著退兵一事他精於吏事心裡早就有一桿秤幽州固然重要可是陛下身繫天下身體更加重要陛下久病不起退兵是近期之事可是看到侯大勇檢查輜重地認真勁似乎並沒有退兵地打算。

    魏仁浦心道:「侯大勇也是精明無比之人怎麼看不透如此清晰的形勢繼續興兵實有不智不論打勝仗還是敗仗都被落人口柄。」

    侯大勇沒有表情地在軍寨裡轉了一圈臨出寨門他重重的拍了拍時英的肩膀道:「固安渡口是北伐大軍的生命線時郎只要守住這個渡口就是大功一件。」

    侯大勇沒有在固安渡口多作停留快馬回到幽州城下無數傳令兵飛馳而出。

    中軍帳裡侯大勇、魏仁浦、趙匡胤又聚在一起。

    魏仁浦、趙匡胤都用複雜的眼光看著一臉嚴肅的侯大勇。趙匡胤似乎沒有聽清楚反問了一句:「真要對幽州起總攻?」得到肯定回答之後趙匡胤就看著魏仁浦。

    從固安渡口一路急行回來把魏仁浦累得夠嗆大腿內側已經被磨掉了一層皮火辣辣痛得鑽心正準備休息之時侯大勇又派出傳令兵請他在中軍帳前議事。魏仁浦一瘸一拐來到了中軍帳他本是一張白臉經過數個時辰的奔弛臉上滿是風塵。這倒給魏仁浦增添了少許英武之氣。

    由於在固安渡口有了心理準備聽到侯大勇的決定並不覺得特別奇怪。此時魏仁浦也必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了「在五月底對幽州動總攻是否過於倉促如今陛下病重實在不宜起這種規模的大戰。請侯相一定要三思而行。」

    侯大勇乾淨利索地應道:「收復幽州是陛下多年心願一場大勝定能讓陛下龍體康復。」

    趙匡胤則從歷吏和軍事角度來談問題「在顯德一年高平大戰獲勝以後我軍乘勝圍攻太原太原城防和幽州城防相近我軍數月猛攻都未能打下太原最後損兵折將無數。為陛下之憾事。太原之役侯相和在下都親身經歷想必侯相沒有忘記。」

    「兵法雲十則圍之。如今幽州城內有契丹軍三萬還有數萬青壯年也上城牆防守而我軍在城下不過七萬餘人實力雖然強過契丹軍卻沒有壓倒性力量契丹援軍還在源源不斷南下此時會戰勝負實在難料。」

    魏仁浦一邊聽一邊使勁點頭。

    侯大勇來到地圖邊道:「此戰我軍有三利一是我軍背靠拒馬河。有固安和獨流口兩個渡口運送輜重糧草沒有後顧之憂;二是古北口、德勝關兩個險關都被我軍佔領短時間之內契丹援軍難以到達幽州幽州現在已是一座孤城已是甕中之鱉;三是契丹內亂不止幽州城中契丹軍士氣低落而我軍收復三關三州士氣高昂。彼消我漲幽州軍絕對擋不住我軍雷霆一擊。」

    「此時正是收復幽州的最後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侯大勇沒有給兩位重臣說話的機會道:「陛下任命在下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我要對全局負責此戰地所有後果由我全權負責魏相和趙將軍不必多說大家齊心協力拿下幽州城。」

    范質走後侯大勇已經下定決心要先下手為強提前對幽州起總攻若柴榮病重而下旨退兵則喪失收回幽州的大好時機深知歷史展方向地侯大勇很難容忍這種事情的生。

    魏仁浦仍然不同意對幽州起總攻可是平常和顏悅色的侯大勇態度異常強硬他苦勸不住急派自己手下向瓦橋關的柴榮送上黑木奏折。

    趙匡胤從內心深處仍然傾向於「先南後北」在柴榮病重的情況之下也不同意侯大勇貿然起總攻他和魏仁浦一樣不約而同向柴榮送上了黑木奏折。

    第二天午時鐵騎軍吉青陽、慕容延釗控鶴軍韓通、石守信、張藏英羽林軍韓令坤、曹翰、高懷德汴河水師李繼勳時英陸續來到了中軍帳前。

    侯大勇全身披掛滿臉殺氣端坐帥帳之中營帳外是一百名手撫腰刀的黑雕軍親衛。

    「五月二十八日我軍對幽州起總攻鐵騎軍、控鶴軍攻打南城門羽林軍在東城門和北城門設防。」侯大勇口氣十分強硬沒有一絲商量的餘地宣佈了總攻幽州地日期。

    總攻令出以後北伐大軍地戰爭機器高運轉起來。

    由於有了水道之便周軍數百條戰船和運輸船日夜穿梭於永濟渠上把投石車、沖車、飛雲梯等大型設備運到了固安渡口和獨流口數萬村民也被強行押解到前線為大軍運送輜重和糧食。

    幽州城牆上的契凡軍士吃驚地現數日之間南城門就出現了近百架投石車這些投石車如一個個兇猛的野獸張著血盆大嘴隨時都有可能起致命一擊。

    上萬村民聚集在護城河上流他們用木筐裝上石塊投入到護城河裡一天時間就把護城河堵住河水漫出河道淹沒了無數村莊幸好南側還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河道護城河最終順著這條不知名的小河道匯入了拒馬河。

    護城河水被切斷之後護城河就成了一條壕溝上萬的村民在周軍軍士的押解之下挑土填入南門外乾涸的護城河兩天時間往日天塹就變成了通途。

    另有一萬村民就在護城河外築起土台中原人本是農耕民族祖輩們數千年來都和土地打交道要論和泥土打交道的水平遊牧民族自是難以相提並論就如論騎射水平一樣農夫豈是牧民的對手上萬人不分晝夜很快就築起了一個高台高台就如會芽地種子每日迎著太陽不斷地向上生長很快就擋住了城牆上軍士地視線。

    在高台後面已經挖出了一個大洞當這個大洞在比護城河略深一些之後就停止向下而是平行著向城牆靠近大洞裡面掏出來的泥土全部用來修築高台。

    從高台到南城牆不過兩百步之遠雖然過護城河時遇到一些稀泥給挖掘工作帶來一些麻煩但是人民的智慧是無窮地很快施工隊伍就調整了方案趁夜運來大批木料密密排列起來支撐起巷道過了河道之後工程進度便極為順利在五月二十五日夜終於挖到了幽州城牆之下。

    軍器監姚成林和王玨都通過地道來到了城牆之下他們兩人一個是駕橋的專家一個極為擅長用火藥兩人商議了一會又提出了新的方案。

    巷道在地底不斷擴張。

    周軍的進攻意圖已經暴露無疑蕭思溫每天都守在南門外城外周軍連營十里軍威鼎盛讓人望而生畏而村民則在日夜不停地變著戲法每日村民變戲法之時周軍總在一旁虎視眈眈契丹眾將只有無可奈河地看著自己的城防設施被衣衫破爛的農夫一點點摧毀。

    蕭思溫不敢出城作戰但是他對於守衛幽州城還是極有信心除了準備擂木、石塊、開水、猛火油等防守器具以外還把城內青壯年全部編入軍隊之中輪流上城守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