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抉擇 第七章 第十七節 首相的大計
    當隆武三年十月初簽定的《中日友好親善條約》傳回徐州城時已是十一月的下旬了。此時看著手中的《中日友好親善條約》以及朱舜水的奏報史可法和錢謙益兩人不由的皺起了眉頭。本以為使團這次只是為了走私軍火的事情前去與倭國交涉。可沒想到最後竟會鬧出如此大的事端來。不但燒掠了倭人的江戶城敲詐了一大筆錢財更逼得德川幕府簽下了這城下之約。最讓兩人膽戰心驚的是這次前去倭國的使團只有20艘戰艦,登陸江戶的人馬才3000餘人。遙想當年文安之役元軍數千艘戰艦數十萬的人馬都栽在了那東瀛小國。相比李海等人在大鬧了倭國後仍能全身而退在史可法看來真可以算得上奇跡了。兩人現在想想都有些後怕。

    但在一番驚訝與自豪之後兩人立刻就陷入了沉思。雖然按照朱舜水的說法使團是接受了德川幕府的邀請後才上岸幫助幕府平亂的。可是第二艦隊的行動依然充斥著諸多疑點。德川家光的突然暴斃與明軍炮轟江戶城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李海等人在接到幕府邀請後從容不迫的反應上來看更像是先前就有了準備一般。當然最讓人生疑的就屬這份《中日友好親善條約》了。條約上的條款詳細而又嚴謹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得出的。難道一開始孫露就打算用武力逼迫幕府簽定這份條約嗎?

    而一旁倚在軟榻上閉目養神的孫露一副悠閒冷靜的表情無疑清楚的證實了史可法和錢謙益心中的種種猜測。史可法的臉色頓時霜了下來。在他看來朝廷這次除了得到3000萬兩白銀的賠償金以及一座孤島的租借權外就再也沒得到其他好處了。條約中大部分的條款滿足的都是商會和商人們利益。看來這次還真給張慎言說中了孫露真的是在利用海軍艦隊為自家的商會打開商路。史可法在心中苦笑著想道。好一招先斬後奏啊。若是事先孫露告知一聲眾人的話,估計無論是自己還是錢謙益甚至是沈猶龍都會竭力阻止這一瘋狂而又不成體統的計劃。可是現在木已成舟說什麼都沒用了。史可法只是擔心等幕府恢復元氣後是否還會承認這份城下之約。是否會在日後給大明憑添不必要的麻煩和戰火。

    與史可法的忿忿不平、憂心忡忡相比錢謙益則顯得坦然的多。城也燒了,錢財也搶了,城下之約也簽了還能怎樣?孫露的做法雖然瘋狂但終究是算是一次成功的遠征。就算她事先告知了眾人,眾人又能阻止得了她嗎。與其糾纏於大國體統不如想一想如何處理那筆數目龐大的賠償金。3000萬兩白銀啊!那些銀磚都夠砌一間房了。怎能讓人不心動。不過以倭國這種寡民小國有那麼多錢嗎?就算是現在大明的國庫要想一下子拿出3000萬兩白銀都是捉襟見肘啊。該不會是朱舜水他們在誇大其詞了吧。

    想到這兒錢謙益將折子一合恭敬的開口道:「李將軍,朱大人這次幫助德川幕府平定內亂揚我大明神威實屬大功一件。朝廷一定要好好犒賞眾位將士才是。不過首相大人,恕下官直言幕府支付的賠償金數目巨大。這倭國又是東瀛小國一下子要他們支付如此巨款恐有困難吧。不如讓倭國每年支付歲幣來付清這筆款項。這樣一來也符合朝貢的規矩。」

    聽錢謙益這麼一說孫露這才睜開了雙眼從容的回答道:「錢大人放心,這倭國金貴銀賤向來就是囤積白銀之地。3000萬兩白銀雖不是小數目不過經過二十多年太平盛世的倭國還是支付得起的。不過介於朝廷如今特殊的情況朱大人他們會將一部分白銀在倭國就地兌換成大米運回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另外部分白銀將由朝廷出面借給商會在倭國投資以收取更多的回報。因此最終送抵朝廷的現銀約莫2000萬兩左右。」

    「什麼?首相大人直接將銀兩借給了商會?!」史可法驚訝的脫口而出道。借出去的錢還能指望收得回嗎?那1000萬兩白銀最後又會進了誰的腰包。這可是朝廷的銀子啊!越想越覺得生氣的史可法猛地起身指著孫露厲聲責問道:「首相大人,這可不是兒戲啊!商人重利輕義如何能保證他們會守信用?況且按照朝廷與幕府簽定的條款涉及的幾乎全是商會的利益。這份條約究竟是幕府同朝廷簽的?還是幕府同商會簽的!首相大人如此偏袒商會如何能服眾!朝廷讓商賈做代言人那朝廷的顏面何在!」

    「史大人,別激動,先別激動。坐下慢慢說嘛。」錢謙益連忙充當起和事老打圓場道:「首相大人這麼做也是為朝廷著想。這批白銀又不是國庫裡頭的銀子犯不著如此計較。再說首相大人的決定哪兒一次讓朝廷吃虧過?」

    史可法看了看滿臉堆笑的錢謙益又看了看依然從容的孫露終於頹然的坐了下來。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無力的很。作為內閣中資格最老的大臣他一直竭力維護著老臣們與孫露這個首相之間的和諧關係。雖然這幾年張慎言等幾位老臣同孫露鬧得慌。但比起以前的黨爭來這也只是些無傷大雅的小摩擦罷了。總的來說隆武內閣可以算得上是大明開國以來最為團結的內閣之一。對於孫露作為的首相的能力史可法還是持肯定態度的。這女子雖沒讀過聖賢之書但對於治國有其一套獨特的手段和獨到的眼光。雖手握重權卻從不囂張跋扈,為人謙和又能禮賢下士。光憑洪水過後黃淮沿岸至今沒有爆發饑荒和瘟疫這點孫露就已經博得了包括史可法在內的眾多老臣的認可。就更不用說她當年抵禦清軍南侵重整明王朝的功績。

    可為什麼!為什麼每次涉及到商會問題時孫露就會喪失作為一個首相應有的判斷。她總是無視朝綱偏袒包庇著那些惟利是圖的商賈。雖然眾所周知孫露是商賈出身。你已經是堂堂一國之相了,而不是當初小小商會的會長。這是史可法很想對孫露說的一句話。但他清楚自己是很難說服眼前這個性格倔強的年輕女子。於是史可法調整了一下情緒靜靜的看著孫露等待著她給自己一個滿意的解釋。

    面對史可法責問的目光孫露報以的是坦蕩的眼神。她知道史可法在想些什麼。不錯,這次的江戶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在為香江商會打開商路。之前王霖生等人也多次向自己提起過威逼倭國開國通商的建議。而這件事的起因則是源於江南商賈們同閩粵商賈之間在南洋利益的爭奪。隨著海禁被廢除隆武內閣大力沿海地區進行海外貿易。江浙一帶的商賈們也開始向南洋進軍了。憑藉著江南雄厚的製造業基礎江浙的商賈們很快就佔據了南洋不小的市場分額。但閩粵的財閥們始終認為南洋市場是他們頂著海禁將腦袋栓在褲腰帶上開拓出來的。絕不肯就此與人分享南洋市場。在雙方分歧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事情終於鬧到了孫露面前。畢竟按照商會的規矩孫露是最大的東家。如此大事理應交於東家和大股東們協商解決。恰逢當時黃河又決口孫露在與商會股東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她便就此決定提前開啟以前制定的「盛宴計劃」以打開倭國國門開啟北方市場以緩解商會之間的矛盾。並趁此機會獲得了財閥們贊助的大筆救災款項。

    啟動「盛宴計劃」的原因雖然談不上光彩,但在這事情上孫露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對於孫露來說用武力打開倭國國門只是一個序幕罷了。之後她還有更為深遠的計劃。那就是以「東亞公司」為明政府的代理利用幕府提供的賠償金投資開發倭國。而東亞公司一方面僱傭倭國商人為買辦開設公司侵入倭國市場;另一方面則利用德川幕府提供的種種優惠政策奪取倭國的資源、佔據倭國的市場。如此一來久而久之倭國的經濟就會漸漸的被中國所控制。而倭國本國的民族產業則會在以東亞公司為首的跨國公司的打壓下逐漸萎縮。奪取了倭國的資源,扼殺了倭國的民族產業而這一切的啟動資金卻是德川幕府自己提供給明帝國的。

    如此空手套白狼的「妙計」當然不是孫露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那些「豺狼」們的子孫發明出來的。比起它們在後世對中國使用的種種卑鄙下流無恥的毒計來孫露的計劃簡直就像是小兒科。世界上征服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武力的征服。這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有限的方法。鐵蹄踏過之處生靈塗炭血流成河。亞歷山大、成吉思汗都曾造就過這樣的征服。但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二是文化的征服,先進文明的文化同化野蠻的文化。這是最平和,最深遠的方法。漢、唐兩朝在文化上征服的疆域遠大於在武力上征服的疆域。華夏文明也因此能傳承千年,波及整個東亞。三是經濟征服。這種征服是建立在前兩種征服的基礎之上的。也是征服範圍最廣、最殘酷的征服。將這種征服發揮到及至的是薩克遜人。後世的金融大亨們建立起來的無形帝國能讓歷史上任何一個君王都黯然失色。眼前的倭國就是孫露實現經濟征服的第一塊實驗田。

    孫露清楚的知道無論自己怎麼解釋史可法等人都很難理解她心目中那種無形的經濟帝國的意義的。但無論眾人理不理解孫露都會毫不猶豫的走下去。於是沉默了半晌的她終於開口道:「沒錯,這次與倭國的條約很大程度上是滿足香江商會在倭國的利益。商會就是朝廷在倭國的全權代表。兩位大人也清楚我們這次是如何打開倭國國門的。而大明也確實需要倭國的白銀、紅銅、木材等等資源。為了朝廷的顏面許多上不了檯面的事情只好交由商會出面。更主要的是大明需要倭國的港口和島嶼。」

    「我堂堂的天朝上國要那彈丸小國的港口島嶼有何用?況且條約中提到的對馬島不過是座荒涼的小島朝廷如此大費周章的得這麼一塊化外之地啟不是讓人笑話。」史可法冷哼道。對於孫露為了朝廷的顏面而讓商會做代理的解釋他算是勉強接受了。但對孫露關於倭國的港口和島嶼的說法史可法卻有些嗤之以鼻。

    「史大人此言差矣。大明的艦隊雖橫行於東亞海域,但在北方始終沒有一個固定的軍事基地。如今有了對馬島做依托又擁有長崎港為跳板便可直接從海上威脅遼東。甚至直接進攻塘沽口!」孫露指著身後的地圖道。

    「妙,妙,妙啊。不愧是孫首相目光遠大。如此一來大明便從海上包圍了滿人。看來收復中原之日指日可待啊。」錢謙益連連拍手稱讚道。而史可法則皺了皺眉頭沉思了一下後說道:「既然如此,那這次送往南京的折子中最好只提幕府支付賠償金2000萬兩白銀。將條約中部分涉及商會的條款改為附加條款。並強調對馬島對我軍的重要意義。下官的建議就這些。還請首相大人斟酌處理。」

    聽得史可法這麼一說孫露不禁回心一笑。看來史尚書又一次贊同了自己的計劃。卻聽她輕鬆的一笑道:「史大人所言極是我會注意的。不過,對馬島現在還在朝鮮人的手中。我希望禮部能先通過外交方式同朝鮮王交涉。勸其退兵對馬海峽交出對馬島。當然他若是不同意那讓李將軍他們出面解決也不遲。」

    「是,禮部謹尊首相大人的指示。下官立刻親自寫一份國書闡明此事。」錢謙益恭敬的領命道。而史可法一聽竟扯上了朝鮮心中不由的咯登了一下。心想首相大人該不會又想去找朝鮮的麻煩吧。於是他連忙試探著說道:「首相大人,朝鮮歷來就是我大明的藩屬國。雖然受滿清的武力威脅投靠了滿清。但從朝鮮王這幾年的行為上來看朝鮮還是心繫大明的啊。」

    「這我知道。這次也只是想試探一下朝鮮王對我大明的態度究竟如何。史大人放心,這件事我自有分寸。」孫露說罷此時房間裡的自鳴鐘忽然響了起來。卻見她抬頭看了看那自鳴鐘然後歉然地朝兩人一笑道:「哦,時間到了。具體問題兩位大人可以同戶部左侍郎羅勝羅大人商量一下。那今天就到這裡吧。」

    「那下官就告辭了。」錢謙益和史可法連忙起身告退道。原來孫露自從懷孕之後處理政務的時間也逐漸減少起來。並且往往規定了只在一段時間裡處理政務。若不是今天的事情事關重大孫露也不會特意找史可法與錢謙益來商量。

    就這樣兩人知趣的退出了房間。卻不想迎面遇上了前來為孫露安胎的李鳳兒等人。看著那些侍女手中捧著的補品史可法這才想起剛才同自己商討國事的其實是一個孕婦。心中不禁又是一陣感歎。此時的錢謙益卻盯上了一個身著藍衣的侍女。那侍女好像也發現了錢謙益。就在兩人四目相對時卻聽李鳳兒回頭喚那侍女道:「芝蘭,往這裡走。」

    蘭立刻垂下了眼眸匆匆的離開了。而錢謙益也收回了視線裝做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同史可法一起離開了院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