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第32特混艦隊發來的第一封電報時,白佑彬就輕鬆了許多。
面對有至少十艘戰艦組成的「襲擊艦隊」,任何一支船隊都難以全身而退。說白了,不管是帝國,還是英國,以及才參戰的美國,都不可能用最新式的戰艦去執行護航任務。直到現在,帝國海軍執行護航任務的都是上次世界大戰前後建造的巡洋艦與驅逐艦。另外,護航戰艦的數量肯定不會太多,畢竟需要保護的船隊不少,而且護航開支並不少,幾艘護航戰艦就足以嚇退敵人的襲擊艦與單獨行動的破交艦,再多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出動艦隊去執行破交任務。
如此一來,不管是護航的戰艦,還是那些速度慢得出奇,而且沒有武裝的商船,都不可能是速度超過了三十節,火力強大的正規戰艦的對手。只要被「破交艦隊」咬住,再龐大的船隊都在劫難逃。
根據當時的情況,只要第3特混艦隊發現了BR01船隊,結果就不會有多大的變化。
當時,白佑彬並不知道,第32特混艦隊在所羅門海攔截BR0船隊的這次作戰行動將徹底改變破交作戰的面貌,對帝國海軍的裝備採購造成巨大的影響,並且因此而產生了一種專門執行破交任務的遠洋驅逐艦。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白佑彬沒有調整作戰計劃,仍然於凌晨四點開始炮擊臘包爾。
三點二十五分,第31艦隊提前了五分鐘到達作戰區域。因為在航行途中,於右任就對執行首輪炮擊任務的戰艦進行了編隊,並且讓各艘戰艦都提前做好了開火準備工作,所以在到達作戰海域之後,沒有花多少時間就完成了重新編隊的工作。
當然,並不是所有戰艦都會立即投入戰鬥。
考慮到英美海軍在臘包爾部署了十多艘魚雷快艇。結合前期炮火準備的戰術安排,白佑彬讓第31-5驅逐艦編隊,即「錫山」號、「奉化」號、「臨安」號與「富陽」號(「雪波」號與「汐波」號也屬於這一編隊)前出到艦隊東面,執行近距離掩護任務。其主要作用就是對付敵人的魚雷快艇。
三點四十五分,參加第一輪炮擊的十八艘戰艦都已就位,並且測算好了本艦的坐標。
三點五十五分。「嘉陵江」號發來消息。已經與第五大隊地偵察兵取得了聯繫。分成二十五個小組地偵察兵已經進入觀察陣位。隨時可以為艦隊提供炮火引導信息。
四點不到。「東海」號與「南海」號戰列艦打出了首輪齊射。
直到此時。臘包爾地英美軍隊才被如同悶雷般地炮聲驚醒。並且知道敵人已經殺到了家門外。
可以說。炮擊時間選擇得非常「理想」。
英美守軍一般是在六點半起床。七點半之前完成晨訓。八點吃完早餐。並且與夜間執勤地官兵換崗。開始一天地工作與訓練。凌晨四點。正是人睡得最沉最香地時候。也是夜間執勤官兵最感疲憊地時候。
雖然一些警惕性很高地官兵立即就衝出了宿舍。但是在第一批炮彈落下之前。仍然有很多官兵還在睡夢之中。畢竟。俾斯麥群島地區屬於雷雨多發地帶。一年中。有一百天會下雷陣雨。炮擊聲從十多公里外傳來時。與滾雷聲非常相似。
似乎早就知道會出現這樣地結果,在安排炮擊時,兩艘戰列艦首先打擊的不是敵人地重型岸防炮工事,而是用急促射擊轟掉敵人的軍營。對那些密密麻麻的營房來說。一枚四百毫米高爆彈就足以讓方圓一百五十米範圍內的所有營房變成廢墟,營房裡的官兵幾乎沒有倖免的可能。兩艘戰列艦地十六門主炮,可以在五分鐘之內朝三座營地分別打出四十八枚高爆彈。如此密集的炮擊,足以讓任何一座營地變成「垃圾場」。
第五大隊的偵察兵也是盡職盡責。戰列艦分成三個階段的九輪急促炮擊結束後不到三分鐘,偵察兵就發來消息,三座軍營全部被摧毀,只是暫時無法統計出具體的傷亡情況。
四點十分,兩艘戰列艦開始對重型岸防炮點名。
戰鬥也在這個時候進行到了關鍵階段。經過十多分鐘,英美守軍已經反應了過來。而且其首先想到地就是用重型岸防炮對付海面上的那兩艘戰艦。即便是「南海」級戰列艦。如果被重炮轟中,損失也不會小到哪裡去。
另外。據偵察兵報告,當時臘包爾至少有十門十四英吋的重炮!
這絕不是一個小威脅,十門重炮相當於一艘戰列艦的主炮了。只是,部署在陸地上的重炮都是固定的,不能像戰艦一樣移動。因此,在戰艦與岸防炮的戰鬥中,戰艦不但有主動權,還能夠更靈活的戰鬥。相反,岸防炮卻更加隱蔽,而且得到了重重保護。
換句話說,即便一炮打不中,戰艦還能機動規避。
相反,如果岸防炮打不中戰艦,很有可能被戰艦打來的炮彈摧毀。
如果沒有偵察兵提供地準確信息,戰艦只能等到敵人開火之後再進行還擊。而且,還得由瞭望員從岸防炮的炮口閃光強度,以及炮彈落下時發出的聲響來判斷到底是十四英吋的重炮,還是八英吋的岸防炮。
萬幸的是,兩艘戰列艦不需要等到敵人開火。
第一輪打擊的效果不是太理想,主要是戰列艦一直在海上移動,其相對位置一直在變化。另外,十四英吋的岸防炮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很多時候,即便用半穿甲彈都難以打穿用趕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厚達數米地永備工事。更有甚者,美國海軍將一些退役戰列艦地主炮炮塔拆了下來,直接固定在水泥基座上,充當岸防炮使用。當然。臘包爾這樣的偏遠地區是不會有這種「變態」岸防炮地。
這場激烈的炮戰打到四點二十三分,在偵察兵的引導下,艦隊取得了完勝。
據後來陸戰隊地勘察結果,當時臘包爾一共有十二門十四英吋口徑的岸防炮,只是大部分岸防炮所用的炮管都是戰艦上打廢了的,而不是新製造的炮管(這是絕大部分國家的實際情況,沒有任何一支海軍富裕到可以用新製造的炮管來武裝岸防炮)。
為了摧毀幾門保護得非常好地岸防炮。白佑彬甚至下令用穿甲彈,而不是半穿甲彈!
事後證明。這個決策非常正確。即便穿甲彈難以徹底破壞永備工事(主要就是裝藥量太少),可是卻能夠打穿至少五米厚的鋼筋混凝土,並且對工事內地人員與設備產生致命的威脅。對付岸防炮,不管是殺傷炮手,還是摧毀火炮,或者炸毀工事。其目的都是使岸防炮無法使用。
戰列艦對付重型岸防炮的時候,四艘輕巡洋艦對英美守軍的炮兵陣地進行了反覆打擊。
相對而言,對付炮兵陣地就要容易得多了。
炮兵陣地一般用來部署陸軍或者陸戰隊的火炮,而且大部分都是兩百毫米以下地火炮。在這類炮戰中,輕巡洋艦上的一百五十毫米主炮足以勝任。而且效果不比戰列艦的四百毫米主炮差多少。
主要就是炮兵陣地基本上沒有有效的保護,火炮大都露天放置。
另外,艦炮倍徑比同陸軍與陸戰隊的同口徑火炮大得多,且藥室地容積也比火炮大得多。如此一來,艦炮的射程要比同口徑的火炮遠得多。當時,帝國海軍的一百五十毫米艦炮的射程超過了二十四公里,而陸軍同口徑的火炮射程不到十八公里!另外,艦炮的威力也比陸軍與陸戰隊同口徑火炮的威力大,主要就是彈丸重得多。比如。重巡洋艦準備的二百毫米艦炮所用炮彈地彈丸重達一百一十公斤,而陸軍二百毫米重炮的彈丸只有八十多公斤。
可以說,在同等級別的炮戰中,陸軍與陸戰隊的火炮佔不到任何優勢。
四點半,在敵人的岸防火炮與炮兵基本上失去戰鬥力之後,第32艦隊的炮擊頻率開始降低。
現在需要對方的就是敵人的主要防禦與軍事設施。
此時,再也沒有必要與敵人比拚火力,而應該提高炮擊效率,也就是用盡量少的彈藥打掉盡可能多地目標。
第五大隊地偵察兵再次發揮了關鍵作用。
因為在炮擊三浦半島的時候合作過一次。所以這次地合作算得上是輕車熟路了。另外。海軍陸戰隊派來的聯絡軍官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對付一些不確定,或者移動類目標時。聯絡軍官能夠將偵察兵提供的目標數據迅速傳遞給艦隊,從而使艦隊能夠及時進行炮擊。
後來,在總結戰鬥經驗時,白佑彬親口承認,如果沒有偵察兵,艦隊的炮擊效率至少降低一半,而且很難完成像炮擊臘包爾這樣的作戰任務。
也正是如此,陸戰隊偵察兵在戰場上扮演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
可以說,在後來幾乎每一次登陸作戰中,都會出現第五大隊官兵的身影,而且他們的任務幾乎都是前期偵察。
美英等國知道了第五大隊的存在之後,也建立了類似的部隊。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後來美國海軍陸戰隊甚至拒絕接受帝國陸戰隊偵察兵在戰場上投降,幾乎所有受傷失去戰鬥力的偵察兵都被美軍陸戰隊就地處決。由此可見,美國陸戰隊對帝國這支偵察部隊害怕到了什麼程度。
當然,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一名帝國海軍陸戰隊第五大隊的偵察兵在戰場上向敵人投降,即便是在失去了戰鬥力的情況下,也沒有一名偵察兵主動放下武器!
繼續求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