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海灣內,數十艘龐大的戰艦分成三列,在海面上組成了三條長龍。
當首的旗艦上,一名中年將領整透過單筒望遠鏡眺望著遠處的海灘。
當時,望遠鏡還是極為希罕的東西,只有高級將領才能配備。當然,在更多的時候,望遠鏡僅僅只是將官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將軍,一切準備就緒!」
中年將領轉過了身來,面色肅穆的朝副官點了點頭。
他就是袁承宗,帝國前首輔袁崇煥的長孫,現任帝國東洋艦隊司令官。
片刻之後,隆隆的炮擊聲打破了海灣的平靜。隨著擔任炮擊主力的戰列艦編隊靠近海岸線,之前一直在戰列艦後方的運輸船隊衝了上來。
不到一個時辰,數千名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官兵衝上了海灘。
「將軍,還要繼續炮擊嗎?」
「當然,打到小日本服軟為止!」袁承宗冷冷一笑,「炮擊繼續向後延伸,但是不要轟擊皇宮,老子今天晚上還要到皇宮裡睡覺呢,哈哈……」
隆隆的炮擊聲中,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官兵排成整齊的戰線,開始向不遠處的東京推進。
毫無疑問,在明軍艦隊強大的炮火打擊之下,脆弱的日本軍隊根本不堪一擊,更無法抵擋明軍陸戰隊的兇猛進攻。
黃昏前,地面上的戰鬥基本上結束了。
在數十名衛兵的陪同下,袁承宗來到了已經被陸戰隊佔領的東京城,並且按照他的預期進入了日本天皇皇宮,即以往的江戶城。
次日,日本天皇的代表在《開關通商條約》上簽字,第一次明日戰爭結束。
導致這場戰爭的因素很多,可是歸根結底,仍然是大明帝國資本家對高額利潤,以及海外市場的慾望起到了主導作用。
在大明帝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逐步走向了資本主義,歐洲各國受到大明帝國影響,也逐步轉型的時候,日本卻處在水深火熱的內戰之中。
在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之前,對大明帝國來說,日本根本不是問題。
當時,日本的內戰對帝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說別的,帝國商人販賣到日本的貨物就要比販賣到歐洲的貨物貴上好幾倍,特別是火銃、火炮等先進火器,更是達到了與黃金等價的地步。
比如,當時一支火銃在帝國的價格也就二兩白銀,在日本卻價值十兩黃金!
另外,日本缺乏白銀,一兩黃金只能兌換三兩白銀。可是在大明帝國,一兩黃金則能兌換十兩白銀。利用這一點,帝國商人在出售貨物的時候以白銀計價,購買貨物的時候則以黃金計價。結果,一進一出,從日本「掠奪」了大量黃金。
當然,向日本販賣糧食,藥材也是極為賺錢的買賣。
不說別人,鄭成功的鄭氏家族就通過帝國與日本間的貿易撈到了第一桶金,並且成為了帝國最龐大的海商家族。
可是,日本內戰終有結束的一天。
隨著德川家族崛起,加上持續了上百年的戰亂使日本社會瀕臨崩潰,人心思穩。到張居正出任帝國首輔的時候,日本內戰基本上結束。
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之後,德川家族一方面振興國內生產,一方面尋找發展機遇。
當時,大明帝國正是日本學習的楷模與榜樣。
問題是,德川家族無法在一夜之間解決戰亂對日本造成的嚴重危害。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大量「失業」的武士,軍人離開日本,在琉球王國,以及大明帝國東南海域集結,劫掠過往船隻,甚至登陸襲擊沿海村鎮,掠奪財物。
這就是被大明百姓恨之入骨的「倭寇」。
面對倭患,張居正一面遣使前往日本,強烈要求日本幕府加強對國內民眾的約束,嚴懲四處劫掠的倭寇。另外一方面,則委派戚繼光等將領到東南沿海組建抗倭軍,並且調集艦隊,打擊倭寇老巢。
當時,德川幕府的政權還不穩固,根本不敢與大明帝國對抗。
同樣的,在戚繼光等將領的努力下,東南沿海的倭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可是,局勢很快發生了變化。
隨著帝國逐漸將注意力集中到國內政治改革,特別是滿人叛亂爆發之後,日本對待帝國的態度發生了幡然轉變。
當時,德川幕府不但暗中支持海上劫掠行動,還染指朝鮮半島事務。
若不是帝國需要集中力量對付滿人叛亂,恐怕早就拿日本開刀了。另外,鄭成功在十八歲時消滅的,正是一支得到了德川幕府支持的倭寇勢力。
到明歷三百零三年(公元1671年)時,帝國東南沿海再次出現倭患。
時任帝國內閣首輔的陳永華並沒有急於出兵鎮壓,而是採取了懷柔政策,希望能夠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倭患。
問題是,外交手段能夠起到作用嗎?
通過與倭寇勾結,德川幕府得到了巨大的好處。現在要德川幕府放棄好處,聽從大明帝國的調遣,可能嗎?
外交交涉未果之後,陳永華只能選擇另外一種極端手段。
明歷三百零五年(公元1673年),帝國議政院以高票通過了《海患法》。
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就是:授權帝國內閣調動帝國的一切軍事力量,以一切必要的手段平息,最終一勞永逸的解除帝國東南沿海的倭患。
也就是說,帝國議政院將所有權力交給了內閣首輔。
這一方式,也成為了帝國今後進入戰爭狀態的標準模式。
「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確立之後,帝國內閣只具有行政權,而沒有立法與司法權。在陳永華上任之前,帝國議政院通過了第三次憲法修正案,明確了帝國的交戰權由議政院掌握,內閣首輔只有在得到議政院的支持之後,才能行使宣戰權。
也就是說,帝國內閣首輔要想調動軍隊執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必須獲得議政院的支持。
從議政院以高票數通過授權首輔對倭寇,以及在暗中支持倭寇的日本採取軍事行動來看,當時帝國東南沿海的倭患確實相當嚴重,而且已經影響到了帝國的安定與和平,更對帝國的發展構成了威脅。
實際上,情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以帝國的實力,即便日本傾國而為,也難以對帝國構成威脅。
導致絕大部分議員支持發動戰爭的原因只有一個:海外市場!
到陳永華出任帝國首相的時候,帝國的商人已經完成了對歐洲的侵略性擴張,帝國出產的商品充斥著歐洲的大小城市。
當時,帝國最強大的五十個商業家族成立了聯盟,聯手打壓歐洲本土資本家。
方法很簡單:超低價傾銷。
通過傾銷的方式,首先壓垮歐洲的本土資本家,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再通過壟斷獲得高額利潤,從而掠奪歐洲的財富。
加上帝國在直布羅陀設立要塞,並且永久性的保留了一支艦隊。
歐洲國家根本無力與帝國抗衡,更難以與帝國競爭。
可是,資本家的胃口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
完成了對歐洲市場的佔領之後,帝國資本家開始尋求新的海外市場。
當時,不管是初具規模的美洲市場,還是正在開發的新大陸(大洋洲)市場,乃至以出產原料為主的非洲,都難以滿足帝國資本家的龐大胃口。
真正能夠填飽帝國資本家肚皮的只有處於閉關鎖國中的奧斯曼帝國。
問題是,一時之間,大明帝國還無力攻打奧斯曼帝國,而且也沒有任何攻打奧斯曼帝國的計劃。
如此一來,帝國資本家的目光回到了帝國周邊地區。
南洋早已成了帝國的後院,且人口稀少,分佈廣闊,難以成為一個擁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場。
南亞地區的開發還在進行之中,且氏族力量強大,如無充分準備,難以一舉佔領。
朝鮮半島更是窮山惡水,而且朝鮮王室也沒有什麼好壓搾的。
最終,剩下的就只有給帝國惹來不少麻煩的日本。
當時,日本內戰已經結束了數十年,通過對外掠奪,日本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最重要的是,日本的人口並不少,而且是島國,缺乏足夠的防禦縱深,非常適合帝國海軍作戰。而帝國海軍又是帝國對外擴張,為帝國資本家開闢海外市場的急先鋒。
隨著帝國東南沿海倭患加劇,那些由資本家控制的議員自然順水推舟的支持陳永華發動對日戰爭了!
另外,德川幕府的很多行為也確實是在自尋死路。
內戰結束後,德川幕府一方面討好大明帝國,一方面向大明帝國學習。當時,最值得學習與借鑒的就是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
到陳永華執政時,日本通過走私,盜取等等方式,已經建立起了最基本的紡織業,以及好幾家鋼鐵廠。
為了保護民族資本,德川幕府選擇了一條讓大明帝國資本家極為不爽的道路。
閉關鎖國!
也就是說,德川幕府向輸入日本的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以此降低大明帝國工業產品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然後利用徵收的高額關稅補貼民族企業,降低民族企業產品的成本,提高民族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另外,不得不承認日本人的學習能力。
在保護民族企業的同時,德川幕府還向出口到大明帝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日本產品提供高額補貼,從而變相的降低了日本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價格,提高了日本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當時,在琉球王國,朝鮮王國,以及南洋地區,日本紡織品擁有最強的競爭力。
忍無可忍!
在此情況下,大明帝國的資本家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結果可想而知,以日本的國力,根本不可能是大明帝國的對手。
不說別的,帝國東洋艦隊出現在東京灣,就為德川幕府敲響了喪鐘。
戰爭以一面倒的形式開始,並且以一面倒的形勢結束。
明歷三百零七年(公元1675年),帝國海軍陸戰隊殺入江戶城,生擒日本天皇。次日,日本天皇代表與袁承宗簽署早已擬定好的《開關通商條約》。
至此,日本全景向帝國商人開放,並且由帝國委派的總督制訂日本海關關稅,其二十年之內的海關收入全部作為日本對帝國的戰爭賠款。
該條約是歷史上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不平等條約。
日本不但喪失了國內市場,還喪失了最基本的國權。更重要的是,日本被迫承認帝國總督在日本的最高權威。
半年之後,德川幕府瓦解。
到明歷三百一十三年(公元1681年)的時候,日本已經成為了帝國在海外最大的獨立市場。
當然,日本與大明帝國的恩怨並未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