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歷史的拐點 第二十三章 連接
    而在87年的時候,大航總算是搗鼓出來了一架預警機的原型。看著被命名為J-1的預警飛機,李剛心裡總算是踏實了不少。雖說這些年,殲擊機,強擊機,輕型戰鬥機都搗鼓出來了。

    可是說實話,李剛卻不怎麼在意。在李剛看來,自己有了JSJ系列戰鬥機也差不多了,其他型號的戰鬥機如果研發不出來世界領先的,只生產原型機教練機根本不批量生產。畢竟,那些戰機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都能夠購買。

    只有這預警機,才是李剛心底渴望已久的東西。因為有了這東西,現代空軍的戰鬥力才能夠完全的發揮出來。最鬱悶的是,這東西基本上都控制在少數發達國家手裡,以海華和華夏之間的關係,想要購買它,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可能了。

    好在,現在海華自己已經擁有了,雖然據工程師們介紹,現在的J-1說是徒有其表也不過分。畢竟,有些技術海華根本就達不到要求,真要爆發戰爭的話,以現在的J-1在戰場上和其他國家的一對抗,說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也決不過份。當然了,如果遇到那些還沒有預警機的國家,J-1還是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的。

    不過,我們的李剛同學根本就不怎麼在乎這個。畢竟,樣機已經生產出來了,離具有真正預警機功能,能夠和其他國家對抗的預警機出世還會遠嗎?更何況,李剛更清楚的是,現在以致未來的二三十年內,除非他李剛真的是一個瘋子,不然戰爭離海華說不上遙遠,也不會太近。所以,這預警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只是作為一種存在性裝備,作為一種威懾,就和海華的核彈一樣,一種顯示海華實力的東西而已。

    不過,讓李剛不爽的是,這麼幾年來,海華的大型計算機上面,完全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基本上仍然是吳老在的時候定下的老路子,沒有絲毫創新,沒有絲毫的進展。對這,李剛可是相當的失望。不過,李剛也清楚,這事著急也沒用,再說了,現在海華在大型計算機上面也沒怎麼落後。

    不過,和大型計算機的頹勢不同,在個人計算機上面,王安電腦卻是呈現出了一種欣欣向榮的局面。自從那次幸勇他們在鳳音上面吃虧過後,更是跑到國際的某個黑客論壇上面發帖子尋求幫助了。

    剛開始,老外都不怎麼感興趣,他們可不認為海華的軟件水平能有多高,而幸勇他們的失敗只會被他們認為是幸勇他們自己的水平不行,而不會是認為海華的軟件有多發達,更何況,這海華根本就沒有連接上

    ),要來嘗試還要感到海華才能夠實現,他們可不想麻煩自己個兒。

    抱有這類思想的人顯然不在少數,所以在幸勇他們發完帖子之後,並沒有他們想像當中那樣,應者雲集,從而從而攻擊海華的網絡,只有幾個熟悉他們,知道他們的實力的老外產生了興趣,嘗試了一下。可惜,碰壁是他們唯一得到的結果。

    百般嘗試無效之後,這幾個人也只好在論壇上面發帖子求助了。如果說幸勇他們幾人的帖子,只是被國外的那些個所謂高手當中笑料看過的話,這幾份帖子的發表卻是掀起了一股看不見的風暴。

    這下子那些所謂的高手也來興趣了,不過讓他們鬱悶的是,海華的網絡穩如泰山,他們的攻擊連掀起一絲漣漪的資格都沒有。大部分人碰壁之後,名不見經傳的海華軟件總算是出名了,而且,整個黑客圈子都知道有了海華這樣一個硬骨頭,現在黑客比拚技術的時候,輸了的一方,也會順口來上一句,了不起?去海華碰碰啊,如果能夠攻破海華的防線,我們就服了。

    可是,直到86年海華仍然游離在

    )之外,如果說以前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亞洲除了RB外就整個一個網絡沙漠的話,如果說王安電腦的出現,給了他們一個有力的反擊,那麼現在海華網絡的異軍突起更是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而且,他們這才發現他們一直忽略的荒漠地區,已經有了一個成型的網絡,在海華已經擁有了近百萬的電腦用戶了。而且,讓美國人不爽的是,海華幾乎是悄然無聲的完成了自己網絡的組建,其域名等等都和他們現行的不是同一個標準,而且根本沒有併入Interne的打算。

    本來,按照美國某些委員的意思呢,既然海華自己不提出申請,那就代表著海華根本就不願意加入Interne,既然如此,那麼自己何必硬要舔著臉上去求人家加入呢?持有這個觀點的是英特爾一系的者,他們對海華的瞭解可比大多數人都要深,他們十分清楚,如果現在讓海華併入,那麼英特爾的地位馬上就岌岌可危了。如果,這個意思得到所有美國委員的認同,那麼海華加入Interne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惜,不但英法等國的委員反對這個提議,就連一些美國委員也反對。

    在他們看來,這Interne就應該是全世界共同擁有的財產,不能因為某些人的一己之私慾就把一個國家拒之門外,更何況這個國家在自身的努力下已經擁有了完整的網絡了。在這部分人的堅持下,海華加入Interne也就毫無爭議了。

    不過,在ICANN派人和海華聯絡的時候,海華貌似根本不怎麼在乎自己的網絡是不是能夠接入國際Interne,這讓ICANN的人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好在,這次派往海華的人不是堅決反對海華併入Interne的那一系人馬,不然他們肯定就接坡下驢,直接回國,就說海華自己不願意加入了。

    最後,經過雙方的多次談判,勉強達成了協議。雖然,海華要求的在海華設立一個根服務器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可是ICANN也做出了補償,那就是海華的域名等等仍然可以遵循海華目前的體系,不做任何改變。

    87年3月,海華接入了Interne。而在海華接入Interne之後,明顯的好處還沒有顯現出來,就有一個讓人始料未及的不爽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來海華的老外明顯的少了許多。因為,這一聯網,那些個想要挑戰海華網絡的黑客們,再也用不著先要飛往海華才能得償所願了。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生產,風羲的產量總算是有所提升了,從最初的月產量一千增加為現在的兩萬了,這還是保密的情況下。得到這個消息的李剛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不然的話,王安電腦也許能夠成為國際第一品牌的電腦。可是,這產量一限制,那麼英特爾等完全可以利用剩下的市場做文章。

    雖然,現在的風羲已經遠遠的把其他微處理器拋在了後面。可是,如果英特爾他們仍然能夠生存的話,前世順風順水的還能夠一年幾代的更新,現在有了風羲的壓力,那他們所能夠達到的極限,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出來。

    而風羲就不一樣了,雖然理論上可以根據那幾張陣圖能夠有很多種組合。可是,到底哪些組合才適應於芯片上,誰也不知道,還得一個個的試。況且,一個組合能夠成功的運用到芯片上來,更多的還是靠的運氣。

    現在的海華,風羲總共也就兩代產品。也就是說現在海華最新的微處理器也就是風羲-Ⅱ,而這個風羲-Ⅱ也就是糅合了兩種陣圖而已。可是,暫時也就止步於此了,想要糅合三種陣圖進去,以海華現在的工藝水平也就跟不上了。

    即便如此,現在的風羲-Ⅱ也已經達到了李剛前世的時候的486的水平了。而其中有一個陣圖,最後那一筆畫歪了。本來,還以為是廢品了呢,結果風流霧不怎麼甘心,刻錄上去試了一下,才發現那最後一筆簡直就是神來之筆。正因為有了那一筆,使得那款處理器就差不多趕上前世的奔騰了。

    現在,李剛就是用這款處理器組裝的王安電腦玩玩遊戲,聊聊天,已經沒有卡的感覺了。雖然,現在的遊戲,離前世他說熟知的差遠了。不過,讓李剛鬱悶的是,所謂神來之筆,就是自己沒有掌握的東西,雖然按照那陣圖刻錄,可是第一次出現了失敗的現象,成功率超低,根本不能量產。在沒有找出解決辦法之前,也就製造出來了五個成品而已……

    (*^__^*)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