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歷史的拐點 第二十二章 無法改變
    有了好的開頭,華商們在非洲的生意逐步走入正軌。而那些在李剛解除禁令之前就已經進入非洲的華商們,有著多年的基礎打底,更是大賺特賺。而金盾,則突然發現,他們其實有些多餘了。其他國家的小商人,還時不時的被敲詐,被部落綁架。只有華商,自從金盾進駐非洲之後,還沒有出現過一次事故。這就使得,他們為了達到當初出國的最大目的,金盾則開始把公司的工作重心往僱傭兵這方面轉移了。

    如果說,以前的金盾還只是安心於自己的保安業務,只要他們向那些和金盾簽訂了合約的華商收取一定的『保護費』,金盾就有著可觀的利潤的話。而在插手僱傭兵任務之後,金盾更是賺了個撥盤滿缽。而相對於其他國際上有名的僱傭兵團體來說,金盾一是團隊大,整整上萬人的規模,讓僱主覺得放心。而且,收取的費用相比由美蘇等國的退伍軍人等等組成的僱傭兵來說,要便宜得多。再加上,在金盾還沒有插足僱傭兵的時候,所有人都對華商在非洲受到的待遇看在眼裡,不知不覺當中就已經把金盾這個品牌打響了。

    最主要的是,經過這些年金盾和非洲一些國家的合作剿滅其國內的反政府組織,以及大量海華資金的流入使得非洲的經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一日一變樣,也就使得整個非洲大陸的國家,都對海華伸出了橄欖枝。

    而到89年的時候,最後一個非洲國家尼日利亞也和海華簽署了一系列的協議,這是海華外交史上的重大突破。由於和華夏親近的原因,很長一段時間內,海華在國際社會是相當的孤立的,雖然,看在華夏的面子上,當華夏對海華表示之後,海華不需要付出太多酒能夠換取這些非洲國家的。可是,這中間畢竟還隔了一個華夏,更何況,很多國際事務華夏都是顧慮重重,根本不能明著表態,而華夏不明著表態,那些非洲國家也犯不著為海華出力。而從89年之後,這一切都有著根本的改變了,根本毋須看華夏的臉色行事了。

    1985年8月,已經試運營幾年的運-10沒能擺脫它悲劇的命運,被勒令停飛。因為,和麥道合作的飛機項目已經出成果了,還因為,它是文革的產物。雖然,李剛的到來已經改變了很多的東西,可是這種改變對運-10沒有任何的作用,李剛當初訪問華夏的時候,和鄧老推心置腹的交談換來的僅僅是延遲了幾個月而已。

    聽到運-10停飛的消息之後,李剛幾次拿起電話想和鄧老再說說運-10的事情,不過最後還是沒有付出行動。他也知道,雖說他的某些表現已經贏得了鄧老的認同,平日裡鄧老也會在空閒的時候就某些事情和他交換意見。可是,像這類已經做出決定了的事情,李剛可不覺得自己能夠改變。

    何況,李剛也算是有些相通了,自己親自插手了才知道,這運-10其實並沒有後世的那些網友所說的那樣完美,那些缺陷可以說是致命的。如果,海華沒有發達的走勢渠道,手裡捏有RB的罩門的話,運-10在海華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發展起來。

    要知道,雖然海華現在拿到了那些關鍵產品的生產工藝,可是仍然有原材料需要進口。可是,對於華夏的某些人來說,如果鐵了心要發展運-10,又得求助海華,同時仍然有原材料需要進口。所以,在他們看來,這反正是要受制於人。如果發展運-10,求助海華的同時,原材料仍然有可能受西方國家控制。而和麥道合作,雖然仍然有些不方便,至少其中少了海華這個環節,更何況,沒有人認為運-10的性能能夠和麥道相提並論。

    況且,如果運-10不被停飛的話,它也決不會成為以後論壇上面的熱點,也只是成為華夏的一種客機,改裝成為軍用飛機,雖然它能夠翱翔藍天了。可是,這樣的運-10絕對不會成為那些論壇上面的熱點問題,絕對不會有那麼多的人來討論它了。

    時間慢慢晃到了88年,前世的時候,這一年兩伊戰爭也就結束了,可是現在有了海華的插手,伊拉克後勁不足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變,而且在戰爭之初也沒有吃到什麼大虧。再加上,有著支點的存在,以及一批華商在兩伊的投資,這就使得伊拉克的經濟並沒有前世這時候那樣遭,這也就導致了,雖然兩伊戰局依然膠著,沒有一方能夠看到勝利的曙光,可是薩達姆以及伊朗的霍梅尼根本沒有想到要停止戰爭,坐下來和談,對安理會的某些提議也置若罔聞。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隨軍觀察詳細數據,華夏的坦克設計師們依據國內已經完成設計的88式,總算是為沙漠地區量身打造出了一款88-H1主戰坦克。這款88-H1是在海華出資,華夏出人研發出來的,按照當初的協議,這款坦克外銷全部由海華負責。當然,哪些國家能夠賣,哪些國家不能夠賣,這些還是都華夏做決定。

    當華夏的88-H1第一次出現在兩伊戰場的時候,就展現出了它犀利的獠牙以及對沙漠環境的良好適應能力,在和伊朗的裝甲部隊的對抗上面完全佔據了上風。也許,從數據上看,這88-H1頂天也就是二代半的水平。可是,它對沙漠環境的適應,對操作人員的低素質要求,使得它一亮相就成為了伊拉克坦克手們的最愛。面對88-H1的威脅,伊朗也想和以前一樣,通過北韓轉手購買88-H1。

    不過,這次伊朗人的算盤就沒有打響了,早有別樣心思的華夏,拒絕了北韓的購買方案。按照華夏的說法就是,這款坦克只適合沙漠地帶,你北韓拿去幹什麼吃?撞了牆的伊朗人不得不把視線轉移到了海華這裡。

    有著支點的存在,伊朗人的面子還是得給的,不過由於某些見不得人的心思,這88-H1是不能賣給伊朗了。所以,通過謝瓦夫從蘇聯那裡搞來了蘇聯現役的T-72。這些可不比得伊朗人自己生產的大路貨T-72能夠比擬的,有了T-72,伊朗人總算是滿足了。對於伊朗人來說,能夠搞到蘇聯的T-72也不錯了,沒有經過對比,他們可不覺得華夏的88式能夠趕得上T-72。

    雖然,這88式總體上來說,趕不上蘇聯的T-72,可是那些個華夏的設計師們覺得在兩伊戰場的對決的話,對88-H1卻抱有十足的信心。畢竟,這88-H1可是專門為了沙漠地區研發的,最適合這沙漠地區的戰鬥。果然,戰鬥結果印證了這些設計師的信心,在伊朗擁有了T-72之後,雙方互有勝負,刨除一些意外因素之後,還真是88式佔優,損耗比達到了1的成功使得那些在兩伊戰場的華夏設計師們大受鼓舞,先前如果還有人對來這裡感到委屈,感到是不務正業的話,現在一個個的則是大受鼓舞,幹勁十足。一個個的憋著一股勁兒,幻想著某一天因為他們的數據,使得國內的坦克研發再上一個台階。他們也不想想,這88-H1能夠出世,那是因為國內早就有了研發88式的計劃了。

    而在這三年的時間裡面,海華又有六艘新艦下水了,其中有兩艘補給艦,一艘護衛艦,還有一艘導彈驅逐艦,上面裝備了海華自行研發的『海鷗』,還有一艘獵潛艦,一艘佈雷艦。有了這六艘軍艦的加入,海華的海軍總算是像樣了一些。不過,讓李剛鬱悶的是,海華到現在為止,也沒能夠擁有一艘潛艇。

    本來,按照李剛的意思,是派人到華夏去學習,然後再自行建造。不過,這個念頭在把技術人員派出去的第三個月就破滅了,因為海華自行生產的鋼材不合格。那樣的話,想要生產還得進口鋼材。這樣一來,還真不如直接給華夏下定單划算。反正,海華的技術人員也在華夏。不過,華夏自己的生產任務已經排滿了,海華想要擁有自己的潛艇還得等上一段時間,怎麼也得89年過後吧。

    而最讓李剛覺得爽快地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從老毛子那裡搞來的和衛星有關的技術總算是吃得差不多了,根據這裡面的一些東西,再加上去華夏取經歸來,海華的導彈技術是突飛猛進。如果,不是為了安全考慮,李剛早就想試試衛星上天的感覺了。到現在,海華用的還是華夏的衛星,忒不方便不說,兩國關係雖然不錯,可是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哪裡有自家的來得方便?。

    (*^__^*)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