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一百一十二章 鏖戰30
    戰之折翼七

    「今天,我們終於打敗了頑強的中國人,他們已經開始撤退,但是我們也無力追擊,在和他們的戰鬥中,我們付出的代價遠遠比他們要大,但是我們還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我從未見過如此瘋狂和殘酷的戰鬥,當那些中國人嗷嗷叫著衝上來的時候,我第一次感到了壓迫感,他們戴著鋼盔,拿著衝鋒鎗一波接著一波的衝鋒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讓我感到心驚肉跳,他們好像不知疲倦為何物,整整兩天兩夜沒有讓我們合上眼睛,每當我們剛剛想休息一下的時候,他們就立刻攻了上來。

    長官們絲毫不敢大意,只要被中國人抓住一個失誤就會被他們利用,這在過去的十多次戰鬥中表露無遺,他們都是一些戰鬥經驗非常豐富的軍人,我們不得不全力戒備。長官們反覆告誡我們,中國人比我們更加疲倦,只要堅持抵擋住了他們進攻我們就會取得勝利……我抱著槍靠著戰壕邊上閉上了眼睛,只迷迷糊糊的聽見長官們的話,我們在這兩天裡已經習慣了這種睡覺的方式,即使很有可能下一刻就喪生於敵人進攻的炮火中,但已經無人感到畏懼了,經歷了殘酷的廝殺,身邊熟悉的人一個個倒下,我已經感到麻木了。在這種煎熬中,負傷或者陣亡是我們在這裡唯一可以得到的東西,如今惡夢終於過去了……」

    平日對士兵極為粗暴的指揮們也難得的沒有對那些倒在地上一動不動地士兵加以指責,拿著指揮刀死死地盯著戰場,大口的喘著氣。身上滿是塵土。蓬頭滿面簡直比難民營出來的人還要狼狽不堪.及為自己地同胞戰死而悲傷。軍官們望著遠方的一成不變的面孔上卻出現了些笑容,這次中國人終於慘敗於自己的手下,每個人都清楚這其中的份量。不僅僅是完成了戰略部署,將中隊阻攔下,更是前所未有的擊敗了他們,將他們趕了回去。

    在日本指揮官地眼中,哪些死傷的日本士兵的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的信心立刻膨脹了起來。在腦海中勾畫出一個個美好的藍圖。是的,這只是皇軍勝利的第一步,中國人也並非不可戰勝,他們王牌部隊都被大日本皇軍所擊潰,那麼還有什麼勝利不能取得?木村雖然也為取得的這個戰果連飲數杯,相比軍官們地興奮,他還是保留了一絲的鎮定的。在向奉天和東京發去捷報後,雖然刻意的保持著和以往一樣地鎮定。副官還是從他喜上眉梢的眼神中發現了他地內心。

    在那些經歷過日俄戰爭的日本高級軍官眼中,對這個勝利的企盼也的確太久了。只從以弱勝強擊敗了俄國,通過一戰樹立了在亞洲的霸主地位後,軍方和那些政客就從未掩飾過他們對亞洲尤其是中國廣袤陸地的渴望。那種從骨子裡上千年割捨不斷的登陸情節在自我實力的增長和中國迅速的衰敗的刺激下變得無比的強烈。然而在「滿洲事變」近十年後。除了耗費巨額的軍費囤積了無數的大軍在滿洲外,帝國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決定性的勝利。這對陸軍來說簡直是難以洗刷的恥辱,屢次戰敗,也讓國內對陸軍怨聲載道,民眾抗議不斷。

    在淞滬莫名其妙的一戰,最後雖然借助海空軍絕對的優勢和遠比華軍精良的武器裝備擊潰了華軍,最後卻未能進一步的擴大戰果,讓大部分華軍成功的撤退進了他們花費數年構築的防禦工事內,至此華南戰場也陷入了僵局。即便如此,華軍在華南的表現也讓陸軍和大本營大吃一驚。這支部隊戰鬥力仍然遠遜於帝隊,可是他們表現出來的戰鬥素養和頑強好戰的作風還是讓帝國陸軍吃了不少虧,他們也不是在華北一戰即潰的三十多萬雜牌軍可以相比。經歷了淞滬會戰,日本大本營才發現中國並非如想像中那麼軟弱可欺。要同時面對華南和東北、華北戰場作戰,帝隊疲於應付,根本難以發起更大規模的攻勢來消滅他們,這個結論讓他們沮喪萬分,卻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正是如此他們才會和文官達成共識如果政治上需要將從華南撤軍。

    東京街頭民眾難以壓抑的興奮,日本國內大部分的報紙都通過號外報道了這一勝利,一時之間國內士氣大漲。在東京的軍官們在興奮之餘也暗自瞠目咋舌,國內的民眾和官員,也包括自己居然為了在中國戰場的這麼一次小小的勝利全部都沸騰了起來,這在以前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但是現在卻沒有任何人感到奇怪。民眾和軍方一如既往的看不起那些中國人,在內心卻不得不接受北方中國人實力與日俱增,強大到足以和帝隊對抗,足以讓他們感到擔憂的事實。

    《時代週刊》駐日本記者,如實報道了在東京日本人的歡慶,「東京的市民得知他們的軍隊在中國東北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後,便瘋狂的湧上了街頭歡慶了起來。幾乎所有的報社都免費贈送報道這次戰鬥消息的報紙,但是我們得知,之所以如此時軍方和內閣強制命令的結果,他們太需要勝利來刺激民眾對戰爭的信心,所以即使這僅僅是一次戰役中一次戰鬥的勝利,也被他們渲染成了一個比取得一個戰役更為輝煌的成功。

    我們回想在早些時候,日本人數萬軍隊便可追趕中國幾十萬的大軍,在很多日本人眼中,中國人是豬的代名詞,除了數量多以一無無是處,這也助長了他們對中領土的渴望,所以他們在中國實施了一系列殘暴的大屠殺。或許現在日本人已經開始後悔,正是他們的無知喚醒了中國這頭沉睡了百年的東方雄獅。用德國最先進武器裝備武裝起來地中隊,同時也學習到了世界上最優秀地戰術思想,用嚴酷的法律和軍規武裝起來的這支中隊展現出來地戰鬥力簡直讓人吃驚。他們甚至在鑄造不敗的神話。日軍的這次成

    |弱中隊,對中隊來說影響好處就是激勵起自己軍隊的士氣。有利於幫助那些新兵克服對中隊的恐懼。

    從東京市民和他們地政客臉上的綻開的無比燦爛的笑容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這場勝利的期望價,這在十年前簡直不可想像。在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歷史中,唯一能與這次歡慶勝利相比恐怕就要數四十五年前日本以弱勝強擊敗大清北洋艦隊那次。這種微妙的變化也真實的反應了日本中下層民眾對在中國戰爭觀念地改變,中隊愈戰愈強,帝隊一敗再敗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強者的崇拜讓他們悄然改變了對中國的態度,雖然從不承認,至少在他們心底已經把北方這個強大地中國勢力看作了和帝國一樣強大的對手對待。

    他們在報道這個勝利地時候,卻忽略了他們正在喪失著大片的控制區,大約已經有二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中國人收復,他們進攻的腳步出乎任何人的意料,日本軍隊根本無法抵擋他們的腳步,唯一能夠做到僅僅是延緩一下中國人前進的步伐。當這支部隊完成了佔領任務和友軍會師的時候。日本軍隊很有可能根本無法抵擋。所以才更急需國內的來準備一場更為龐大的戰役,這場戰役很可能是真正意義上決定中國北方戰局的決戰。

    即使中隊的退卻並沒有如想像中潰不成軍氣喘呼呼.相反他們雖然狼狽,可是指揮官也不敢貿然的追擊,他們的後衛部隊十分頑強。並且他們的部隊並未崩潰,撤退十分有序。這讓同樣疲憊不堪的日本指揮官們放棄了乘機殲滅他們的想法。經歷了如此殘酷的戰鬥,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在這支強大的軍隊面前堅守住陣地已經是他們的幸運了。作為堅守陣地佔據優勢地形的一方,付出的代價比他們進攻軍隊還要多得多,就很能說明問題,幸運的是,最後失敗的還是中隊,不是他們!

    在這次戰鬥中,日軍在戰後尚感到一陣陣的涼意,這次倘若不是他們戰局了絕對優勢的地形,倘若不是預先佈置好了龐大的炮兵兵團和源源不斷的援軍,那麼最後失利的決不會是中國人!炮火猛烈的時候,往往是中國人的一個連衝上陣地,炮擊和轟炸過後僅僅剩下六七個人,只要中國人衝上陣地,炮兵便會不顧自己人瘋狂的向上面傾瀉炮彈,炮兵不分敵我的炮擊是取得勝利的保障,雖然中國人無數次的佔領陣地,到最後卻不一次次被擊退。在戰鬥後每個炮兵陣地旁都是堆積如山的彈殼、彈藥箱和換下的炮管。

    在這場戰鬥中,飛機的使用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雙反幾乎在戰線上都是糾纏在一起,肉搏戰是戰鬥中最司空見慣的事情。即使使用火炮也是有許多制約,但是日本軍隊為了取得勝利,毫不吝惜自己士兵的生命。值得他們慶幸的是,他們最終還是堅持住了,當他們新的一批援軍即將抵達的時候,第八師已經如強弩之末,再無能力穿透日軍的防線,只得黯然的撤退。

    —

    相比在這裡的勝利,在黑龍江第一軍肆虐的地區,日軍的日子簡直難以持續下去。倘若不是他們接到通知破壞了所有的道路交通,摧毀了所有的鐵路和橋樑,那些發狂的獅子很有可能早已橫跨過了遼闊的土地趕赴而來。木村對中國的裝甲部隊深有忌憚,卻仍然小看了他們的戰鬥力,這些裝甲部隊,整旅整師的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在戰鬥中如入無人之境,堅固的防禦在他們的面前脆弱不堪。

    傘兵第二營營長陳林滿臉慚愧的望著自己崇拜的王必將軍,眼前的一座被炸毀的橋樑讓他們所有的工作都全功盡棄。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空降然後在空軍的掩護下佔領橋樑,保證隨後趕到的機械化部隊的通行暢通。這本是空降部隊最為拿手的戰鬥,可惜當它們抵達目標上空地時候,日本人就已經果斷地引爆了早已安裝在橋樑上的炸藥。守橋的日軍。很快就被這些從天而降地士兵消滅乾淨。然而橋樑已經被摧毀,所有的戰鬥都已經顯得毫無必要了。

    在橋頭路旁停滿了各種坦克和後勤補給車輛,王必成並未對陳林加以指責。事實上即使指責也是於事無補,更何況這根本怨不著他們。「陳營長,你們的傷亡如何?」「有四個戰士犧牲了,另外有十七個負傷,其中五個傷勢比較嚴重,但是已經控制住了。應該問題不大。」王必成對他點點頭,被他們打死的日軍不下四十人,自己的傷亡卻控制到如此低,就足已看出他們的戰鬥力了。「你們還是打得很不錯地,以這麼小的代價消滅了這些日軍,很是難得。對於橋樑被炸,也怨不得你們,不要氣餒。這次只不過運氣差了點而已。」

    即便是如此安慰陳林,可是王必成心中依然焦急萬分,這次計劃本來制定得相當的嚴密,空降兵和地方武裝的配合也全部到位。卻沒有想到。日本人為了在四平發起新的戰役,居然放棄了對這些地區的增援。幾乎完全拋棄了這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們命令所有的部隊就地佔據有利地形死守,並破壞所有地道路交通和那些不需要的物資。他們不需要增援和退路,所以這些交通道路對他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很多地區在連中隊影子都沒有看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手炸橋毀路了。

    那些行動快的日軍在接到通知後立刻就徹底執行了關東軍發來地指令,少數行動稍慢的日軍很快就被裝甲兵團那種穿插地高速所震驚.日本軍隊雖然不是第一次和中國的坦克部隊打交道,可是從未面對過這種大規模的裝甲集群作戰,在航空兵掩護下高速前進的鋼鐵洪流根本就不是他們可以阻擋的。此後那些擔任防守的日軍,無不早早的就摧毀了交通樞紐,

    整的落到很可能突然而至的中隊手中。

    「他媽的,這已經是第四座了!狗日的打仗不行,炸橋毀路倒是行家!」王必成身邊的一個上校軍官站在河邊,對這被炸毀的橋樑恨恨的說。日本前幾次的毀橋毀路對這支機械化程度頗高的部隊造成了相當的麻煩,這次王必成果斷的命令部隊迂迴秘密的晝夜行軍,企圖在日軍反應過來之前奪取在這方圓數百里內唯一可以供坦克這些重型武器通過的橋樑。這座橋樑因為也擔負起附近一些日軍的重要補給任務,所以並未摧毀,只是在附近部署了一個聯隊的兵力來保護這座橋樑,如果有事,他們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得到附近的一個混成旅團的火力支援。

    日軍對這個地區控制十分嚴密,裝甲部隊抵達這個地區很難瞞過日軍,所以王必成要求空降部隊在他們發起攻擊前佔領橋樑,並堅守到主力部隊到來。計劃雖然十分的周全,可是草木皆兵的日軍早已接到通知,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立刻毀橋,所以當運輸機剛剛抵達這個地區上空的時候,守備橋樑的日軍就已經起爆了炸藥。在他們從機艙中跳躍而出的時候,看到的只是橋中冒起的巨大火光,這座橋樑路面轟然的沉入了水中,激起了巨大的水花,只留下了孤單單的橋墩還留在了水面上。

    「算了,世明,多說無益,讓工兵加快速度,還需要什麼東西,列出單子來,直接讓空軍空投過來。命令部隊抓緊時間檢修裝備,除了警戒部隊,讓戰士們也稍微休息下,這段時間奔襲機動作戰不下千里,他們也累壞了。」王必成眼睛盯著在水中忙個不停的工兵,知道自己再怎麼焦慮也是於事無補的。只要通過了這條輝發河,那麼前面就再無障礙來阻擋自己這支鋼鐵洪流了。

    這段時間隨著部隊的推進,工兵部隊從未有絲毫的休息時間,一路上修路架橋忙個不停。湖泊、河流、山林、丘壑,為了保證部隊的暢通無阻,他們幾乎毫無休息的時間,整日整夜的忙碌。稍微能休息一下也是在行軍途中,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前進的時候倒在車廂中讓眼睛閉上那麼幾個小時。就是這點休息時間往往也不能得到保證,只要行軍中路面出現了任何問題,他們都必須下車去排除。

    王必成在經過了這次作戰後,現在對德國人德克當初為裝甲部隊提出的後勤補給的建議感激零涕。當初受鄧熙邀請,來到中國的德克,認真考察了一次中國北方的道路情況後,給鄧熙和李成坤建議,在中國遠比歐洲糟糕的路面情況下,必須要組建起一支比德國裝甲部隊麾下更為龐大的後勤部隊,保障部隊能夠快速解決各種突發問題,才能保證這支部隊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僅僅只是組建起作戰部隊是極為不智的。

    也正是在他的建議下,裝甲部隊削減了坦克的數量,花巨資為部隊配備了完備的戰場維修系統,組建了龐大的後勤補給部隊。工兵舟橋部隊也是在那個時候大力組建起來的,如果沒有當初的堅持,部隊很有可能就被阻攔在了松花湖、牡丹江外了,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長驅直入。那些戰場的維修分隊對部隊戰鬥力所發揮的作用更是難以估計。當初花大價錢買下的時候都心疼的要死,可是到了部隊步入正軌後,那些指揮官一個個寧可少幾輛坦克也要把這些配齊。開玩笑,沒有這個,要不了半個月戰鬥,部隊就得喪失戰鬥力!

    平靜的江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很是刺眼,在工兵舟橋部隊的幫助下,兩個步兵團的官兵已經先期登陸到了對岸,構築起防禦陣地,更的偵察部隊也被派遣了出去。架橋並非是一時半會的事情,部隊都被堵在了這邊,如果不加以防備,對岸有什麼異常情況,將是非常危險的。在佈置了好警戒後,王必成給了官兵一個小時的時間輪流去河邊洗澡。在官兵們的歡呼聲中,河邊出現了數千個光著屁股的男人。

    這段時間來不要說洗澡,就是吃飯都是在裝甲車上吃的,一路上都是馬不停蹄的往前趕,在這種炎熱的夏季,最痛快的莫過於舒舒服服的沖涼,洗掉身上的污垢。那些校官、尉官和士兵都混雜在一起湧向了河邊,微涼的河水給他們帶來了一絲的清涼,洗完澡的他們舒服得不願動彈,就這樣躺在水中。有些調皮的士兵甚至游泳游到了正在架橋的工兵那裡,那些正在幹活的工兵們也僅僅是憨厚的笑了笑就埋頭幹起活來。

    再夜幕降臨的時候,除了在江面上燈火通明,熱火朝天外,其餘的地方都已經熄滅了燈火,早早的入睡。雖然架橋十分困難,可是日軍的爆破並不徹底,在原橋址上鋪設橋面對他們來說難度並不大,主要是要使得橋面能夠承受起坦克這些重型裝備的重量,這比較需要時間。按照他們的進度,連夜趕工的話,最遲到第二天中午就可以讓坦克部隊通過。在工兵忙著架橋的時候,日本偵察機也兩度飛過,很是讓保護工兵和橋樑的高炮部隊緊張了一陣,然而此後一直都沒有看到日軍的轟炸機,這才讓他們鬆了口氣。至於那些裝甲部隊,都藏進了路邊的森林中罩上了偽裝網,日本人僅僅在上空短暫停留的高空偵察機要透過茂盛的樹木找到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呵呵,作者評比安慰獎也沒有,生病生得不是時候,但是也有別的原因吧。其實東西並不重要,關鍵是有所證明吧,就如同原來的朋友入黨的時候,我笑她對黨瞭解多少的時候?她也就笑笑說,我是什麼都不懂,但是我知道,別人能做到的也要做到,我僅僅要證明我並比別人差而已!這也給我提了個醒,本身水平還有待加強。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