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獵艷錄 正文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回朝
    甘寧帶著騎兵轉身殺回來的時候,關羽身後剩下不到兩三千人。面對怒濤般呼嘯而來的強大騎兵,顯然無法抵擋。關羽氣的yao牙:「撤,快,去西面會和。」甘寧追殺一陣,見關羽去遠了,領著騎兵,旋風般殺向後寨。

    後寨的徐庶快挺不住了,主攻這一面的是吳懿,蜀中少有的悍將。

    徐庶可沒有甘寧李典等人的悍勇,指揮倒是井井有條,可手下的士兵,看到黑壓壓的劉兵殺來,心裡害怕,作戰不積極。李典和周倉可以手持兵刃,鼓舞士氣,徐庶文弱書生,做不來。完全依仗石機和飛梭巨弩把敵軍壓制在三重壕溝之外。可吳懿指揮大軍,拚命突進,再損失五六千人的代價下,終於臨近寨門,徐庶指揮士兵放箭,連續三次,將劉兵逼了回去。吳懿親自衝鋒,手持大刀,劈落箭矢,卡卡數聲,將寨門劈毀,衝入寨中,徐庶一下慌了,雖然身穿鎧甲,可他幾乎連刀都拿不動,心想,完了,不是活捉,就是見閻王了。

    就在這千鈞一的關頭,甘寧的大軍終於趕到。吳懿的部隊正處在興奮的衝鋒階段,哪裡想到後院著火,一下子被衝散,顧不得攻打寨珊,回頭迎向甘寧——

    吳懿抵擋不住,收縮兵力,向大本營退去。他的損失不大,一看到兵敗如山倒,立即就鳴金把士兵收回來了。徐庶的守軍趁勢掩殺出來。

    關羽逃到西面和孟達說了情況,兩人聽說,甘寧衝擊後寨,捨了李典來救吳懿,李典指揮大軍向東面,支援周倉。

    這樣下來,雙方絞殺一天一夜,各自收兵,竟然沒有分出勝負。劉備在大營中氣的嗷嗷叫。一直嚷著讓人回江陵去把軍師諸葛亮找來。法正覺得很沒面子,站在一邊不做聲。孟達卻道:「主公,不必著急,今日雖然沒有分出勝負,但袁兵兵力已經損失過半。明日,再全軍攻寨,必然獲勝。」

    劉備點頭道:「也好。」正說著,忽然親兵報告:「主公,成都袁兵已經開拔,向朱提方向而來。」

    劉備急道:「是誰統兵?」親兵道:「袁軍大將趙子龍。於jin、張繡為副將。」劉備對法正道:「袁兵大隊人馬到了,我軍如何應付。」

    正說著,又有人來報:「啟稟主公,袁軍大將藏霸、張燕帥兵十萬,出德陽,只取巴郡。」

    劉備的冷汗一下子流下來,很顯然,雖然他了筆橫財,可是和大財主比起來,腰桿還是細,兵力不足了。要同時應付巴郡和朱提兩路人馬,差強人意。

    劉備急得再帥帳中來回踱步,突然道:「還是退回江陵吧,萬一巴郡有失,我等全部死無葬身之地了。」

    法正道「駐守巴郡的是龐義,此人身經百戰,蜀中名將,城內士兵五萬,沒這麼容易攻破,劉備一聽,法正分明不願意撤軍,自己也不好太堅持,否則,被人看扁了。

    趙雲接到命令之後,並不急於救援朱提。徐庶的緊急軍情,一封封送到他的手上,他只是大概的看一眼,就扔在一邊,也不開口。部隊還是不緊不慢的進。於jin沒說什麼,張繡看不過去了,晚上來到帥帳,劈頭蓋臉道:「趙都督,軍情緊急,我們是否加快行軍的度?」趙雲淡淡的說了聲:「還不是時候。」張繡急得搓手:「都督,徐庶等人已經守不住了,最多三四天,肯定全軍覆沒,還不著急?」

    趙雲拉著張繡到沙盤前,笑道:「我已經給元直回信,讓他務必堅守七天。」張繡歎氣道:「照這個度下去,十天也到不了朱提。」

    趙雲搖頭道:「我們不去朱提——」張繡臉色大變;「你這是——」趙雲走到門口,撩起帳幔,看看四下無人,回到沙盤前,悄悄地對張繡道:「我們功打江陽。」張繡苦笑道:「有什麼用?難道不怕被人夾擊。」趙雲道:「江陽地處再成都、朱提、巴郡之間,如果我們成功佔據此地,就可以聲援成都,劉備就算攻入朱提,也無法做下一步的攻擊,得地而無所用。而我軍,則將劉備和巴郡的龐義,一分為二,我料定,龐義會在壓力下投降,而劉備照他一貫道作風,定會逃之夭夭。」

    張繡明白了:「原來你想讓劉備放鬆警惕,然後繞道取江陽!」

    七天之後,趙雲的十萬大軍,在朱提官道的岔路口突然轉彎,帥兵連夜北渡沱江,行進在龐義大軍和劉備前鋒軍之間的峨眉山北麓,一路並無阻擋。像一把利劍從兩者中間的空白地帶穿插而過,直向江陽城下,同時威脅巴郡和朱提。

    而藏霸的大軍已經先一步來到巴郡,對龐義展開了攻勢。

    劉備的探子們現趙雲大軍繞路,連忙回來報告,法正一看,就明白了趙雲的作戰意圖,心中後悔不跌,連忙讓劉備召開軍事會議。做出了三步戰略調整,第一派江陵參軍馬謖帥兵在江陽至朱提的大路上立下營寨,擋住趙雲去路。第二派劉封帥兵三萬增援江陽,第三猛攻徐庶。

    劉封到了江陽,抬頭看到城頭隨風搖擺的帥旗,大書漢平東大將軍趙雲。城頭上白淨俊美大將,高聲笑道:「回去告訴你家主公,就說趙雲奉了丞相均旨取城多時了。」

    劉封心想,扯淡,便宜老爹讓我來守城,我就這樣回去,還不把他老人家氣死,再怎麼說,也要拼一把。於是他就扯著嗓子,和趙雲叫陣。張繡正在城下巡視,聽到劉軍來了,搶在趙雲前面,出城迎戰。劉封那武功差遠了,他怎麼能是槍神張繡的對手,五招沒過,被刺中肩膀,落荒而逃。劉封心裡挺高興,這下子可以跟便宜老爹交代了。

    藏霸聽到趙雲攻破江陽,立即把消息無償的提供給了——龐義。

    龐義嚇得臉都綠了,江陽失陷,等於和劉備見不著面了。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第一投降袁兵,第二投降駐守白帝城的曹cao。這個帳誰都會算,曹cao都成了喪家之犬了,誰還願意跟他混,找老闆自然是找個有實力的。

    就像趙子龍推測的一樣,龐義想了一夜,終於在巴郡城頭掛上白旗。

    於jin奉命從身後攻打劉備營寨。馬謖又犯了病,沒有在當道下寨,而是別出心裁把營寨安到山上去了。還是那個理由: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於jin親臨前線指揮,身先士卒,一馬當先。來到官道路口,一看,哎呀,這是那位天才的傑作,守軍竟然都上山了。便趁著夜深人靜,烏漆麻黑的時候,偷偷過去。順便派人收拾了五百名守護水源的劉軍,然後再大路上紮下營寨不走了。

    天亮的時候,馬謖現於jin再山下紮營,大吃一驚。命部將張休帥軍攻打,可劉備的烏合之眾軍隊看到整肅有序的袁兵,心裡打怵竟然不敢下山。馬謖一下子傻了。

    於jin沒空跟他廢話,留下彭安一萬兵擋住下山去路,自己帶兵,直取朱提劉備。

    劉備還蒙在鼓裡,從早晨起來就指揮大軍攻打袁寨,中午時分,士兵們都已疲累不堪了,才停下來。徐庶那邊也到了無以為繼,堅持不下去的地步。只要午後,劉備再加一把勁,袁軍就要全軍覆沒。

    劉備坐在帥帳裡正自高興,孟達氣喘吁吁的跑來了:「不,不好了,主公,袁兵從身後殺來了,距離此地只有五十里了,也不知有多少人馬,十萬總有吧。」其實於jin只有三萬兵馬,趙雲為了防範曹cao,將重兵壓在了江陽。

    於jin手中兵少,就讓士兵多豎旌旗,鬆散行軍,千人為一隊,兩隊間相隔百丈,從遠處看起來,三萬人浩浩蕩蕩的,無邊無際。

    劉備嚇得都不會說話了。

    法正也聽說了,一進來就嚷道:「馬謖,幹什麼去了,怎地讓袁兵輕易的過來,連個消息也沒有。」孟達結巴道:「此刻就別說這些了,還是想想退路吧。」法正一路上早就想好了:「無妨,正早就想到這一步了。我軍攻打益州的時候,用的是水軍。還有幾百條大船停在江面上。袁兵都是騎步兵,我們從水路撤回白帝城,他們無可奈何。」

    吳懿吃過飯正準備接茬攻打袁營,聽到消息,跑過來,面白如紙:「主公,還打不打了?」劉備心說,打個屁,後路被人抄了,再不走,恐怕被活捉。

    「快,集合部隊,撤往江邊,我們回白帝城去。對了,白帝城是曹cao駐守,他會不會趁火打劫。」

    法正笑道:「這一點,主公可以放寬心,曹cao此時巴不得您和他同盟抗敵,怎麼會難為我們,況且,我軍雖敗,還有十五萬大軍,bsp;下午的時候,劉軍不來攻寨,徐庶有點不適應,娘的,每天都來,成習慣了,今天怎麼休息,提前也不通知一聲,讓老子也睡個好覺。

    正納悶,探子來報:「敵軍全部都向江邊去了,不知為何?」徐庶知道袁兵攻佔了江陽,一聽就猜到劉備要沿水路逃跑。忙去通知甘寧帶兵去追。

    甘寧那裡會放過立功的大好機會同李典兩人追出來。到了江邊一看,地上散落著無數的兵器、糧食、旗幟、還有馬匹,就是沒有個人影子。劉備跑了。兩人一看這麼多的糧草輜重,心中大喜,也不追劉備了,反正也追不上,難道游泳去?索性指揮士兵收拾戰利品打道回營。離營寨還有五六里,就看到寨門旌旗飛揚,戰馬無邊。還以為中了調虎離山計。趕忙跑回來,定睛一看,原來是於jin的軍旗。

    進了營寨,相互訴說了情況,都覺得沒有活捉劉備非常可惜。

    劉備沿著水路,五日後來到涪陵,將城內的一萬戶居民,守城的士兵,全部帶走,過臨江、夔關也照方抓藥,將所有能喘氣的帶走,只把空城留給袁兵。半月之後,回到白帝城。

    馬謖挺倒霉,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彭安不和他打,只是守住水源,想渴死他。馬謖派人往下衝,又打不過袁兵。三天沒過,士兵紛紛溜走投降。剩下些沒投降的全部渴的東倒西歪,眼冒金星。

    彭安一看時機到了,帥兵衝上山去,幾乎是在沒有傷亡的情況下,就獲得勝利。並且活捉馬謖。

    曹cao在白帝城聽說劉備戰敗潰退,已經過了夔關,袁軍大將藏霸,從6路追來。出於唇亡齒寒、兔死狐悲的考慮,急忙派許褚、曹真、夏侯敦帥兵三萬前去接應。當時劉備水軍已經過了夔關,藏霸到了臨江,夏侯敦下令,屯駐夔關,阻擊袁兵。

    藏霸一路收復涪陵、臨江,到了夔關遠遠望見夏侯敦軍旗。連忙在城外下寨,並且派人回成都報信。

    郭嘉的意思,夔關一帶,處在巫峽下游,水路6路都非常險要,尤其是運糧,極為不便。夏侯敦定是奉命接應劉備,不可能長期駐守。下令讓藏霸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果然,劉備回到白帝城向曹cao表達了一份感激後,帥水師回到江陵。夏侯敦立即從夔關撤走。夏侯敦也害怕夔關周圍和巫峽水路的地形險惡,讓許褚帥一萬水軍斷後,大軍連夜分三批撤走,藏霸現不對,派人到關下察看的時候,曹軍已經穿越巫峽,飄然遠去了。袁軍進駐夔關。整個益州,只有一座隸屬於巴東郡的白帝城還在bsp;公元21o年、建安十五年十一月初,征戰一年有餘的三十萬袁兵,撤出兩川,北歸洛陽。臨走的時候,根據史料記載,隨便找了個理由,了結了以下幾個酷愛叛變鬧事的同志:牂牁太守朱褒、益州太守雍闓、永昌太守黃元。這幾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都有造反記錄,而且,全是土著地方勢力,擁有很強壯的班底,另外野心勃勃,不安於室。我讓管承、毛暉、張鍇隨便找了個理由,灌醉了殺掉,三人手下的將領,一個不留,全部換上袁軍的班底。

    李嚴雖然封為益州刺史,但只有行政權,沒有統兵之權,從葭萌關經涪城、綿竹、廣漢一直到成都,駐守的,是高覽一個嫡系軍團,接近十萬。另外,甘寧擅長水戰,調入夔關、臨江、巫峽一線,組建水軍,防備劉備偷襲,也有袁兵七萬。張郃駐守重鎮犍為巡視越巂,都護西羌,防止羌人造反。曹cao勢力已經向南,特命韓遂降將酒泉太守徐邈攻取敦煌,大獲全勝。徐邈封為討虜將軍,扶風侯。另外周倉帥軍五萬駐守江州,準備隨時接應上游的甘寧。李典帥軍五萬進駐漢中白馬城,保守戰略要地城固,王平帥一萬兵扼守漢水,兩岸紮營,防止荊州兵深入漢中。另外吳敦兵五萬巡視三巴,在城固之外,接近荊州西城郡的地方,築起漢城和樂城兩座軍事要塞,每座城中屯兵一萬。這事情以前諸葛亮做過,為的就是防備,荊州兵沿漢水至西城,攻打漢中城固。

    新建的漢城在南鄭的北面,面對定軍山,處於箕谷與褒城之間,向東前出,守可以防止荊州軍隊偷襲,進可以攻打襄陽。樂城建在南鄭東面,距離南鄭百里城固縣的北斗山麓,緊遏斜谷和子午谷咽喉要衝,就算是有人攻入漢中,也休想,踏進關中一步。

    這樣的安排,還不能安心,由武都進入大散關,讓彭安駐守郿縣,封楊阜為少府、中都護、監護陳倉以西秦川、狄道、金城、隴西的雍州四郡。派姜敘帥雍州兵,進駐列柳城,從街亭,把雍州一分為二,防止叛亂。這個姜敘,不是別人,除了是楊阜的表哥之外,還是——姜維的父親。姜維這一年剛好九歲。天資聰穎,長相剛毅,我尋思著收為義子,也弄個便宜兒子用用。便帶回洛陽去。

    在我的印象裡,整個大漢朝,叛亂最多的恐怕就是雍州和益州了,這兩個地方,不得不派重兵。郭嘉仍舊出任雍涼大都督,封漢中侯,食邑三萬戶。張繡為行軍司馬,駐守長安。趙子龍返回淮南,防備孫權。大軍一路出潼關、於公元211年二月回到司州。

    漢獻帝出洛陽百里至澠池,排三十里鑾駕。號令百官跪拜迎接,為了表彰平定漢中、益州大功,特恩賜食邑鄴城三十萬戶。並封袁睿、袁政為鄉侯。世襲爵位。洛陽城中紅毯鋪地,從城門綿延到丞相府。道路兩旁百姓焚香跪拜,拋灑鮮花。歡呼雀躍,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老子才不在乎這些東西,等著吧,好戲在後頭呢。不為了這一天,我也不會吃多了撐的,封劉璋、孫權為王了。只希望能夠堵住荀彧老師和趙雲的嘴。

    「丞相平定兩川立有大功,陛下竟然吝惜封賞,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回到相府,七八個小人紛紛登門拜訪,一頓馬屁之後,大罵獻帝忘恩負義,以示忠誠。

    鬧得最凶的,就是中書令王粲、太史公王立。王粲怒火填膺,氣喘如牛:「世上竟有這等事,孫權、劉璋,禍國殃民,割據一方,從不進貢納稅,竟然可以稱王。丞相為國為民,日夜cao勞,勝過周公、伊尹、百里奚、姜尚、蕭何、商鞅、藺相如、廉頗、還有荊軻——」頓了一頓大概是實在找不出像樣的人物所比較了:「反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聖賢。竟然只是封食邑三十萬戶了事。分明是打擊功臣。」

    王立跟著附和:「沒錯,沒錯,太過分了。兩川之地,縱橫千里,丞相的功勞,勝過韓信、彭越。韓、彭都可以封王,為何丞相不能。立一定要上表,和皇上據理力爭。皇帝這樣做,豈不是寒了功臣之心?」

    丞相府功曹衛凱、參軍和洽齊聲道:「我等聯名上書,說什麼也要給丞相討回公道。」辛毗也在座,突然冷笑道:「丞相,此事倒是不著急。耽誤之極,是封賞從軍出征的有功將士,皇帝似乎是把這件事忘了。丞相可以提醒一下。」

    我眼中大亮,明白辛毗的意思,他是讓我趁著這個機會調整一下領導班子。在朝中遍插親信,將皇帝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招牌。有理、有理。

    我哂笑道:「這件事就交給佐治去辦。你盡快的擬好一份名單,本相好承奏皇帝。」辛毗暗笑,交給我處理,太好了,兄弟們都可以高官厚祿了。王粲等人一聽要擬定立功人員名單,眼珠子都瞪圓了。全都盯著我露出狗巴結主人的模樣。我指示辛毗:「王粲、王立等幾位大人,雖然沒有出征,但在後方籌辦糧草,募兵治安,功勞不菲,一定要厚待。」辛毗連連點頭,心想,這幾個傢伙幹過這麼多好事,我怎麼不知道?只是聽外面傳言,這些日子,他們幹了不少搶男霸女逼良為的勾當。還,還有功了?辛毗很不以為然,不過眼下正是用著這批小人的時候,給些好處也無妨。丞相要成大事,是離不開這些人幫忙的。

    王粲等連忙謝恩,磕頭退出去,出門的時候,一再表示,要上奏章給丞相討回公道。

    賈詡這老滑頭,回來兩天到現在,只見過兩面,還沒顧的上說話。看來又在保守中庸了。本丞相此刻正是用人之際,豈能讓他清淨。又該是出來陰使壞的關頭了。

    我派人去請,賈詡不多時候,就出現在門外:「丞相,詡來遲了,請丞相恕罪。只因為要準備一些東西所以來晚了」賈詡快步走進門。

    我正在喝茶,連忙站起來讓座:「文和先生,一年不見別來無恙。」賈詡告罪:「托丞相洪福,還可以。丞相此次征討兩川立下不世之功,真是可喜可賀。」

    懶得聽這些客套話,我推心置腹道:「找先生來,是有幾件大事要商議。」賈詡坦然一笑:「不用丞相吩咐,詡早就準備好了。」說著從袖子裡掏出一份奏章;「丞相請過目。」

    「哦。」我接過來一看,竟是一份奏請給丞相袁熙封王加九錫的本章。賈詡陰笑道:「丞相找我來,莫非是這件事?」我指點著他大笑:「知我者,文和先生。不過——」賈詡道:「不過怎樣?」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眼下還有幾件事要處理。」

    賈詡是智囊不是神仙,當然猜不到我的心思,沉吟道:「以詡看來,征伐兩川威震天下,正是時候。」

    「先生做了這麼長時間的御史大夫,難道就不想高昇?」

    賈詡翻白眼,原來丞相想要對付朝中的大臣。忙道:「莫非丞相,想在朝中佈置親信。」我笑著走到門口:「我這裡有兩份奏折,先生找兩個人,明日早朝的時候,上奏皇帝。」

    「什麼奏折?」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