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獵艷錄 正文 10. 第十章過渡章節
    ————

    接下來,群雄並起,天下大亂——

    風起雲湧,時代變遷。

    我只是個看客,聽眾,微不足道,至少現在還是。

    所以我只是把所見所聞如實的敘述出來。可能會有些平淡,但沒辦法,還是那句多次說過,唯一的理由——我太小了,需要長大。

    也到了所有風雲人物大說名言的時候了,先說出名言的是董卓和父親。以後還有曹cao、劉備、二叔袁術。孫堅和——很多人。

    半月之後。董卓已並何進、何苗兄弟之兵。勢力更加強大。於是召見百官想要廢黜皇帝改立陳留王劉協。上書盧植冒死直諫,董卓大怒yu殺之。多虧議郎彭伯代為求情才倖免於難。盧植連夜逃奔上谷。

    翌日,執金吾丁原領兵與董卓戰於洛陽之郊。一日後,夜間,被叛將呂布所殺。董卓遂並丁原軍。到此刻為止,董卓已經擁兵二十餘萬。戈車千乘、戰將如雲,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鋒。

    董卓施壓群臣,每每上朝,無人敢對其側目而視。他自以為得計。於是自領大漢前將軍。封自己的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反覆小人呂布投機成功,封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哈哈,兩人皆平步青雲也·。

    董卓女婿李儒,西涼軍席謀士。勸董卓早日廢立也好提高自己的威望,繼續陞官財,獨攬朝政。甚至進一步篡位奪宮。董卓沒兒子,這小子大概以為董卓篡位之後,可以憑藉著駙馬之尊,登基即位也說不定呢。不然為何如此迫不及待的,逼迫自己的老丈人走上對抗天下的不歸路。沒有他的這個建議,說不定董卓還可以多活兩年,作威作福呢。從大漢子民的角度上講,我是由衷的感謝李儒大哥的。多謝了,李儒先生,多謝你為拯救大漢天下不遺餘力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什麼席謀士,以我之見還不如淳於瓊的智商高。

    再往後,十八路大軍出師有名矣。

    董卓對他的話一向是言聽計從。當下點了點沉重的腦袋,笑道;「吾婿所言極是,明日上朝便於眾臣商議廢立之事。」

    說是商議,其實就是口頭通知一下罷了。滿朝文武不是傻子,面對這樣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王誰會跟他講仁義道德忠君愛國。有一個人講過——丁原。很不幸他已經死了。

    此時的董卓橫行跋扈目空一切。唯一讓他感到有一絲忌憚的可能就是袁家了。畢竟二爺爺袁隗身為太傅,名義上還是大漢朝的三軍統帥,而且父親手中尚有兵權,西園軍還在他掌握之中。

    最主要的,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拿來唬人的。名門望族勢力的確不能小覷。於是董卓在向父親徵求意見的時候,便說出了自己的那句名言。也赤1uo1uo的bao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

    董卓拍案而起,拔劍大怒道;「袁紹豎子,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yu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

    父親一反他優柔寡斷的常態,表現出了他的英雄氣概,立即拔劍在手,厲聲說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其實比起董卓來,父親的寶劍,的確還差的遠了。所以他說完後,可能就有點後悔自己的衝動。害怕衝動的懲罰,立即提劍而出。調集一千名西園jing銳親兵。回家收拾一下,帶著我母親三弟,逃奔冀州,投奔韓馥去了。

    韓馥,三國演義中我最最看不上的人物,讓我養他鼻息休想。不過大丈夫能屈能伸,稍微的忍耐那麼一時半刻也不是不行。韓信尚且受胯下之辱,何況我乎。

    我忍。

    臥榻之畔有猛虎酣睡,韓馥你豈能長久乎【一下酸,各位書友不要見怪乎,才學所至,無奈無奈。】不久之後曹cao也說出了他的第一句名言,以後他還會說很多名言,可這一句無疑是令後世最廣為流傳,也是最能體現bsp;「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梟雄,絕世的梟雄。

    十月曹cao至陳留,得到大財主衛茲慷慨解囊贊助,在附近的寧陵公開騎兵。人馬上萬。【為什麼不向家裡要錢】曹cao的家族勢力也比較雄厚而且很複雜。因為他有兩個姓,夏侯和曹。

    這兩個性都是名門望族。而且對曹cao的造反行為全力支持。他的六位兄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先參加義軍,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每想到這裡,我就感到汗顏無地自容,怎麼他姓曹的家裡這樣團結,而我們袁家就——一聲歎息呀。也不知道曹cao家族的教育是怎麼搞的,當真可說是人才鼎盛,以上諸位各個出類拔萃堪稱當世名將。

    漢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廢皇帝劉辯,另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漢獻帝了。

    董卓自封為太尉丞相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封郿侯。還有一大堆,什麼諸如加九錫之類的。反正所有能加的尊號,他都加了。另外還規定自己劍履上殿、參拜不名、入朝不屈。據我所知,後來的曹cao和司馬懿也幹過同樣的事情。

    這還不算,十二月,董卓從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之計——任用天下名士以收眾望。下令封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父親為北海太守、二叔袁術為南陽太守。這些人後來都造他的反,董卓差點沒氣死,要說這些諸侯也夠忘恩負義得了。

    黃琬為太尉,楊彪為司徒,荀爽為司空,位列三公。

    渤海郡也屬於冀州牧韓馥的管轄範圍之內。韓馥開始對袁氏的四世三公勢力擔心起來。派了大將麴義率兵一萬屯河內監視父親。麴義一向仰慕袁氏威名,又對韓馥十分瞧不起,所以漸漸的和父親結為好友。這期間父親收羅了不少人才,文臣武將數不勝數。諸如顏良、文丑逢紀、等一等一的人才豪傑。

    不過父親也很鬱悶,自己畢竟是在韓馥的眼皮子地下,勢力還不如他,所以不敢和他公開鬧翻。如此一來就極度的不利於鞏固和展,就連大哥出去募兵,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惹起了他的懷疑恐懼,向董卓奏上一本,在羽翼未成之前惹出大禍來。

    終於機會來了。

    漢初平元年,春,正月。陳留王登基後的第一年。

    曹cao,又是曹cao。還有他的老友陳留太守張邈。

    兩個人弄了一道假詔書,召集了天下諸侯共同討伐魔王董卓。

    於是父親的機會來了。因為韓馥走了。韓馥去討伐董卓了。臨行之時說出了自己的名言,被人引為笑柄,臭罵千年的名句,他戰戰兢兢的問手下眾將;「今當助袁氏邪,助董氏邪?」他的謀士劉子惠差點沒哭出聲來,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們興兵為國,講什麼袁紹、董卓。」弄得韓馥面紅耳赤,說不出話來。

    說實話,老爹雖然糊塗,不過和韓先生比起來,又不知道強了幾百倍。

    大漢朝大臣都像韓馥一般,豈有不亡之理。

    韓馥一動,父親立即帥三萬jing兵響應曹cao號召,殺奔汜水關去了。

    他帶著大哥袁譚去了,留下最厲害的河北大將顏良、文丑保護母親我和三弟袁尚。這一次父親的顧家思想有清楚無疑的表現出來。

    這一仗我沒有參加,只知道戰況慘烈血肉橫飛,父親還趁機弄了個盟主干。而且給自己上了個封號——車騎大將軍。

    那一年我十歲,大哥袁譚十五歲,三弟袁譚五歲。

    我在渤海的要任務就是——哄孩子。三弟袁尚。

    漂亮的孩子。父母的掌上明珠。我開始有點明白為什麼我們兄弟之間會生後來的悲劇。

    袁尚用現在的話說,他是個人jing。年僅五歲,厚黑學和哄人開心的本事已經出類拔萃空前絕後了。

    我很喜歡這個弟弟,因為他很有趣,長的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和父親袁紹頗有幾分相似。渤海城裡幾乎沒人不喜歡他的。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這場關東聯軍和西北涼州軍團的對決,最後弄了個不了了之的結局。董卓遷都長安,回到了自己的老巢。董卓那邊剛剛回家,pi股還沒做熱,這邊十八路諸侯,就開始內訌打了個不亦樂乎。先是烏程侯孫堅,和二叔袁術產生嫌隙,一氣之下,返回江東,在路上和劉表結怨。然後是演州刺史劉岱殺了東郡太守橋瑁,最後父親軟硬兼施從韓馥手中奪取冀州,韓馥羞憤自殺。

    公元191年大漢初平二年,我們一家進入冀州堅城,接受這裡的錢糧軍馬和人才。

    冀州城的人才很多,渤海根本就比不了,父親接受了冀州,也順便接受了這些jing明強悍的文臣武將。這其中有審配、郭圖、許攸、荀諶、辛評還有董昭,神秘莫測的董昭先生,剛毅正直、妙計無雙的田豐。

    父親以沮授先生為奮武將軍,令他統領諸將,異常寵愛。田豐為別駕,審配為治中。共同治理冀州。也算得上是人才鼎盛了。

    此外還有大將麴義、高覽和厲害無比悍勇無雙的張郃。勇猛的張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