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大明(起點) 第一卷《大風起兮》 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
    大明遠征軍必勝!只是,一位對永樂帝很重要的人死在了前往安南的行軍路途,這個人不僅是永樂帝說重視的人,更是遠征軍的統帥!

    十月二日,南征軍統帥成國公朱能突然病逝於龍州,年僅三十七歲,英年早逝!對朱能的「出師未捷身先死」,永樂帝哀痛無比。

    朱能,懷遠人。初襲父職任燕山護衛副千戶,守衛燕王宮邸。明洪武二十三年,從燕王征漠北,驍勇善戰。獲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兒不花。

    建文元年,與張玉計斬監視燕王的張昺、謝貴,為燕王發動靖難之役立下首功。接著,隨燕王在真定之戰中擊敗耿炳文部,又率敢死士三十騎追擊,俘獲三千餘眾,升都指揮僉事。在鄭村壩之戰中,率左軍與諸將協力作戰,又擊敗李景隆部。建文二年,在白溝河大戰中任前鋒,擊敗都督平安部。燕王在東昌被圍,他殊死搏戰,從重圍中將其救出。建文四年,燕師連失大將,加之水土不服,疾病流行,諸將請休軍,他堅決支持燕王繼續南進。在靈璧大戰中,率部俘平安以下10萬餘眾,乘勝渡淮水,跨長江,直逼南京。

    朱能之勇猛不下於丘福,更是難得的帥才,深受永樂帝寵信。更重要的是,丘福已經六十三歲了,朱能死時才三十七歲,永樂帝一直將朱能視為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可以幫助永樂帝威服四方。因為這次南征才任朱能為帥,而不是丘福。可惜,天意弄人,再強壯的人也逃不過疾病,也無法違抗天意。

    朱能死了,三軍統帥死於出征途中,出征將士士氣大挫。為了能夠穩定軍心,永樂帝八百里加急,任命右將軍新城侯張輔佩征夷將軍印,充總兵官,代替朱能統率全軍。為了鼓舞士氣,張輔升帳點將,對眾將說道:「當年開平王常遇春遠征中途去世,岐陽王李文忠代之,大破元軍!我雖不才,願效前輩,與諸位同生共死,誓破安南!」

    張輔,明朝河間王張玉的長子。燕王起兵靖難時,他和父親張玉跟從朱棣作戰,為指揮同知。後來張玉在東昌戰死,張輔接替父親的職位。他驍勇善戰,屢立戰功。燕王攻下京師登基後,封張輔為信安伯,祿千石。永樂三年進封新城侯,加祿三百石。

    明初開平王常遇春在軍中暴病,副將岐陽王李文忠代替常遇春統帥三軍,大破元軍,立下大功。張輔自比李文忠,帳下的將軍們沒有一個人嘲笑張輔的狂妄自大,因為他是張輔,是張玉的長子。靖難之役中,張玉是燕王的三軍統帥,是指揮著這些靖難功臣們衝鋒陷陣的三軍元帥,帳內的靖難功臣原本都是張玉的屬下,如果張玉沒有戰死的話,張玉的地位絕對高於丘福與朱能。

    如今,故人之子成了三軍統帥,靖難功臣們沒有一個人反對,這也是皇的皇命。靖難功臣們都支持,其他的武將就更沒話說了,現在朝廷軍中,靖難功臣們的權勢最大,建文舊臣的武將沒有一個敢跟靖難功臣正面對抗。

    三十萬大軍按原計劃繼續前進,只是換了一位年輕的統帥,只有三十一歲的張輔。而這位新城侯張輔也的確沒有讓任何人失望,他成了安南人最害怕的大明武將,一個可以讓安南小孩不敢啼哭的武將。但這些都是後話,此時的南京城內,王叢雲正帶著王千軍點燃香燭,祭奠客死異鄉的朱能。

    朱能也是王叢雲的老司,也照顧過王叢雲,雖然本人沒有親自出面,但也命家將在王叢雲倒霉的時候送來了接濟之物。原本,王叢雲原本想在今年事業穩定了再親自登門拜訪的,可誰會想到年富力強的成國公朱能會英年早逝,天意弄人啊。

    王千軍知道歷史的發展,知道朱能會死在出征途中,可是她這個時候說話也沒用,難道就跑去跟別人說,朱能出征在外的話一定會病死嗎?!永樂帝不可能因為王千軍的一句話改變主意,如果真讓王千軍料定了,那面對王千軍這個可以預測未來的神童,永樂帝只會做一件事,殺了王千軍!

    拿著香,向著朱能的牌位三拜,王千軍也該去東宮了。陪皇太孫讀,也算是一件差事,而且還是永樂帝欽點的,雖然沒有具體的官職,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也是一件無比榮耀之事。皇太孫是什麼人?未來的太子,大明未來的皇帝,能夠陪在皇太孫身邊讀,日後肯定是前途無限,怎麼說都是天子近臣,最容易得到天子信任的人。

    不過,在接下這差事時,道衍嚴重警告過王千軍,他的那套歪理邪說最好不要對皇太孫說太多,因為在東宮,太子身邊都是儒家名士,一幫子讀人都在太子的身邊,平日教導太子的也是儒家名士,理學大家。如果王千軍太多話,那即便是道衍也保不住王千軍。

    師父的話,王千軍會聽,可王千軍也有自己的盤算。普通的師生之情算什麼?大部分師生之間的感情都沒有同學之情來得深厚,而且是孩子就會有叛逆期,所讀所看所教的都是儒學,聽多了,看多了一定會膩。王千軍不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千軍可以慢慢潛移默化地改變皇太孫。

    可就在王千軍進入東宮的第三天,他就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打了皇太孫!這可是驚動了整個東宮,連永樂帝都驚動的大事。這也不能怪王千軍,皇太孫朱瞻基,未來的明宣宗很崇拜他的爺爺,也就是馬打天下的永樂帝。出了日常的功課外,朱瞻基最喜歡的就是騎馬習武,夢想著有一天可以跟他的爺爺一起縱馬奔騰,小孩子總是喜歡崇拜英雄。

    朱瞻基是皇太孫,尊貴無比。教導他武藝的侍衛,還有當陪練的太監誰敢傷到他一絲一毫,都是想盡辦法拍馬屁,寵著哄著,儘教些花花架子。而當朱瞻基看到王千軍這麼壯,只比他大五歲,八歲的朱瞻基直接就要求王千軍跟他對打。伺候朱瞻基的侍衛與小太監一開始都以為王千軍也會讓著朱瞻基,可王千軍卻要求跟朱瞻基到封閉的演武廳去比試,還不允許外人存在,一幫子侍衛跟太監都被關在門外。

    最終比試的結果不用說,王千軍贏了,而且還是留手了,一次又一次被打敗的朱瞻基強忍著眼淚不讓自己哭出來,撫摸著身的傷口,向王千軍問道:「為什麼你這麼強?!」

    王千軍的回答是:「並不是我很強,而是你才八歲,而且功夫底子也弱。皇太孫難道沒發覺嗎?平日裡你身邊的侍衛與太監都在讓著你!因為你是皇太孫,是大明皇朝未來的繼承者,他們就只會奉承你,討好你,因為你關係著他們日後的榮華富貴!為了練就這一身功夫,我可沒少受罪!」

    王千軍是武將的兒子,他未來也計劃著以軍功從政。所以王千軍一直嚴格地要求自己,雖然沒有聞雞起舞,每天也都習慣練武練到很晚。這方面無論是王叢雲還是燕梓,就連道衍也是一樣,平日監督王千軍練武的了空和尚進了演武廳就變了另外一個人,嚴格地讓王千軍想揍他,可惜王千軍還沒那本事。

    朱瞻基很聰明,如果不聰明就不會讓永樂帝那麼疼愛。聽王千軍這麼一說,朱瞻基一下就明白了,可他還是不服輸,小孩子脾氣一來就大聲地對王千軍喊道:「那你為什麼敢這樣對我?!就不怕我命人把你拉出去砍頭嗎?!」

    對朱瞻基的威脅,王千軍當然有點害怕,殺伐決斷之權可不在他的手。但王千軍還是如實地回答道:「我不是奴才,我也不會做奴才。君臣之間,最重要的是坦誠。難道皇太孫希望我也像平日那些奉承你的人一樣,欺騙你,奉承你,討好你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無話可說!」

    皇太孫沉默了,在演武廳外等待的道衍笑了,他一點都不擔心王千軍的安全。因為身為皇太孫,朱瞻基是孤單的,他身邊伺候侍衛、太監都是奴才,一群唯唯諾諾的奴才只會讓朱瞻基感覺更加的孤單。可朱瞻基還是個孩子,孩子就需要真誠的童年好。

    「哼!」這就是朱瞻基的回答。打開了演武廳的大門,朱瞻基回去了,去找他的母親,也就是張太子妃去了。受了欺負,小孩子當然要去找最親的母親,同時也要讓自己好好靜一靜。至於王千軍,他一切如常,回到了道衍所住的寺廟內,第二天照常來東宮陪皇太孫讀。

    對於這件事,東宮的很多官員都很有意見,但太子聽到後也只是回了一句:「知道了。」

    仁厚的太子不想計較這些小事,他也尊敬道衍。而得到消息的永樂帝也只是笑了笑,然後說道:「如果我的好聖孫不解氣的話,朕可以幫他打王千軍的屁股,呵呵。」

    整件事就這麼快速地煙消雲散了,在很多人眼中,這件事不過是兩個小孩的吵吵鬧鬧而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