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門徒 第三卷 第七十章 京湖制置大使郭
    七日後,襄陽城。得了樊城三千精兵的援助,城中宋兵送算有驚無險地打退了蒙古人多次攻擊,城頭滿是斷槍折矛、凝血積骨,似乎在述說著戰爭的殘酷。剛剛又把一撥蒙古兵打下城去,林志興靠在牆,看著一臉疲憊的小龍女,憐惜地抓著她的手道:「累了?本來是想帶你出來走走,不要老是窩在古墓裡,誰知一下子掉到了襄陽這個漩渦裡,倒是累你多吃了這許多苦。」

    小龍女聽了,前靠在他身,閉著眼睛輕聲道:「有你在,就不累。」林志興下意識地攬住她,兩人誰也不說話,就這樣依偎在一起,直到蒙古人的號角響起。

    兩人連忙站直身子,看向城下時,卻發現蒙古人沒有如往常一樣被號角催促著衝向城牆,反而收起器械,列隊朝後退去,感情剛才吹的是收兵的號?

    緊接著東面城牆的宋兵齊齊地爆發出一聲吶喊:「援軍來了。」過了一會,林志興便知道了蒙古人為什麼要收兵了:漢水下游駛來一支龐大的船隊,大小戰艦百餘艘,一路浩浩蕩蕩朝襄陽城開來,沿途蒙古人望風而逃,岸邊若有沒來得及走的蒙古人,船就鋪天蓋地一頓弩箭射了過去。

    忽必烈已經第二次看到大宋的水軍耀武揚威了,可他依然沒有辦法,只能在心裡默默地念叨:一定要有水軍。

    船隊依次停靠在襄陽北城,這次運到的,除了朝廷緊急抽調的五千援軍,還有一位欽差大臣。若不是為了等這位欽差大臣,援軍還可以早兩天到的。

    那欽差到了城裡,城中官員都已經等候多時。這時劉副將迎去道:「大人遠來辛苦,下官等人已在城中酒樓擺下酒席,還請大人賞光。」

    那欽差道:「吃飯地事先不急,還是先把正事辦了。」說完便朝四面圍觀眾人問道:「郭靖郭義士可在這裡?」

    郭靖來這裡是來迎接援軍的,本來不想和什麼欽差有什麼瓜葛,可沒想到那欽差竟主動問起他來,驚愕片刻後便越眾而出,拱手行禮道:「我便是郭靖。」

    那欽差聞言,見郭靖就在此處,頓時高興起來。恭恭敬敬地拿出一卷聖旨,對郭靖道:「陛下有旨,郭靖接旨。」說完便等著郭靖跪下,然後展開聖旨來宣讀內容。

    郭靖可不知道這接聖旨的規矩,不過就算他知道,估計也不會遵守。因為他可不看重這個皇帝,年輕時也是去皇宮裡面遊玩過地。這時他聽說要「接旨」,就「哦」了一聲,伸出手去,輕輕巧巧地便把聖旨從那欽差手中「接」了過來。郭靖何等武功,要從一個普通人手裡拿點東西。即使那人抱得再緊也絲毫無用。

    那欽差從沒見過這樣大膽的人,一時驚得呆了過去,等回過神來便要發怒。冷靜,冷靜,不管他是怎麼接的,只要他肯接聖旨就好,那欽差這樣對自己說:別的事情我就不管了,要是有人想告他欺君之罪那也是別人的事情了。

    於是他克制了情緒。見郭靖看完了聖旨,便拱手朝郭靖笑道:「郭義士。啊不。郭大人,以後我們就同殿為臣了。下官還要請郭大人多多照應才是。」

    什麼大人?什麼同殿為臣?郭靖聽得一頭霧水,他拿著聖旨翻來覆去看了兩三遍,雖然面大部分字他都認識,可竄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就不好說了。一道聖旨寫得四檳八麗,文采非凡,可郭靖卻不懂得欣賞,他只知道,這道聖旨,他看不懂。

    不懂就要問,於是郭靖拱手問那欽差道:「大人,在下不知這聖旨寫的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請大人代為解釋一下?」

    那欽差心裡罵道:果然是沒文化的武夫,面卻笑道:「那是自然。聖旨說,當今陛下感念郭義士精忠報國殺敵有功,特意征辟郭義士入仕,封郭義士為京湖制置使,知襄陽府。恭喜郭義士,啊不,恭喜郭大人了。」

    郭靖從沒有想過要做官,聽了當場便要出言拒絕。不過他反應快,還有人比他反應更快,耿副將搶在郭靖說話之前興奮地開口道:「好,本來就是郭大俠帶著我們守襄陽,如今郭大俠變成了郭大人,再不怕朝廷派個白癡過來了。」說完當先跪倒在地,口中道:「拜見郭大人。」

    這時四周百姓也紛紛跪下來道

    :「見郭大人。」他們心思簡單,覺得郭靖是個好人,當了官肯定也是個好官,有個好官當自己的父母官,這是求也求不來的好事啊。

    郭靖見了這副架勢,心裡猶豫不決起來,拒絕的話含在嘴裡就是說不出口,正為難時,就看到黃藥師在人群中朝他點了點頭。郭靖知道自家岳父聰明絕頂,心思比他多得多,見他點頭,也就不再想著拒絕,而是把聖旨收了起來,當即襄陽軍民一齊歡呼。

    那欽差完成了任務,心情甚好,就被幾個副將拉去酒樓吃飯去了,郭靖如今是城中主將,自然同往。席,郭靖便問朝廷為什麼會任自己做襄陽守將,那欽差幾杯酒下肚,話匣子也打開了,當即把事情地前因後果細細說了一遍。

    當日史良被刺的消息傳回來的時候,照例是先傳到史彌遠府的。史彌遠畢竟已經老了,驟聞最疼愛的侄子先他而去的消息,一時悲傷過度,竟病倒了。

    原本史彌遠在地時候,一應內政軍事,都有史彌遠處理得井井有條,完全不用理宗陛下操心。如今史彌遠一倒,理宗陛下就沒有人為他分憂了,無奈之下,只好親自召開朝會。

    朝會,理宗陛下拿著劉副將的奏折,坐在龍椅把蒙古人罵了個狗血噴頭。罵了半晌,皇帝轉頭看向下面立著的臣工道:「襄陽不可有失,諸位愛卿誰願為朕分憂,去襄陽抗敵?」

    不到一月就死了兩個城守,任誰都知道如今的襄陽是多麼的可怕,哪裡還會有人主動跳出來找死。能官居高位的哪個不是人精,像史良這樣地二世祖畢竟只是少數,因此往往是皇帝的眼神看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的大臣便縮起腦袋,生怕被皇帝看中。

    皇帝陛下等了許久,也不見有人請纓,怒道:「平日裡一個個都很有本事的樣子,用到你們的時候怎麼沒人出聲了?朕養了你們這些廢物有什麼用!」接著指著縮在人群中的兵部尚史彌堅道:「史愛卿,你主管兵部,你來給朕出個主意。」

    皇帝這話一出,殿武官齊刷刷轉頭看著史彌堅,生怕他舉薦自己。史彌堅被看得渾身一個激靈,這些手裡有兵的武夫可輕易得罪不得,可是皇帝有令不能不說,眼珠一轉,反手把身後兵布侍郎張虎拉來了出來道:「回皇,張侍郎對人事比較熟悉,還是由張侍郎舉薦一人為好。」

    見皇帝點點頭,眾人的眼神都轉移到了張虎身。可能從來沒有被這麼關注過,張虎一時間竟有點手足無措。好在有一個成語叫作「急中生智」,急切間真讓他想出了個好主意,當即膽氣大壯,前對皇帝說:「回皇,臣保舉一人,定能破敵。」

    皇帝大喜:「愛卿保舉何人?」

    張虎道:「史載本朝宣和年間,遼人南侵,徽宗陛下招安了梁山泊賊人,派他們北抗遼,大獲全勝……」他沒有說保舉何人,反而講起故事來,皇帝頓時不耐煩了,打斷道:「這事《水滸》中有詳細記載,人盡皆知,你扯這事做什麼?和你要保舉之人有何關係?」

    張虎道:「回皇,臣地意思是當年朝廷可以招安一夥賊人去打遼人,那麼今日我們也可以故技重施。」

    「招安賊人去打蒙古人?可如今江南似乎沒有這般有實力的賊人。」

    張虎早就想好了:「皇不必擔憂,賊人雖然沒有,但臣聽說前段時間天下武林中人齊聚襄陽,推舉了一個叫郭靖地人領頭,聲勢也頗為浩大……」

    皇帝頓時興奮起來:「好,朕這便下令,招安了郭靖這夥人。」

    張虎提醒道:「皇,郭靖他們不是反賊,不能用招安。」

    「對,對,不是招安,是征辟,朕封他為京湖制置使,知襄陽府,讓他替朕打蒙古人去。」

    「皇英明。」眾臣工只要這差使不牽扯到自己頭就好,見皇帝主意已定,誰也不會出言反對,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那欽差講地興高采烈,郭靖與幾位副將也聽得有滋有味。不管皇帝是怎麼想的,反正朝廷沒有再派白癡過來,襄陽城中也有了主將,這總是好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