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黃昏時分,美第88特混艦隊中在第二警戒圈執行海上巡邏任務的「哥倫比亞」號輕巡洋艦的艦載雷達上,出現了船隻移動的光斑。該艦艦長一邊把情報上報艦隊指揮官,一邊通過盟軍的無線電通訊系統向對方聯絡。經過核實這些向特混艦隊駛來的船隻,正是按原定計劃從突尼斯港口出發,為特混艦隊加油的油輪及英國護航艦隊。蒙特遂下令准許英國艦隊向己方艦隊靠攏,並命令特混艦隊的各艘戰艦做好海上加油前的準備工作。
蒙特站在「約克城」號的艦橋指揮室的舷窗前,用望遠鏡向正在駛近的英國艦隊望去。兩艘2.3萬噸級的油輪,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厭戰」號,及攻擊者級護航航空母艦(可以搭載18-24架飛機)「闊步者」號、「狩獵者」號和另外八艘各類型驅逐艦的護航下,緩緩地向美特混艦隊減速靠攏過來。
「立即配合油輪展開加油作業,爭取在明天日出前加油完畢。」蒙特和英國護航艦隊的指揮官進行了短暫的通訊後,便向傳令官下達了全艦隊連夜展開加油作業的命令。
這時的大艦隊在海上加油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蒙特在42年的太平洋戰爭中也經歷了多次戰艦海上加油。兩艘大型油輪,一艘專門給小型的驅逐艦和部分輕巡洋艦加油,一艘則專門給航空母艦及重巡洋艦加油。
為了便於海上加油,蒙特下達了改變艦隊隊型的命令。特混艦隊由原來的環形密集防禦隊形轉變成為便於加油的三列縱隊隊形。兩艘大型油輪被夾在三列縱隊的中間,相對保持5節的低航速,而特混艦隊的戰艦則以5節至10節的速度從油輪旁邊駛過,輪流接受油輪的加油。一時間各戰艦的甲板上***通明,水手和技術工程師們為牽引及接駁輸油管而忙個不停。
加油中的艦隊是最容易遭到潛艇和飛機的襲擊的,英國的護航艦隊在這時充當了特混艦隊的警戒編隊,在外圍執行反潛警戒任務。蒙特也下達了艦隊偵察機對環繞特混艦隊10-30海里的海域進行密切監視的命令。二戰時30海里對於艦隊來說是個極其敏感的距離,參戰各國的戰列艦主炮的最大射程通常都在28000米至32000米之間,而俯衝轟炸機在30海里的距離上就開始進入俯衝準備。(有的戰列艦最大射程甚至達到35000米。)
在加油期間,蒙特同他的參謀們就下一步的作戰計劃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參謀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應繼續在突尼斯海峽游戈,一派卻認為應突襲西西里島的機場及港口。最後主張進攻的一派還是佔了多數,蒙特隧向阿爾及爾的盟軍總部拍發了一封內容為「請求進行適當自由攻擊,擴大戰果。」的請戰電報。一個小時後便得到了艾森豪威爾上將的批准電報「可根據戰況選擇有價值的目標進行攻擊。」,並臨時把英國的戰列艦護航艦隊劃歸蒙特指揮。這樣一來,蒙特手上的兵力就得到了加強,對於下一步的戰鬥蒙特充滿了信心。
經過一夜緊張而有序的作業,特混艦隊的戰艦都順利地實施了加油作業。加油完畢後,蒙特隨即下令特混艦隊恢復環形密集防禦隊形,英國戰列艦「厭戰」號和兩艘護航航空母艦加入到警戒序列中,而兩艘油輪則在八艘驅逐艦的護航下返回突尼斯港口。
天亮後,特混艦隊沿著突尼斯海峽向東南方向快速機動。蒙特給整個特混艦隊下達的命令十分清楚,必須在14日上午9時前駛出突尼斯海峽,到達位於西西里島海岸中段的恩佩多克萊港以南60海里海域。這片海域正好處於潘泰萊裡亞島以東120海里處,西西里島最南端的城鎮伊斯皮卡以西130海里處,距離盟軍的馬耳他島基地也恰好是120海里。這個海域坐標是弗朗西斯和他下屬的作戰參謀們,根據蒙特的作戰意圖,思考了一天後才選擇出來的。在這處海域裡,特混艦隊的飛機能有效攻擊西西里島南部的三個重要軍機場,並能攔截往返潘泰萊裡亞島參戰的德國和意大利的飛機。同是也是駐紮在意大利本土南部塔蘭托灣的意主力艦隊南下支援的必經之地。(對地理不熟悉的讀者可參考以下網址的軍事地圖
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7時半左右,盟軍的大規模空襲又如期降臨到潘泰萊裡亞島上的意守軍頭上。晚上小規模轟炸,白天大規模轟炸,一小時一次甚至半小時一次的疲勞轟炸,令島上的意大利軍傷亡慘重,兩日來已經死亡超過1000人,剩下的1.2萬人根本得不到睡眠的機會,軍心和士氣直線下降,只得冀望軸心國的戰鬥機能阻撓盟軍的轟炸機。德國和意大利在西西里島南端和西端的機場也如期派出了戰鬥機前來應戰,希望能為島上的已方守軍提供些保障。
上午九點左右,正是敵對雙方第一波飛機交戰完畢返航基地,第二波飛機快到達潘泰萊裡亞島上空交鋒的時候。而蒙特率領的特混艦隊也在這時以時速20節的速度,準時到達了預定作戰海域。
「立即命令戰鬥機群升空作戰,前往攔截敵軍返航戰鬥機。」龐大的美特混艦隊剛到達作戰海域,蒙特便毅然下達了戰鬥機群全體出動的命令。除了「埃塞克斯」號保留一個戰鬥機中隊作為後備隊外,特混艦隊所屬的六艘航空母艦的戰鬥機盡數起飛參戰。早已在飛行甲板上列隊的飛行員,迅速沿懸梯爬上F6F-3「潑婦」式戰鬥機,一架接一架在飛行甲板上起飛昇空。這個戰鬥機群是由六艘航空母艦上的七個戰鬥機中隊的飛機組成,共126架,由「約克城」號的聯隊長威廉中校任機群指揮官。在偵察機利用機載雷達的領航下,向潘泰萊裡亞島的方向,如鷹群展翅,爭相競撲而去。
「立即命令轟炸機群升空作戰,前往轟炸西西里島南部的三個主要機場。」蒙特仰望長空,看到戰鬥機群在空中集結後剛剛飛離,便馬上下達了第二道戰鬥命令。早已經摩拳擦掌,整裝待發的轟炸機機組人員紛紛奔向各自所屬的飛機。早已從機庫升上飛行甲板的TBF「復仇者」式轟炸機和SB2C「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紛紛發動起引擎,在刮耳的轟鳴聲中,一架又一架彈射升空。除了「約克城」號保留一個偵察俯衝轟炸機中隊作為後備隊外,特混艦隊上的轟炸機傾巢出動。包括TBF「復仇者」式轟炸機84架,SB2C「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102架,共186架,由「埃塞克斯」號聯隊長道格拉斯少校指揮,向西西里島南部位於傑拉、拉古薩、帕基諾的三個機場呼嘯而去,如蝗蟲掠空,又似麻鷹奪食。
「各護航戰艦提高警戒,做好反潛和反空襲的準備。」蒙特這次的作戰可謂一次不折不扣的豪賭,特混艦隊的航空母艦上的飛機,除後備隊外,全部投入了戰鬥。而且還把戰鬥機和轟炸機分開來使用,同時投入到兩個方向的戰鬥上。這樣風險極高,一旦成功其戰果也將極高。如果山本五十六還在生,定會概歎有人比他還大膽。蒙特就是如此,別看他平時處事謹慎穩重,講求有備而戰,一但發現稍縱即逝的戰機,便會豪不猶豫全力一擊。
機群已經分批出發,蒙特和他的參謀們這時都緊張而期待地圍著高頻無線電台,聆聽電台中的戰鬥消息。
威廉中校率領著七個中隊的126架F6F-3「潑婦」式戰鬥機,組成前凸式月牙形的攻擊機群隊列,向正西方向的潘泰萊裡亞島方向疾飛。在前面打頭陣的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約克城」號由兩個中隊組成的『薔薇』戰鬥機聯隊,指揮官是代號『快樂小鳥』的傑克-莊臣上尉。四艘獨立級航空母艦上的四個戰鬥機中隊呈弧形分別在機群的兩翼,「埃塞克斯」號的一個戰鬥機中隊居中策應。
「敵情報告,11點種方向發現大批敵機,正在快速接近中。」在前面為機群領航的偵察機機載雷達上出現了幾十個快速移動的光斑,雖然這時的雷達還不具備敵我識別功能,但從這個方向上出現的飛機,略一分析便能判斷出,應是敵人空戰後返航的敵機。報告的是現任「約克城」號『守望者』偵察機中隊的隊長史密斯上尉。(就是那個在珊瑚海戰中首先發現日軍航母艦隊的少尉,也是蒙特的老部下了。)
「禿鷹呼叫薔薇,薔薇正面迎擊敵機群,其餘飛機從兩翼合圍敵機群,各中隊長自由把握作戰。」無線電中傳來了威廉中校調動機群迎敵的戰術指令。戰鬥機大機群之間的對壘,機群指揮官需要做的是居中調度,具體的作戰則主要由中隊長一級各自發揮。這與戰鬥機之間的高速機動式戰鬥模式密不可分,機群指揮官不可能都掌握時刻瞬間變化的戰況,中隊長及分隊長的臨場發揮就顯得更加重要。這與地面部隊的戰鬥有著很大的不同。
「薔薇收到,正面迎擊敵機群。」莊臣上尉馬上帶領他的『薔薇』聯隊的36架戰鬥機向敵軍機群加速衝去。由於雙方的戰鬥機都在5000米以上高空飛行,戰鬥機在雲層之上掠過時,白雲被戰鬥機高速飛行產生的氣流所影響,就像海浪一樣向兩邊分開,隨後又急速地回補,戰鬥機身後形成了一道道長長的雲鏈,在陽光的照射下如仙女的衣帶。
與美艦載戰鬥機群迎面對飛正是從西西里島南端機場起飛的軸心國戰鬥機,攻擊後正在返航。這批戰鬥機主要由德國BF109戰鬥機及BF110戰鬥機組成,數量在六十架左右。形勢明顯對美軍有利,德國的戰鬥機剛才在潘泰萊裡亞島上空已經同盟軍的陸基戰鬥機大戰了一場,不少德國戰鬥機多多少少都帶些損傷。對於突然出現在自己返航路線基地方向上的美戰鬥機,實在感到太意外。
不過德軍戰鬥機群已經沒有時間來搞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在數量上佔優勢的美軍機群已經向他們發起了衝鋒。『薔薇』聯隊的F6F-3「潑婦」式戰鬥機,以6架為一組,36架戰鬥機共同構成雙箭頭雙品字形的復合強攻隊形,正面殺向德軍的機群。這時德國空軍的素質也充分體現了出來,並沒有出現倉促轉向逃跑的現象。德軍的指揮官立即當機立斷,指揮德軍戰鬥機向美軍衝在前面的『薔薇』聯隊一擁而上,試圖迅速打垮敵人的先頭部隊,以減低數量上的劣勢。
『薔薇』聯隊的指揮官莊臣上尉也算是久經戰陣的老手了,那裡能不明白對方的意圖。出於對『薔薇』戰鬥機聯隊戰鬥力的自信,憑著聯隊隊形和氣勢上的優勢,依然奮勇突擊德軍機群,好為後續的友機爭取合圍德軍機群的時間。美軍和德軍的戰鬥機作戰風格,在激烈的正面交鋒中便顯現了出來。德軍擅長的是英雄式的個人技術攻勢,空戰的局面越混亂,對德軍戰鬥機來說越有利,因此往往在戰鬥初期德軍戰鬥機都是千方百計地破壞敵機群的隊形隊列,以利於各個擊破。但美軍戰鬥機的作戰方法與德軍的正好相反,在蒙特的長期灌輸和教導之下,把群體作戰放在了首位。講究的是僚機之間、分隊之間、甚至中隊之間的配合戰鬥,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戰機數量下,戰鬥機飛行員之間都會默契地互相組成不同的隊形,發揮群體之和大於個人之和的作戰威力。